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決定孩子成功的不是智商和情商,而是這7項指標

2020-12-10 騰訊網

我發現如今的家長對孩子的智商、情商格外執著,比如:

「你家孩子這麼聰明,肯定學什麼都快,將來一定能有所成就。」

「人家孩子又考第一了,肯定是智商高、有天賦。」

「你家孩子真會說話,情商這麼高以後八成大有作為。」

諸如此類的評價還有很多。作為家長,我們習慣性地把一個孩子的成功,歸因於一個「點」。十年前這個「點」的名字叫做智商,如今是情商。

過於在於一個細節,讓家長們忽視了孩子的全面培養。實際上,僅憑一個細節也不能斷定孩子將來一定會成功。美國哈佛大學曾經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得出結論:

人生成就至多20%歸諸於智商,80%則受其他因素影響。

孩子能不能成功,不取決於智商,更不取決於情商

馬雲的這句話相信不少家長都聽過:「情商決定成功,智商防止失敗」。

所以認定,孩子成不成功就取決於智商和情商。

然而,對於馬雲的這句話,我認為正確的解釋應該是「情商決定成功的上限,智商決定成功的下限。」

智商和情商只是成功的輔助條件,而不是絕對必要條件。

美國教育界為了打破這種「智商、情商決定成功」的局勢,開展了一項名為GritResearch的研究。

美籍亞裔心理學家、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Angela Lee Duckworth從2005年就開始了這項研究,經過對數以千計的高中生、西點軍校的學生、頂尖大學以及全國拼字比賽冠軍等不同人群的跟蹤調查發現:

不管什麼情況下,以下這7項指標是最為可靠預示成功的指標(也被稱為正向心理學)。

而在這7項指標中,智商和情商連邊都沒有沾上。

孩子將來能否成功,主要看這7項指標

為了方便閱讀,我將相近的兩種指標放在一起說。

感恩精神、社交智力

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性格教育不相信「智商決定論」,他們認為兒童的能力和性格是後天教育速成的,且關鍵教育年齡段在3-6歲。

其中感恩精神、社交智力是後天教育的重點。

不管我們給孩子灌輸了多少知識,孩子終究要自己與人打交道,更不能把孩子養成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東方神童」魏永康就是個典型例子。

母親只在乎他的學習成績,使得他17歲還不知道怎麼跟人打招呼,更不知道如何照顧自己,最終被中科院勸退。

這樣的孩子學習雖好,但做人無疑是失敗的,所以提醒家長們,不要忽視孩子的社交能力培養。

好奇心、激情、樂觀態度

曾有諾貝爾獎得主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好奇心、求知慾和理解力一直是我生命力強大的驅動力」。

好奇心可以讓孩子對生活、學習、知識始終抱有激情和興趣,並對未來的學習生活抱有樂觀態度。因為強烈的好奇心使得孩子對知識的探索充滿欲望,無疑會成為人生的一大動力。

當孩子對某一事物,始終保持濃烈的好奇心,就會深入研究從而有所成就,對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也很有幫助。

堅毅、自制力

堅毅對應的是現代教育重點培養的抗挫折能力,之所以放在最後一個說,是因為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教授認為「堅毅」是這7項指標中最重要的一項。

因為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是需要長久堅持的一件事,擁有這種品質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才不會輕言放棄。如果一個孩子只是智商高,但遇事就退縮,也註定一事無成。

其次,我認為具備堅毅品質的同時,也需要孩子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只有管得住自己才能保證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

