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後不打工?人到中年,該換工作還是轉身當老闆?

2020-12-23 奮鬥青年羅小胖

對於很多職場當中的人來說,應該都聽說過所謂的35歲危機,嚴格來說,所指的大多都是網際網路行業。畢竟,這個行業所吃的都是青春飯,也都是加班加點熬出來的,而到了35歲之後,體力、照顧家庭的精力等等都會讓自己分心,似乎工作方面也都有些跟不上了。

其實不光是網際網路行業,其它行業也是差不多的。如果35歲之後還沒有轉入管理崗位的話,有可能40歲之後便會相當憋屈,因為,管理自己的或許都是年輕人,又哪裡會服氣呢?於是乎,不少人便想著40歲之後要麼換份更好的工作,要麼便是自己辭職當老闆。

那麼,人到40歲即步入中年之後,要不要換工作或者說自己做老闆呢?自己創業當老闆,又真的會和想像中那般美好嗎?對於普通人來說,不適合做管理崗位,又該如何發展,以此來度過40歲中年危機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一、人到40歲,沒有實力很讓人頭疼?

前兩個月,我們公司招了一位技術總監,當他的個人經歷通過公司郵件介紹的時候,小胖是相當震驚的:40多歲,90年代本科生,英語口語極好,MBA,做管理將近20年的時間。

如此,的確是讓人自愧不如,甚至是和他一比,我們這批年輕人真的有些不入流了。但是緊接著又有個問題,如此牛的人才,跑到我們這種小公司來當總監,是不是太屈才了?的確,看上去也真的屈才,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真有實力的話,或許早去大公司裡待著了。

而經過兩個月的接觸才發現,空有一堆漂亮的簡歷,自己卻沒啥料,很難融入公司甚至大家都反饋這位總監極其難以溝通,有些老一套的思想在裡面,這,便是40歲的尷尬。

所以,40歲換不換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年輕人看得起,甚至是尊重你,這,便是實力的重要性。而如果這些都不具備的話,或許又是在40歲的年紀裡東飄西蕩,最終有可能越混越不如意。

二、創業做老闆,真的那麼美好嗎?

前些年,國家一直鼓勵全民創業,甚至連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們,也都加入了所謂的創業熱潮當中,所為的,自然是想要自己做老闆賺錢。但是,經過這幾年來看的話,創業成功者,十分之一都不到,也就是說90%都是失敗的。

不光如此,在如今這個大環境整體不好的情況之下,實業真的不好做,甚至有些人都是在虧本經營,屬於硬扛的那種類型。試問,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存款拿去創業,最終卻失敗了,又該怎麼辦呢?

創業,或許真的只適合少數人而已,並非是所有人都有那個條件和運氣,也就是說,對普通人來說,創業的路,有可能壓根就行不通。如果真的需要在創業以及工作之間選擇的話,小胖或許會建議年輕人選擇後者,收入雖然會少一些,但勝在穩定且風險較小。

三、普通人往管理轉型,或許是最好的結果

的確,平時在職場做事的時候,我們總會抱怨不已,抱怨自身工資低且事情太多,每天還要加班加點去完成一些工作,到頭來有可能升職加薪都沒有希望。正是如此,個人覺得普通人到了一定年齡之後,應該轉型做管理。

用之前一位同事的話來說:「幹我們技術這一行,真的沒有盼頭」。並不是說大家不尊重搞技術的,而是不論哪個年紀裡,有了新技術都得去研究、去學習,但是,隨著年齡逐漸增大的情況之下,學習的心未必會有年輕時那麼強烈,這才是最痛苦的,如果我們沒有心學習,但年輕人卻在不斷學習,最終便是我們被淘汰。

但是,做管理就不一樣了,只需要了解一項工藝大致是怎麼做的就成,細節就交給下面的人即可,做管理者,把握大方向即可,這樣,遠比一直處理具體事務要好太多,也會相對輕鬆一些。

當然了,管理也並非那麼容易的事情,也需要不斷學習管理知識以及為人處事的技巧 。而且,加上有些人討厭職場當中的勾心鬥角,所以並不太願意從事管理的崗位。只能說,人各有志,但如果想要突破工資方面的限制,或許轉型做管理是不錯的選擇。

四、不適合做管理,該怎麼發展?

