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廣州市海珠區獲悉,全區一季度44個「攻城拔寨」項目完成投資40.42億元,完成進度達32.2%,高於全市進度(21.2%)11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一。
15個項目發力
琶洲探索數字領域新應用
8日,廣州舉辦首批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籤約及揭牌活動。當天海珠籤約的項目多達15個,涉及國家人工智慧和數字經濟試驗區超算項目、鐵塔智聯區域總部項目、天翼物聯區域總部項目等。
據介紹,目前,海珠區正以「創新島」為目標,以產業發展為動能,構建「一區一谷一灣」創新發展格局,積極推動「老城市新活力」,實現城市「逆生長」。「一區一谷一灣」已成為海珠區新的經濟增長極和動力源。其中,「一谷」指的是中大國際創新谷;「一灣」指後航道濱水區的海珠創新灣。「一區」就是現在的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經過前期的建設和申報、爭取,琶洲先後獲評首批廣東省人工智慧產業園區、廣州市總部經濟集聚區、廣州城市治理榜「最具發展潛力功能區」,今年琶洲又成功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大數據),成為廣東省首個大數據方向的國家級產業示範基地。
在產業集聚方面,目前海珠琶洲地區已引入阿里巴巴、騰訊、復星、唯品會、國美、小米、科大訊飛、TCL、三一集團、樹根互聯等一批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領軍企業在這裡建設區域以上總部,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050.78億元,增長36.2%。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創新產業集群正加快形成。
目前,琶洲核心片區企業總數已超過3萬家,集聚了科技型企業超2500家,擁有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孵化器、新型研發機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8家,具有明顯的創新「爆發力」「磁吸力」。
本次「數字基建 雲聚廣州」活動,海珠區籤約項目共15個,涉及總投資近350億元,主要涉及雲計算、5G建設、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方面,緊緊抓住國家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契機,大力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在海珠落戶、發展。
「一對一」精準服務
推動項目早開工
琶洲大發展只是海珠一季度「攻城拔寨」的縮影。然而,今年以來,面對國內外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海珠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及時出臺海珠「惠企10條」「惠企復產用工16條」,印發實施《區一級班子領導掛點服務重點企業(項目)春風行動方案》《海珠區「幫百強、助千企」春風暖企行動方案》,全方位加大企業幫扶力度。
3月以來,全區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總體穩定。唯品會、鵬潤、復星、國際航運大廈等項目年度投資完成率超30%。新開工項目提早動工,對「一區一谷一灣」重點區域項目開展「一對一」精準服務,推動項目早開工。
新引進重點招商項目
全區一季度超30個
今年以來,人才公寓、三一華南總部、樹根全國總部、琶醍園區改造、廣百海港城、中海大幹圍地塊等6個項目相繼動工建設。一季度海珠區牽頭的44個「攻城拔寨」項目完成投資40.42億元,完成進度達32.2%,高於全市進度(21.2%)11個百分點,排名全市第一。另有5個增補項目於4月份列入市「攻城拔寨」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343.9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05億元。
一季度,全區新引進重點招商項目超30個,含3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2個中國500強投資項目。新洽談入庫項目43個、籤約項目18個、落地項目18個、投資總額72.97億元、預計達產年產值(營收)87億元。全區新註冊企業3694家,其中註冊資本5000萬元(含)以上企業17家,經濟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曾衛康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彭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