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聖火】火把節 小編帶你認識別樣火把節——火把狂歡節邀你共鑑

2021-03-02 榮城地產

【熊熊聖火】火把節 | 小編帶你認識別樣火把節

        ——火把狂歡邀你共鑑

摘自網絡

   彝族火把節是彝族地區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白、納西、基諾、拉祜等族也過這一節日。火把節多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節期三天。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北鬥星鬥柄上指,彝語支的民族都要過火把節。


節日起源

    火把節的由來雖有多種說法,但其本源當與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關係,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驅蟲除害,保護莊稼生長。火把節在涼山彝語中稱為"都則"即"祭火"的意思;在儀式歌《祭火神》、《祭鍋莊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績敘述。火把節的原生形態,簡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徵。
    火把節由來傳說不一。一說天神與地神鬥爭,人們用火把助地神滅蟲戰勝天神。一說出自《南詔野史》及師範《滇系》。這兩書載:南詔首領皮羅閣企圖併吞另五詔,將會五詔首領集會於松明樓而焚殺,鄧賧詔妻慈善諫夫勿往,夫不從而被殺,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對丈夫執著的愛戀,找到丈夫的屍體並順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視火把節為紀念民眾與惡魔鬥爭勝利的節日;武定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各地特色

在彝族地區,對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雲南瀘西縣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婦選一塊最肥的肉扔進燃燒的火塘祈禱火神護佑平安。永仁縣彝族在同樣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稱作開"火神會",涼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聖之地,嚴禁觸踏和跨越。
到了節日,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或進行集會,唱歌跳舞,或賽馬、鬥牛、摔跤。近代,人們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


主要活動

綜述
    彝族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驅除邪惡,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體現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規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火把節是雲南民族村除潑水節以外的品牌大型節慶活動。每年火把節期間,景區都會推出一些別具特色的節慶活動。在保留「祭火、巡遊、鬥牛、火把打跳以及激情火把狂歡」等原有活動的基礎上,今年火把節還特別邀請了彝族啞巴表演隊、白族嗩吶樂隊、鬥羊隊等,進一步豐富和營造「精彩火把節、經典火把節、歡樂火把節」三個時間段。同時還新推出了「火把節選美、納西族東巴祭火、火把跳賽」等項目。
    除了陣容強大的少數民族攔門敬酒迎賓和彝族花腰歌舞、三道紅、大三弦等樂器伴奏外,還有刺激好看的牛王爭霸,鬥羊比賽,激情熱鬧的彝族祭火儀式,將民間民俗的味道徹底還原,讓遊客感受多個少數民族的激情四射,體驗獨具特色的狂歡盛事。


準備
    佳節之前,各家都要準備食品;在節日裡縱情歡聚,放歌暢飲。火把節期間,各村寨以幹松木和松明子紮成大火把豎立寨中,各家門前豎起小火把,入夜點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時人們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結隊行進在村邊地頭、山嶺田埂間,將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間地角。遠處望去,火龍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動人。最後青年男女會聚廣場,將許多火把堆成火塔,唱歌跳舞,徹夜不息。


選人

    彝族火把節的重要節目之一是選俊男靚女。彝族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觀,評委由民間的德高望重的老人組成,評選結果絕對公正。俊美的條件不僅要看外形還要看言行品德。如美女的條件是:頭髮濃黑、眉毛濃、眼睛大、鼻梁高、脖子長、皮膚細膩紅潤,身材勻稱(不能太瘦)、言談舉止得體、人品好、勤勞等多種條件。俊男的條件又不同:勇猛善戰,儀表堂堂,體魄雄健。言行要有風度,頭梳英雄結,佩帶英雄帶和寶劍,身披黑色羊毛鬥篷,手牽駿馬。如今,這是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每年火把節都要進行的比賽。