其實,工作並非那麼痛苦的事情,之所以覺得痛苦,是因為我們把它看得太重,甚至是太在意這一份收入了。畢竟,對於普通人來說,只有死工資一條路子,這時候就會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前些時間,有一句話火遍了整個網絡:「不要去罵那些90後,因為他們動不動就能辭職。但是,你可以罵那些35歲以上的中年人,他們有房貸車貸,不敢輕易頂嘴及跳槽」。這話,所講的便是中年人因為自身壓力大,而不敢隨意辭職,甚至因為有家庭要養,遇到某些職場不公後而不得不忍氣吞聲。

所以有時候,應該換種思維去思考問題,即想辦法在年輕的時候多些收入渠道。如此一來,當死工資不是我們唯一的收入來源時,底氣就會相對較足,而且重心也不會全部放在工作上。萬一公司哪天把自己炒掉了,也不用擔心沒有收入從而讓家庭陷入危機。

的確,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做管理,但是在小胖看來,哪怕不做管理,也應該在年輕的時候早些規劃,通過不斷的努力,讓自己進入一家好公司。而如果沒有好公司加成的話,最好的方法或許是在工作之餘不斷發展新的收入渠道,讓工資佔總收入的比例儘量少一些,這樣才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不會將工作看成是唯一的希望。

嚴格來說,在小胖的個人職業規劃當中,所想的是在35歲之前做上管理。並非是自己真的喜歡管人,而是發現似乎只有從事管理,工資方面才會突破限制。畢竟,大家出來打工,所為的自然只是一個錢字,哪個方向錢更多,自然就會朝那方面前進,不是嗎?

那麼,您覺得當人到40歲之後,是該繼續頻繁換工作,還是自己創業呢?在您看來,創業的風險又是怎樣的呢?您對自己40歲的職場規劃,又究竟是什麼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讚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

