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3個小「問題」,父母別認為是太淘氣,這是智商高的表現

2021-01-19 BiuBiu育兒

孩子的天性就是對事物的好奇心,好奇心越強就能接觸和學習越多的東西。然而對於媽媽爸爸來說,這就成了淘氣,甚至要打罵孩子。

那麼孩子的「淘氣」真的是壞的嗎?其實,有的孩子看似不聽話,有很多問題和毛病,特別不討人喜歡,但這樣的孩子卻非常難得,因為這是智商高的表現。

專家認為,太聽話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調皮一些的孩子將來不一定沒出息。

有的孩子愛動,愛鬧,是因為他的智商已經高別人一步,只要注重因勢利導,今後的發展會很好。

那麼,孩子有哪些「小問題」是高智商的表現呢?

1喜歡說話,整天嘮叨不停

有些孩子特別喜歡說話,像個話癆,嘮叨個沒完,在沒人交流的時候還會自我交談。家裡有這樣的孩子,父母別擔心。

喜歡說話的孩子,天生就有很強的語言組織能力,尤其善於思考和觀察,而且善於表達,很快就會對一件事情發表意見,實在是非常罕見。

所以父母別打擊他的積極性。這樣做不僅不能培養孩子的天賦,而且會影響他的未來發展。

2臉皮厚,不怕批評

一般來說,厚臉皮意味著缺乏羞恥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臉皮厚的人多半有思想,而且內心更強大,不會因為別人的質疑和批評而放棄自己的思想。

臉皮厚的孩子和膽小、脆弱的孩子相比,在心理上更樂觀,不怕外界負面的評價,也不會因此而受影響,具有較強的抗壓能力。

到社會以後,他能夠堅持自己的思想,不輕易放棄,能夠從容應對工作中的困難和挑戰,從而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就。所以,對這樣的孩子,父母不能故意改變或壓制,只要引導得當,將來就會很優秀。

3唱反調,喜歡和父母頂嘴

父母大多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從學習、生活到工作,都聽從自己的安排,這會讓父母少操心。但是有些孩子卻喜歡隨心所欲地做事,不僅不聽話,還喜歡和父母頂嘴。

這些不聽話的孩子事實上,他們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只是認為父母的安排不一定正確,所以才會直接表達出來。

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不要氣憤,並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獨立思考,敢於表達。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他們良好的溝通,這樣有助於保持親密的親子關係。

孩子天生智商高,這是一件極好的事,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處理不好,容易讓孩子陷入誤區。

主要有:

1、容易驕傲自滿,不再努力進取

因其自身有先天優勢,比其他孩子起點高,高智商的孩子往往自以為是,容易產生驕傲自滿情緒。

2、容易狂妄自大,尤其看不起人

太狂妄,看不起周圍的同學,甚至貶低他們,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而且如果不能處理好與同學的關係,會使自己被孤立,將來進入社會之後,也不能很好的融入到工作和生活的圈子中去。

那麼對於家長來說該如何更好的引導呢?

給孩子一些畫面感強的繪本改正「錯」誤。在教育孩子時,父母一定要利用好繪本這個教育孩子的好工具。

在孩子對文字的理解不是那麼敏感的時候,圖畫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孩子可以通過圖畫的形式,從中學到知識,慢慢改正自己的行為。

繪本是讓孩子接受知識最快最有效的好助手。近幾年,繪本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認可接受。

通過對繪本的學習,孩子體驗到了生活中的恐懼、焦慮、擔心、羨慕、生氣、沮喪、無助等負性情緒。也學習到了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的處理辦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養成好習慣》、《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

圖畫非常適合孩子看,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並且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平均下來一本不過一頓早餐錢,卻可以協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性格,家長不妨一試!

