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的孩子有這3種「怪癖」,父母不要盲目阻止,扼殺了天才

2020-12-23 91育兒吧

時間總是匆忙又短暫的,尤其是在孩子的成長階段,當你回過頭來看的時候,孩子就已經長大了。所以,如果家長想要自己的孩子成為高智商人才,就需要把握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仔細觀察孩子的所有舉動。

當孩子出現一些使你無法理解的言行舉動時,那就是可能孩子的創造力已經慢慢地在發展中了。到了這個階段的時候,家長就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來利用這個時間段,幫孩子提升自身的智力水平,讓孩子的成長過程更加平穩順利

所以,當孩子有這3種"怪癖"出現時,家長要注意了,這有可能是孩子有高智商的標誌。

大家都知道江蘇衛視有一檔大型腦力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參加節目的這些孩子,他們有著超出常人的天賦和記憶力。毫無疑問,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神童。

而通過採訪發現,這些天才小時候其實都有一些共同的"怪癖",也使我們從側方面驗證了這些"怪癖"恰恰是孩子擁有高智商的標誌

哈佛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發現了人們的8種智能,並表示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有一種天賦,父母要做的是發現這個天賦,再培養他。

高智商的孩子有這3種「怪癖」,父母不要盲目阻止了,扼殺了天才!

1、 喜歡拆東西,搞破壞

小林的兒子今年3歲了,每當小林下班回到家中時,都能看到一地凌亂的的東西,不是孩子在撕一些紙張或書,就是在拆卸自己的玩具,嚴重的時候一些大型玩具都能拆。

小林為此很苦惱,覺得這是一種壞毛病,於是經常訓斥孩子。但是小林發現這並沒有用,她怕孩子有什麼病,就到醫院去給孩子做檢查。醫生勸她說這是正常的,反而應該要高興,這是孩子高智商的標誌。

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不要過於擔憂,這正是說明孩子正在學習思考,在這個時期,孩子的動手能力創造力邏輯思維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家長不要覺得收拾東西麻煩就去訓斥孩子,而是應該告訴他們,有哪些物品是可以碰,又有哪些物品是危險的,並且玩完之後自己也要學著收拾東西。讓孩子可以在自己玩耍的過程保護自己,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整理能力探索能力

2、 有好奇心,總有"十萬個為什麼"

小明是個有好奇心的孩子,總有很多問題想要了解。他經常跟在媽媽後面問東問西,有時候家長不耐煩了,就敷衍回一句,或者乾脆裝作聽不到。當家長和別人聊天時也擋不住小明問問題的熱情,家長覺得被打斷聊天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於是小明就經常被家長訓斥。

其實孩子喜歡問問題是好事,這說明他的大腦發育異常活潑智商高,能有效的了解和接受新鮮的事物。而家長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思想,他們的問題展現了他們對於各種事物的了解和認知。作為家長,首先應該不要遏制孩子的表現,其次要耐心而回答孩子的各種問題,在孩子的問題中找到孩子的興趣愛好,尊重他們的個性發展。而且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孩子的智商發育,更有益於親子關係的培養

孩子的智力發育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要想提高孩子的智力發育,家長可以試試《寶寶大腦開發與智力發育》這套書。共10冊,專為2-6歲的寶寶設計。

它不僅能夠讓孩子愛動手的「毛病」得到解決,也能夠讓孩子自己學會動腦思考,自己解決問題,還能夠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在提高孩子的智力方面,這套書是比較全面的。10冊僅需59.9元,如果你也想收穫「高智商寶寶」點擊下方連結即可!

3、脾氣倔強,固執

當孩子到一定年齡,家長會發現當初聽話的乖寶寶不見了。孩子自己認為的事情,其他人怎麼說都不聽,這時候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極大可能會與家長的思維發生違背,於是孩子就變成了固執,脾氣犟

這種情況下,其實是孩子自己有了思考的意識,這是孩子成長獨立的基石,也是高智商人才的基礎標誌。這類孩子也往往更加獨立專注,容易取得成功。

所以,如果孩子與家長的思想出現衝突時,不要發生爭吵,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不要遏制孩子的發展。

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家長們不能忽視孩子的成長問題,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於孩子要上心教育,這樣將來孩子在學業,和成長中才能進步!

家長可以在孩子小時候讓孩子學習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10冊,從小培養孩子不撒謊、懂禮貌,不自私、不亂發脾氣的好習慣。

3-6歲培養的習慣更有可能延續至終身。幫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一切言行舉止,還可以增加親子活動,孩子不僅愛看,更能學習如何控制情緒,養成受用一生的好習慣,好教養。認真想一想,何樂而不為?

這套書就能助你一臂之力,比嘮叨說教,要管用百倍10冊僅需69.9元,拿到手就知道有多超值,心動爸媽別猶豫啦,點擊下方快入手吧!

