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家長別收拾的太勤快

2020-12-26 大聖媽媽歸來

如果孩子是有形狀的,那一定是不規則的,孩子剛生下來對世界特別陌生,他們有著豐富的想像力並且不受世界規則的約束,從不會循規蹈矩、墨守成規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了,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洗禮,就不會墨守成規,他們的小腦瓜裡裝著無數想像力,並且不受約束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大人眼裡,孩子就像一個小惡魔,走到哪裡哪裡就凌亂不堪,尤其是0-6歲的孩子,弄亂也就算了,還不讓人幫忙收拾。

多數家長這種時候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不是責怪就是罵,孩子將家裡弄得越亂,說明孩子的創造能力和想像力越強

哈佛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多年研究表明: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前途。所以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聰明,媽媽們別收拾的太勤快。

家裡這3個地方「亂」,可能代表娃長大越聰明,父母別太勤快了。

1、孩子的桌面「亂」

父母把孩子當寶貝,感覺自己的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孩子的學習習慣不一樣,有的學生學習書桌上收拾得特別乾淨,書本作業擺放齊整,有的孩子卻隨手將學習資料擺放在桌子上,收拾好之後還是又回到亂亂的樣子。

家長覺得物品整理的規律整潔,看上去會比較賞心悅目,東西有規律的擺放,比較容易找到,但是東西是媽媽整理的,孩子沒有參與整理,整理還不如不整理,原因每次幫孩子整理完之後,孩子總說我的東西找不到了,原來看似亂糟糟的桌面,想找什麼東西一眼就能找到,收拾整理之後反而找不到了,媽媽有種出力不討好的感覺,脾氣暴躁的家長這時一定會和孩子吵起來。

愛因斯坦有句很奇特的名言,對那些勸他收拾書桌的人說:「如果雜亂的書桌意味著雜亂的大腦,那麼,空桌子又意味著什麼呢?「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擁有凌亂桌面的人更有創造力和冒險精神,而桌面井井有條的人比較守規矩,不太喜歡冒險嘗試新鮮事物。

從大部分研究得出結論,桌面亂的孩子創新能力比較強,守規矩的孩子聽從指揮,有的孩子有些不太聽話,不會隨波逐流,有自己的見解,有比較強的領導能力。

2、孩子的玩具「亂」

家裡的小寶貝,在玩玩具時,地上床上桌子上到處都是,媽媽不停地收拾,整理的速度趕不上寶寶扔的速度,乾脆徹底放棄,或者等孩子睡了再收拾。

家長可以買幾個收納包將孩子的不同類型的玩具分類放在一起,例如說布類、電子類、塑料玩具類、積木類等等,等孩子玩起來會全部打亂玩,有時在床上,有時在地上,隨便玩耍

家長會發現孩子有個特點,孩子正玩得開心時,幫孩子整理好後,她反而會不玩了,打擾了孩子的興致,索性家長也不收拾了。看著滿屋的玩具視而不見,想玩哪件時就找哪件,反正也跑不了哪裡去。

心理研究表明:處於雜亂環境中的孩子,大腦會持續活動,去尋找、發掘不一樣的東西。

「去尋找」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動手判斷能力。

3、孩子的臥室「亂」

家長們都喜歡乾淨整潔的家各種物品整理擺放有序,生活過日子,特別有寶寶的家庭,家裡有點亂屬於正常現象。孩子的衣物需要經常清洗,在地上摸爬滾打,弄髒了,一天可能換好幾件,玩具可能會擺放的亂些。

亂不能避免,那麼要必須保證孩子接觸到的物品乾淨衛生,每天清潔地板、勤曬被褥,通風兩次,給孩子一個安全乾淨衛生的家庭環境是必要的。

家長教會孩子學著整理東西,就像是做遊戲,玩的時候亂,不玩時要學會收拾整理,讓孩子學會把物品分類擺放。寶寶也喜歡玩玩具分類,按照物品的種類、功能、顏色、形狀等等,寶寶也會有思路,對物品有概念的分類

教會孩子自己整理很簡單,媽媽們就是缺一個引導的機會,《幼兒情商行為管理親子兒童繪本》就能幫助你引導孩子,通過生動的小故事,幫助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親身測試絕對管用。

本書全套10冊僅需69.9元,每本不過6塊多錢,卻可以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做有教養,懂禮貌的小朋友,未來你的孩子是什麼樣子,由現在的你說的算!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哦~