狂歡
    火把節一般歷時三天三夜,第一天為"都載",意為迎火。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會打牛宰羊殺豬,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婦女還要趕製蕎饃、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團圓飯,一起圍著火塘喝自釀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歡樂和幸福。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選定的地點搭建祭臺,以傳統方式擊打燧石點燃聖火,由畢摩(祭司)誦經祭火。然後,家家戶戶,由家庭老人從火塘裡接點用蒿杆紮成的火把,讓兒孫們從老人手裡接過火把,先照遍屋裡的每個角落,再田邊地角、漫山遍野地走過來,用火光來驅除病魔災難。最後集聚在山坡上,遊玩火把,唱歌跳舞,做各種遊戲。
    火把節第二天為"都格",意為頌火、贊火,是火把節的高潮。天剛亮,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帶上煮熟的坨坨肉、蕎饃,聚集在祭臺聖火下,參加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一起,組織賽馬、摔跤、唱歌、選美、爬杆、射擊、鬥牛、鬥羊、鬥雞等活動。姑娘們身著美麗的衣裳,跳起"朵洛荷"。在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莫過於彝家的選美了。年長的老人們要按照傳說中黑體拉巴勤勞勇敢、英俊瀟灑的形象選出美男子。選出像妮璋阿芝那樣善良聰慧、美麗大方的美女。當傍晚來臨的時候,上千上萬的火把,形成一條條的火龍,從四面八方湧向同一的地方,最後形成無數的篝火,燒紅天空。人們圍著篝火盡情地跳啊唱啊,一直鬧到深夜,場面盛大,喜氣濃烈,因此享有"東方狂歡節"的美譽。當篝火要熄滅的時候,一對對有情男女青年悄然走進山坡,走進樹叢,在黃色的油傘下,撥動月琴,彈響口弦,互訴相思。故也有人將彝族火把節稱作是"東方的情人節"

 
    火把節的第三天,彝語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這是整個彝族火把節的尾聲。這天夜幕降臨時,祭過火神吃畢晚飯,各家各戶陸續點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約定的地方,聚在一起,搭設祭火臺,舉行送火儀式,念經祈禱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薩,賜給子孫安康和幸福,賜給人間豐收和歡樂。人們舞著火把念唱祝詞,"燒死瘟疫,燒死飢餓,燒死病魔,燒出安樂豐收年"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興旺。這時還要帶著第一天宰殺的雞翅雞羽等一起焚燒,象徵邪惡的精靈和病魔瘟神也隨之焚毀了。然後找一塊較大的石頭,把點燃的火把、雞毛等一起壓在石頭下面,喻示壓住魔鬼,保全家人丁興旺,五穀豐登,牛羊肥壯。最後,山上山下各村各寨遊龍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堆大篝火,以示眾人團結一心,共同防禦自然災害。


