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看今日的資訊,我是「胡鄂養殖」,關注我,持續為您分享更多知識!
甲魚是一道極其富有膠原蛋白的一道菜,味美而鮮,可是我們平時吃的是養殖甲魚還是野生甲魚,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今天專門講一下農村老養殖戶的區分方法!
如何區分野生和人工養殖的甲魚,是做甲魚料理的重要前提。 鑑別甲魚,必須從以下幾點入手
1 .從外表面來看,野生甲魚身體薄、殼圓、光滑、光亮,背部呈現黃綠色,半身裙寬闊,指甲尖溜溜,眼睛呈現黃色,動作兇猛,柔軟。 養殖甲魚體型肥厚,背部顏色深綠色,光澤差,半身裙比野生甲魚厚而窄,指甲短尖溜溜,眼睛發黑,行動遲鈍,難以行動。 表皮不完整,外殼灰暗不明亮,半身裙柔軟,幾乎動彈不了的是病態的甲魚。 另外,野生甲魚的腹部因為純白沒有斑點,養殖甲魚的腹部因為食用化學飼料而著色。 雌雄甲魚的鑑別主要看尾巴,尾巴越過半身裙的是雄甲魚;尾巴短,處於半身裙內側的是雌甲魚。
2 .動作實驗:甲魚翻身,腹蓋朝上,伸頸,四肢活動,快速藉助力量翻來覆去的是野生生態甲魚;甲魚在翻來覆去需要很大力量時,是人工養殖甲魚。 野生甲魚需要在自個兒覓食,由於經常運動,肉質結實,脂肪含量少,動作靈活的養殖甲魚吃飼料,不怎麼運動,脂肪含量多,動作相對緩慢。 另外,你可以拿著筷子來勾引甲魚。 突然伸長脖子咬筷子,說明是野生的生態甲魚。伸長頭咬筷子,動作也會慢一點,或者兩次都沒咬筷子,一定會是養殖甲魚。 因為養殖甲魚沒有野生生態甲魚那麼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反應本能。 腹蓋朝上,用自自己的能力無法翻身的話,用筷子刺甲魚頭部,腳丫子卻縮在殼裡,肯定是病態的甲魚。
3 .口感比較:野生甲魚油多,不太腥,纖維細,口感柔軟;養殖甲魚油少,腥味重,纖維粗,口感相對差。 甲魚油是腥味的主要來源。
4 .生長周期:野生生態甲魚生長在池塘,以小魚、蝦、蚯蚓等水生生物為食,生長周期長,3~5年可食用的養殖甲魚生長在蔬菜大棚內的人工池塘,以人工飼料為食,生長周期短,6~8個月可食用。
還有什麼辦法能夠快速識別野生跟養殖的區別,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