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以下地方越亂,暗示孩子將來越有出息,媽媽別好心辦錯事

2020-12-14 錦春育兒經

孩子出生之後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特別是到了3歲左右,孩子逐漸有了自我意識,慢慢變得淘氣起來,這個時期的孩子小腦瓜裡面充滿了想像力,面對未知的事物總想要碰一碰。

但在家長的眼中,這年齡段的孩子就像是一個「小惡魔」一樣,只要家長一眼沒看到,孩子就開始搗亂,而且常常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真的能分分鐘點燃你心中的怒火,不過,家長千萬不要批評孩子,因為孩子越搗亂說明他們大腦發育得越好。

哈佛大學兒童心理學家搜後理察博士曾進行了調查,多年之後發現: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聰明,家長們要鼓勵孩子鍛鍊技能,正確的引導孩子心理健康發展,讓他們的大腦接受更多的「刺激」,這樣孩子思維才會更得更敏捷,大腦變得更聰明。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長大越聰明

1、桌面亂

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是令我們煩惱的,因為每次都會將桌面弄得非常亂,各種文具扔到哪都是,而且如果家長幫助他們收拾的話,孩子還表現得很不情願,並抱怨你打亂我的思路了,我東西放在上面位置我都知道。

由此證明,這些在我們家長眼中的「雜亂」,並不是真正的亂,每個人都有自己擺放東西的習慣,所以,家長們隨意去整理的話,很容易打斷孩子的擺放順序,從而造成了記憶混亂,到時候反而出現東西找不到的情況了。世界上著名的經濟學家蒂姆哈福德說過:如果一個人的桌面整齊,書籍擺放陳列,水杯文具擺放的規矩,這樣的人是缺乏創造力的。

2、家中客廳亂

很多人都認為客廳就是一個家庭的臉面,畢竟當我們進屋之後抬眼就能看見,而客廳也是我們休息娛樂的場所,孩子當然也不會放過了,只要家長不看著孩子,他總能將客廳弄得很亂,特別是玩具扔得到處都是,甚至孩子還會將玩具都拆卸下來,每次都需要父母在屁股後面收尾,要不然家裡真的沒法看了。

想讓孩子學會簡單的整理並不困難,家長們只要找對方法即可,《幼兒情商行為習慣繪本》可以幫助你引導孩子,通過簡單的小故事,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親測有效!

每本書都對於一個主題,圍繞著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色彩鮮明,語言生動活潑,讓孩子如身臨其境一般。

3、臥室「亂」

孩子從小就喜歡玩,對於喜歡乾淨的寶媽們來說,肯定是看不慣家中亂鬨鬨的,更不能容忍孩子在雜亂的環境中玩耍。而1-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這個時候的寶寶大腦活躍程度是成人的兩倍之多,所以,家長要引導孩子多動腦,利用益智類的玩具刺激孩子大腦發展。

孩子在臥室玩耍的過程中,常常喜歡將枕頭當馬騎,將被子當作自己的披風,這都是孩子想像力豐富的表現,往往這種孩子未來思維會比較靈活的,所以,家長們不要過多控制孩子,臥室亂點就亂點吧!我們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遊戲。

我家孩子也是如此,有了自己的房間之後,整天到處弄亂東西,剛開始我也比較煩惱,每天都追在後面收拾,最後我才知道,原來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培養創造力、記憶力,如果你想要孩子變得更聰明的話,建議家長們多給孩子準備益智類的遊戲,抓住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我們想要鍛鍊孩子的專注力,議通過「畫畫、連線、找不同」的方式來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這些都是為了孩子大腦發展而準備的,平時多做全腦思維遊戲非常重要。

《德國好奇狗專注力培養》全套7冊,這套智力開發遊戲書,從五個方面開發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觀察力,學習力、協調力,而且這套遊戲是對於3-6歲時抓住大腦發育的一個好工具。

《德國好奇狗專注力培養》最大的特點就是從德國引進的繪本,大家都知道,德國素來以盛產哲學家聞名,像康德、尼採、叔本華、黑格爾等。他們均是思想史上的巨人,為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都是因為德國的教育很好。

