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最新研究發現:越長越笨的孩子,父母生活中通常有這3個習慣

2020-12-22 家有淘氣鬼開課了

記得在小的時候 ,總會有六七個差不多大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二哥成為當時六七個孩子中的"孩子王",小朋友們都願意追著他跟著他到處玩耍,他奇特的點子多、膽子也大,經常帶小夥伴們用彈弓打鳥、扛著竹子做的梯子去摸鳥蛋、下河摸魚 ,那時的小河水很清 ,也很淺 ,河水沒過腳面 ,踩到河裡的沙子,細細沙沙的感覺 。

小魚就在腳邊,仿佛一抬腳就可以踩到一樣。幾個小夥伴在一起每天都有不同的趣事,大人們好像也沒有時間管我們,除非發生了一些突發事情,回家會挨打,女孩子的膽子小,男孩子的膽子大,所以會闖禍,挨打也是避免不了

例如剛下過雨,男孩子爬到牆頭上打鳥,冬天時河裡已結冰下河摸魚,家長擔心孩子會出現安全問題。可是在二哥十幾歲的時候全家搬到市裡去了,期間很多年也沒有回來過,聽到以前的小夥伴們說他要回老家,小夥伴們都很高興,一說到小時候的趣事就停不下來,就想約著等他回來一定要聚會。

小夥伴們終於等到二哥回來了,大家在約定地點等他,見到他時我們都愣住了,他沒有了小時候的樣子,身材發福,不仔細看真的認不出是他,目光中有些呆滯、木訥。大家在一起寒暄著討論小時候的有趣的事,二哥只是時不時地搭話,顯示出來不怎麼感興趣的樣子,原本大家都比較期待的聚會,也就這樣的話不投機的不歡而散。事後大家都比較好奇,想著曾經那個聰明、陽光、充滿朝氣的少年不見了蹤影。

在父母的口中得知消息,二哥一家搬到市裡之後沒有兩年,父母感情就出了問題,才讀初中的他每天都要承受父母吵鬧的壓力,有些時候她的母親被惹急了,會拿孩子撒氣、打罵、不給飯吃是常有的事,就這樣熬了三年,在他讀高一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可是孩子因此也徹底毀了,原本在班級名列前幾名的他成績一落千丈,性格也有所改變,考上一個專科,畢業後工作並不理想,才最後決定回老家創業。

原本聰明、伶俐的孩子,在那種高壓、抑鬱的環境中生活三年,可想而知他當時的煎熬,父母長期的負面情緒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讓孩子反應遲鈍、看起來越來越笨是正常的。

復旦大學曾進行的過「Grant Study」的實驗,也叫做「格蘭特研究」。

經過研究得出結論,一個孩子智商的高低除了先天賦予以外,大部分都與孩子生活中的習慣息息相關。好的習慣,能讓孩子越變越好,壞習慣則會相反。

孩子的智商沒有太大的差別,可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每個孩子"聰明"與"笨"的差別也越來越明顯了,和孩子平時的生活環境和家長的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

父母的這3個習慣會讓孩子看起來"越來越笨":

1、家長不應該給孩子一個充滿負能量的生活環境。

孩子如果長期生活在充滿負能量的家庭中,孩子的心靈是很敏感的,父母關係不和睦、家長的思想不樂觀,孩子都可以體會到家裡微妙的變化。有的家長覺得誇自己的孩子是一件羞於啟齒的事情,無論孩子做了什麼都不會誇獎孩子,總是怒斥孩子,把"怎麼這麼笨""你有沒有長腦子"這種話掛在嘴邊,孩子小,不能分辨父母說的是真是假,長期以往會把自己定義為"笨",越來越自卑,智商和情商也會隨之變得低,如果一個成年人事業不順時,經常受打擊的話,也會一蹶不振的,何況是個孩子。

復旦長期研究中就發現,經常被父母批評教育的孩子,思維會變得遲緩,記憶力也會變差。

2、孩子不規律、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年輕的家長自己就沒有吃早餐的習慣,孩子也就跟著不吃早餐,有的孩子比較挑食、偏食,這樣會導致營養不均衡或者過度飲食。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需要攝取大量的營養,供給不足的話也會影響身體和大腦的發育,讓孩子的智商和同齡的孩子有差距,會出現反應遲鈍、精力不集中、跟不上思路的狀況。

3、孩子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孩子睡前玩得太興奮睡不著覺、學業太重而選擇熬夜奮戰、迷戀網絡熬夜,這些行為都會讓孩子的睡眠不足,導致記憶力下降,影響大腦的發育。父母可以在孩子睡前指導孩子看一些課外書籍,不但讓孩子的大腦得到運轉,還能加強孩子的記憶力和邏輯思維。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睡眠氛圍,讓孩子規律作息合理安排時間。

壞習慣會絆倒孩子,好習慣則會為孩子鋪路。

約·凱恩斯【美】: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每個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是一張白紙,孩子長成什麼樣子,取決於我們家長在這張紙上畫什麼。

可見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

2~6歲,是孩子行為習慣、性格養成,情緒管理、高情商養成的黃金時期。

不管我們下班多晚,工作多忙,畢竟孩子的童年就只有一次,這個階段需要我們重視,苦點累點都是為了孩子以後。

相信每個家長都會給孩子看一些圖畫書,看一些繪本之類的書。

我們為什麼要給孩子看繪本呢?

