不是不想寫,是寫不出。
近十年,繼讀一些書之後,也行了一些路,看到過一些好東西。
眼界越來越高,只可惜水平越來越差了。
早上醒來刷了刷微博,問候大洋彼岸的summer。雖然只是尋常的寒暄,「最近好嗎?」,「照顧好自己」,可你知道的呀,我們是真的經歷了一場浩劫。不只我們,而是整個世界,還有此刻的美國。我們聊起但丁的《神曲》。
人到中年,丟了工作,抱負無法實現,被迫離開家鄉,心愛之人也不在身邊,還要眼看著現實世界一天比一天骯髒黑暗。
聽起來簡直沒法活了?咋辦?兩手一攤隨它去?
但偏有人不信命,人間待不住,就要硬生生往地獄闖,還要上九重天,親自見見那些神啊貴啊的,把關於人生的種種困惑問個清清楚楚。
誰這麼虎——但丁。
這一段是文紅人不紅的灰鴿叔叔在介紹《神曲》時的開頭,幾乎是看到開頭,我就下單買了回來。即將35歲,沒有工作、沒有家庭、失去理想,在高科技的加持下,世界正喪心病狂的一路狂奔發展。是不是要跟隨但丁上九重天、下十八層地獄走一遭,才能解答心中對世界的惶恐。
(這個版本確實值得收藏,裝幀精緻,裡面的插圖也很精美)
可書買回來一個月了,還沒有翻開好好看。
追起綜藝來卻積極得很,《乘風破浪的姐姐》看起來異常愉快。看著屏幕上老中青三代其樂融融,心裡滿滿的「誰要看你們唱歌跳舞,怎麼還不撕呀?」
你沒有流量,那就是沒有商業價值。不妄談藝術修養,說到底還是藝人,又不是人戲合一,以命祭舞臺的程蝶衣。
一把年紀闖進小姑娘的舞臺唱唱跳跳,用20歲女孩子的流水線產品要求自己,就像是藝術品丟進工廠。在我感慨xx、xx、xx為什麼不來參加時,朋友一句話「現在當紅的誰來?」戳破肥皂泡。
暴漲的關注度背後,有無數熱愛圍觀滑板少年的吃瓜群眾,在他們為姐姐的美貌、歌喉、舞姿鼓掌喝彩時,恐怕更期待的是摔跤。
這種真人秀真是殘酷的很,看著她們就像是看許許多多媒體圈的「小姐姐」們。
三十多歲了,事業上不鹹不淡,雖然有過些許積累和輝煌歷史,但是眼下,要衝進自媒體的世界廝殺,內核?文筆?架構?格局?品效合一?直播帶貨?跟不上呀跟不上。
20歲的小姑娘可以空中轉體360度,外加劈叉空手翻。你,再颯也跟不上了。
節目的好處呢,是娛樂。本身就是娛樂節目嘛。
34歲的時候,學會了幽默。
中年人嘛,如果把自己的困境和對生活的彷徨藏起來,叫悲苦。
但是走上舞臺光明正大的演給別人看、講給別人聽,就很藝術。但丁寫出了神曲,而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則是和觀眾一起來了一場行為藝術。
不管怎麼樣,玩的開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