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不到孩子努力,成績卻一直頂尖!是天賦?還是後天努力?

2020-12-11 斌子講小學數學

都知道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是為什麼有些孩子不用怎麼努力就能夠成績拔尖?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見過許許多多的學生,自己帶的過的,隔壁班的,學校裡特別出名的。各色各樣的都有,而有一類學生是所有人都會特別關注的,包括家長,老師,甚至校長。

就是你看這學生平時也是打打鬧鬧,作業也是吊兒郎當,可是每到考試,成績就特別突出,好像學習對於他來說就像喝水一樣簡單似的。

在小學階段這類學生會比較多,就我自己遇到的學生當中就有好幾位,上學遲到,上課睡覺,作業未完成的情況都有,可是考試就沒有見過一次掉鏈子。

而到了初中,這類學生有很大部分還是要從以前的學習方式中改變的,變的努力學習,端正認真,能保持看不到努力還能優異的學生就銳減了,如果到了高中還能保持這種情況,那老師也只能說:這孩子非常厲害!

基於好奇,我也對這些學生有了更多的關注和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也跟他們嘮嘮嗑,聊聊天,從交流過程中也了解了很多信息。所以總結了一下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分享。這些孩子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1.第一類,孩子天生聰明伶俐。

這類學生學習在別人眼裡就是開掛一樣,作業做完基本看不到他們去預習,複習,天天抱著籃球足球滿操場的玩,放學回家也都是以玩耍為主,因為家庭作業他們也早早的在學校利用課餘時間做完了,有些甚至在課堂上就做完了。

所以回家之後也沒有什麼其他任務,電視,遊戲可勁的造,可是成績就是很好,同學們除了羨慕就剩羨慕了。我總結這類學生就是天生讀書的料,花別人一半的時間學別人兩倍,三倍甚至五倍的知識。

這類學生就像國寶熊貓一樣的稀少,奉勸所有孩子不要羨慕他們,做好自己,因為我知道我羨慕也改變不了什麼,雖然我也想自己的孩子和他們一樣,可光羨慕是沒有用的。還是要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

第二類,聰明加方法正確

本身孩子很聰明,但是孩子會隱藏自己,我以前帶過一個學生,學校裡你基本看不到他下課時間做作業,刷題,但是回家之後他會把題目全過一遍,會做的題直接PASS,不會的題型繼續鑽研,專攻自己還有欠缺的方向,直到弄懂為止。

而且他還有一本厚厚的錯題集,每次做完錯題都抄錄在這本題集當中,每次臨近考試的時候就專門複習這本資料,效果非常的棒。

這是孩子爸爸教給他的方法,我也是後期跟家長溝通的時候家長告訴我們老師的,我覺得這樣提高了效率,孩子在家已經將自己的知識漏洞補齊了,課堂上又認真聽講,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所以學校裡你是看不見他努力的。

第三類,課堂效率超高。

這類學生呢上課腦迴路非常快,老師講一題他能想到很多題目,甚至可以找關聯題然後區分差別,能舉一反三,而且還善於總結。

我還記得14年我帶的一個班,我在講題,有一個學生直接提問我,老師,另外一題和這一類題很像,區別就在於什麼什麼之類的,是不是這樣規律。

我當時被孩子問的一時沒反應過來,因為他說的題目只是我在之前的課堂上偶爾提了一次,這種時候,你不得不佩服孩子的能力。

其實就是因為這種善於思考,善於總結,你就會發現他已經把每一個學習過的知識分析的透透的,理解也是透透的,並且能運用的實際題型中,所以對於各種知識,題型,他都做到爛熟於心,也就看不到他怎麼努力了。

第四類,基礎功底紮實。

這一類學生的成功可以說是家長和孩子共同的努力,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家長就給孩子嘗試學了各種內容,尤其是以低年級為主,很多小朋友在上小學一年級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各種學習,算術,識字,繪本,看圖寫話。