這套繪本累計銷量超過600萬冊,暢銷德國、美國、西班牙、荷蘭、加拿大!書籍色彩鮮豔,通過遊戲的方式,吸引孩子的專注力從而提升大腦發展,其中以連連看、數字迷宮、顏色辨別、分類整理為主,讓孩子樂在其中。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研究:家裡3個地方越亂,暗示孩子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其實,家長這麼做是不對的,孩子越淘氣,把家中弄得越亂,這恰恰說明孩子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比較強,只不過他們年紀比較小,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出來而已。 根據哈佛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研究20多年發現: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出息。
  •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家長別收拾的太勤快
    在大人眼裡,孩子就像一個小惡魔,走到哪裡哪裡就凌亂不堪,尤其是0-6歲的孩子,弄亂也就算了,還不讓人幫忙收拾。多數家長這種時候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不是責怪就是罵,孩子將家裡弄得越亂,說明孩子的創造能力和想像力越強。
  • 媽媽們不用再辛苦收拾屋,家裡這些地方越凌亂,越對孩子有幫助
    想必每個媽媽們都經歷過自己家孩子無敵破壞王的時刻,小朋友總是把家裡搞得烏煙瘴氣的,這邊孩子在禍害那邊媽媽在收拾。 媽媽們經常是在清理現場時苦不堪言,其實你知道嗎,房間越凌亂的家庭,證明孩子越聰明。 屋子越亂對孩子越好?
  • 孩子越喜歡把家裡這些地方弄「亂」,長大越聰明,媽媽們別太勤快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被孩子喜歡亂翻東西的行為而弄得情緒崩潰。原本收拾得乾乾淨淨的房間一不留神就被孩子弄得亂七八糟。但若是孩子越是喜歡把家裡的這些地方弄亂,證明長大後越聰明,媽媽們可別收拾得太勤快了。為什麼越喜歡「亂」的孩子越聰明呢?
  • 歐洲科學家:家裡3個地方越凌亂,孩子智商越高,父母別太勤快
    鄰居家小天是個剛滿5歲的小男孩,幾乎每天都能把家裡搞得亂糟糟,小天的媽媽每天下班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家裡,這也讓小天的媽媽每天都很頭大,幾乎每天都能傳出小天媽媽「咆哮」小天的聲音。鄰居張奶奶每次看到這樣的情況,都會笑著說「你們看吧,小天這孩子以後聰明著呢!」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大腦越發達,父母別太勤快
    孩子可以說是每個父母心中的頂梁柱,撐起父母精神世界,而家長對於孩子的期望也都很高,畢竟沒有哪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沒有出息,因此家長對於孩子的培養也從未停止過,但是很多家長表示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地培養孩子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 孩子把家裡這3個地方弄得越亂,其實長大後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孩子探索的過程中,是不會受規則的約束的,因為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是規則,也就不會循規蹈矩,這個過程在大人眼裡,就是路過的地方「寸草不生」,到處搞破壞,家裡自從有了這個「小惡魔」後,真的是頭疼。其實孩子的「破壞力」越強,說明他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也越強,所以孩子把家裡弄得越亂,結果孩子會越來越聰明,尤其是家裡這3個地方,父母不要責怪寶寶,也不要瞎勤快,孩子才會越來越聰明。
  • 哈佛大學研究: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娃長大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哈佛大學研究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前途。許多家長遇到這種情況總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不是責怪就是罵,孩子將家裡弄得越亂,說明孩子的創造能力和想像力越強,大多數名人的家中都是亂糟糟的,比如孩子拿著枕巾當披風扮演超人,拿著枕頭當馬騎,這都是孩子創造力的表現。活潑的孩子長大了思維才會非常敏捷。
  • 送給表妹的二手童裝,隔日出現在垃圾桶,網友:別再好心辦壞事了
    但是孩子的成長速度很快,很多衣服沒穿幾次甚至還是新的就已經小了,扔了不僅可惜,還怕犯忌諱會對孩子不好,尤其是孩子的貼身衣物,更是不敢隨便扔,甚至不是親近的人都不敢給。但是隨著寶寶的長大,家裡的東西真的是越來越多,如果不經常處理一下,家裡就快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了。
  • 美國科學家研究:這2個地方越亂,娃大腦越聰明,家長們別太勤快
    但如果我告訴你,家裡亂一點反而能讓孩子更聰明呢?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曾針對這個問題做了一項研究,發現處於凌亂環境中的人更有創造力和冒險精神;而周圍環境井井有條的人比較守規矩,也不太敢嘗試新事物。尤其是對孩子來說,家裡這2個地方越亂,對孩子的大腦發育越好,將來越聰明,家長們別太勤快了。
  • 家裡越亂,孩子越聰明;事實究竟是怎樣的?