相比於以前,現代的孩子太缺少這樣的品質。

相關焦點

  • 哈佛研究:家長多帶孩子去三個地方,有利於智商和情商「雙提高」
    智商直接決定思維,影響著孩子發展的深度;情商在為人處世方面起著大作用,關係著孩子發展的廣度。這兩項因素,確實是決定孩子人生起跑線的關鍵所在,因此,很多家長便給孩子報了各種興趣特長班、早教機構等。哈佛大學的幾位教授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在他們調查和分析的大量事例中,發現那些雙商都高的孩子,不僅僅局限於書本的學習,家長會經常帶他們去這幾個地方走一走,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機智、見多識廣。
  • 哈佛大學:出生季節決定了孩子智商,這兩個季節出生的孩子更聰明
    哈佛大學:出生季節決定了孩子智商,這兩個季節出生的孩子更聰明閨蜜小琴本來打算懷個牛寶寶,算來算去總覺得孩子出生日期不妥,於是就把備孕的計劃一拖再拖。可是家裡的長輩卻不明白小琴為何這樣做:「這要個孩子還要掐算日子?
  • 智商決定能否成功,情商決定成功多久,高情商表現,你佔了幾條?
    圖片來自網絡 在他們之前,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精神狀態》一書中提出,人有「多元智慧」,開啟了情商學說的新知。 每個人,都有兩個大腦:感性的大腦和理性的大腦。 兩種智力:智商和情商。
  • TED演講: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品質是「堅毅」
    如果家長們仍認為決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那就已經OUT了。近幾年來,整個美國教育學界被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所席捲,那就是Grit(堅毅)。 Grit一詞在古英語中的原義是沙礫,即沙堆中堅硬耐磨的顆粒。
  • 決定人生高度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而是一個人面對壞事情的逆商
    眾所周知,智商和情商,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石,而逆商則決定了人生的格局和高度,逆商越高的人成功機會就會越大,幸福感也就越高,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告訴我們,擁有了逆商,便擁有了積極的心態,它能幫我們獲取健康、幸福和財富。如果把人生比作是旅途,那麼,逆商就是我們翻山越嶺的動力,因此,比起智商和情商對我們的人生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逆商。「逆商」有多重要?
  • 哈佛堅持75年研究724人的一生,發現原來影響孩子一生的不是智商
    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面對這總共加起來約三萬六千天的生命,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活出精彩,活的有價值不僅是哲學永恆的話題,對於每個人來說更是非常重要的。對人類研究一直很感興趣的哈佛大學自1938年開始,開展了為期長達75年的研究。
  • 哈佛研究發現: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就有一些明顯的特徵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其實從小就能看出來,根據對10000名孩子進行長達20年的追蹤調查發現,其中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具體都是哪些特徵呢
  • 哈佛大學教授透露:能成為學霸的孩子確實有共同點,但並非智商高
    多數家長以為歷來的高考狀元、頂尖學霸等等都是靠高智商才會那麼優秀的,所以自己的智商沒那麼高,自然是教不出那種學霸孩子的。但是哈佛大學工商學院的柯偉林教授告訴你,能成為學霸的孩子並不是靠的高智商。哈佛大學教授透露:能成為學霸的孩子確實有共同點,但並非智商高!
  • 出生季節與娃智商有關?別不信!哈佛7年研究:這2季節最有福
    說起孩子的智力發展,人們第一個想到的是基因遺傳,其次就是後天的合理開發,只要孩子的大腦不存在先天缺陷,保證正常發育,再加上後天不斷開發,智力自然不會差。但是你知道嗎,出生季節對孩子的智商也有一定影響。「出生季節決定孩子智商」這種說法,大多數人聽後表示無法信服,如果季節真能影響智商,為什麼每天都有寶寶出生,而不是在「高智商」季節扎堆出生呢?
  • 哈佛心理學家: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5%由智商決定,更重要的是……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想要獲得快樂,就必須先下苦工、取得成功。可是,為什麼那麼多在大眾看來已經取得很高成就的人:頂尖大學的天之驕子、風光無限的名人明星、大權在握的高官,還有身家過億的富豪……他們仍然不快樂?甚至罹患精神心理障礙?哈佛大學的積極心理學家肖恩·阿克爾(Shawn Achor)在一次TED演講中給出了答案和啟示。
  • 哈佛大學教授有話說,「學霸」們取得的成功靠的不是智商
    「我是楚媽,喜歡和大家分享和交流育兒想法,歡迎您關注我,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哈佛大學工商學院的教授柯偉林說:「成為學霸的孩子靠的不是智商,靠的是學習力,只有學習力才能讓孩子提升學習效率,真正掌控學習。」
  • 出生月份決定智商?哈佛大學:有科學依據,這幾個月盛產學霸!