這類學生的識字量甚至可以超過中段的學生,而數學的計算,理解能力也已經到了遠超同齡的階段,生字掌握足夠之後對於寫作的提升那是毋庸置疑的,畢竟以他們的知識積累完全能適應小學低年段的學習。

所以說學習起低年級的課程,根本沒有難度,也就出現了你看不到這類學生努力,但是成績相當好。

不過這類學生如果低年級不保持正常的學習狀態,等到了小學中段,他們和大部分的孩子的差距就會不斷縮小,甚至被其他學生反超都是正常的,所以也沒有必要去羨慕他們,畢竟在你玩耍的年紀,他們已經開始了學習。

這幾類其實都可以看出孩子的聰明才智,絕對是出類拔萃的,區別就在於用的方法不一樣。

而不管哪一類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天賦好不代表結果就好,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有人比的也不是中間的過程,而是結果,是面對大抉擇時候的臨門一腳,所以在這我想跟大家說,不需要去羨慕別人,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努力還是很重要的,只有掌握了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成為學霸的關鍵。

周恩來總理曾經就說過這樣的話: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當他們還在沉浸在自己非常聰明的自戀中時,我們已經悄然趕上了。

所以,不管是你的天賦如何,也不管是周圍的環境如何,作為學生,老師希望你能夠堅持自我,意志堅定,不受外界影響。孟子有雲: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希望我們要意志堅定。要知道學習和我們生活一樣,辦法總比困難多,遇到難題想辦法一步一步克服,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為學霸

