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職場當中的人來說,應該都聽說過所謂的35歲危機,嚴格來說,所指的大多都是網際網路行業。畢竟,這個行業所吃的都是青春飯,也都是加班加點熬出來的,而到了35歲之後,體力、照顧家庭的精力等等都會讓自己分心,似乎工作方面也都有些跟不上了。
其實不光是網際網路行業,其它行業也是差不多的。如果35歲之後還沒有轉入管理崗位的話,有可能40歲之後便會相當憋屈,因為,管理自己的或許都是年輕人,又哪裡會服氣呢?於是乎,不少人便想著40歲之後要麼換份更好的工作,要麼便是自己辭職當老闆。
那麼,人到40歲即步入中年之後,要不要換工作或者說自己做老闆呢?自己創業當老闆,又真的會和想像中那般美好嗎?對於普通人來說,不適合做管理崗位,又該如何發展,以此來度過40歲中年危機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一、人到40歲,沒有實力很讓人頭疼?
前兩個月,我們公司招了一位技術總監,當他的個人經歷通過公司郵件介紹的時候,小胖是相當震驚的:40多歲,90年代本科生,英語口語極好,MBA,做管理將近20年的時間。
如此,的確是讓人自愧不如,甚至是和他一比,我們這批年輕人真的有些不入流了。但是緊接著又有個問題,如此牛的人才,跑到我們這種小公司來當總監,是不是太屈才了?的確,看上去也真的屈才,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真有實力的話,或許早去大公司裡待著了。
而經過兩個月的接觸才發現,空有一堆漂亮的簡歷,自己卻沒啥料,很難融入公司甚至大家都反饋這位總監極其難以溝通,有些老一套的思想在裡面,這,便是40歲的尷尬。
所以,40歲換不換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年輕人看得起,甚至是尊重你,這,便是實力的重要性。而如果這些都不具備的話,或許又是在40歲的年紀裡東飄西蕩,最終有可能越混越不如意。
二、創業做老闆,真的那麼美好嗎?
前些年,國家一直鼓勵全民創業,甚至連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們,也都加入了所謂的創業熱潮當中,所為的,自然是想要自己做老闆賺錢。但是,經過這幾年來看的話,創業成功者,十分之一都不到,也就是說90%都是失敗的。
不光如此,在如今這個大環境整體不好的情況之下,實業真的不好做,甚至有些人都是在虧本經營,屬於硬扛的那種類型。試問,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存款拿去創業,最終卻失敗了,又該怎麼辦呢?
創業,或許真的只適合少數人而已,並非是所有人都有那個條件和運氣,也就是說,對普通人來說,創業的路,有可能壓根就行不通。如果真的需要在創業以及工作之間選擇的話,小胖或許會建議年輕人選擇後者,收入雖然會少一些,但勝在穩定且風險較小。
三、普通人往管理轉型,或許是最好的結果
的確,平時在職場做事的時候,我們總會抱怨不已,抱怨自身工資低且事情太多,每天還要加班加點去完成一些工作,到頭來有可能升職加薪都沒有希望。正是如此,個人覺得普通人到了一定年齡之後,應該轉型做管理。
用之前一位同事的話來說:「幹我們技術這一行,真的沒有盼頭」。並不是說大家不尊重搞技術的,而是不論哪個年紀裡,有了新技術都得去研究、去學習,但是,隨著年齡逐漸增大的情況之下,學習的心未必會有年輕時那麼強烈,這才是最痛苦的,如果我們沒有心學習,但年輕人卻在不斷學習,最終便是我們被淘汰。
但是,做管理就不一樣了,只需要了解一項工藝大致是怎麼做的就成,細節就交給下面的人即可,做管理者,把握大方向即可,這樣,遠比一直處理具體事務要好太多,也會相對輕鬆一些。
當然了,管理也並非那麼容易的事情,也需要不斷學習管理知識以及為人處事的技巧 。而且,加上有些人討厭職場當中的勾心鬥角,所以並不太願意從事管理的崗位。只能說,人各有志,但如果想要突破工資方面的限制,或許轉型做管理是不錯的選擇。
四、不適合做管理,該怎麼發展?
其實,工作並非那麼痛苦的事情,之所以覺得痛苦,是因為我們把它看得太重,甚至是太在意這一份收入了。畢竟,對於普通人來說,只有死工資一條路子,這時候就會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前些時間,有一句話火遍了整個網絡:「不要去罵那些90後,因為他們動不動就能辭職。但是,你可以罵那些35歲以上的中年人,他們有房貸車貸,不敢輕易頂嘴及跳槽」。這話,所講的便是中年人因為自身壓力大,而不敢隨意辭職,甚至因為有家庭要養,遇到某些職場不公後而不得不忍氣吞聲。
所以有時候,應該換種思維去思考問題,即想辦法在年輕的時候多些收入渠道。如此一來,當死工資不是我們唯一的收入來源時,底氣就會相對較足,而且重心也不會全部放在工作上。萬一公司哪天把自己炒掉了,也不用擔心沒有收入從而讓家庭陷入危機。
的確,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做管理,但是在小胖看來,哪怕不做管理,也應該在年輕的時候早些規劃,通過不斷的努力,讓自己進入一家好公司。而如果沒有好公司加成的話,最好的方法或許是在工作之餘不斷發展新的收入渠道,讓工資佔總收入的比例儘量少一些,這樣才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不會將工作看成是唯一的希望。
嚴格來說,在小胖的個人職業規劃當中,所想的是在35歲之前做上管理。並非是自己真的喜歡管人,而是發現似乎只有從事管理,工資方面才會突破限制。畢竟,大家出來打工,所為的自然只是一個錢字,哪個方向錢更多,自然就會朝那方面前進,不是嗎?
那麼,您覺得當人到40歲之後,是該繼續頻繁換工作,還是自己創業呢?在您看來,創業的風險又是怎樣的呢?您對自己40歲的職場規劃,又究竟是什麼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讚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