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為白人至上主義張目!美國騷亂升級:暴露的不止是社會分層

2020-12-16 和訊網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近日,美國多地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白宮也因遭到示威者圍堵而一度關閉。由於示威者人數眾多,情緒激昂,並伴有暴力事件,包括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在內的多個地區出動了國民警衛隊維持秩序。

美國種族主義觀念根深蒂固

此次民眾示威的緣由在於明尼蘇達州「黑人之死」。從現有信息來看,這名叫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黑人被一位白人警察用膝蓋壓住脖頸達九分鐘之久。期間他不斷求饒,並聲稱自己無法呼吸,然而警察對此置若罔聞,繼續施暴,最終釀成慘劇。

這些經過被路人用視頻記錄下來,事情的來龍去脈得以公之於眾。

這一事件還造成國際影響。加拿大多倫多市的民眾也上街遊行,反對種族主義,呼籲維護公義。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在美國和加拿大都真實存在著種族主義;俄羅斯外交部則發表聲明稱美國人權系統性問題積累已久。

這一事件無疑是一個悲劇,而且是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發生在標榜「民主、人權、自由、平等」的美國,不禁讓人唏噓。

然而,如果對美國歷史有所了解的話,這樣的驚嘆或許就顯得有些幼稚了。

從歷史上看,美國的主流文化與核心種族是所謂的「WASP」群體(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即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

他們是最早從歐洲來到美洲新大陸殖民定居的人群,並從文化以及種族上定義了後來的美國。

「白人至上」依舊是美國社會潛規則

眾所周知,美國被稱為「移民之國」,早期的移民大都來自於西歐、北歐。從文化以及種族上與第一批殖民者類似,因而並沒有產生種族與文化衝突。

此後,美國的移民來源更加多元化,主要是東南歐移民的增加,因此也產生了一定的矛盾。但美國不斷開疆拓土,這些移民散落在各地,相互之間的矛盾並沒有充分暴露出來。

另外,這些移民也都認同美國的主流價值觀,積極融入美國社會。

當時的美國也被稱之為「熔爐」,無論來自於哪一地區的移民都能夠被同化為美國人。

▲圖片來源:我們視頻截圖

然而,隨著西進運動的結束,移民數量的激增以及多元化來源,美國國內的種族、文化問題日益突出。再加上就業機會的競爭,排外主義情緒高漲起來,美國政府繼而對特定國家和地區的移民予以限制,如《排華法案》、「亞洲禁區」政策等。

顯然,美國的種族主義歷史由來已久,其觀念更是根深蒂固,少數族裔受到排擠、歧視的現象屢見不鮮。

美國歷史上的「三K黨」(Ku Klux Klan)、「一無所知黨」(Know-Nothing)等都是排外主義、種族主義的急先鋒。

其中,非洲裔美國人所受到的歧視歷史最久、程度最深、影響最大。看過電影《綠皮書》的人會對這一點印象更加深刻。

在20世紀60年代民權運動之後,美國公開談論種族主義,尤其是歧視有色人種已經成為「禁忌」,然而「白人至上主義」仍然是一個公開的「潛規則」。

美國有色人種增加,白人危機感蔓延

隨著移民結構的變化以及不同族裔出生率的差異,美國人口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這一狀況加劇了美國的種族與文化危機。

預計到2027年,美國外國出生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將達到14.8%,其中主要是來自於亞洲、非洲、拉美等地區。

換言之,這一比例的增加將提高美國有色人種的數量。

據人口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美國少數族裔新生兒數量首次超過了白人的新生兒數量。這有可能成為美國人口構成的「臨界點」。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因而,美國白人擔心到本世紀中葉,他們可能成為美國的「少數族裔」。

此外,自民權運動以來,美國聯邦政府推行了肯定性行動(Affirmative action),為消除與補救過去在就業、教育等領域對少數族裔及婦女等群體歧視而採取了一系列政策與行動。

可是,這種情況又使得一些白人感受到了競爭壓力與不公平,一種「反向歧視」的思潮在白人中蔓延。尤其是對於那些藍領白人,他們的生活境遇與就業形勢其實也很不樂觀。

因而,白人危機感(無論是從種族、文化角度,還是從經濟層面)愈加強烈。川普當選一定程度上與這種「白人的危機」有關聯。

這種危機感分布在各個年齡層的白人中間,不僅年長的白人感受到了壓力,即便是千禧一代的美國年輕白人也感受到了壓力。

他們中接近一半的人認為對白人的歧視將成為與對黑人和少數族裔歧視一樣重大的問題。

可見,白人的危機感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白人的覺醒」,並繼而引發的白人維權運動與「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的維權運動已成為美國種族矛盾的核心焦點。