本文作者:斌子老師

作者介紹:一位從業十一年,喜歡研究小學數學解題技巧,解題思路和分析學生心理的小學數學老師,喜歡斌子老師文章的朋友們可以收藏,點讚,評論,轉發,非常感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大胃王」的飯量是正常人的十倍,是天賦異稟還是後天努力?
    除了有些人天生吃了長不胖,或者胃口比較大以外,是不是也有可能通過後天的努力達到這樣大的胃口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為什麼網絡上的那些大胃王一次性可以吃下那麼多的東西,在鏡頭下的他們到底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手段?好多大胃王都是身材嬌小的女孩子,比如首先進入我們視野的是來自日本的木下他是個非常嬌小而且面容清秀甜美的小女生,她的身材比我們正常人要瘦上許多,不過他的胃口真的超大。
  • 股市上真正的高手,天賦多一些還是後天努力多一些?
    我個人認為在股市上投資最重要的是後天努力。天賦也佔一部分,但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進行一定的彌補。我這個人就屬於天賦很一般的人。我自認自己只有一兩成的炒股天賦。因此我用了10年時間才走進了投資正道。如果一個人天賦更高一些,大概五年以後就有可能會悟出一些投資的規律。什麼是天賦呢?天賦就是適合於炒股的性格,心理,思維方式。我這個人在心理和性格上實際並不適合炒股。我的心理素質較差,非常容易興奮。在投資過程中經常失眠,甚至感冒。而且在交易時還出現心跳加速,胡思亂想。持股能力也很差。
  • 是天賦決定,還是努力至上?轉變過程全靠這兩點?
    「苦練的天才」像是一個遙遠的傳奇,令人不禁想問:要挑戰成功的頂點、往更高處追求卓越,究竟是天賦決定一切,還是努力至上?  事實上,每個人都擁有基本的天賦,世人最大的誤解即是將天賦當成能力,殊不知天賦代表的是潛力。鈴木一朗已用自身經驗向世人證明:養成有紀律的「刻意練習」習慣,才是站上頂峰的唯一關鍵,運動天賦不過是他起步的一塊基石。
  • 章子怡說演員如果沒天賦,後天再努力也沒意義,這話講得有些過頭
    在最近的《我就是演員》第三季中,章子怡關於演員天賦重要還是努力重要的論斷,引發了很大爭議。章子怡認為演員的天賦最重要,如果天賦不行,後天再怎麼努力也無濟於事。
  • 從平庸到出色,天賦和後天的努力哪個更重要?
    所以很多人認為,天賦比後天的努力更重要,沒有天賦,不管你再怎麼努力,始終不可能趕超別人。天賦固然很重要,有天賦是優勢,天賦加上後天的努力,就會實現「雙贏」。但是這個世界上,擁有天賦的人是極其少的,大部分人都是普普通通,平凡無奇的人,對於這部分人來說,沒有先天的優勢,後天的勤奮更為重要。相聲演員嶽雲鵬早年說相聲的時候曾被觀眾轟下臺,他有說相聲的天賦嗎?不見得,如今的他成為觀眾熟知的相聲演員,更多的是他後天的勤奮和努力換來的。
  • 孩子的成績跟天賦有關係麼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孩子的成績跟天賦有關係麼?我覺得學習也是一種天賦,肯定有關係,但不是決定因素。天賦+努力=好成績。同時,孩子的培養還需要因地制宜,發揮其優勢。一、聰明的孩子,並不一定刻苦,要把聰明勁兒用在學習上,才有效果。
  • 傳奇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天賦在努力面前不值一提!
    NBA是個天賦溢出的聯盟!這裡是全世界的籃球聖地,聚集著世界頂尖的籃球運動員,也代表著全世界頂級的籃球水平!NBA從來不缺乏有天賦的球員,天賦異稟的人才比比皆是,然而最後能兌現天賦成為傳奇巨星的人可謂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縱使你是個天才,來到這個地方仍然需要後天的錘鍊!
  • 人的先天聰明重要,還是後天努力重要?
    人的先天聰明重要,還是後天努力重要?《尚書》有言:「斅學半。」斅,讀音xiào,音義皆同「效」,指的是一個通過效仿學習,從而領會並獲取知識本領的過程,所以《說文》講:「斅,覺悟也。」俗話說:「不會斅哩,發癢撓哩。」還說:「天生一半斅一半。」
  • 先天條件重要還是後天努力重要?
    先天條件重要還是後天努力重要?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不妨給你講幾個故事,隨後再思考這個問題。幾個案例小A出身在農村家庭,家裡世代務農。上學期間,小A還算聰明,加上比同齡人刻苦努力,她成功考上了縣一中。在同學的對比下她的學習愈發顯得力不從心,復讀一年後勉強上了一所大學,畢業後進了一家企業上班,在大城市艱難地生活著。小B同樣出身農村,由於她平時不愛學習,初中畢業後就草草進入社會,幹著底層工作。幾年後跟自己同村的小夥結了婚,年紀輕輕生了好幾個孩子,為了生活奔波勞累。
  • 天賦決定區間,努力決定取值
    天賦是基礎,努力決定高度。我認為天賦決定了上限。而努力程度則決定了你能有多接近上限。沒有天賦,再怎麼努力,也到達不了頂峰。有天賦不努力,也達不到天賦的上限。天賦決定了你的上限,努力程度決定了你的下限。確實,在相對頂尖的學生裡面,天賦的影響就會凸顯出來,而且越往前,這種感覺就會越明顯。但是我覺得,以大多數人努力程度之低,遠遠沒有達到要拼天賦的地步。很多自怨自艾的人連要拼天賦的地步都沒達到。準確點說 ,我認為中高考, 想考個好高中,大學,按常理用不到天賦的……(無特指任何高校 ,個人認為天賦確實很有優勢就對了, 但是努力一定也有成效)。而且,知道努力就算是一種天賦了吧。
