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每一個父母都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當寶寶孩子沒有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做各種準備,對寶寶進行各種胎教,比如聽什麼音樂,做什麼瑜伽等等,而且在飲食上面也非常的注重等等。
等孩子出生後,更是馬不停蹄地把他們送到早教班,到培訓機構,為了提高孩子的智商,不讓他們從小就輸在"起跑線"上。但結果卻是事與願違,孩子聰不聰明不確定,反正"不聽話"是有的。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總是每天吃吃睡,醒來後大哭大鬧,然後吃完接著睡。父母慢慢習慣了,但當孩子慢慢長大,肢體肌肉和大腦快速發展起來時,就會出現許多我們所認為的「壞習慣」。假如遇到寶寶有以下幾個「壞習慣」,請不要大聲責罵,也許因為你的責罵,會使寶寶變得不聰明!
寶寶這3個「壞習慣」,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
1、寶寶見到陌生人就開始躲
認生行為是嬰兒智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他們經常和父母,或者是熟悉的人待在一起,只能區分熟悉的人。所以,遇上陌生人就會有懼怕,很多父母總覺得孩子太內向,總是逼著孩子叫叔叔阿姨,這樣做是不對的。
當孩子有這種認生的情況時,家長們要做的是好好引導他們,在平時或者經常帶他去見一些陌生人,但不要強迫他向所有人問好。嬰兒也是顏值控,他們有自己選擇的對象,慢慢就會學會如何向陌生人問好。等他們完全熟悉這一過程後,就再也不怕見到陌生人了。
2、拿東西塞進嘴裡
小孩達到一定的年齡後,就會習慣性地把玩具塞進嘴裡,甚至是不管手上拿著的適合什麼,他們都想要放到嘴裡感受。許多父母在遇到這種情況時都會大聲斥責孩子,或者立馬去把孩子嘴裡的東西搶過來。
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叫做「口欲期」,在這個階段的小朋友會往嘴裡放東西,其實就是他們探索世界的過程,他們需要用嘴去「品嘗」某種東西是硬還是軟,是甜還是鹹,是涼還是熱。
因此,父母在確保物品是安全衛生的前提下,便可讓小朋友盡情探索。假如嬰兒口欲期得不到滿足,長大後也會出現咬指甲、啃鉛筆的情況。
3、愛搞破壞
在已知的父母中,他們的孩子包括自己家裡的孩子都有一個特點,而男孩則更為明顯,那就是扔玩具、撕書、摔東西,並且這樣的行為讓他們感覺到很快樂。就算你馬上嚴厲地制止了他們的行為,第二天他們的行為就變得更「猖狂」。
其實,那是孩子創造力的體現,小時候我們也有過這樣的行為,一般都被父母阻止,結果我們平庸一生,或許你的責罵或者阻止正在扼殺孩子的天賦。父母們所能做的就是為孩子創造一個可以被「破壞」的環境,儘量減少損失,別阻止他們鍛鍊大腦哦。
當兒童處於「邏輯敏感期」,為了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我們就可以與兒童玩一些觀察類的遊戲,讓兒童的邏輯思維得到充分鍛鍊。
《幼兒大腦思維訓練遊戲書》旨在通過有趣、多樣的遊戲形式,全面訓練幼兒的觀察能力。並且將觀察能力的各個方面進行細分,通過迷宮、連連看、找不同等各種趣味遊戲的訓練,多角度提高兒童的觀察能力。
父母應該抓住嬰兒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多給孩子選一些益智遊戲和練習精細動作的繪本。這套繪本一共有4冊,可以有效培養孩子的觀察力,集中力,記憶力,訓練書兒童全腦思維,非常適合3-8歲的孩子。
培養小朋友的愛好與興趣,點擊下方連結!給您的孩子也選擇一套這樣的小遊戲繪本吧!
通常情況下,孩子們的反應僅僅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父母不要一味盲目地阻止或訓斥孩子,應該理解孩子,並幫助孩子快速度過這段時間。此外,父母也不妨嘗試與孩子一起玩耍,既能讓小朋友玩得開心,又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