「眾業貸」房屋抵押貸款熱線:王(15087170818)月息1分33···

合伙人招募熱線:15087170818

相關焦點

  • 【微雲百科】火把節
    火 把 節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鬥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
  • 火把節
    人民痛恨入骨,不知如何是好,終於有一個年輕人提出把火把扔進田裡,害蟲全被燒光了。彝族人民為了紀念這次勝利,每年的農曆6月24日至27日要火把相慶,由此形成了「火把節」。於是代代相傳,火把節也成為了彝族傳統中最為重要最盛大的節日。
  • 火把亮亮堂堂日子蒸蒸皇皇 彭坊鄉垇雲村舉辦火把節
    火把亮亮堂堂 日子蒸蒸皇皇——安福彭坊鄉垇雲村舉辦火把節□彭長虹、記者範小勇  文/圖 草龍飛舞又是一年火把節。7月26日,農曆六月初六,安福縣彭坊鄉垇雲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火把節。當日,耀眼的火把照亮了整個山村。
  • 石林火把節取消!不開展篝火晚會、摔跤、鬥牛等系列活動
    石林彝族自治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關於取消2020年「中國石林火把狂歡節」系列活動的通告(第23號)》,《通告》指出,今年民族傳統火把節期間,石林縣範圍內不舉辦2020年「中國石林火把狂歡節」系列活動。
  • 石林縣2015年火把狂歡節活動日程
    為辦好2015年中國石林國際火把狂歡節,讓全縣各族人民度過一個喜慶、歡樂、祥和的傳統節日,激勵全縣各族人民團結和諧、奮力拼搏
  • 中國農業銀行·2019石林火把狂歡節活動日程正式發布
    本著民族傳統節慶「還節於民,還俗於節」的宗旨,傳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做強做大「中國石林火把狂歡節」文化品牌,逐步形成集民族傳統節慶文化展示、文化旅遊品牌打造、民族文化傳承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民族傳統節慶活動,推進文化惠民和全域旅遊發展。
  • 2019中國.楚雄彝族火把節板凳山分會場實況回顧
    年7月27日10點,中國.楚雄彝族火把節板凳山分會場祈福祭祀儀式正式開始。此時,「楚雄非遺動態展」展示展演活動開始,《彝族大三弦舞》《彝族葫蘆笙舞》《彝族羊皮鼓舞》《彝族小三弦獨奏》《張家邊村傳統竹編工藝》《楚雄市三街彝族刺繡》《骨角工藝》《牟定左腳舞》《彝族「啊噻調」》等非遺項目在火把節上精彩展示,其深邃的藝術感染力震撼了現場觀眾,其厚重的彝族文化內涵在展演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楚雄非遺動態展」展演活動後,拔河賽、鬥雞、扭扁擔三項民族體育比賽將火把節活動推向了高潮。
  • 帶上這份攻略,一起玩轉2019新平彝族火把節!
    最近經常有小夥伴問及火把節的相關情況:活動在哪舉行?火把節是哪一天?最大的看點是什麼?.特意為各位整理了一下今年火把節的具體活動安排!聖火還沒點,不要慌,關注我們,帶你玩轉新平彝族火把節!【2019年新平彝族火把節】將於7月25日正式拉開帷幕持續四天除了火把狂歡,還有民族歌舞聯歡特色美食周等多項活動
  • 今天火把節啦!可你知道火把節是怎麼來的嗎?
    阿體拉巴便在舊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來許多松樹枝、野蒿枝紮成火把,率領人們點燃起來,到田裡去燒蟲。從此,彝族人民便把這天定為火把節。2、彝族撒梅支系的傳說老天將來到人間,看到一個漢子將年紀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牽著走,他感到奇怪,細一問方知背著的孩子是侄子,牽著的孩子是兒子,因哥嫂已死,漢子認為應該好好照料侄子。老天將為這樣的人間美德深受感動,想著人們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於他們,便將天神燒毀人間的消息告訴給那漢子,要他告訴人們於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門口點燃火把,以此免去災難。
  • 火把節快樂!
    今天是火把節先來科普一下我們的火把節吧!
  • 火把節|你們在「玩火」,我們來「防火」~
    當天上出現第一顆星星之際,人們各舞一把點燃的小火把,載歌載舞,環"紅花火樹"唱頌一通。祭頌火神居住在寧蒗縣的普米族,到了火把節這天,要舉辦祭頌火神活動。據傳,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為了子孫和與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潛入天宮盜來了火種,並以自己的身體當火炬把火種引到了人間,讓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時獲得了火。
