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不要大聲責罵!

2020-12-23 嘟嘟媽媽分享

時至今日,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每一個父母都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當寶寶孩子沒有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做各種準備,對寶寶進行各種胎教,比如聽什麼音樂,做什麼瑜伽等等,而且在飲食上面也非常的注重等等。

等孩子出生後,更是馬不停蹄地把他們送到早教班,到培訓機構,為了提高孩子的智商,不讓他們從小就輸在"起跑線"上。但結果卻是事與願違,孩子聰不聰明不確定,反正"不聽話"是有的。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總是每天吃吃睡,醒來後大哭大鬧,然後吃完接著睡。父母慢慢習慣了,但當孩子慢慢長大,肢體肌肉和大腦快速發展起來時,就會出現許多我們所認為的「壞習慣」假如遇到寶寶有以下幾個「壞習慣」,請不要大聲責罵,也許因為你的責罵,會使寶寶變得不聰明!

寶寶這3個「壞習慣」,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

1、寶寶見到陌生人開始躲

認生行為是嬰兒智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他們經常和父母,或者是熟悉的人待在一起,只能區分熟悉的人。所以,遇上陌生人就會有懼怕,很多父母總覺得孩子太內向,總是逼著孩子叫叔叔阿姨,這樣做是不對的。

當孩子有這種認生的情況時,家長們要做的是好好引導他們,在平時或者經常帶他去見一些陌生人,但不要強迫他向所有人問好。嬰兒也是顏值控,他們有自己選擇的對象,慢慢就會學會如何向陌生人問好。等他們完全熟悉這一過程後,就再也不怕見到陌生人了。

2、拿東西塞進嘴裡

小孩達到一定的年齡後,就會習慣性地把玩具塞進嘴裡,甚至是不管手上拿著的適合什麼,他們都想要放到嘴裡感受。許多父母在遇到這種情況時都會大聲斥責孩子,或者立馬去把孩子嘴裡的東西搶過來。

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叫做「口欲期」,在這個階段的小朋友會往嘴裡放東西,其實就是他們探索世界的過程,他們需要用嘴去「品嘗」某種東西是硬還是軟,是甜還是鹹,是涼還是熱。

因此,父母在確保物品是安全衛生的前提下,便可讓小朋友盡情探索。假如嬰兒口欲期得不到滿足,長大後也會出現咬指甲、啃鉛筆的情況。

3、愛搞破壞

在已知的父母中,他們的孩子包括自己家裡的孩子都有一個特點,而男孩則更為明顯,那就是扔玩具、撕書、摔東西,並且這樣的行為讓他們感覺到很快樂。就算你馬上嚴厲地制止了他們的行為,第二天他們的行為就變得更「猖狂」。

其實,那是孩子創造力的體現,小時候我們也有過這樣的行為,一般都被父母阻止,結果我們平庸一生,或許你的責罵或者阻止正在扼殺孩子的天賦。父母們所能做的就是為孩子創造一個可以被「破壞」的環境,儘量減少損失,別阻止他們鍛鍊大腦哦。

當兒童處於「邏輯敏感期」,為了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我們就可以與兒童玩一些觀察類的遊戲,讓兒童的邏輯思維得到充分鍛鍊。

幼兒大腦思維訓練遊戲書旨在通過有趣、多樣的遊戲形式,全面訓練幼兒的觀察能力。並且將觀察能力的各個方面進行細分,通過迷宮、連連看、找不同等各種趣味遊戲的訓練,多角度提高兒童的觀察能力

父母應該抓住嬰兒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多給孩子選一些益智遊戲和練習精細動作的繪本。這套繪本一共有4冊,可以有效培養孩子的觀察力,集中力,記憶力,訓練書兒童全腦思維,非常適合3-8歲的孩子

培養小朋友的愛好與興趣,點擊下方連結!給您的孩子也選擇一套這樣的小遊戲繪本吧!