相關焦點

  • 因被強辭,40歲高工狀告7年老東家:人到中年,如何自立?
    該號從15日晚8點開始,僅僅一天時間,最高的帖閱讀量達到幾千萬,點讚上10萬。什麼事情呢?據發帖信息,該號持有人是深圳一IT科技高級工程師(以下簡稱高工),40歲,在鼎鼎有名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TX工作7年,於2019年3月被強辭。「高工」不服,一怒之下狀告老東家,官司已經持續打了一年多。
  • 為什麼人到中年,寧願自己做生意也不去上班,4點原因告訴你
    為什麼人到中年,寧願自己做生意也不去上班,4點原因告訴你在職場上,隨著自己社會閱歷和工作年限的增長,我們的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增大,一旦人到中年,年齡階段在40-50歲時,我們的身體各項數據就會大不如從前,比如:記憶力,腦力,思考能力。
  • 人到中年40歲,不敢死,勇敢活
    昨天下午與幾個好友一起喝茶聊天,聊起了一個話題:人到中年40歲怎麼玩?剛提出這個話題時,有朋友說大聲說:怎麼玩?人到中年還能提到玩嗎?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親朋好友都看著你。看得你想死都很難!平時跑業務,陪客戶吃喝玩樂,身體感覺大如以前,爬個五六層樓梯就氣順不過來。但又有什麼辦法呢?咬牙往前走,且行且珍惜。韓同學講了一個他近期遇到的事:他去醫院看望一個老同學,老同學的父親正在急診室動手術,醫生讓他多準備些資金備用,說這種病沒有十幾萬是下不來的。老同學聽了臉都變白了。這時小孩在身邊對老同學說,學校裡組織補習班,大家都交了錢,只剩自己了。
  • 人到中年待業在家,也別從事三類不穩定的工作,聰明人會選擇辭職
    如今有很多年輕人到了中年階段,其實也已經有了家庭和美好的婚姻,大家需要在職場或者社會上通過摸爬滾打獲取較高的收入,這樣才能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地位,但是也有一些中年人待業在家,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很難走出困境之中。
  • 你滿意現在的工作嗎?90後年輕人更喜歡開店,30歲中年熱衷當教師
    90後等年輕人更喜歡自己開店,自己掌控自己的感覺,年輕人更喜歡讓自己當老闆,給自己打工,自己掌握生產資料的感覺是他們所追求的,畢竟如果替別人打工還得每天看老闆的臉色,而且他們這一代人也是能做出說走就走行動的一代人,所以與其受老闆的氣,不如自己當老闆。
  • 40歲中年人不想打工,又想賺錢怎麼辦?這3種小生意門檻低還賺錢
    40歲中年人不想打工,又想賺錢怎麼辦?這3種小生意門檻低還賺錢人到中年,你最愁的是什麼?很多人愁的終究還是錢。錢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沒有錢在社會上寸步難行。而中年人在職場,面對的就是失業危機,而失業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危機感,因為失業意味著自己賺不到錢了。
  • 40歲,人生過半:婚變和養發不該是中年的主題
    80後網友代表@素節表示不服:80後的老傢伙表示,孩子你們這不是中年危機。我們上有老下有小,每個月的房貸、生活費、孩子的花費、人情世事來往的預算、逢年過節老人的孝敬費……被這些壓得喘不過氣來。每天工作累成狗,病了不敢請假,這才是真正的中年危機。
  • 人過40,沒學歷又不想去工廠打工,這3種職業可以考慮
    人過40,沒學歷又不想去工廠打工,這3種職業可以考慮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像到了一道坎。有些人越過去了,有些人卻沒能越過去。當人到了四十歲的時候,就能對這句話感觸頗深。在這個年紀,你需要面對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工作上的不如意讓自己害怕隨時被辭退,年邁的父母需要自己贍養,幼小的孩子還沒有撫養成人,房貸車貸的壓力讓自己站不起來。
  • 人到中年,打工太累了,可以試試這3種生意,很不錯!
    人到中年,打工太累了,可以試試這3種生意,很不錯!人到了中年這個時期,想必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很尷尬吧,因為這不僅僅是代表身體沒有年輕時那麼健壯了,也代表著事業逐步走向了下滑的趨勢。其次,中年人沒必要因為年齡這個原因而退出時代的潮流,畢竟活到老學到老,多學一點知識以及專業技能對自己的事業發展是有利的。另外,電商行業說不定比去打工賺的錢多了好幾倍,而且還能將家裡許多堆積的農產品給儘快的銷售出去。所以,中年人選擇電商行業直播帶貨並不是什麼可笑的事情,反而算得上是一件比較偉大的事情。
  • 從社畜到打工人,青年亞文化不喪了?
    「早安,打工人」、「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我們要悄悄打工,然後驚豔所有人」、「打工讓你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打工不僅能致富,還能交友娶媳婦」、「不拼爹不拼媽,我們打工人只拼命」。從朋友圈到社交網站、短視頻,「打工人」成為光速走紅的網絡梗。