川普執政激化美國種族對立

據CNN出口民調顯示,2016年投票支持川普的30歲以下白人,比支持希拉蕊·柯林頓的多出4個百分點。

川普執政以後更是打破了傳統的「政治正確」,有意無意地為「白人至上主義」張目,進一步激化了美國種族對立的情緒。

不同族群之間的社會對立、文化對立的情況隨之更加嚴重。

可以說,川普治下的美國是一個更加分裂的美國。這不僅僅體現在黨派關係上,而且還體現在各種社會關係上,而後者對美國的影響將更為深遠、持久。

這次事件仍處於發展之中,其後續進程尚難預料,但這一事件發生的時間節點頗為特殊,因而其產生的影響可能會更為重大。

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社會文化層面,而且將會延伸到政治層面。

一方面,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趨勢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因疫情而死亡的人數超過了10萬之眾。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據美國疫控中心統計,在新冠疫情死亡案例中,死亡率最高的族群是黑人,大約是白人的兩倍,其次是拉美裔。這些人大都處於社會底層,經濟狀況脆弱,醫療衛生保障不足。

新冠肺炎疫情凸顯了美國的社會分層,暴露出階層固化的現實。

在此背景下,黑人等少數族裔早已對現狀心懷憤怒與不滿,此次事件如果處理不好或許會成為美國社會問題大爆發、大激化的一個導火索。

另一方面,此時正值美國總統大選之際,此次事件勢必對兩黨選情造成直接影響。

無論是川普或是拜登都已經行動起來,試圖利用本次事件來為各自選情服務。

歐巴馬夫婦也呼籲美國人行動起來,革除種族主義。

實際上,美國選民的態度也表現出極化現象,如民主黨強調種族平等、性別平等等主張,少數族裔對民主黨的支持更明顯。

共和黨則屬於保守派,主要代表了美國傳統文化與白人群體。

因而,兩黨對立反映了美國社會的對立,社會對立又進一步固化與擴大了兩黨對立。可見,黨派對立、社會分化、種族矛盾、文化撕裂、階層固化,這些正是當前美國所面臨的最具根本性的挑戰。

本次事件無論如何發展,它再次說明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那就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不平則鳴」,美國民眾示威運動實際上已經對川普政府敲響了警鐘。

美國政府若能在此次事件後加以深刻反思,並採取堅決行動把種族主義痼疾完全、徹底地根除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種族平等,則善莫大焉。