通常情況下,孩子們的反應僅僅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父母不要一味盲目地阻止或訓斥孩子,應該理解孩子,並幫助孩子快速度過這段時間。此外,父母也不妨嘗試與孩子一起玩耍,既能讓小朋友玩得開心,又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3個小「問題」,父母別認為是太淘氣,這是智商高的表現
    孩子的天性就是對事物的好奇心,好奇心越強就能接觸和學習越多的東西。然而對於媽媽爸爸來說,這就成了淘氣,甚至要打罵孩子。那麼孩子的「淘氣」真的是壞的嗎?其實,有的孩子看似不聽話,有很多問題和毛病,特別不討人喜歡,但這樣的孩子卻非常難得,因為這是智商高的表現。專家認為,太聽話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調皮一些的孩子將來不一定沒出息。
  • 孩子4歲前有這三種「壞毛病」,很可能智商極高,父母不要扼殺
    若孩子盲目聽從,將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人生觀,即使成家立業後也會影響下一代;若孩子對父母的話置若罔聞,不予理睬,更容易激化和父母之間的矛盾,難以建立深厚的親情。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懂得正確教育孩子,並非所有壞習慣都是錯的,現代育兒理念中,更講究的是用科學辦法應對。特別是當孩子有這些「壞毛病」時,家長正確引導,將來說不定智商極高,不要扼殺在搖籃裡。
  •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要慣著,媽媽不要阻止,這是在鍛鍊智商
    因為在寶寶的逐漸成長中,會出現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喜歡吃手指、愛抓飯等,當爸爸媽媽看到之後,很多父母都會忍不住呵斥孩子,不讓寶寶那樣做。貌似是父母為孩子好,其實不然,寶寶的有些"壞習慣",預示著寶寶發育很正常,也很健康。同時有些"壞習慣"是在鍛鍊寶寶的智商。父母們不但不能阻止,而且還要慣著。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李玫瑾在《開講了》節目中提出:身處於幼年期的孩子,特別是"雙商(情商、智商)較高"的孩子,總是會出現一些壞毛病,而這些"壞毛病"僅是孩子大腦發育速度較快,更加完整的表現之一。父母不要急於去給孩子改正,但是,也不要盲目的去訓斥,以防打消孩子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孩子身體正常發育。
  • 孩子這3種「臭毛病」,父母不要盲目糾正,別限制孩子智商發育
    聽到這,只見朋友笑了笑,看著朋友這表情,小爽疑惑了,還以為對方是看自己笑話呢?瞪了朋友一眼。見小爽這神情,朋友就知道她想錯了,趕緊說到,平常孩子調皮一點,或者說喜歡拆東西。這些行為其實是不用擔憂的,反而應該是高興,因為這正是孩子聰明的表現。
  • 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附提高專注力的3種方法)
    智商高的孩子一定成績好嗎?所以想要孩子學習優於常人,培養孩子專注力是必不可少的過程,父母應順應孩子發育的規律,對孩子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你是否常苦惱於孩子這些壞習慣?
  • 孩子有這3個小「問題」,父母覺得太淘氣,但專家卻說智商高
    在外面,我們經常能看到,有的孩子乖巧可愛,一副彬彬有禮的模樣;而有的孩子喜歡調皮搗蛋,不聽父母的管教,即使回到家也會上躥下跳,讓父母一刻也不得安寧。 其實,有的孩子看似不聽話,有很多問題和毛病,特別不討人喜歡,但這樣的孩子卻非常難得,因為這是智商高的表現。
  • 孩子有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咱們都會身邊會有這麼一種狀況,童年一些「臭毛病」許多 的同學,長大後很有可能會更有出息一些,實際上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的智商、情商高於很多人,而童年有這些「臭毛病」的孩子,也是「雙商高」的表現。有一些父母會認為孩子頂嘴是不禮貌的表現,故此便會阻止孩子頂嘴甚至是使用暴力,但實際上孩子愛頂嘴、愛說話這件事情並非一個缺點。
  • 哈佛研究:智商高的兒童,6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表現在這3方面
    家長們都希望教育出一個高智商的孩子,但智商的發展有60%來自父母遺傳,剩下的40%是需要靠後天培養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其實,孩子小時候出現奇怪的行為,並不是我們眼中的壞習慣,而這恰恰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哈佛著名心理學家埃倫溫納在其著作《天才兒童——科學培育兒童指南》中說:高智商兒童在6歲前就有跡象可循,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 孩子睡醒後,若有這4種表現,可能智商高的表現,希望你家孩子全佔了
    對於每個家庭而言,總是希望自己能夠生個高顏值高智商的孩子,這樣在以後工作學習和找對象方面才會更加有優勢,正所謂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所以同樣智商高的孩子將會更加顯眼,而且據有關專家報導說孩子智商高,其實從小的時候也能夠看出來。
  • 高智商的孩子有這3種「怪癖」,父母不要盲目阻止,扼殺了天才