一是繪本的圖畫設計色彩鮮明,能夠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孩子願意去看;二是繪本的內容趣味性強,能夠引導孩子代入到故事中,讓孩子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套德國引進的繪本早教啟蒙繪本——《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一本好的繪本,其中的插畫質量必須是非常高的,這套書的插畫是由插畫師專門設計的,全套書一共有40個主題,每一個主題都關乎孩子的成長。

3歲前,父母可以把繪本中的故事當睡前故事讀給孩子聽,孩子漸漸長大了,這套書就成了孩子性格養成和孩子行為習慣的引導。

塑造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寶寶的自我管理能力,打造高情商的孩子,這套書很值得我們嘗試一下。畢竟人家的啟蒙繪本,定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2-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黃金時期,若不注意引導孩子,壞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家長多費點心,好好去引導我們寶寶。

一套書不過是89元,平均下來一本2塊左右,一本書不過是一頓早餐的錢,就可以幫助孩子塑造高情商、好性格、好習慣,何樂而不為呢?

在很多情況下,不是孩子"越來越笨",是父母的態度和教育方式影響到了孩子,家長注意的是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保證孩子飲食充足的營養,保證孩子健康規律的生活,會發現孩子會越來越聰明。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一定要時刻警醒,給孩子更好的環境,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研究:家裡3個地方越亂,暗示孩子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根據哈佛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研究20多年發現: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出息。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對娃成長助力越大,父母別瞎收拾 第一個地方:家裡的桌面亂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越來越「笨」的孩子,通常都有這4個習慣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這樣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江郎才盡。話說有一個叫做江淹的人,家境貧寒,寫起文章來文思泉湧,佳句頻出,人稱江郎。可是當他辭官回家後,接連做了兩個夢。一個叫做張景陽的人和一個叫做郭璞的人,分別向他要回了錦緞和五色筆,自那以後,江郎再也寫不出名言佳句了。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越發達,父母別太勤快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的大腦越發達,父母瞎勤快哈佛大學作為公認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機構之一,它的地位和影響力可以說是非同小可,不僅培養出來羅斯福、歐巴馬等一眾美國總統,更是產生了160多名的諾貝爾獎得主,可見哈佛大學的實力。
  • 哈佛研究發現:長大後變笨的孩子,兒時大多有這4種不良習慣
    家裡面有孩子的家長都會發現一個問題,現在的孩子小的時候明明是十分的機靈,人見人愛。但是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變得越來越笨。不光光是學習方面,還有很多反應問題也是越來越遲鈍了。其實影響孩子孩子智力因素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我們所知道的先天性遺傳因素之外,孩子在生活方面的一些不良習慣也會使孩子的智力無法充分開發。
  • 哈佛研究: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寶寶中了這3點,家長偷著樂吧
    哈佛大學更好地了解孩子智商發展,相關的專家研究了1000名孩子發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寶寶中了這3點,家長偷著樂吧!案例:我有個同學,之前經常會帶孩子來我家串門,他一直吐槽自己的孩子就像是「小魔王」一樣,真的是太調皮搗蛋了,只要你一會看不見,孩子就開始搞破壞,什麼玩具、家具都成了他的文具。
  •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大多數父母還對孩子給予厚望,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選擇的方法不同,孩子的能力會大有不同。可能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哈佛大學研究: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長大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哈佛大學研究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前途。如果你家孩子有這種表現應該高興才對,特別是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孩子就越聰明。哪3個地方亂證明娃聰明?桌面亂如果說看孩子寫作業是件讓人頭痛的事,那看到孩子桌面亂糟糟簡直是痛上加痛,由於我實在忍不住,就大吼桌子弄得那麼亂能寫作業嗎?到時候找東西都找不到。
  • 哈佛最新研究發現: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表明:孩子有這3個特質,將來一定大有出息哈佛大學在十幾年前做過研究調查,重點選擇了1000位家庭幸福、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針對他們的小時候的性格進行分析研究。調查研究得出結果,假如孩子在六歲之前有這些性格特點,那麼在今後成才的可能性會很高,只擁有一個也會很優秀。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看看你家孩子佔了幾個?
  • 這8個習慣會讓孩子越來越笨