家長點擊以下商卡就可以直接檢查購買↓↓↓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3個小「問題」,父母覺得太淘氣,但專家卻說智商高
    在外面,我們經常能看到,有的孩子乖巧可愛,一副彬彬有禮的模樣;而有的孩子喜歡調皮搗蛋,不聽父母的管教,即使回到家也會上躥下跳,讓父母一刻也不得安寧。 其實,有的孩子看似不聽話,有很多問題和毛病,特別不討人喜歡,但這樣的孩子卻非常難得,因為這是智商高的表現。
  • 孩子這3種「臭毛病」,父母不要盲目糾正,別限制孩子智商發育
    家長似乎都比較喜歡聽話的孩子,對於熊孩子的態度就不怎麼喜歡了。認為太調皮的孩子是很難教育,而在我們的身邊其實是有很多熊孩子的,其中就有小爽。平常聊天的時候,小爽總是會無奈地對朋友說著,自己家的孩子實在是太淘氣了,經常做一些讓人頭疼的事情。還略帶抱怨地說到,只要家長一不在家裡,屋子裡的一些小電器肯定是會被拆開,這會,指不定那件東西就被他給拆了。
  • 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智商高,父母別亂糾正,當心扼殺天才
    孩子和我們大人的思想不一樣,他們總是做一些自己認為很對,但是我們覺得無釐頭的事情,家長通常把這種行為稱為「怪癖」,但是小編今天要告訴各位父母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高智商,別扼殺天才,很多父母還傻傻糾正!
  • 孩子有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咱們都會身邊會有這麼一種狀況,童年一些「臭毛病」許多 的同學,長大後很有可能會更有出息一些,實際上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的智商、情商高於很多人,而童年有這些「臭毛病」的孩子,也是「雙商高」的表現。有一些父母會認為孩子頂嘴是不禮貌的表現,故此便會阻止孩子頂嘴甚至是使用暴力,但實際上孩子愛頂嘴、愛說話這件事情並非一個缺點。
  • 孩子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不要大聲責罵!
    父母慢慢習慣了,但當孩子慢慢長大,肢體肌肉和大腦快速發展起來時,就會出現許多我們所認為的「壞習慣」。假如遇到寶寶有以下幾個「壞習慣」,請不要大聲責罵,也許因為你的責罵,會使寶寶變得不聰明!寶寶這3個「壞習慣」,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1、寶寶見到陌生人就開始躲認生行為是嬰兒智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他們經常和父母,或者是熟悉的人待在一起,只能區分熟悉的人。
  •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大多有這3種特徵,家長別盲目阻止
    父母們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是沒錯的」,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讓父母「如願」,除了孩子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之外,父母的教育和指導也是非常重要的。經常聽到老人說「3歲看大,7歲看老」,在孩子小時候就可以根據他的行為習慣,判斷出他智商的高低了。
  • 孩子「太笨」是基因不好?智商高不高看這幾點,別再都賴遺傳
    孩子的智商遺傳,是由父母的基因細胞共同決定,父母各貢獻一個遺傳細胞,而這兩個細胞又被分成了四瓣,基因將這四瓣細胞隨機匹配。 卡爾威特的兒子從出生起,就是一個先天不足,智商有問題的孩子,就連孩子的母親卡爾威特的妻子,也一度放棄了這個兒子。
  • 孩子有這三個缺點,是智商高情商雙高的體現,父母別因無知瞎管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經說過:「越是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而生活中孩子的某些「缺點」,也常常被大人誤以為是「壞毛病、不聽話、太調皮」!但其實卻是孩子高智商和高情商的表現。孩子的世界和父母是不同的,很多父母總喜歡用成人的眼光和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孩子行為」,從而導致這些「孩子行為」在父母的眼裡往往是錯誤的。其實不然,孩子這些在父母眼裡不正確的行為,恰恰是再正常不過了。比如下面這三個缺點,對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成長就非常有幫助!在父母看來是孩子「缺點」的三個方面。
  • 孩子有這兩種「特殊愛好」,不是壞事而是智商高的表現,別逼他改
    相信很多寶媽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總喜歡在自家孩子面前強調別人家的孩子多麼聰明,內心卻想為什麼這麼笨,怎麼教都不會?其實,這是一種觀念上的錯誤。尤其有這兩種「特殊愛好」的孩子,不是壞事而是智商高的表現,別逼著他改孩子喜歡打斷長輩說話:當父母的都希望教育出有格局、懂事、聰明的孩子,在中華傳統美德上更應該尊老愛幼,於是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講「孔融讓梨」的故事,讓孩子知道尊重他人
  • 什麼樣的孩子長大後更聰明?注意這三點徵兆,有的話父母就賺了