育兒小貼士: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如何培養孩子是非常重要的,而家長需要學習的事情也相應變多。有時候你以為的"怪癖",恰恰對於孩子而言是有利於高智商發展的好行為。

家長需要學會了解孩子的每一種行為習慣,知道哪些是孩子心智成長的表現以及背後隱藏的意義,而後理智冷靜處理各種情況。當然,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以上幾種行為,那麼你要高度注意了,不要阻礙他的發展,因為你的孩子智商很高。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些「怪癖」,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從孩子在娘胎的時候,孩子的智商就已經被決定好了,從娘胎裡出來後,家長就需要對孩子的智商進行挖掘了,需要儘量大程度地去開發孩子的智力,而家長的開發的力度,對於孩子之後是否能夠成為天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不是一個沒有依據的事情,就我身邊而言,傳統、墨守成規的思想的家長有很多,他們用著自己之前的「前車之鑑」去試圖引導孩子的成長道路,但卻往往忽略了自己本身的問題。
  • 孩子有以下5種「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平日我們沒少聽到家長抱怨,自己家孩子多麼調皮,搞得家裡無一日安寧,只有到了睡覺的時候,家裡才能恢復平靜。 家長抱怨孩子的各種怪癖,認為這類孩子太難帶。其實很多時候,這些被稱之為的「難帶」孩子,智商都非常高。如果家長遇到這樣的孩子,請不要限制他們的行動。
  • 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智商高,父母別亂糾正,當心扼殺天才
    孩子和我們大人的思想不一樣,他們總是做一些自己認為很對,但是我們覺得無釐頭的事情,家長通常把這種行為稱為「怪癖」,但是小編今天要告訴各位父母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高智商,別扼殺天才,很多父母還傻傻糾正!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癖好」,父母千萬別扼殺了「天才」
    對於像愛因斯坦這樣記憶力差的孩子,大多數父母可能會對他們有偏見,從而錯過了培養「天才」的機會,這些信號,家長需要多注意。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癖好」,父母千萬別扼殺了「天才」!1、喜歡發呆孩子通常會不時在家裡看東西,一個設計、廣告彈出窗口、玩具機器人、賽車輪,而這個時候,很多大人的反應都是打斷和打擾他們們:你在幹什麼,寶貝?
  • 有這4個「怪癖」的學生,往往屬於高智商天才,日後前途不可限量
    俗話說「三歲看到老」,這句話雖然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很多天才都是從小就顯得和同齡人不一樣,有各種各樣的不同於別人的「怪癖」,長大之後都成了響噹噹的一方人物。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有這3個「怪癖」的學生,往往屬於高智商天才,日後必成大器!1. 喜歡拆各種東西當家裡的孩子有喜歡拆各種東西的「怪癖」的時候,家長先不用著急打罵,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和指引孩子。
  • 孩子的這五種「怪癖」,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要懂得正向引導
    孩子的這五種「怪癖」,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過分擔憂,也別盲目制止1、喜歡「指手畫腳」有些小孩子比較強勢,總是對其他小孩子吆喝來吆喝去的,喜歡對其他小孩子指手畫腳,在遊戲中當領導者,喜歡指揮別人。有的小孩子甚至還很喜歡表現自己,什麼事都喜歡衝在前面。家長朋友千萬別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孩子王,淘氣的不行,覺得是孩子不聽話的表現。
  • 智商高的孩子,多半會有這些「癖好」,父母自查:你家孩子有幾個
    他只專注於自己想記憶的東西,並且被外界所幹擾,可見這種人對於自己的控制力多麼的強大,可是有一些家長看到這樣的記憶力,可能會對孩子有所偏見,從而就錯過了一個天才的誕生。智商高的孩子,多半會有這些「癖好」,父母自查:你家孩子有幾個1、喜歡發呆有時候孩子在家裡會專注於一項事情,比如說一個設計一個賽車輪,甚至一個廣告彈出,在這個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這個東西有什麼好看的,你為什麼要這麼專注地盯著他看?其實這就是對於好奇心的思考過程,也是培養想像力的時候,這時候作為家長儘量不要打斷,這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和集中力。
  • 天才小時候都有「怪癖」,如何培養娃這些「怪癖」,山人自有妙計
    當孩子做出一些家長不能理解的行為時,第一反應就是制止,殊不知,有些「怪異行為」卻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執筆:王豔微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言:「沒有一個天才不帶有幾分瘋癲。」當孩子出現一些「怪癖」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立即打壓,但父母不知道的是,這些行為看似怪異,但其實是孩子高智商的信號。
  • 孩子的這3個「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隨意制止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學校中,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論孩子以後從事什麼職業,都是要從基礎做起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他們給予孩子的「教育」,只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平庸的人,剝奪孩子創造美好事物的機會。你有怪癖嗎?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在很多方面通常都會表現出一些「怪癖」,父母要細細觀察,別傻傻扼殺了「天才」。有下面這幾種「怪癖」孩子,被研究認為是最可能具有高智商的。如果你家孩子有這幾個特點,一定要好好培養哦,不要埋沒了他們的天分哦!