  • 火把節的寓意和由來
    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除了漢族以外,還有很多少數民族,在眾多的少數民族節日當中,有一些非常好玩的節日,比如即將要到來的火把節,在我國很多的民族都有火把節,彝族、白族、納西族等都有慶祝火把節的傳統,不少人都不知道火把節是哪一天,那麼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2020年火把節是幾月幾號,2020年火把節是哪一天,2020年火把節放假安排時間表。
  • 激情火把夜·歡聲動八方——2020年平成集團火把節盛會圓滿舉行!
    今年火把節,雲南平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全體人員以高昂的精神面貌共同參與進來,成功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火把節晚會,不僅讓所有員工都感受到了節日的歡樂氛圍,更進一步的展現了集團團結共進,激情拼搏的企業精神和文化,賦予了本次火把節更多一層的內涵和意義。
  • 燃情七月,激情戶外 2017西昌大菁火把節率先燃爆今夏!
    以「清涼夏日•邛池流星」為主體的2017年中國(西昌大箐)火把節已經啟動 2017年7月15日上午十點舉行的2017年中國西昌大箐戶外越野場地推介會,拉開了2017年中國(西昌大箐)火把節的帷幕。本次火把節安排了豐富多彩的節目。2017年7月15日至7 月16日 ,在大箐鄉勝利村鵝掌河舉行戶外越野場地推介、自駕遊資源推廣、汽車文化展示;7月15日至7月16日 ,還是大箐鄉勝利村鵝掌河,有刺激的越野汽車、SUV、越野摩託車、ATV、UTV等越野運動項目的表演和體驗。
  • 三甲港火把節 沙灘露營群「驢」共舞
    沙灘露營火把節節目精彩紛呈,方式簡便有趣,最適合都市人放鬆身心。如舉火把許心願,主辦方將在沙灘上特製一塊許願牆,眾人可在牆邊舉著旺旺燃燒的火把,許下心願,寄託像海一樣寬廣的情懷;或在沙灘上舉著火把,圍著篝火圈,跳起左腳舞。
  • 爾蘇藏族和涼山彝族火把文化比較研究—— 王德和等
    他們在栽種以後苦於蟲害,偶然發現火可以治蟲,於是扎火把遊行莊稼地,用松香粉或砟碎的細松樹枝葉撒在火苗上助燃,引得烈火熊熊。一方面反映了農業生產水平的顯著進步,是農耕民族原始生產勞動滅蟲害的方式,另一方面又表現出他們崇尚火神崇尚大自然,是大自然崇拜的本土信仰使然。進一步來講,與其說是勞動方式,不如說是祈求山神和天神的一種本土信仰祭祀活動,所以我們說爾蘇藏族的火把節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
  • 西昌火把廣場 · 涼山火耀圖騰
    此全景區由黑虎之門入口廣場、火把廣場、火把山、民族演藝中心建築群和「涼山之鷹」後景區五個部分組成,而以圓形火把廣場為中心展開。位於景區前端的黑虎之門入口廣場是全景區的起始點。英雄支格阿龍於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這一天,帶領成千上萬的彝族同胞,到山上砍來松枝、蒿稈,紮成火把,到田間地頭去燒、趕蝗蟲,燒了三天三夜,蝗蟲燒滅了,莊稼保住了。為了紀念這個日子,人們便把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定為火把節。古老的神話傳說,折射出彝族人民不屈服於命運安排、抗擊自然災害的智慧和勇敢。
  • 2017年會澤縣「金鐘街道」第二屆彝族火把節長街宴舉辦公告!
    激情七月火把節舞動魅力新金鐘2017會澤縣金鐘街道第二屆彝族火把節長街篝火盛宴在以禮小區舉辦屆時,將在金鐘街道以禮易地搬遷扶貧小區舉辦主題為「激情七月火把節,舞動魅力新金鐘」2017會澤縣金鐘街道第二屆彝族火把節長街篝火盛宴。
  • 永不熄滅的火把
    無數認識、不認識的人手牽著手,圍著火堆舞之蹈之…… 這是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大涼山最熱鬧的季節,也是散布在全國各地的彝族兄弟姐妹回家的日子,因為——火把節到了! 涼山州布拖縣號稱中國彝族火把節之鄉,是彝族火把節的發源地,據說,在遠古的時候,天上的大力神思惹阿比和地上的大力士俄體拉巴比賽摔跤。
  • 2019年馬豆溝民族鬥牛文化園火把節歡迎你
    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蜚聲海內外,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中國的兩個彝族自治州之一,也是中國火把節最流行、最隆重的地區,2005年,"中國楚雄彝族火把節"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