    然而,多數的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從小養成愛乾淨、愛整潔的好習慣,看到家裡的東西亂扔亂放,總是十分頭疼,甚至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對孩子作出一些過激的行為。其實,家裡亂不亂跟孩子的智力發育有一定的關聯的,要知道搗亂也是一種能力,孩子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探索和學習。
  • 想讓孩子將來有出息,父母要捨得在以下方面花錢,可別用錯地方
    文|好孕姐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將來能夠有出息,最起碼得比自己有出息,但也深知,想讓孩子有出息不只是嘴上說說,更要花大力氣行動。其中教育投資是免不了的。尤其是在孩子智商已經大差不差的當下,如何讓自家娃脫穎而出,靠的就是父母是否捨得在教育上花錢。
  • 哈佛大學:家裡這三個地方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家長別亂勤快
    其實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孩子房間亂並非都是壞事,特別是這三個地方,父母可不要收拾錯了。哈佛大學:家裡面這3個地方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父母別亂勤快一、桌面亂哈佛大學一位兒童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房間亂的孩子比房間收拾的整潔規範的孩子探索和創新能力方面比較強。
  • 孩子十二歲前,以下「苦」吃得越多,長大後越有出息,別攔著
    這話在民間流傳了上千年,一直為老百姓所尊崇,定然有它的道理所在。人道是,萬變不離其宗,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一樣,小時候吃得苦越多,長大後抗壓能力就越強,將來也比同齡人更有出息。 只不過想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小皇帝和小公主,個個嬌生慣養,家長不捨得,經常攔著孩子吃苦。表面上是為孩子好,其實卻可能影響將來的發展。
  • 別再勸孩子分享了,心理學家:越自私的孩子未來越有出息!
    文丨木棉媽媽你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場景?小夥伴來家裡玩兒,想要跟寶寶一起玩兒玩具,寶寶護著不讓玩兒。於是你過來幹涉:你這樣不禮貌呀,快把你的玩具給小朋友玩兒!是啊,分享是一種美德,我們應該教給孩子分享。但是我們以為的並不一定就是科學的、準確的。心理學家表示說:那些越自私的孩子,未來當領導的可能性越大。為什麼這樣說呢?
  • 心理學家直言:父母在這幾方面越「懶」,越能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
    文|文兒身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自己教育出優秀的孩子,能讓他有出息。因此,讓孩子好好學習就成為了父母至關重要的事情。什麼事情都不要孩子做,只讓孩子好好學習。也總是想著孩子只要好好學習,比什麼都強。在此之前,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不優秀,生活也是一塌糊塗,什麼都不會做。直到機緣巧合,聽到一個心理學家的講座,主講人在講關於孩子心理的時候說:父母在某些方面越「懶」,越能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因為父母和孩子的關係都是相對的,父母做的越多,孩子就做的越少,就會越消極。後來就聽心理學家的,慢慢放手管教孩子的「大手」,發現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提高不少。
  • 子女越有出息,越容易「斷香火」?專家解釋有道理,很現實又無奈
    我是DuDu的全能辣媽,每天分享一點育兒知識,和你共同討論孩子成長路上的那些事兒。一直以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都停留在高學歷、有出息上,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低學歷的孩子似乎在家庭中也很吃香。這背後的原因只有一個:子女越有出息,越容易「斷香火」。曾經看過這樣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學歷高的女性普遍都在30歲以後生孩子,相應的學歷越高,生孩子就越晚。
  • 家長在這4個方面越「摳門」,養出來的孩子越有本事,別不當回事
    家長在這4個方面越「摳門」,養出來的孩子越有本事,別不當回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孩子的家庭生活越來越好,小時候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是現在太苦孩子又怕委屈了孩子,到底是該富養孩子還是窮養孩子呢?別著急,家長在這些方面越摳門,養出來的孩子越有出息,別不放在心上。
  • 有這4個特徵的男人,不僅妻子會很幸福,孩子將來也會很有出息
    有這4個特徵的男人,不僅妻子會很幸福,孩子將來也會很有出息性格特質和傳統習俗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父親帶娃的細心程度。網絡上的不少段子讓大家見識到爸爸帶孩子的精彩狀況,跟媽媽帶孩子時的細心耐心呵護一對比,簡直跟玩似的。
  • 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多半從小就有以下特徵,家長有福了
    每個家長都將「養孩子」作為自己目標中的很大一部分,只要能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條件,自己辛苦一點也沒什麼。 家長越是辛苦,就越希望孩子將來能有大出息,靠自己也能過上好日子。 那麼,如何從小時候的表現,看出孩子長大後會不會有出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