Vohs博士與研究夥伴在報告中發現:「雜亂無章的環境具有啟迪性,使人掙脫傳統的桎梏,生發出全新的見解。」也許很多偉大的作品和顛覆時代的思想是產生於凌亂的環境中。

家長再也不必為房間的雜亂自責或者責怪孩子,孩子的創新能力在悄悄萌芽,探索能力不斷增強,會是一個特別的孩子,長大後會更聰明,文中提到的三個地方越亂,孩子越聰明,具有強大的創新意識和探索能力。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家裡這三個地方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家長別亂勤快
    其實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孩子房間亂並非都是壞事,特別是這三個地方,父母可不要收拾錯了。哈佛大學:家裡面這3個地方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父母別亂勤快一、桌面亂哈佛大學一位兒童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房間亂的孩子比房間收拾的整潔規範的孩子探索和創新能力方面比較強。
  • 孩子越喜歡把家裡這些地方弄「亂」,長大越聰明,媽媽們別太勤快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被孩子喜歡亂翻東西的行為而弄得情緒崩潰。原本收拾得乾乾淨淨的房間一不留神就被孩子弄得亂七八糟。但若是孩子越是喜歡把家裡的這些地方弄亂,證明長大後越聰明,媽媽們可別收拾得太勤快了。為什麼越喜歡「亂」的孩子越聰明呢?
  • 孩子把家裡這3個地方弄得越亂,其實長大後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孩子探索的過程中,是不會受規則的約束的,因為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是規則,也就不會循規蹈矩,這個過程在大人眼裡,就是路過的地方「寸草不生」,到處搞破壞,家裡自從有了這個「小惡魔」後,真的是頭疼。家長遇見這種情況後,真的是疲憊不堪,跟在屁股後面都收拾不完,就像傅首爾說的一句話「你說一個孩子他能幹什麼,的確他什麼都幹不了,但是他能讓你什麼都幹不成。」很多孩子甚至因為家長收拾太整潔和媽媽吵架。
  • 哈佛大學研究:家裡3個地方越亂,暗示孩子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其實,家長這麼做是不對的,孩子越淘氣,把家中弄得越亂,這恰恰說明孩子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比較強,只不過他們年紀比較小,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出來而已。 根據哈佛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研究20多年發現: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出息。
  • 美國科學家研究:這2個地方越亂,娃大腦越聰明,家長們別太勤快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幾乎每天都是跟在孩子屁股後面收拾,就是希望孩子能在乾淨、有秩序的環境中成長。可是我收拾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小祖宗弄亂的速度。每次看到我剛收拾起來的玩具,又被孩子扔得滿地都是,就感到心力交瘁。 想必大多數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可是對孩子沒辦法,只能勤快點收拾。
  • 哈佛大學研究: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長大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哈佛大學研究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前途。許多家長遇到這種情況總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不是責怪就是罵,孩子將家裡弄得越亂,說明孩子的創造能力和想像力越強,大多數名人的家中都是亂糟糟的,比如孩子拿著枕巾當披風扮演超人,拿著枕頭當馬騎,這都是孩子創造力的表現。活潑的孩子長大了思維才會非常敏捷。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越發達,父母別太勤快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的大腦越發達,父母瞎勤快哈佛大學作為公認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機構之一,它的地位和影響力可以說是非同小可,不僅培養出來羅斯福、歐巴馬等一眾美國總統,更是產生了160多名的諾貝爾獎得主,可見哈佛大學的實力。
  • 歐洲科學家:家裡3個地方越凌亂,孩子智商越高,父母別太勤快
    鄰居家小天是個剛滿5歲的小男孩,幾乎每天都能把家裡搞得亂糟糟,小天的媽媽每天下班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家裡,這也讓小天的媽媽每天都很頭大,幾乎每天都能傳出小天媽媽「咆哮」小天的聲音。鄰居張奶奶每次看到這樣的情況,都會笑著說「你們看吧,小天這孩子以後聰明著呢!」
  • 家裡以下地方越亂,暗示孩子將來越有出息,媽媽別好心辦錯事
