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寶寶中了這3點,家長偷著樂吧

2021-01-11 小風兒童心理學

相信家長們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高智商、高情商、聰明伶俐的孩子。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是我們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習慣,就能看出他未來是什麼樣的。很多時候,聰明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一些特殊的「怪癖」,這些可能在家長眼中是不好的習慣,但對於孩子而言卻是智商發育的信號。

哈佛大學更好地了解孩子智商發展,相關的專家研究了1000名孩子發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寶寶中了這3點,家長偷著樂吧!

案例:

我有個同學,之前經常會帶孩子來我家串門,他一直吐槽自己的孩子就像是「小魔王」一樣,真的是太調皮搗蛋了,只要你一會看不見,孩子就開始搞破壞,什麼玩具、家具都成了他的文具。

當時我安慰他,男孩子都比較調皮,等長大了就聽話了,後來我很想看看這個小傢伙,等到聚會時,同學將孩子帶了過來。不過,讓我沒想到的是,孩子表現得很聽話一點也不認生,而且我問他的問題,孩子總能有條有理地回答。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相信家長們都聽老人們說過,面對調皮的孩子,家長不要嫌煩,可能是智商發育過早,如果盲目阻止,可能會「扼殺」一個天才!

哈佛研究: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

1、孩子喜歡亂塗亂畫

有的孩子總喜歡在家中亂塗亂畫,尤其是白牆上突然就出現很多「作品」,等家長看到之後,真的能分分鐘將你氣炸。其實孩子喜歡亂塗亂畫,並不是他們故意搗亂,而是大腦發育的正常信號,喜歡繪畫說明孩子藝術細胞發達,如果好好培養,將來沒準成為一個畫家呢!

鄧超和孫儷夫婦就是如此,他們會放任孩子繪畫,當看到孩子的創作之後,鄧超非常的開心,並跟孫儷說道:「這就是創作!」家長的肯定,會讓孩子心中充滿自己,認為自己繪畫不僅能帶給自己快樂,還能得到家長的鼓勵,所以,你家孩子喜歡繪畫,你可不要盲目阻止哦!

2、孩子喜歡搞破壞

孩子到了3歲左右,他們的自我意識就會逐漸萌發,這時候孩子已經褪去了之前的可愛,變成了一個愛搞破壞的「小惡魔」,每天孩子總會有很多搗蛋的想法,比如將媽媽的口紅藏起來,躲在門後面嚇人,把自己的玩具拆卸的到處都是等等,

「熊孩子」每次搞完破壞之後,都需要家長在後面收拾,真的考驗家長心中的忍耐力,不過,孩子喜歡搞破壞並不是他一時興起,每次行動的背後都需要大腦規劃和肢體的實施,才能達到孩子想要的結果,而這恰恰體現出了孩子的創造性和獨立思考能力,作為父母,我們要保護孩子這種天賦,給予他們安全的空間。

3、孩子精力旺盛

還有的孩子天生就精力旺盛,他們每一天似乎都充滿活力,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外面,總是上躥下跳的,沒有一刻是老實的時候,尤其是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會打擾到周圍的人。

孩子天生好動,家長千萬不要去壓制他們的天性,精力旺盛說明孩子的大腦協調性和比較強,他們通常都是很聰明的,當然,家長要學會判斷,如果孩子幹什麼都「三分鐘熱度」的話,這是專注力差的表現,建議家長正確引導,以免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未來的發展。

專注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礎,孩子還有從小養成專注的好習慣,他們未來才會變得更優秀,對此,我推薦《好奇狗專注力培養》,這是一套從德國引進的書籍,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專注力、記憶力、邏輯能力,激發大腦潛能。

如何培養出聰明孩子?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在「學中玩,玩中學」,所以,我找到了孩子喜歡的開發大腦的工具,更是無數家長夢寐以求的蒙特梭利教育。

蒙臺梭利教育20世紀初創辦,是由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設計,其中的教育理念遠遠要比我們想像的複雜,通常家長們熟知的是孩子「敏感期」「不教的教育」等等,但這僅僅是冰山一角。如果非要跟大家談一談,那麼這種教育理念最大的特質是「追隨兒童」。

根據科學研究發現:孩子的右腦儲存能力是左腦的100萬倍,所以,家長們正好利用開發大腦的遊戲書籍,讓孩子的智商更上一層樓!