    華龍網2017年8月8日10時訊當爸媽的都希望孩子能越來越聰明,而實際情況是,很多家長都在不知不覺中把孩子越變越笨了!    1.    3. 每一餐都讓孩子吃太飽    不少家長在孩子吃過飯後,不斷往孩子嘴裡塞飯,要多吃點、再吃點,恐怕孩子少吃會餓著。殊不知,吃的太飽,人懶惰、不運動,腦細胞不活躍、懶於思考,有昏昏欲睡之感。民間有說法「吃太飽、撐笨心」的說法,是有道理的。    研究證明:長期吃太飽,會出現腦細胞早衰和智力下降、致腦動脈硬化、越來越笨,所以吃太飽,未必是好事。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一生中,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父母不要錯過
    哈佛研究曾發現孩子一生當中一共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但並不是我們大家所認識到的初中生活,如果要是在這三個階段抓住機會的話,那麼對於孩子的培養會變得非常的簡單,也會使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的聰明,為以後的發展打下一個結實的基礎。不妨跟隨我了解一下。
  • 哈佛大學:家裡這三個地方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家長別亂勤快
    其實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孩子房間亂並非都是壞事,特別是這三個地方,父母可不要收拾錯了。哈佛大學:家裡面這3個地方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父母別亂勤快一、桌面亂哈佛大學一位兒童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房間亂的孩子比房間收拾的整潔規範的孩子探索和創新能力方面比較強。
  • 研究表明:三個壞習慣,會導致孩子的大腦變笨。父母不要忽視了
    俗話說,好的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不好的習慣,同樣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而孩子習慣的養成,需要從小開始。每個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教養方式,造就了孩子不同的生活和學習等各種習慣。三個壞習慣,會導致孩子大腦變笨這讓許多父母百思不得其解,習慣問題也會影響大腦健康發育?
  • 哈佛大學教授:右腦發達的孩子通常有「3」個特點,佔了一個也好
    其實開發右腦,可以獲取到平時生活中很難感知到的事情,通過右腦的開發,也會激發起左腦的潛能,讓孩子的左右腦潛力被共同開發出來。諸多科學研究發現:兒童年齡越小,他們右腦越具有潛力,要知道思考事物還是以右腦為中心,此階段也是孩子右腦發育的黃金期。
  •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大多有這3種特徵,家長別盲目阻止
    父母們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是沒錯的」,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讓父母「如願」,除了孩子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之外,父母的教育和指導也是非常重要的。經常聽到老人說「3歲看大,7歲看老」,在孩子小時候就可以根據他的行為習慣,判斷出他智商的高低了。
  • 哈佛研究提醒:這六種行為會導致孩子大腦「變笨」,父母別疏忽了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擁有超級「發達」的大腦,這樣孩子未來才能更有出息,但如果家長能學會換個角度來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我們完全沒有必要非得讓孩子成為天才,擁有多麼高的智商,而是在孩子正常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儘量引導孩子去動腦發展。
  • 孩子越來越笨,與5個習慣有關,還危及孩子的身體健康
    張姐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就帶偉峰去兒童醫院,經過檢查,偉峰各方面體檢都正常,除了眼睛有散光和低度近視。後來經過醫生對張姐和偉峰詳細了解,才發覺原來問題出在日常生活習慣上,正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才導致偉峰發育遲緩和越來越笨。孩子越來越笨,與這5個習慣有關,甚至還可能危及孩子的身體健康,父母得嚴加注意。
  • 哈佛大學教授:家長這樣做,孩子在變笨,其實讓孩子變聰明很簡單
    研究發現,經常被嘮叨的孩子更容易生病,尤其是對孩子們的大腦發育影響巨大。而且,這種損害通常是潛在的,父母很難察覺。三、 父母大喊大叫,孩子們心煩意亂幾年前,一份發表在《兒童發展》雜誌上的研究報告指出,父母對孩子大喊大叫,就像體罰一樣糟糕,可能會導致孩子的行為和情感出現問題。
  • 3—6歲是孩子數感思維發展的黃金期,小心把你的孩子越教越「笨」
    3—6歲是孩子數感思維發展的黃金期,小心把你的孩子越教越「笨」數學涵蓋了孩子成長學習的全過程,從幼兒園到研究生等考試都有它的一席之地,可見其重要性。然而有些孩子總是在數學偏科,甚至考了個位數,有的孩子卻能考滿分,為何別人家的孩子數學就那麼好呢?其實,出現這種問題,很可能是錯過了孩子數感思維發展的關鍵期,導致孩子的數學學習能力不強,反而把孩子越教越「笨」。孩子成長發育有規律。
  •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家長別收拾的太勤快
    哈佛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多年研究表明: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前途。所以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聰明,媽媽們別收拾的太勤快。
  • 孩子的這些習慣會讓他們變笨,父母要留意了,發現就及時糾正
    當發現的時候再教育孩子,這時候他們就開始不聽話了,覺得為什麼大人可以自己不行。相信有很多父母也會給孩子講一些大道理,可是自己在沒有做好榜樣的之前去說服孩子,其實這樣的說服力不大。前幾天小編跟自己的同事小王到公司樓下吃晚飯的時候,小王就給自己家裡的孩子打了個電話,說自己今晚要加班回不去了,並且叮囑孩子晚上回家要做完作業再去玩,也給孩子「匯報」了自己今晚的工作,跟孩子說自己是怎麼做的。這也讓小編感到有一些驚訝,開始還調侃小王說沒有必要吧!跟一個孩子這麼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