  • 打工是不可能的周某出獄:這3類人不適合當老闆,打工才是正道
    前幾年,因為一句話「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打工」的周某瞬間走紅網紅,他因為不想打工,所以導致誤入歧途,偷取電瓶車,讓自己多次進入監獄。這些年,網友把周某的這句「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經典金句進行調侃,充斥著網絡。
  • 56歲香港男演員當飯店雜工:人到中年,最大的恐懼是一事無成
    6位中年男藝人,個個有難念的經。61歲的「金牌綠葉」艾威說:「我從舊曆年之前,已經開始沒工作了!」47歲的「功夫小子「敖嘉年說:「近年來突然發現自己不再年輕了,不知道路向會有怎樣的分別!」但是不知為何,近來我覺得,你肯做也未必有工作。」而56歲香港男演員袁富華則說:「人到中年,最大的恐懼是覺得自己一事無成!」常感嘆:當年有多瘋狂,如今就有多悽涼!
  • 拿「打工人」當「打工仔」,是一個老闆最大的坑
    後來,通過工作賺得報酬的行為,慢慢轉化成了一個詞,「打工人」,這個詞有多火?是2020年的十大流行語和十大網絡熱詞。「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但卻不敢遲到,因為遲到扣錢。早安,打工人。」不少上班族用這樣的俏皮話來互相鼓勵和逗樂。但在幽默的背後,996、007等讓人細思極恐的名詞的出現,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打工人」的生存現狀:他們真的幸福嗎?
  • 從打工仔到上海勞模,一位東臺人的華麗轉身
    從打工仔到上海勞模,一位東臺人的華麗轉身 2020-12-12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工廠老闆惆悵:70後員工不敢招,90後又留不住,招工為啥這麼難
    工廠老闆惆悵:70後員工不敢招,90後又留不住,招工為啥這麼難 "作是一個養家餬口的飯碗,與錢有關"。現實社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自主創業或者擁有事業編,去個人工廠裡打工才是大多數人的選擇。為了那點微薄的薪資,舍家撇業背井離鄉,只為了明天能吃夠飽飯,當然個有個的難處,員工難,老闆也很痛苦。
  • 40歲以後跳槽很難,但又不想認命怎麼辦?3招可應對「中年危機」
    只有這樣,你才有充分的時間去做準備,也就不至於已經到了40歲,才覺得跳槽很難,繼續幹下去也難,讓自己身處左右為難的尷尬境地。現在職場上很熱的一個詞叫「中年危機」,也就是說在職場上35歲是個坎,很多單位不招聘35歲以上的人員,還有單位優化點35歲以上的員工。
  • 中年危機,35歲後不可能有更好的工作了
    #35歲後不可能有更好的工作了#到達35歲的年齡關口,就業障礙、年齡歧視應約而至。環顧就業市場,關卡隨處可見:公務員考試大多要求35周歲以下,網際網路大廠也喜歡拿35歲以上的人開涮。於是,知乎上有個提問,「找工作時單位普遍要求35 歲以下,那35 歲以上的人都幹什麼去了?」。「第一個體會是,要找到鐵飯碗,」一個高贊帖子給出了40歲中年人的回答。年齡是人類的敵人,30歲不結婚是剩的,35歲不是管理層就是多餘的。該怎麼生存,成了我們的難題。什麼是鐵飯碗呢?
  • 56歲香港男演員淪為飯店勤雜工:人到中年,最大的悲哀是沒錢
    這檔節目記錄了6個人到中年的香港男演員,為了生存不得不轉行做起了普通的打工仔,從中經歷的困難挫折,以及當人生陷入低潮時內心所透露出的無奈與心酸。這6個男演員,曾經在香港娛樂圈內多多少少都有些名氣。他們之中,有的是「功夫小子」,有的是「MV天王」,有的是全能藝人。只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 人到40歲有多少存款算及格?專家給出標準,揭開多少中年人壓力
    文/小雪媽媽人到中年,需要背負的東西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沉重在40歲之前,無論多累多忙,心態上始終覺得自己還「年輕」,可過了40歲這個坎兒,所背負的東西越來越多那麼人到40歲擁有多少存款算及格?可以享受一個較為舒適、壓力不那麼大的生活?有專家指出,考慮到各種因素,差不多得有100~200萬存款,才能保證中年人處於一種安全的狀態。那麼這種程度的存款多少人能夠達到?
  • 女孩生日當晚回公司加班在車上崩潰大哭,打工人不配過生日?
    司機聽完後,安慰女孩,說,沒事,別那麼傷心,我祝你生日快樂。 關於打工人崩潰的故事,想必很多小夥伴們都看過聽過。目前打工人的生活是越來越艱難了。 我們接受了教育,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過上好生活,而現實是,我們成了打工人,被資本家當電池一樣,用完就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