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楚媽,喜歡和大家分享和交流育兒想法,歡迎您關注我,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哈佛大學工商學院的教授柯偉林說:「成為學霸的孩子靠的不是智商,靠的是學習力,只有學習力才能讓孩子提升學習效率,真正掌控學習。」
作為一個母親,我對那種被稱為「學霸」的孩子是非常流口水的,無奈自己的孩子沒法成為真正的學霸,因此對於學霸孩子真的是天生的有好感,會想這些孩子怎麼這麼聰明呢,經常感嘆人家這個智商真的不一樣,都一樣的學一樣的老師教就是有差別。
不過,近日哈佛大學工商學院的柯偉林教授卻說,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靠的可不是他們的智商,而是靠學習力。納尼,學習力是什麼東西。
所謂學習力就是指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這三個要素。是指一個人學習動力,毅力,能力的綜合體現,是把知識力是把知識資源轉化為知識資本的能力。這個詞最早由美國教授佛睿斯特於1965年提出,而最早引入「」學習力」這個概念的是一些大型的跨國的企業,比如美國的微軟、日本的松下、山東青島的海爾集團等等,是用來詮釋這些企業的生存能力很強,就是擁有學習力。後來發現其實學習力在一個孩子的成長和學習過程中也一樣適用,並且成為一個孩子能否成為優秀學生的要素。而對於那些能考入國內最著名的幾所大學的學霸,他們的學習力就體現在下面三個能力。
學習的動力很強。
很多孩子在學習中不太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或者不太明白自己的目標是什麼。而學霸和學渣的區別就是在學霸的目的性很強,很清楚自己想要考到多少分,想要考入哪個高中,甚至哪個大學。而體現在平時的學習中時就是行動力,很明確地做自己的作業,明確自己的薄弱環節,也會很自覺的去彌補漏洞。而最最重要的是,當其他家長還在催自己的小孩趕緊地做作業時,那些學霸已經在刷課外的習題了,差距就是慢慢在時間流逝中拉大的。
博覽群書。
那些成績很好的孩子一定是很愛看書的孩子,為什麼呢?要知道看書是最能考驗一個孩子能否獨立安靜地做一件事的能力。同時大量的閱讀也給孩子帶來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這兩個能力在學習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刷新廣西高考歷史最高分的廣西狀元楊晨煜接受採訪時就對記者說他自己學習空餘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看各種書。而2019年黑龍江的高考狀元張子昂坦言說她自己從幼兒園到高中就沒有停過看課外書,小學是就已經看那種厚本的歷史小說,並經常和老師和家人討論。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基說: 「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誰不善閱讀,他就不善於思考」。
超強的專注力。
家庭教育專家李玫瑾曾經說過一句話:「決定孩子成績的並非智商,而是專注力」。其實這句話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你的孩子不管幹什麼都無法專心的去做,那麼很難說效果有多好。當老師在黑板上寫解題過程時,孩子管自己在腦海中神遊,那麼很明顯思路就跟不上老師的節奏。而專注力其實也決定了你對事對物的態度,專注力高的必然態度認真,很重視,反之亦然。
英語中有一句俚語:最弱的人,集中其精力於單一目標,也能有所成就;反之,最強的人,分心於太多事務,可能一無所成。當把人的精力能集中於某一事物時,你想沒有成就都難。
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個焦點上試試,就像透鏡一樣。——法布爾
能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學霸,我想是所有父母的心願,雖然這個心願並不是都能如願以償實現。但如果你的孩子還小,還在童年期,那麼你一定要把孩子這三個特質培養起來,不管這三個特質能不能幫助孩子的學習,就算不能,也一定能幫助孩子的人生。
文/楚媽(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