陳積敏,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這就是美國的白人至上主義,川普競選失敗可能會引起恐怖襲擊
    特拉弗斯曾經是反恐中心的代理主任,後被川普解僱。川普在全國民調中都落後,但他一再聲稱,在全國疫情大流行期間廣泛使用郵寄選票將導致「大規模欺詐和濫用」,導致對他不利的選舉結果被「操縱」。特拉弗斯說,「這種政治言論讓你很容易看到來自白人至上主義或其他右翼恐怖組織的反彈。」特拉弗斯並不是唯一持這種看法的人。
  • ...美國示威變騷亂,背後真是川普罵的激進左派,還是白人至上主義...
    此前他曾暗示白人至上主義者或州外人士煽動了這場騷亂。 在紐約市,一名高級警官說,一些無政府主義者甚至在抗議活動開始之前就計劃在該市製造混亂,他們使用加密通信來籌集保釋金,並招募醫護人員。負責警察局反恐和情報工作的副局長約翰·米勒說,在示威期間,他們維持了供應路線,分發汽油、石頭和瓶子,還派出巡防隊員去尋找沒有警察的地區。
  • 美國土安全部文件草稿:白人至上主義是美國「最致命的威脅」
    雖然三個版本對白人至上主義的語言描述略有不同,但均表明白人至上主義極端分子是美國面臨的最致命的國內恐怖威脅,且在「外國恐怖組織的直接威脅」之上。 這些草稿由美國一名媒體人士首先獲得並與美媒分享。國土安全部發言人拒絕對這一文件及其公開發布時間發表評論。
  • 哈維·佐丁:種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已融入美國血脈
    可悲的是,造成如今局面的主要原因竟是種族歧視和白人至上主義這對邪惡的孿生兄弟。然而,早在美國建國之前,「種族歧視」和「白人至上」就已經成為美國社會的基因,深入骨髓,並且一直延續到今天。種族歧視,指的是對某一種族的個人或人群的不公平待遇或者偏見。白人至上主義則是一種結構性優勢體系,在該體系下,白人在社會、政治和經濟領域均享有各種優勢。
  • 美國大選,白人至上主義遭川普利用,目的只是為了選票
    隨著9月30號美國第一輪總統辯論結束,有關川普拒絕譴責白人至上主義的言論,還是出現在美國社會,很多美國右翼的白人組織對此歡呼雀躍,覺得美國終於可以「撥亂反正」了。 但事實上川普真的支持白人至上主義麼?
  • 川普是白人至上主義的捍衛者,這是川普政權的根基
    川普在用謊言和虛假信息來欺騙美國大眾,川普也是用謊言和虛假信息來編制新冠疫情的,川普把謊言堅持到底就是真理,堅持到底的謊言才能讓川普的腦殘粉們認為川普的話就是真理。
  • 【美國研究】圓桌會:夏洛茨維爾騷亂:折射美國社會和政治困境的多稜鏡
    12日,「白人至上主義」者詹姆斯·菲爾茨駕駛汽車高速撞向抗議人群,當場造成1死19傷。截至14日,整個騷亂事件共造成近3死30多人傷,舉世震驚,在全美更引發對新納粹可能作為政治力量重新崛起的討論。弗州在夏洛茨維爾市實施緊急狀態,並將「團結右翼」集會定性為非法。 夏洛茨維爾騷亂發生後,美國總統川普未能在第一時間明確譴責「白人至上主義」。
  • 折射美國社會和政治困境的多稜鏡:六學者談夏洛茨維爾騷亂
    12日,「白人至上主義」者詹姆斯·菲爾茨駕駛汽車高速撞向抗議人群,當場造成1死19傷。截至14日,整個騷亂事件共造成近3死30多人傷,舉世震驚,在全美更引發對新納粹可能作為政治力量重新崛起的討論。弗州在夏洛茨維爾市實施緊急狀態,並將「團結右翼」集會定性為非法。 夏洛茨維爾騷亂發生後,美國總統川普未能在第一時間明確譴責「白人至上主義」。
  • 川普統治下的美國如此混亂,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美國人支持他
    沒有這次新冠狀病毒疫情,川普會毫無懸念贏得大選勝利的,這次疫情暴露了川普執政的無能和抗疫失敗的一團糟,川普現在把美國搞得如此混亂和分裂,川普依然有大量的支持者,因為川普是堅定的白人至上主義的捍衛者,在白人至上主義者看來,只有選擇川普,只有支持川普,才能保障白人至上主義在美國擁有的特權地位。
  • 疫情之下美國騷亂的根源
    新冠病毒仍在美國肆虐,而美國不愧是第一強國,再次創下新冠確診第一、死亡人數第一的雙重桂冠,雖然疫情期間美國的騷操作不斷,四處甩鍋,但整體疫情趨於緩和,本以為接下來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誰知道一個黑人的死亡,再次挑起美國種族主義的怒火,且越燒越烈,並向全球蔓延,十幾萬人的死亡抵不過黑人的一條命
  • 「白人至上」的隱形社會體制
    其實從「弗洛伊德事件」,到本次的「亂槍射殺黑人事件」,其核心還都只能算是西方社會的「非洲裔革命覺醒」,而受到種族歧視、攻擊更為嚴重的其他少數族裔,多數似乎還在沉默狀態中,飽受「白人至上主義」和「西方至上主義」的折磨。
  • 疫情之下的美國為何爆發大規模種族騷亂?
