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節,是這個歷史悠久,神奇民族最崇尚的狂歡節

2021-02-08 騰訊網

在大小興安嶺裡深處,蘊藏著一個歷史悠久的神奇民族,也是中國最後的狩獵民族,她就是鄂倫春族。鄂倫春族是世世代代居在我國東北部地區。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鄂倫春族人口為8196人,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他們使用自己的鄂倫春語,沒有文字,現在主要使用漢語漢文。鄂倫春的先人們因終年在深山老林中遊獵,在同大自然的抗爭中,和火結下了不解之緣,因為有了火,才得以生存,才能世代繁衍生息。因此他們對火有著特殊的感情,對篝火無比的親近。古代鄂倫春人非常敬仰和信奉火和火神。對火神的崇拜有著歷史悠久,他們認為火有驅邪祛汙的作用,器皿衣物置於火上烘烤,使物體變得更為潔淨。

鄂倫春族的節慶很少,定居前重要的節日只有春節,鄂倫春族的春節是送舊迎新,慶祝狩獵豐收的日子,在除夕夜,他們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前燃起篝火,祭祀跪拜,祈盼火神保佑人畜平安,恩賜更多的獵物。除了春節,鄂倫春人在每次狩獵豐收歸來,也要與族人一起燃起篝火圍座一周,邊唱邊舞,慶祝狩獵歸來。古代鄂倫春人非常敬仰和崇拜火神。火是原始狩獵者生存的一個重要條件,是鄂倫春人煮食取暖的依賴,也是抵禦野獸的強有力的武器。

新中國成立後,鄂倫春人結束了原始的遊牧生活,但對火的感情絲毫沒有減弱,並熱切希望有一個以篝火為主要形式的民族節日。經鄂倫春自治旗人大常委會批准,每年公曆6月18日為鄂倫春民族篝火節。篝火節也成了鄂倫春族唯一的法定傳統節日,每年舉行一次。

為有一個永久性篝火節廣場,2006年,經自治旗聯席會議研究決定建設一個集傳承鄂倫春民族歷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節日慶祝、旅遊休閒為一體的「庫圖爾其篝火節廣場」,「庫圖爾其」鄂倫春語為「有福氣的地方、吉祥寶地」之意。至此每年的篝火節都在庫圖爾其篝火節廣場舉行,整個廣場佔地15.36萬平方米,場地內建有5座鄂倫春民族「仙人柱」式浮雕牆及9個雕有蛇神、風神、鷹神等圖案的圖騰柱。從空中鳥瞰全場,恰似一個民族工藝品———樺樹皮盒蓋的形狀。建成後的庫圖爾其廣場也成了鄂倫春自治旗的標誌性建築。

每年到6月18日這一天鄂倫春人都會身著豔麗的民族服裝聚集在一起,祭祀天地神靈,感恩眾神福佑族人繁榮興旺,並舉行歌舞、競技、遊戲等慶祝活動。我們是趕在6月18日前到達鄂倫春旗,為的就是去感受鄂倫春人這一最具民族特色的鄂倫春民族的狂歡節。

伴隨著響亮的鹿哨聲,篝火節正式開啟,熊熊篝火照亮了四周,劃破了寂靜的夜空,一堆堆篝火,在夜幕裡發出金色的光輝,一串串節日彩燈閃射出迷人的光彩,濃烈的節日氣氛浸透了整個廣場。望著跳躍的篝火,鄂倫春人仿佛又回到了古老的過去。他們載歌載舞表達他們熱愛光明、熱愛火熱的新生活。篝火節上能歌善舞的鄂倫春人表演了精彩的節目,展示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出於對火神的敬畏,鄂倫春人對火有著一系列嚴格的禁忌:不許隨意向火堆潑水、扔髒物、吐痰,或用刀、棍等尖銳的東西向火中亂捅,以免觸怒和傷害火神。他們在點燃篝火時,樹枝和木棒一定要鋪排平整,嚴禁亂放。使用燒柴時注意不使用可能爆出火星的木柴,以免爆傷火神的眼睛。每當人們狩獵搬遷時,不許以水滅火,火種要妥善保存由一地帶到另外一地。

