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得更聰明、懂事,成為其他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為了讓自家孩子能「領先」於其他人,父母們從孩子出生起,就規劃好了孩子的生活。比如說多少歲起給孩子補充營養啊,多少歲起給孩子報早教班啊等等。
父母們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是沒錯的」,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讓父母「如願」,除了孩子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之外,父母的教育和指導也是非常重要的。
經常聽到老人說「3歲看大,7歲看老」,在孩子小時候就可以根據他的行為習慣,判斷出他智商的高低了。哈佛大學曾做過研究,實驗結果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大多都有3個明顯的特徵,家長們不妨對照看看,千萬別盲目阻止孩子。
哈佛研究:孩子出現這3個行為,通常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多關注
話多、喜歡問為什麼
很多孩子都有這樣一個現象,經常會追著父母問為什麼:
「媽媽,我是怎麼來的呀?」
「媽媽,為什麼我們不能像鳥兒一樣飛呢?」
「媽媽,月亮為什麼是圓的呀?」
有時候父母被孩子問得不耐煩了,就會隨便地批評孩子幾句:
「你這孩子,煩不煩啊,怎麼整天有這麼多為什麼?」
其實父母這樣的態度並不可取,為什麼孩子喜歡問為什麼呢?這是他們認識周圍事物的一種途徑,父母是他們最信任的人,無論遇到任何事情,他們都會第一時間想起父母。
所以,在遇到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家長們千萬不能盲目打斷孩子的提問,應該儘可能耐心地幫孩子解答,這樣才能促進孩子更好地成長,提高智商。
喜歡「發號施令」
當你細心觀察一群孩子玩耍的時候,你會發現其中有一個「孩子王」,經常會指揮和命令其他孩子做事情。在很多家長眼中,這樣的孩子或許有些霸道和自私,但實際上,這樣孩子獨立自主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確實要比其他孩子強。
如果你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作為家長就不要去盲目制止孩子了。家長辣子正確引導孩子,如何去處理和其他孩子之間的關係,在表達自己想法和意見時,儘量做到和其他小朋友地位相等,避免「專政」。
如果能夠維持好孩子這些能力,那長大後孩子很可能會成為一位組織能力、領導能力出色的人才,這不正是家長們想要的嗎?
閒不下來,愛拆家
家長們最頭疼的莫過於孩子拆家了,剛買的新玩具,轉身就讓孩子拆壞了,一個不注意,家裡的某樣東西就遭殃了,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強的破壞力,長大後還了得?
其實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們大可不必擔心,這是孩子好奇心強的一種表現。孩子對周圍的事物感到好奇,迫切想通過自己的雙手去了解這個世界,所以家長們千萬盲目阻止孩子。
如果孩子拆家的話,家長都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積木、樂高等益智玩具,讓孩子在動手的同時,還能加強大腦鍛鍊。
有些父母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越聰明的孩子,在某些行為舉止上就會越明顯,家長們可不要認為孩子是不聽話啊,要找到正確的方式方法,才能讓孩子變得更有出息。
對於那些真正難管教的孩子,家長們也別著急,可以利用圖書繪本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推薦《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讓孩子學會愛與被愛,深入孩子的心裡,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獨立能力,爸媽少操心。
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內容主題特點是讓孩子學會愛與堅強,通過簡單的小故事讓孩子明白親情,上幼兒園後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
本套書籍中包含了很多溫馨的家庭氣息和溫柔的畫面,主要講述了親人與朋友之間的生活,重視孩子情商教育的同時也離不開兒童的實際生活,根據孩子心理發展特點出發,讓他們感受生活的真諦。
全套繪本貼心考慮孩子生長發育特點,每一個主題故事,都根據孩子的視覺創作,配有精緻的手繪插畫,充分吸引孩子注意力,激發閱讀興趣。
感興趣的朋友們,【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