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知產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

2020-12-14 廣州日報

廣州市推出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市內同一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可以享受優惠利率,每年可以拿到最高1000萬元的貸款,用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科技型企業和資本的對接,令企業如虎添翼。11月17日上午,2020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交易博覽會智慧財產權投融資項目路演專場活動在廣州市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成功舉辦,多個項目「一展身手」,希望獲得資金的青睞。

據悉,本次活動採取全程線上直播形式,是大會主辦方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搭建企業和投融資機構資源對接平臺,進一步推進廣州市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工作而特設的專場活動。

廣州市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廖維良出席活動並致辭。會上,廣州市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綜合服務部部長孫霞就《廣州市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進行充分解讀。廣州蔚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總裁孫功臣、廣州市康立明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智慧財產權部副經理吳珊、廣州海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斌、鴻顯科技(廣州)有限公司代表、廣州足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劍峰、廣東思綠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廖勇強分別帶來「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項目」「生物行業企業項目」「高端裝備製造行業企業項目」「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企業項目」「新材料行業企業項目」「節能環保行業企業項目」路演,廣州花城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周曉霞、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機構業務部負責人張振宇、廣州科創國發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級經理陳亮、廣東省粵科母基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新創業投資部副總經理許家進、廣州知融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首席評估師呂佳對以上路演項目進行了點評。

據了解,廣州市推出了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市內同一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可以享受優惠利率,每年可以拿到最高1000萬元的貸款,用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而科技金融服務中心作為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和廣州市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的託管單位,目前已與全市23家銀行建立合作關係,創新科技信貸產品20餘種,每年服務近2000家科技中小企業獲得授信貸款,積極促進了科技型企業和資本的對接。

活動現場,來自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等不同領域的企業帶來各具特色、別開生面的項目路演。這些項目裡,有專注於新能源汽車共享充電平臺的建設,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腸癌早篩技術,有致力於水上預警的智能設備……精彩紛呈,讓人驚嘆連連。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琳 通訊員 袁月、黃燕亭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

