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遷入新址,蘇州材料產業再添有利支撐

2021-01-13 澎湃新聞

材料科學是工業發展的底層支撐力量,也是目前制約我國製造業升級的因素之一。江蘇省此前籌備成立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經過一年過渡後,正式啟動遷入新址。12月27日,據《蘇州日報》報導,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遷入位於蘇州相城的蘇州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啟動區。

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由江蘇省政府、中科院、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和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共同發起,具體由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和蘇州相城區政府合作共建。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幹勇院士任院長,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任執行院長。

幹勇致辭表示,長三角新材料產業基地佔全國總量的1/3以上,產業和技術優勢明顯。研究院的定位是聚集長三角、全國乃至全球的研發力量,進行材料領域前沿技術和共性技術的攻關,完善研發成果轉化體系。

公共平臺方面,研究院主要建設材料分析表徵、材料大數據、材料儀器設備開發三個公共平臺。

體制機制方面,劉慶介紹,研究院將發揮團隊控股、輕資產運營公司的模式建設多個專業研究所,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重點支持細分行業龍頭企業願意出資解決的技術難題;在體系內部實現公共平臺、企業需求等的充分共享。

目前,該研究院正籌建國家特種合金技術創新中心。

從區域發展的角度看,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的正式落地,為「製造業重鎮」蘇州發展新材料產業提供又一支撐。

材料是製造業底層基礎產業。近年來,蘇州市將新材料作為主導產業打造。據官方數據,蘇州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3.34萬億元,蘇州規模以上新材料製造業企業超750家,在全省佔比達20%。

今年7月,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揭牌成立,落子蘇州工業園區。目標是建設國家實驗室,初步確定電子信息材料、生命健康材料、能源環境材料等研究領域。

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落子蘇州相城區。該區一度以「散亂汙」企業為主,2011年以後抓住京滬高鐵蘇州北站通車、南北高鐵在此交匯的樞紐機遇,將目光轉向大研發產業。2018年,蘇州相城區與江蘇省產業技術規劃院合作規劃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主要引進研發機構和研髮型企業。