益智類的遊戲書籍得到很多家長的認可,平時多看看,除了開發大腦和各項能力之外,還能促進大腦關係,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很大幫助的。

右腦主要負責人的記憶力和創新創造能力,如果得到充分開發,大腦會更加聰明。

我們需要系統的開發大腦,多做鍛鍊大腦的小遊戲,這樣可以更好的鍛鍊大腦思維,激發孩子大腦潛能, 這套遊戲書是通過拼圖、玩具、迷宮等等的遊戲提高思維,激發大腦想像力,專注力以及觀察力。

這套《蒙特梭利兒童早教書》就寓教於樂,讓孩子在很輕鬆、愉快的遊戲中開發了左右腦,激發大腦的無限潛能,提升了孩子的智力水平,讓孩子更聰明。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相關焦點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小孩子越來越難管了,常常是你說一句什麼,他們能找到十句反駁你的話,對於聰明的小孩兒更是。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聰明伶俐,但往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而且他們未來也不一定有所成就,如果這個聰明沒有好好加以管教的話,可能跌的更慘,所以家長們對於聰明的孩子更要好好教育。
  • 孩子越不好帶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3種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
    沒辦法,解決不了孩子的問題,就自己想辦法。在這些天裡我看了很多關於2-3歲寶寶的育兒經驗,終於理清楚了一件事:這個年齡的孩子難帶,並不是壞事,甚至還可能是件好事!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中提到:「孩子越聰明,小時候就越難管教。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每當幾個家長坐在一起,討論的無非是自家孩子有多淘氣,帶孩子有多難。孩子淘氣什麼都想碰什麼都想玩,根本不顧有什麼危險,家長只好跟著孩子後面時時刻刻圍著孩子轉。有的家長就想孩子要是乖點、老實點就好了。不過,你們知道嗎?這些越是難帶的孩子,往往長大後越聰明。
  • 長大後越出息的孩子會越難帶,孩子有這三個特徵,你就偷著樂吧
    眾所周知,李梅琴教授專注於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學,他的教育觀點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李教授也曾經表示過,越聰明的孩子就會變得越難帶,到底是為什麼會這麼的說呢?之前我有一個同事在公司裡面討論自己的孩子,他們說自己家的孩子真的是非常的頑皮,性格也太過於活躍了,我們也都非常的好奇他們的孩子為什麼那麼的調皮。可能是由於在新的環境不敢太去表現自己的一些行為,所以來到公司他的孩子也並沒有表現出非常的頑皮,無論是做什麼樣的事情也都是有規有矩的,這樣的孩子在長輩面前真的是一個迷,難怪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呢。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直言:孩子有這3種行為,家長偷著笑吧
    李玫瑾教授曾經表示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個特徵,家長偷偷笑吧!哪三種特徵呢?讓我們來看看:1. 總是不老實,好動一般來說,聰明的孩子往往都是最坐不住的。不管什麼時候,他們都不太老實,總是要調皮一下。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中國公安部門兒童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就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有關孩子難帶聰明的問題當時我有幸經朋友介紹聽過那次講座,李玫瑾教授指出,小時候難帶的孩子,確實在某些方面能力比被人更強!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讓所有父母偷著樂的3種表現
    兩到三歲是孩子們最調皮的一個階段,為什麼孩子們到了這個「特定的年齡」,就會變得很頑皮很淘氣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大多數家長都抱怨孩子難帶,特別是2-3歲的小孩子,仿佛無限精力、永遠不知道疲倦一樣,就算家長一直看管著,也不能避免孩子弄出什麼么蛾子。
  • 越聰明的孩子越調皮不好帶?寶寶有這3個特徵,家長應該重視起來
    每位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寄予厚望,期望著自己的孩子能聽話乖巧,懂事討喜。不過總有些孩子會比較淘氣,走的是機靈成才的路子。而事實上,不論是聽話乖巧的孩子,還是機靈聰明的孩子,將來的成就也都不會太低。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比較偏向於機靈聰明,那也不一定非要要求孩子走聽話乖巧的路子。芳芳有個同事叫小劉,兒子今年五歲了,平時就是淘氣頑皮得不得了。小劉為此也是在單位裡常常「大吐苦水」,向各位「前輩」們取經,想要學點法子治一治這個「混世小魔王」。不過好多方法都試過了,小劉卻覺得並未奏效。
  • 智商越高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個「煩人」行為,家長該高興
    但家裡的老人又對我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這是好事。」這句話對於崇尚科學育兒的我來說,剛開始是不信的,所以我就查找了很多相關科學育兒的資料。結果發現,這句話還真的有科學依據支撐。在2-6歲這個階段,發育越快、經歷敏感期時間越長的孩子,大腦發育越快,精力過於充沛,也就越難帶。如果你家以下這3個「煩人」表現很明顯,說明孩子大腦發育好、更聰明。