    但在家長的眼中,這年齡段的孩子就像是一個「小惡魔」一樣,只要家長一眼沒看到,孩子就開始搗亂,而且常常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真的能分分鐘點燃你心中的怒火,不過,家長千萬不要批評孩子,因為孩子越搗亂說明他們大腦發育得越好。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家裡有3個地方「亂」,寶寶長大後會比較聰明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這樣做很不聽話,其實並不是,小朋友喜歡搗亂是一種天性,不應該被壓抑。哈佛研究表明這樣的孩子更聰明針對孩子的調皮,喜歡把家裡弄得很亂的這種行為,哈佛大學中研究兒童心理學教授給出了這樣的答案。經過多年研究得出,家裡越亂孩子越聰明。
  • 家裡越亂,孩子越聰明;事實究竟是怎樣的?
    然而,多數的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從小養成愛乾淨、愛整潔的好習慣,看到家裡的東西亂扔亂放,總是十分頭疼,甚至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作出一些過激的行為。其實,家裡亂不亂跟孩子的智力發育有一定的關聯的,要知道搗亂也是一種能力,孩子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探索和學習。
  • 媽媽們不用再辛苦收拾屋,家裡這些地方越凌亂,越對孩子有幫助
    想必每個媽媽們都經歷過自己家孩子無敵破壞王的時刻,小朋友總是把家裡搞得烏煙瘴氣的,這邊孩子在禍害那邊媽媽在收拾。 媽媽們經常是在清理現場時苦不堪言,其實你知道嗎,房間越凌亂的家庭,證明孩子越聰明。 屋子越亂對孩子越好?
  • 「家裡越亂娃越聰明」,應採兒家裡很整潔,霍思燕家裡卻亂糟糟
    很多家長在養孩子的時候都會注重自家的衛生情況,但家裡亂糟糟的其實才是人生常態,尤其有了小寶寶之後,家裡的東西也是越積越多,這個時候想讓家裡變得整潔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媽媽可是這個世界上最勤勞的人,不管孩子擁有多麼亂的房間,只要經過媽媽的手,都可以變得整潔無暇,但也有些家長並不會特意收拾孩子的房間。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每當幾個家長坐在一起,討論的無非是自家孩子有多淘氣,帶孩子有多難。孩子淘氣什麼都想碰什麼都想玩,根本不顧有什麼危險,家長只好跟著孩子後面時時刻刻圍著孩子轉。有的家長就想孩子要是乖點、老實點就好了。不過,你們知道嗎?這些越是難帶的孩子,往往長大後越聰明。
  • 哈佛研究: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寶寶中了這3點,家長偷著樂吧
    哈佛大學更好地了解孩子智商發展,相關的專家研究了1000名孩子發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寶寶中了這3點,家長偷著樂吧!案例:我有個同學,之前經常會帶孩子來我家串門,他一直吐槽自己的孩子就像是「小魔王」一樣,真的是太調皮搗蛋了,只要你一會看不見,孩子就開始搞破壞,什麼玩具、家具都成了他的文具。
  • 寶寶出生時這3個部位越醜,長大後越漂亮,家長們別嫌棄
    只見護士懷裡的小傢伙不僅身上沾了些白白的東西,而且皮膚通紅,最讓她無法接受的是,孩子那腫腫的眼睛和變形的「小腦袋」,遠遠看過去就像是個「外星人」。琳琳一想到女兒這個模樣,整個人都「喪」了起來,給小寶寶餵奶時也提不起精神,只是一個勁的看著小傢伙的臉蛋,試圖從這上面看到一點「高顏值」的影子。
  • 把空間還給孩子:孩子玩具多、亂,是件好事!家長別瞎忙活
    幼兒教育講究在遊戲中學習、探索性教育,比起芬蘭、德國、日本、韓國以及臺灣地區的幼兒園,我們的孩子在幼兒園中可以玩的玩具真的少得可憐,沒有這些,我們的教育只能是生硬的灌輸。幼兒教育家陳亞男在一次外出講課後,感觸頗深,她認為中國家長對學前教育的認識也需要專業引領:好多次我講完課,一堆家長圍上來,可問的問題大同小異:我的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我的孩子入睡困難怎麼辦?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說明你家娃很聰明,家長應該高興1、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人人家裡都有一個淘氣的娃,但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的娃卻在少數,這類娃只要是自己用手碰到的東西,趁家長不注意就會拆散架(拆不開就往地上摔),家裡有這樣一個
  • 智商越高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個「煩人」行為,家長該高興
    大約是我家孩子過了2歲吧,原本可可愛愛、聽話的寶貝突然化身「無敵破壞王」,走到哪拆到哪,所過之處沒有一個地方是乾淨的。就連抽屜裡的東西都要拿出來扔的到處都是。我要是不趕忙收拾,家裡就像剛被龍捲風襲擊過一樣。面對這樣的孩子,我是頭疼不已。
  • 寶寶出生時,這3個地方越醜,長大後越好看,你家娃佔幾個?
    但等到孩子出生後,現實卻和理想差距甚大,很多媽媽見到寶寶第一面,都忍不住吐槽:怎麼這麼醜?雖然嫌棄,但畢竟是自己的孩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的顏值像開了掛似得,一天比一天長得好看。寶寶出生時,這3個地方越醜,長大後越好看,你家娃佔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