  • 孩子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不要大聲責罵!
    父母慢慢習慣了,但當孩子慢慢長大,肢體肌肉和大腦快速發展起來時,就會出現許多我們所認為的「壞習慣」。假如遇到寶寶有以下幾個「壞習慣」,請不要大聲責罵,也許因為你的責罵,會使寶寶變得不聰明!寶寶這3個「壞習慣」,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1、寶寶見到陌生人就開始躲認生行為是嬰兒智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他們經常和父母,或者是熟悉的人待在一起,只能區分熟悉的人。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有這3種「怪癖」,將來多半有出息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歷史上知名的高智商科學家,在小的時候都有一些讓人無法接受或者覺得很奇怪的「怪癖」。可見,高智商的人的確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正常人覺得奇怪甚至不喜歡的「怪癖」。哈佛大學就有一個研究發現:看起來很正常的孩子,智商也往往比較普通,反倒是一些看起來不太聰明,甚至有些令人無法接受的「怪癖」的孩子,智商卻可能會遠高於常人。
  • 擁有「高智商習慣」的孩子,在5歲前就有所顯現,家長別盲目打斷
    吳軍老師在《見識》這本書中提到,一個人能走多遠,智商是基礎,所以對於大多數父母而言,如果孩子能擁有「高智商」,這便是一生的福分。 其實孩子從出生那刻起,「天賦」就隨之誕生,但遺憾的是,很多家長沒能識別出這些「高智商習慣」,卻因盲目打斷,而將孩子的天賦「扼殺」在搖籃裡。 對於擁有「高智商習慣」的孩子來說,他們在5歲之前就會有所顯現,父母要能準確辨別,才能守護寶寶的智商。
  • 智商高的孩子三歲前都有這些「壞習慣」,家長不要盲目阻止
    當孩子3歲左右時,他們看待一件事情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但這種想法又沒有達到理性的地步。如果家長下達命令,而這個命令又非孩子所想,那麼孩子就會跟父母對著幹。再加上這個年齡的孩子,語言組織能力尚未完善,因此只能通過吵鬧來表達內心不滿。其實,寶寶在每個階段都會有變化,寶寶有這3個壞習慣,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不要盲目阻止。
  • 孩子4歲前有這三種「壞毛病」,很可能智商極高,父母不要扼殺
    自古以來,在我國傳統教育方式上,多數父母傳承了「棍棒式教育」,他們普遍認為只有孩子聽話,按照自己安排的路走,以後才能成才!犯錯誤動輒打罵,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大的管教誤區。若孩子盲目聽從,將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人生觀,即使成家立業後也會影響下一代;若孩子對父母的話置若罔聞,不予理睬,更容易激化和父母之間的矛盾,難以建立深厚的親情。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懂得正確教育孩子,並非所有壞習慣都是錯的,現代育兒理念中,更講究的是用科學辦法應對。特別是當孩子有這些「壞毛病」時,家長正確引導,將來說不定智商極高,不要扼殺在搖籃裡。
  •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大多有這3種特徵,家長別盲目阻止
    哈佛大學曾做過研究,實驗結果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大多都有3個明顯的特徵,家長們不妨對照看看,千萬別盲目阻止孩子。哈佛研究:孩子出現這3個行為,通常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多關注話多、喜歡問為什麼很多孩子都有這樣一個現象,經常會追著父母問為什麼:「媽媽,我是怎麼來的呀?」
  • 哈佛大學教授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現在這個社會,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優秀,可是大多數家長想到自己家孩子就會覺得苦惱,畢竟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成績。可是不少家長經常誤解孩子小時候的行為,這些讓大人無法接受的怪行為很可能就是孩子高智商的體現。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很多孩子都有從小就開朗的性格,孩子最擅長的就是調皮搗蛋。孩子的這些表現在家長眼中都是令人十分頭疼的"臭毛病"。實際上,孩子是想吸引家長的注意,讓家長更關注自己,這是高智商與高情商的表現。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擔任過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學科帶頭人,後晉升為專業技術二級警監。
  •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怪癖」,家長先別急著糾正,這是有出息的表現
    曉曉的兒子才2歲,這可是家裡幾代單傳,所以家人對兒子的期望特別高,就盼望著孩子將來能出息,可以光宗耀祖。可是隨著兒子年齡的增長,曉曉沒發現孩子有啥大出息,反而身上的「毛病」倒是不少。孩子整天跟個話癆一樣,嘴巴叭叭叭的一顆也不停歇。
  • 6歲前有這3個「怪癖」,暗示寶寶智商高,家長別盲目去管教
    而在孩子6歲前,若是智商高的話,其實是會有一定的表現,不過這些表現在我們家長的眼中很有可能就變成了「怪癖」,像這4種「怪癖」其實是暗示孩子智商高,所以家長千萬不要盲目管教。怪癖一:小手閒不住眾所周知收拾人體的「第二大腦」,每一根手指其實都對應著大腦的一個區域,而6歲之前孩子的智商若很高,那麼就會通過手來展現出來,例如孩子手總是要抓一些東西或者亂扔東西,其實都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家長千萬不要盲目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