    到了這個階段的時候,家長就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來利用這個時間段,幫孩子提升自身的智力水平,讓孩子的成長過程更加平穩順利。所以,當孩子有這3種"怪癖"出現時,家長要注意了,這有可能是孩子有高智商的標誌。哈佛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發現了人們的8種智能,並表示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有一種天賦,父母要做的是發現這個天賦,再培養他。高智商的孩子有這3種「怪癖」,父母不要盲目阻止了,扼殺了天才!
  • 孩子有這9種表現,可能智商極高!
    有些孩子天生就有高智商,從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來,但是由於父母的疏忽導致了孩子後天並沒有出眾。所以父母要留意孩子高智商的表現,對於高智商的寶寶進行針對性的早教教育,不要埋沒了寶寶的聰明才智,那麼寶寶智商高的表現有哪些呢?寶寶智商高的表現愛笑孩子笑得越早,聰明的可能性就越大。儘管這不是完全可靠的跡象,但它是個象徵。
  • 孩子有這三個缺點,是智商高情商雙高的體現,父母別因無知瞎管
    孩子的世界和父母是不同的,很多父母總喜歡用成人的眼光和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孩子行為」,從而導致這些「孩子行為」在父母的眼裡往往是錯誤的。其實不然,孩子這些在父母眼裡不正確的行為,恰恰是再正常不過了。比如下面這三個缺點,對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成長就非常有幫助!在父母看來是孩子「缺點」的三個方面。
  • 智商高的孩子三歲前都有這些「壞習慣」,家長不要盲目阻止
    當孩子3歲左右時,他們看待一件事情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但這種想法又沒有達到理性的地步。如果家長下達命令,而這個命令又非孩子所想,那麼孩子就會跟父母對著幹。再加上這個年齡的孩子,語言組織能力尚未完善,因此只能通過吵鬧來表達內心不滿。其實,寶寶在每個階段都會有變化,寶寶有這3個壞習慣,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不要盲目阻止。
  • 孩子有這4種特點,暗示智商高,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以下4種家長們眼中孩子的「壞毛病」,其實暗示了孩子智商比同齡人高,一起跟著來看看吧!01話 嘮「話嘮」的孩子特別讓老師頭疼,因為他們上課時總喜歡找同桌、前後桌講話聊天,影響老師上課、同學學習。相信有一個成天講話不停的孩子,家長會經常被老師「關注」吧!
  • 孩子這3種「臭毛病」,竟是「雙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主要是因為這些人擁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小朋友的哪些行為看似是不好的,卻是雙商高的表現呢?第一點,喜歡說話,有些時候還會頂嘴處於兩到四歲的階段,家長會發現自己家的小朋友說的話不斷的增加,甚至連頂嘴的次數也是增加了。看到他們這樣的行為,大部分的家長都覺得是不好的,心裡很生氣。會讓他們改正,甚至是會打罵。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 孩子5歲前有這4種表現,說明娃腦袋發育得快又好,智商一般不低
    孩子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父母可以說是操碎了心,要擔心著孩子的身體發育是否正常健康,還要想著,孩子的腦瓜發育得好不好。擁有一個聰明的腦袋瓜,孩子以後各個方面都能夠贏在起跑線。所以,很多父母在孩子還在娘胎的時候,就會給孕媽吃各種補腦的食物,來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孩子出生後亦是如此。
  • 家長經常大聲吼孩子,對他們性格造成的傷害,遠遠超過想像
    在我們周圍,許多父母總是愛吼孩子,但是每次吼完又後悔自己的行為,怕這樣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其實脾氣暴躁的父母,與遇事冷靜處理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有很大差別。這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的未來也帶來不同的結果。根據調查研究,父母的大吼大叫,會讓孩子更富有攻擊性,心理更焦慮。
  • 別對孩子大聲責罵了,試試斯託夫人的「自然法則」,輕鬆管好孩子
    在電梯裡、在商場裡、在大街上,很多時候都能夠看到父母就這樣在公共場合對著自己的孩子「破口大罵」。父母的吼叫責罵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而父母們的這種「破口大罵」對孩子造成的後果又是什麼?很多新聞中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泰國一家超市,一個十幾歲的小男孩因為父親的責罵開槍自殺。」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3種表現,表示智力正在快速發育
    孩子出生後,家長就會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養育孩子身上,家長們都希望自家孩子智商高、學習好。因為自古以來就我們平民來講學習還是相比之下最簡單、最好走的一條路。他是一塊敲門磚這是鐵的規律。影響孩子智商的因素我前面曾經跟大家分享過,影響寶寶智商高低有幾個重要的因素1.遺傳因素:一般說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