相關焦點

  • 匯桔網: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助力中小企業走出疫情資金困境
    另外,2月13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召開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決定指導和支持企業運用智慧財產權進行質押融資,緩解資金困難。2. 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在疫情當前有何優勢?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是指企業以合法擁有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經評估作為質押物從銀行獲得貸款的一種融資方式,旨在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解決因缺少不動產擔保而帶來的資金緊張難題。
  • 煙臺高新區「政金企」三方共奏發展新樂章
    去年,高新區出臺了《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文件,出資1000萬元作為風險補償資金,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增信、貸款等融資行為產生的損失承擔有限代償責任,同年,煙臺銀行高新區科技支行作為全區第一家科技銀行正式設立,高新區與中行高新區支行、農行高新區支行、農商行高新區支行以及浦發銀行煙臺分行、工行煙臺分行等分別建立科技信貸合作銀行關係,針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提供信貸支持。
  • 溫州「技術產權證券化」助力科技型初創企業融資 發明專利,這家當...
    溫州「技術產權證券化」助力科技型初創企業融資 發明專利,這家當值錢!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1-01-06 10:28    浙江日報訊   1月5日下午,「興業圓融—溫州技術產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12家溫州企業憑藉56項技術產權通過「證券化」手段募集到1.9億元。
  • 廣東湛江市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政策暨2020年「灣高賽」宣講會召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企業融資不易,缺乏實體資產作抵押物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更難,但這一局面隨著該市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推進和風險補償機制的建立將得到改變。1月3日上午,廣東湛江市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政策暨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簡稱「灣高賽」)宣講會召開,宣講會由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和湛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聯合主辦,旨在充分挖掘和運營智慧財產權經濟價值,提高智慧財產權的「變現」能力,助力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 廣州市科技信貸放款突破300億元,助力企業解決「融資難」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1月7日舉辦的廣州首屆「資金池」「工作站」「特派員」聯動創新大會上了解到,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損失補償資金池累計放貸突破300億元,有力地幫助科創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此外,廣州還開創了科技金融工作站、科技金融特派員工作試點,首批20家科技金融工作站與來自11家銀行機構和14家投資機構的53名科技金融特派員實現了「精準匹配」。
  • 深圳中小微企業新增貸款風險補償可達80%
    原標題:中小微企業新增貸款風險補償可達80%   3月1日,根據深圳惠企16條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有關政策而修訂的《深圳市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管理實施細則》正式印發實施,疫情期間中小微企業新增貸款的風險補償比例可達80%。
  • 知產質押 政府貼息,無錫貸款新政策 為600多企業雪中送炭
    對此,企業卻喜憂參半——喜的是,找準了方向,該行業市場前景廣闊;憂的是,因前期在研發等方面投入大量資金,企業處於虧損狀態,拿不出流動資金來投入生產,向銀行融資卻又無有效資產質押擔保……就在企業犯難之際,無錫市的一項新政策讓事情出現了轉機。2012年起,我市在全省試點推出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貸款政策,探索解決中小微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
  • 我省加強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國家和省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相關決策部署,以及《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穩定經濟運行22條措施意見》(雲政發〔2020〕4號)、《雲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雲政發〔2020〕11號),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不斷完善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
  • 銀行以企業專利權為質押——為創新型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黃建偉說,近6年建行累計為廣東省內企業辦理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200億元。該行還通過科創大賽等方式支持科技金融發展。完善機制,激發銀行貸款動力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找到了創新型企業融資痛點,而要更好開展相關業務,就要建立起有效的運作機制。——建立風險補償和分散機制。
  • 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為企業創新「輸血」
    今年以來,包頭稀土高新區不斷探索創新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服務、管理」等方面行之有效的體制機制,通過「政策推動、協調互動、服務跟進」的工作理念,運用「企業設備+智慧財產權」、「股東房產+智慧財產權」、「企業廠房+智慧財產權」、「土地+智慧財產權」、「股權+智慧財產權」等質押方式,促成金融與智慧財產權有機融合,切實解決中小微企業發展中貸款難、融資難問題。
  • 寧夏銀行:「寧科貸」為科技企業發展添動力
    人民網銀川12月18日電 (趙茉鈺)近年來,寧夏銀行不斷創新業務品種,持續優化業務流程,提升服務效率,持續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有力推動科技型企業的孵化和成長。為滿足全區科技型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破解寧夏科技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自治區科技廳、財政廳聯合有關市縣、金融機構共同推出了科技中小微企業風險補償貸款「寧科貸」,由自治區科技廳與地方科技部門共同建立風險補償資金池為企業提供擔保。
  • 推進股權融資 助力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專訪上海股權託管...
    如何助力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如何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長三角地區區域性股權市場一體化建設方案是什麼?如何化解潛在的金融風險?   四大舉措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證券時報記者: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限制企業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上海股交中心在緩解這些問題上有哪些具體舉措
  • 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的路子
    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在場外市場走過了七個春秋的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截至今年10月,累計服務企業數量已經超過4000家,累計融資金額超過30億,為不少中小微企業的成長與發展起到了「孵化器」和「助推器」的作用。廈門股交如何幫扶中小企業融資?在對接資本市場方面有哪些舉措?特色服務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時報記者採訪了廈門股交中心董事長林東。
  • 助力紓解融資難題 湖南啟動中小微企業融資能力提升培訓項目
    7月16日下午,湖南省中小微企業融資能力提升培訓項目在湘江基金小鎮正式啟動,近百家湖南製造強省建設重點產業和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參加首場培訓。當下,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果。2020年下半場開啟,後疫情時代,湖南中小微企業面臨諸多機遇和挑戰。如何應對新經濟形勢,攻堅克難?如何借力資本成長,破局聚力?
  • 【落實「六穩六保」·優化營商環境】 廣東:創新政務服務 企業註冊...
    今年以來,廣州開發區通過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等方式幫助為145家科技企業完成20億元智慧財產權融資。在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陳光輝看來,通過創新融資方式可以有效解決我國中小科技型企業面臨的「研發成本高」與「收益時效低」的雙重困境,有效促進智慧財產權與金融資本的精準對接,這些舉措對對穩就業、穩增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 天職③丨國投集團推出無抵押純信用貸 滋養中小微企業生長
    (長沙市科技風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政麟<左>走訪湖南超能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  市科風投運用管理運營的「優才貸」風補資金、小微企業風補基金、高新技術企業風補資金池等金融工具服務企業,不到兩年時間,累計支持小微企業近1500家,緩解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湖南超能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這筆1000萬貸款的利率超低,僅3%左右,且無需向銀行提供抵、質押,是一筆純信用貸款。」
  • 海澱區這三招破解企業融資難題
    海澱區財政局副局長於志偉介紹,「銀政擔園共同體」融資擔保基金是為了向民營及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充裕的資金支持而設立的,在全國範圍內屬於首創。9月3日,該基金正式在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海澱分局完成工商登記。據了解,基金總規模為20億元,首期10億元,由海澱區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中信銀行、中技擔保公司與華海恆泰共同出資設立,委託首創擔保公司具體運營管理。基金採用對擔保公司擔保貸款進行風險補償的方式,來充分調動銀行、擔保機構、科技產業園區各自的優勢服務中小微企業。
  • 關於號召樂亭縣中小微企業入駐國家「信易貸」 平臺的公告
    關於號召全縣中小微企業入駐國家「信易貸」平臺的公告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助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痛點」「堵點」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建成運行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
  • 鎮江市經濟學會「信易貸」課題研討 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中國江蘇網12月5日鎮江訊(王度 艾培 平之)一邊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一邊是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敢貸、不願貸,如何破解這個難題?12月5日,鎮江市經濟學會舉辦「加快『信易貸』平臺建設思路研究研討會」,研討如何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助力鎮江產業強市。
  • 移卡商e借:打通融資難堵點 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
    中小微企業是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促進國家經濟增長、維持長期社會穩定和加快科技創新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不過,在當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國內中小微企業融資方面存在諸多困難,普遍存在資金不足,導致資金鍊斷裂,甚至即將面臨倒閉的問題。可以看到,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