古時鄂倫春人為保存火種,他們將一種長在樺樹杆上的菌類作為載體工具。這種菌類形狀像蘑菇,晾乾后里面呈粉末狀,纖維結構緊密、堅硬,體積小,雨水不易滲透,是一種理想的存火材料。每當行獵或遷移時,他們就從火坑裡揀出一塊紅火炭,然後放在這菌類植物中用皮條繩綁好,把它插在一根木棍上帶在後腰間。到了新的營地,在搭好的仙人柱(鄂倫春族遊獵時期居住的房屋)裡,再將火種埋入火坑,並舉行簡單的祭火儀式後,才可以加柴煮食。

鄂倫春人祖輩遊獵於茫茫林海,在與大自然抗爭中與火相伴,視火如神。火給予了鄂倫春民族光明與文明,千百年來,勤勞勇敢、崇尚自然的鄂倫春民族傳承千年族風,築起吉祥的篝火,在篝火旁歡歌起舞,以表達心中的喜悅和對生活的美好祝福。火是古代鄂倫春獵人心中的力量,是原始狩獵者生存發展有一個重要的條件。

相關焦點

  • 石林火把節取消!不開展篝火晚會、摔跤、鬥牛等系列活動
    受疫情影響,在今年火把節期間,石林彝族自治縣不準開展遊演、篝火晚會、鬥牛、摔跤、山歌比賽、石林彝族自治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關於取消2020年「中國石林火把狂歡節」系列活動的通告(第23號)》,《通告》指出,今年民族傳統火把節期間,石林縣範圍內不舉辦2020年「中國石林火把狂歡節」系列活動。
  • 記者體驗北方狩獵民族「狂歡節」
    記者近日親身感受了這個鄂倫春族的「狂歡節」。  碧草藍天之下,幾個身著豔麗民族服飾的鄂倫春族少女,正用力將一個個大棒拋向不遠處自己心儀的「獵物」。「這個遊戲叫打布魯」,黑龍江省遜克縣新鄂鄂倫春民族鄉鄉長陳志猛說,當年鄂倫春族先人狩獵沒有獵槍,就用石頭、木塊等作為武器攻擊獵物,後來演變成打布魯這個遊戲。
  • 日夜暢玩,邯鄲方特「國風篝火狂歡節」請您查收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們不妨踩著春天的尾巴尖兒,來邯鄲方特國色春秋玩轉"國風篝火狂歡節",暢享歡樂!邯鄲方特"五一"期間將開放夜場,你可以從早9時盡情遊玩至晚21時,來一次12小時超長待機的樂園之旅,徜徉在由40多個主題項目、30多場主題演出、繽紛主題活動和夜間篝火大狂歡共同組成的歡樂海洋裡,感受不一樣的"五一"假期。
  • 瑟賓節:篝火晚會 盡情狂歡
    訥河市融媒體中心17日晚,夜色中的嘎布喀草原上燃起了熊熊的篝火,篝火晚會讓整個草原沸騰起來,人們歡快的跳起舞,祈盼國泰民安,生活幸福。篝火晚會起源於鄂溫克民族祖先所處的生存環境,在原始山林的高寒環境中,鄂溫克族人通過火取暖、烤食獸肉,圍著篝火一邊喝酒跳舞,一邊商議部落大事。
  • 石林縣2015年火把狂歡節活動日程
    、紮實工作、改革創新、轉型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石林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舉辦2015年中國石林國際火把狂歡節。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2015年中國石林國際火把狂歡節中國夢·彝鄉情展示民族風採、繁榮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活躍縣域經濟。
  • 世界十大歷史最悠久國家排行!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那麼,世界上還有哪些歷史悠久的國家呢?
  • 【熊熊聖火】火把節 小編帶你認識別樣火把節——火把狂歡節邀你共鑑
    【熊熊聖火】火把節 | 小編帶你認識別樣火把節         ——火把狂歡節
  • 蒙得維的亞狂歡節|最長的狂歡節,也是最地道的烏拉圭風情
    說到狂歡節,很多人都會想到巴西。而同樣在南美的烏拉圭,卻有著全世界最長的狂歡節——全程超過40天,各族人民都紛紛來到首都蒙得維的亞,一起度過這個「狂歡月」。2020年的狂歡節剛剛落下帷幕,一起來看看2020烏拉圭狂歡節那些精彩的活動吧。開幕遊行Inaugural Parade打響蒙得維的亞狂歡節第一炮的就是開幕遊行。
  • 現在的56個民族分別是古代哪些部落或民族演變過來的?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經歷人類的歷史長河從未中斷過、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目前為止人口最多的民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在漢代被稱為「滇越」,主要聚居於雲南西部邊境內西雙版納一帶,潑水節是其最盛大的節日。
  • 中國農業銀行·2019石林火把狂歡節活動日程正式發布