當天的儀式上,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第35家共建研究所——有機功能材料與應用技術研究所也籤約入駐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蘇州|相城區|海鷹空天材料研究院|科技創新|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
    除了這項重磅表彰相城區還獲得了以下榮譽產學研合作示範載體江蘇集萃微納自動化系統與裝備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產學研合作示範企業中億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產學研合作示範區蘇州高鐵新城產學研合作突出貢獻個人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 長三角高校先進材料創新發展大會在蘇州相城舉辦
    蘇州市副市長陸春云: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落戶蘇州相城,對蘇州的產業和工業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希望通過本次大會,為本地引進更多新材料領域人才提供良好的契機,蘇州將張開雙臂歡迎大家到來。成立 · 儀式長三角高校先進材料創新聯盟正式成立長三角高校先進材料創新聯盟集聚長三角地區近30家高校,聯盟成員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以及秘書處單位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
  • 新材料產業發展,相城又結碩果!
    領導致辭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趙志強:江蘇省是新材料產業大省,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均居全國前列。希望蘇州相城能夠藉助此次專家園區行平臺,繼續聚焦企業自主創新、產業轉型升級,攜手國內外優質資源打造國內頂尖創新創業平臺,轉移轉化重大科技成果,聯合攻克前沿共性關鍵技術,共同培養高層次創新團隊,為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發力先進材料產業,大瀝再出發
    此外,大瀝具有龐大的商貿體量,擁有46個專業市場,8萬多個工商戶,年交易額超6000億元,為先進材料項目起到支撐作用。此時搶抓先進材料產業發展的新機遇,是大瀝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力佛山打造「一核一帶一區」 高質量發展的直接體現。
  • 海鷹空天材料研究院落戶蘇州 打造百億新材料產業集團
    海鷹空天材料研究院6日正式落戶蘇州市相城區,力爭用15到20年時間建成集多個材料產業集群為一體的百億級大型高科技產業集團。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蘇州8月6日電 (郭超凱)海鷹空天材料研究院6日正式落戶蘇州市相城區,力爭用15到20年時間建成集多個材料產業集群為一體的百億級大型高科技產業集團。作為國內一流的空天材料研發生產機構,海鷹空天材料研究院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和三院306所聯合組建。
  • 又一重量級研究院落戶相城,將打造百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
    相城先進材料產業又迎新盛事!海鷹空天材料研究院(蘇州)有限責任公司也正式在相城啟動海鷹空天材料研究院由航天科工三院設立,將構建「1+4+N」發展格局,力爭用15到20年的時間建設成為國家級航空航天材料研發生產基地,打造國家級先進材料技術創新中心、應用中心、成果轉化中心和空天材料研發生產基地。
  • 海鷹空天材料研究院落戶蘇州相城 打造百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
    海鷹空天材料研究院落戶蘇州相城 打造百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8月06日 17:51 A-A+ 海鷹空天材料研究院依託航天科工集團尖端材料技術,打造產學研一體的國家級航空航天先進材料及製品研發生產基地,是兼具「硬科技」與「軟實力」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業,集眾多優勢於一身,契合時代發展趨勢。
  • 瞄準前沿,江蘇加快打造先進碳材料產業集群
    常州作為江蘇最重要的先進碳材料產業集聚城市,逐漸形成一批龍頭企業和創新應用成果,已集聚碳一批石墨烯領域龍頭企業,湧現出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與核心競爭力的碳纖維領軍企業。今年,常州市新型碳材料產業集群被列入國家工信部先進位造業集群。「常州是長三角重要的先進位造業基地,軌道交通、智能電網等裝備製造業全國領先,工業體量超1.3萬億元。」
  • 搭平臺促融合 2020江蘇先進碳材料產業發展大會在常開幕
    共同探討在新的國家戰略背景下,先進碳材料產業如何走好發展之路,推動江蘇新材料產業「政、產、學、研、金、用」的深度融合,匯聚創新創業資源。  常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梁一波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常州是長三角重要的先進位造業基地,軌道交通、智能電網等裝備製造業全國領先,工業體量超1.3萬億元。近年來,常州積極布局石墨烯、碳纖維、碳碳複合材料等先進碳材料產業鏈,全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型碳材料產業集群。當前,以石墨烯為代表的先進碳材料產業正處於技術創新的關鍵期、產業應用的突破期和做強做大的機遇期。
  • 凱倫股份獲評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企業,領軍蘇州創造
    01  自主探索 領軍高分子產業  蘇州市先進技術研究院是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開放再出發的若干政策意見》(蘇委發〔2020〕1 號)及其實施細則的要求,經企業申報、地方推薦、專家評審、市創新例會審議等程序批准,培育高峰企業的重大舉措
  • 攜手大院大所 打造新興產業,成為蘇州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
    目前,姑蘇實驗室已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蘇州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所、高校開展合作,共同圍繞一體推進姑蘇實驗室建設,聯合在材料領域的頂級科研力量重點開展有產業應用前景的基礎前沿研究,為後續與產業界合作積累研發和技術基礎。
  • 先進材料智造未來!佛山南海大瀝鎮發布先進材料產業集群三年行動計劃
    也標誌著大瀝正式形成智慧安全產業和先進材料產業「雙子星」的發展格局。經過多年的發展,大瀝鎮有色金屬加工和貿易行業的產業鏈不斷延伸,年交易額超過4000億元,產業集群效應輻射全國,已發展成為國內外知名的「中國鋁材第一鎮」、「中國有色金屬名鎮」;同時,大瀝具有龐大的商貿體量,擁有46個專業市場,8萬多個工商戶,年交易額超6000億元,這對於先進材料項目而言,有著巨大的支撐作用。
  • 長三角一體化科創聯盟成立 擴大先進位造領域交流合作
    圖說:「長三角一體化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籤約儀式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為加快長三角產業合作、科技創新領域的一體化進程,10月25日,「新材料+先進位造」長三角一體化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舉行。
  • 聚焦服務成都先進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科創中國」新材料「科技...
    成都新材料學會將由四川大學王琪院士擔任會長,由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高校材料學院、四川省金屬學會、四川省機械工程學會等省級學會、成都玉龍化工有限公司、巨石集團成都有限公司等企業、成都先進金屬材料研究院、成都新材料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組成,致力於開展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學術交流,為從事材料科學技術研究、材料生產企業等有關部門和單位提供技術諮詢和服務。
  • 厚植產業「沃土」 滋養先進材料「成長」
    珠江時報記者/劉貝娜攝 12月2日,大瀝產業「朋友圈」喜迎新成員,注入更多新能量。在南海區大瀝鎮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大會上,3個院士項目、10個先進材料團隊正式籤約進駐大瀝。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你使用的根管修復材料、可降解快遞袋等,都有可能是產自南海大瀝。 誰掌握了材料,誰就掌握了未來。如今,一場圍繞先進材料的產業變革正在大瀝掀起。
  • 凱倫股份獲評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企業
    01  自主探索 領軍高分子產業  蘇州市先進技術研究院是根據市委《關於開放再出發的若干政策意見》(蘇委發〔2020〕1 號)及其實施細則的要求,經企業申報、地方推薦對於以實體經濟為支柱,特別是製造業為核心的蘇州來說,推進企業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對於迎接長三角綠色生態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實現「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和「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  自2017年起,蘇州市委、啟動並推動了兩批自主品牌大企業和領軍企業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工作。
  • 培育百億龍頭 扛鼎先進材料
    經過多年的發展,大瀝鎮有色金屬加工和貿易行業的產業鏈不斷延伸,年交易額超過4000億元,產業集群效應輻射全國;同時,大瀝具有龐大的商貿體量,擁有46個專業市場,8萬多個工商戶,年交易額超6000億元,這對於先進材料項目而言,有著巨大的支撐作用。
  • 大瀝觀察|先進材料產業新星初升!「廣佛黃金走廊」注入新動力!
    近年來,廣東省先進材料產業健康穩步發展,呈現規模化、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初具世界級先進材料產業集群雛形。據統計,2019年,全省先進材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1540億元,工業增加值5089億元,佔全省工業主營業務的15%,成為支撐廣東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之一。
  • 2020江蘇先進碳材料產業發展大會暨中國(常州)新材料院士專家報告...
    江蘇的先進碳材料產業起步早、發展快、成果強,石墨烯、碳纖維、碳納米管、碳碳複合材料和其他碳基復材等方面的研發應用處於全國前列,常州、南京、無錫、南通、揚州、鎮江、連雲港等城市在先進碳材料產業發展方面均有一定成效和特色。這其中,常州以「北有碳纖維、南有石墨烯」的產業格局,在江蘇省內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