    父母希望孩子聰明,智商高,學業事半功倍。然而,很多時候,父母會糾正他們的一些孩子「小過錯」事實上,這是孩子聰明的標誌。相反,父母的糾正會讓孩子失去天賦,變得隱形。露露今年4歲。雖然她是個女孩,但她不比男孩淘氣。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癖好」,父母千萬別扼殺了「天才」
    比如:遲鈍、不愛學習,記憶力差……其實這些問題都說明了在孩子身上存在著一些隱藏的特徵,若是父母能善用,或者有其他巧合,他們最終會成為世界矚目的人。這些所謂的「怪癖」正是他們成功的特徵。許多科學家和發明家年輕時有一些「古怪」的行為,這些行為往往很難理解。但正是因為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
  • 孩子有這9種表現,可能智商極高!
    有些孩子天生就有高智商,從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來,但是由於父母的疏忽導致了孩子後天並沒有出眾。所以父母要留意孩子高智商的表現,對於高智商的寶寶進行針對性的早教教育,不要埋沒了寶寶的聰明才智,那麼寶寶智商高的表現有哪些呢?寶寶智商高的表現愛笑孩子笑得越早,聰明的可能性就越大。儘管這不是完全可靠的跡象,但它是個象徵。
  • 哈佛大學研究:家裡3個地方越亂,暗示孩子越聰明,父母別瞎勤快
    在很多的父母眼中,孩子就像是一個「小惡魔」一樣,尤其是在2、3歲的時候,真的令家長們感到無比的煩惱,因為孩子總把家中搞得亂七八糟的非常淘氣,不僅如此,每次還得父母自己收拾,長期下去心理就會產生暴躁的情緒,對此孩子進行批評,甚至還會進行「棍棒教育」!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很多孩子都有從小就開朗的性格,孩子最擅長的就是調皮搗蛋。孩子的這些表現在家長眼中都是令人十分頭疼的"臭毛病"。實際上,孩子是想吸引家長的注意,讓家長更關注自己,這是高智商與高情商的表現。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擔任過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學科帶頭人,後晉升為專業技術二級警監。
  • 1歲前孩子按月齡出現這5種表現,說明智商發育正常,父母該了解
    1歲前孩子按月齡出現這5種表現,說明智商發育正常 1、喜歡吃手 嬰兒時期寶寶會有很多表現,這也是父母們在意的事情,大概在三個月之後,寶寶的手腳活動能力加強,會有吃手指頭的行為,這個時候也是寶寶正常發育階段所有要面對和經歷的。
  • 孩子反應快就是智商高?不一定,有這八個特徵才說明孩子聰明
    結果顯示:被調查人群普遍認為一個具備高智商的兒童需要具備的十項特質中包括了反應力。 可是反應力快真的就代表孩子智商高嗎? 結果發現10秒回答的孩子儘管反應力快,但是錯誤率可達到50%;而給予20秒回答的孩子,儘管花費時間長,但是正確率可高達100%。 由此可見,孩子智商的高低,並不能僅僅通過反應速度的快慢來作為唯一的依據。 因此,孩子反應快並不一定代表孩子聰明、智商高;相反,反應慢的孩子,可能是在仔細思考問題的正確答案,也不代表智商低。
  • 孩子有這4種表現,可能智商極高!別忽視,好好培養!
    有些寶寶天生就有高智商,從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來,但是由於父母的疏忽導致了寶寶後天並沒有很聰明,所以父母要留意寶寶高智商的表現。 對於高智商的寶寶進行針對性的早教教育,不要埋沒了寶寶的聰明才智,那麼寶寶智商高的表現有哪些呢?下面由卡奇樂新概念兒童樂園為大家解答一下。
  • 孩子這3種「臭毛病」,竟是「雙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規律,有一些人小的時候似乎身上是有很多不好的毛病。那時很多人都不看好他們,然而當長大後。這些人中卻有很多都成為了有出息的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主要是因為這些人擁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小朋友的哪些行為看似是不好的,卻是雙商高的表現呢?
  • 「一臉聰明相」被科學證實,孩子有這4個面部特徵,將來智商高
    有個婆婆就對李露說,「你兒子長得一臉聰明相,將來肯定有福氣。」李露笑了笑,對這位婆婆的善意誇獎,禮貌地說了聲「謝謝」。等這位婆婆走後,她仔細地看了看兒子的臉,卻不明白,怎麼從孩子臉上看出「聰明相」?怎麼看出孩子將來有沒有福氣呢?晚上,李露將白天這位婆婆說的話,當笑話講給老公聽。李露的老公卻說這是老一輩人的迷信說法,不足為信。
  • 孩子4歲前有這三種「壞毛病」,很可能智商極高,父母不要扼殺
    自古以來,在我國傳統教育方式上,多數父母傳承了「棍棒式教育」,他們普遍認為只有孩子聽話,按照自己安排的路走,以後才能成才!犯錯誤動輒打罵,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大的管教誤區。如果你家孩子有這3種「壞毛病」,很可能智商極高:3歲的孩子,老是和父母頂嘴「孩子頂嘴」是很多父母都不能容忍的一件事,尤其剛3歲的孩子,怎麼也想不明白會和父母對著幹。其實,多數孩子在進入2歲人生第一個叛逆期開始,便容易和父母互頂。這裡涉及的是孩子認知能力發展以及神經元變化的過程,是心智逐漸成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