    美國白人警察對黑人的暴力執法事件,可以說屢見不鮮、時有發生,為什麼此次事件引發了如此大規模騷亂,甚至一度讓川普躲進了白宮的地下室?為什麼那麼多黑人不顧依然肆虐的疫情,無視「居家令」,冒著被感染的風險,依然走上街頭、要求討個說法?在筆者看來,此次大規模騷亂,至少表達了黑人的「三個不滿」。第一,對川普治下日益嚴重的種族問題的不滿。種族問題是美國的痼疾。
  • 白人至上主義滲透美主流社會
    2019年8月6日,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埃爾 帕索市,人們哀悼槍擊案的遇難者 美國反誹謗聯盟極端主義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2019年美國鼓吹「白人至上」的案例達到2713件,是2018 反誹謗聯盟報告就「白人至上」團體的影響範圍發出嚴重警告,認為他們可以利用社交媒體提供的便利性和匿名性,來傳播其意識形態而不必擔心遭遇抵制。根據其報告,大學校園有大量易受影響、對新觀點持開放態度的年輕人,是「白人至上」宣傳的重點目標,在那裡發生的反對移民、黑人、猶太人、穆斯林等少數群體的宣傳約佔宣傳總量的四分之一。
  • 抗議騷亂升級,全美近40城宵禁,弗洛伊德事件揭開美國社會頑疾
    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由美國明尼蘇達州白人警察執法致非洲裔男子死亡事件引發的抗議和騷亂5月31日仍在全美多地持續。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統計,全美至少40個城市發布了宵禁令,首都華盛頓和至少15個州已啟用國民警衛隊。
  • 與白人至上主義鬥爭到底!黑人組織在興起,川普無法忽視的力量
    美國發生的騷亂活動已經一個月有餘了,在這種背景之下,美國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現在騷亂止不住,各類團體紛紛崛起,在其中黑人組織顯得相當的突出,從目前的趨勢來說,黑人們已經意識到鬥爭不再靠散兵遊勇,現在黑人要抱團,建立起自己的組織,與白人至上主義鬥爭到底!
  • 美國白人警察對黑人暴力執法並不少見,為何這次引發大規模暴亂...
    美國白人警察對黑人的暴力執法事件,可以說屢見不鮮、時有發生,為什麼此次事件引發了如此大規模騷亂,甚至一度讓川普躲進了白宮的地下室?為什麼那麼多黑人不顧疫然肆虐的疫情,無視「居家令」,冒著被感染的風險,依然走上街頭、要求討個說法?在筆者看來,此次大規模騷亂,至少表達了黑人的「三個不滿」。第一,對川普治下日益嚴重的種族問題的不滿。種族問題是美國的痼疾。
  • 美國白人擔心2045年被滅絕?川普發視頻:老頭高呼法西斯口號!
    從美國建國伊始,白人至上主義就是美國一種重要意識形態。根據美國種族和種族主義歷史學家凱薩琳·貝魯的說法,越南戰爭後,白人好戰分子從支持現有種族秩序轉變為更激進的立場,即自稱「白人力量」或「白人民族主義」,其目的就是致力於推翻美國政府,建立白人家園。這類反政府民兵組織是暴力右翼運動的三大分支之一。另外兩個是白人至上主義團體(如三K黨)和宗教原教旨主義運動。
  • 美國騷亂現場驚現澳洲國旗!莫裡森惺惺作態刷存在,澳洲網友怒了
    大多數澳洲網友則對此發出感嘆,稱對於澳大利亞國旗已經成了極右翼,以及白人至上主義的標誌一事,並不感到奇怪和不合適。澳大利亞網友認為,這一幕的出現代表著澳大利亞已經「糟透了」。
  • 通訊:觸摸夏洛茨維爾的騷亂傷痕——撕裂美國大選年的種族之痛
    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在秋色點綴下,美國東部維吉尼亞州小城夏洛茨維爾靜謐迷人,市中心地標步行街上人們悠閒地散步或坐著享用咖啡,似已看不出3年多前那場白人至上騷亂留下的痕跡,但當地居民薩姆納·布朗日前向新華社記者回憶此事時仍心有餘悸。
  • 劉衛東:美國騷亂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美國因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導致一名非裔男子死亡而引發的抗議和騷亂愈演愈烈,很多地區發生打砸搶燒行為,不少州和城市出動了國民警衛隊,總統川普也在最新表態中提出或派軍隊前往各州幫助維穩。而在川普執政以來,美國國內的白人至上主義顯著回潮,這至少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白人群體對自身影響的持續下降充滿憂慮。白人自認為是美國「原住民」,但各類移民尤其少數族裔移民的增加使白人群體在美國社會上的主體地位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