    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舉辦2019中國石林火把狂歡節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壯麗七十年,彝鄉迎華誕。中國夢·彝鄉情——遠方的客人請您留下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熱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鞏固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創建成果,促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和全國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創建工作。
  • 【傻眼】中國最神秘的民族,南丹白褲瑤「瑤年節」歡迎你!
    中國最神秘的民族南丹白褲瑤「瑤年節」歡迎您!南丹白褲瑤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個民族,被稱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白褲瑤是一個由原始社會生活形態直接跨入現代社會生活形態的民族,至今仍遺留著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的社會文化信息。
  • 56個民族,56個美女!終於找齊了~
    1956年,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白族。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另外還有「火把節」(又稱星回節)等民族節日。10、哈尼族
  • 【1047微分享】美到爆的56個民族來歷大全,你最愛哪個?
    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讓我們用動漫卡通人物去表現出來.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這一天,鄂倫春人都要點燃篝火,歡歌舞蹈,歡慶自己民族的節日。臘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鄂倫春的先人們和火結下了不解之緣,對火有著特殊的感情,對篝火無比親近。
  • 56個民族56幅美女圖
    、交流、進步平臺,優秀企業家修煉基地,值得關注的微媒體。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
  • 歐洲狂歡節是什麼時候
    1、比利時班什狂歡節 每年2月舉行的狂歡節。 班什位於比利時中部的海諾省,離首都布魯塞爾約56公裡。每年2月舉行的狂歡節,吸引著周邊法國、德國和荷蘭人前來助興。起源於16世紀的班什狂歡節與法國尼斯、德國科隆和義大利威尼斯狂歡節並稱歐洲四大狂歡節。 2、法國尼斯狂歡節 在每年的二月底至三月上旬舉行。
  • 56個民族56幅美女圖!【至善學堂】
    相信一定有和我一樣的朋友。所以今天就當普及了,大家一定認真閱讀一遍啊!記不住也先了解一下。(內容來源於網絡)1、蒙古族 (měng gǔ zú)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 日本旅遊攻略:金龍山淺草寺,東京都內歷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廟!
    位於日本東京都臺東區淺草二丁目,是東京都內歷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廟,同時也是最豐富多彩和最受歡迎的寺廟之一。淺草寺的傳說相傳在公元628年(日本推古天皇36年)時,檜前浜成竹成兩兄弟從墨田(Sumida)河中撈出漁網時發現了一尊觀音菩薩的佛像,他們把佛像放回河裡,但很快發現佛像又回到了他們身邊。
  • 希臘最熱鬧瘋狂的嘉年華帕特雷狂歡節,歐洲每年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希臘最熱鬧瘋狂的嘉年華帕特雷狂歡節,歐洲每年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希臘最熱鬧瘋狂的嘉年華——帕特雷狂歡節中國典籍《黃帝內經》記載道:「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春季是一個欣欣向榮、讓人躁動的季節。中國自古就有許多關於立春的習俗,比如「咬春」「鞭春」「打春」等,儘管如今在中國,立春已變成皇曆上的一個普通節氣而少了很多傳統習俗活動。
  • 【小知識】中國56個民族服飾和圖騰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云:「維天有漢」。華夏族稱為「漢人」,始於漢朝。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勒勒車是草原上傳統的交通工具,它記載著蒙古民族遊牧生活的漫長歷史。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