  •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家長別收拾的太勤快
    哈佛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多年研究表明: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前途。所以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聰明,媽媽們別收拾的太勤快。
  • 越聰明越難帶,孩子有這幾個特徵,恰恰證明智商高
    很多有孩子的家庭的都會發現,在兩歲之前,孩子還非常的乖巧可愛,但是過了兩歲,孩子突然就像打開了什麼開關一樣,變得非常活潑好動。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像是一個移動的拆遷隊,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外面,只要是他經過的地方,勢必會變成一片「廢墟」。面對這樣破壞力極強,又聽不懂話的寶寶,家長們都嘆氣不已,表示頭疼。
  • 哈佛大學研究:家裡3個地方越亂,暗示孩子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其實,家長這麼做是不對的,孩子越淘氣,把家中弄得越亂,這恰恰說明孩子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比較強,只不過他們年紀比較小,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出來而已。 根據哈佛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研究20多年發現: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出息。
  • 哈佛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在初中前就定型了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 老人們總是對身高不理想的孩子說「沒事,二十三竄一竄」「沒關係,生完孩子還可以長個」。 而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在一生中,不僅身高可以抓住關鍵時機進行突擊,大腦發育也可以。
  • 哈佛大學研究: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長大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哈佛大學研究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前途。許多家長遇到這種情況總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不是責怪就是罵,孩子將家裡弄得越亂,說明孩子的創造能力和想像力越強,大多數名人的家中都是亂糟糟的,比如孩子拿著枕巾當披風扮演超人,拿著枕頭當馬騎,這都是孩子創造力的表現。活潑的孩子長大了思維才會非常敏捷。
  • 哈佛最新研究發現:越長越笨的孩子,父母生活中通常有這3個習慣
    復旦大學曾進行的過「Grant Study」的實驗,也叫做「格蘭特研究」。經過研究得出結論,一個孩子智商的高低除了先天賦予以外,大部分都與孩子生活中的習慣息息相關。好的習慣,能讓孩子越變越好,壞習慣則會相反。
  • 哈佛大學:家裡這三個地方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家長別亂勤快
    寶寶從呱呱墜地那天開始,就像一張白紙來到了人世間。父母就像這張紙上的畫師,紙上畫得是否精彩,是否動人,主要是看父母的影響和教育。兒童教育專家早已指出:孩子會養成什麼性格,會樹立什麼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主要跟父母的引導有關。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越發達,父母別太勤快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的大腦越發達,父母瞎勤快哈佛大學作為公認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機構之一,它的地位和影響力可以說是非同小可,不僅培養出來羅斯福、歐巴馬等一眾美國總統,更是產生了160多名的諾貝爾獎得主,可見哈佛大學的實力。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家裡有3個地方「亂」,寶寶長大後會比較聰明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這樣做很不聽話,其實並不是,小朋友喜歡搗亂是一種天性,不應該被壓抑。哈佛研究表明這樣的孩子更聰明針對孩子的調皮,喜歡把家裡弄得很亂的這種行為,哈佛大學中研究兒童心理學教授給出了這樣的答案。經過多年研究得出,家裡越亂孩子越聰明。
  • 哈佛大學教授:家長這樣做,孩子在變笨,其實讓孩子變聰明很簡單
    孩子學的很辛苦,但是成績卻始終上不去,甚至有些家長調侃自己:可能是自己家族裡沒有高智商基因。實際上,並不是孩子笨,也不是基因裡沒有高智商,而是咱們家長的某些做法可能正在影響孩子的學習力,使得孩子的反應越來越慢。具體有那些錯誤的做法?家長快來對照吧。
  • 哈佛研究發現:寶寶出生時「幾斤幾兩」,暗示了孩子智商高低
    寶寶出生後,護士會先帶寶寶稱體重和身高。許多母親在知道嬰兒的性別之前就知道嬰兒的體重。體重如此重要,不僅是因為它代表了嬰兒身體發育的重要指標,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嬰兒的智力。體重越接近「這個數」的寶寶,大腦越聰明發表於《英國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跟蹤調查了3900名嬰兒。發現嬰兒出生越重,嬰兒智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