    老人常說,孩子的出生是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和,因為只有父母感情融洽才能孕育出健康聰明的寶貝。  最重要的是,老人們通常都認為這樣的寶寶自帶福氣,事實真的如此嗎?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在這幾個月出生的寶寶裡面,學霸特別多。
  • 用這4個方法教育孩子,可有效塑造比智商、情商更重要的品質
    最近,我看到美籍亞裔心理學家、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Angela Duckworth教授的一個演講,以及一篇根據她的演講內容的分析。Angela教授通過大量研究發現,決定個體能否克服困難、取得成就的因素不是智商、不是情商,而是「毅力(grit)」。她說:毅力是對長遠目標的激情和堅持,毅力是擁有持久的恆勁,毅力是把人生看作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
  • 哈佛研究發現:寶寶出生時「幾斤幾兩」,暗示了孩子智商高低
    寶寶出生後,護士會先帶寶寶稱體重和身高。許多母親在知道嬰兒的性別之前就知道嬰兒的體重。體重如此重要,不僅是因為它代表了嬰兒身體發育的重要指標,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嬰兒的智力。體重越接近「這個數」的寶寶,大腦越聰明發表於《英國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跟蹤調查了3900名嬰兒。發現嬰兒出生越重,嬰兒智商越高。
  •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大多有這3種特徵,家長別盲目阻止
    父母們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是沒錯的」,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讓父母「如願」,除了孩子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之外,父母的教育和指導也是非常重要的。經常聽到老人說「3歲看大,7歲看老」,在孩子小時候就可以根據他的行為習慣,判斷出他智商的高低了。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智商高和成績好的孩子,大都偏愛歷史類書籍
    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一項研究,說的是哈佛大學曾經對在校學生進行過調查,他們先將校內智商處於金字塔頂端的學生進行匯總,然後將這些學生每天必讀的書單做對比,結果發現:重複最多的書籍類別,是歷史書。也就是說,智商高和成績好的孩子,大都偏愛類歷史類書籍。
  • 情商比智商更為重要,白巖松:常對孩子說這3句話,娃情商不會低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曾經說過:孩子成功的關鍵在於情商。談起情商,或許還有很多父母並不十分了解,父母都很重視孩子的智商,卻忽視了情商教育。多年來,白巖松以其高情商而廣受大眾歡迎,在他看來,情商比智商要更加重要,想要成為一個足夠優秀的人,是需要用自身的情商來實現的。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對情商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所以我們對孩子的情商教育非常重要。
  • 心理學家坦言:決定孩子智商的不是基因,而是這幾點
    最終證明出了一個理論,智商雖然主要靠遺傳,但是人的智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教育、訓練、年齡的增長都會改變一個人的智商。從某一刻開始,大部分的父母開始認為天才的孩子肯定是天才,孩子的智商就靠遺傳。在後期的長久鑽研中,馬雲把自己好奇心變成了實踐,最終取得了成功。而高智商孩子們都有著非常顯著的共同點,那就是旺盛的好奇心。這些好奇心促使孩子們勇敢的嘗試新的領域,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成功方向。所以家長們要定期領孩子去外界遊玩,呵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 哈佛大學:出生季節決定孩智商,網友:清華同學大多出生這個季節
    很顯然每一個人都希望能夠擁有一個高智商的孩子。要如何才能生一個高智商的孩子呢?為何有的人的智商就高,有的人的智商就低呢?事實上這個問題,早就有人關注了。甚至還有不少的大學,都開始研究這個事情了。這不是美國的著名大學哈佛大學,就針對這個事情發表了意見,我們看看他們這些科研人員是怎麼說的:哈佛大學科學家與澳大利亞的科研人員,曾對萬名兒童做過一項長達7年的跟蹤調查,他們發現秋冬季節出生的孩子,要比夏季出生的孩子普遍重210克,身高能高出0.19釐米,智商要比其它季節出生的孩子高出0-6分。
  • 北大校長蔡元培:決定孩子一生的並不是學習成績,而是這四點
    馬浩文聽後,沉默了一會兒,說了一句令很多家長都陷入沉思的一句話:「考上清華北大那只是過程,並不是結果。」是啊,從什麼時候開始,名校成了孩子的「終極目標」了呢?難道清華北大不是一個讓人成功的墊腳石嗎。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只看重孩子的成績,從而忽略孩子別的方面。這其實是一種極其錯誤的教育方式,不僅會扭曲孩子的人生觀,還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