  • 我孩子學習很努力,但是為什麼學不好?專家:智力是天生的!
    關於智力是否決定學習成績,一直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話題!有專家對清華大學500個學生的家庭教育深入調查發現,得出結論:這些孩子能考上清華的核心原因並不是家庭背景、個人努力程度等,而是他們的平均智商在129~131之間!
  • 萊萬多夫斯基談成功:光有天賦還不夠,後天的努力也很重要
    他表示,要想成功,除了天賦之外,後天的努力也很重要。萊萬說:「如果你是16歲、17歲、18歲或19歲,你踢球在什麼水平並不重要。在16歲到22歲之間,你需要保持向上的心態,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當你18歲的時候,因為你有過人的天賦,一切對你來說都很容易,在你28、29歲多次成功之後,你可能會感到滿足,停滯不前。你可能錯過了建立一種努力向上的心態,因為你成功的方式太過簡單了。」「光有天賦是不夠的。你可以很有天賦,但不努力就不可能獲得巨大的成功。
  • 決定孩子數學成績的,不是天賦和努力,而是這2個被忽視的重點
    很多家長,甚至老師都認為只要孩子掌握的解題的方法和公式,在數學這門課上就能遊刃有餘。所以,在考試的時候經常能看到,不少孩子因為沒見過這類題型而丟分。這實際上就是丟了學習數學最基礎的東西,不管孩子怎麼努力,數學成績都是上不去的。
  • 當孩子問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現在,中國的家長比任何時候都要重視孩子的成績,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正在讀書的時節,家長們對孩子的要求也很高,總的來說,中國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基本要求就是:孩子,你要努力讀書。 但是,我想很多家長也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面對著成堆的試卷的時候,他們會問家長: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呢?
  • CBA新秀觀察:張鎮麟天賦出眾,但個人努力和客觀環境也很重要
    CBA新秀觀察:張鎮麟天賦出眾,但個人努力和客觀環境也很重要。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新賽季四輪而論,張鎮麟無疑是最出彩的一年級新生。很多熱帖試圖解讀這種現象,比如認為是CBA水平太低了,NCAA出品的可以輕易在CBA大殺四方,或者乾脆就用「天賦」二字解讀,反正這種詞比較熱血大家喜歡,加上媒體推波助瀾,好像人家的成功就是天賦可以概括的。在這我想討論一下,其中會既會提到他的先天優勢,也會提到他的後天努力,國內外成長環境等主客觀因素等等。受不了說他好,以及受不了說他一句不好(比如他相對優越的發展環境)的同學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 努力PK天賦
    不出意外的話,總決賽穩了,甚至看到奪取總冠軍的希望了,加油吧,熱火,你們是努力的代表。總有人說塔圖姆上限很高,可我總覺得他的天賦也就這樣了,當年選秀的時候,他的天賦不是最高的,只是即戰力是當時最強的,即戰力強就意味著天賦不是頂級的,身體素質也一般。至今為止,季後賽的表現是非常穩定的,但是獺兔缺少爆炸性的數據,基本上每場拿過20多分,季後賽需要球星的爆發,之前名氣很小的穆雷,季後賽經常打出漂亮的數據。杰倫的表現還是對得起自己二當家的身份的,沃克、海公公都是來輔助他們的,也是盡心盡責。
  • 天賦一詞只不過是不肯努力的人安慰自己的話語
    當她吃完以後說:我曾經也想開一家星級餐廳,但是無論怎麼努力也好,都還是做不上去。吃過你做的菜之後才知道,原來我無論怎麼努力都沒有用。很多人都說人的成功是靠:99%努力+1%天分。還是語言上的?藝術創作上的?還是適合當個人生導師?- 1 -以前在一個公眾號裡看到一個故事;一個清潔工死後去問上帝「上帝啊,我這一生碌碌無為,為什麼其他的人就如此成功?」
  • 郝蕾打臉章子怡:沒天賦的努力沒意義?你只是比較幸運而已
    章子怡以「天賦論」,重創演員信心,郝蕾持「努力論」,給演員加油打氣,臺下的戲比臺上的戲還要精彩。相對章子怡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言論,大家更喜歡郝蕾的觀點。因為章子怡起點太高了,謀女郎出道後,星途一直順暢,沒接過爛戲的她,給出的建議難免不夠接地氣,為此引發網友熱議,上了熱搜。沒有天賦的努力毫無意義嗎?當然,不!
  • 孩子學習很努力,但總考不出好成績,一般和這幾個原因有關
    按說,孩子學習這麼努力,考出好成績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她家孩子上初中以後,成績一直在中遊徘徊,從沒有考出好成績......我上過十幾年的學,也是一位媽媽,周圍還有幾位朋友當老師。所以,自認為對孩子的學習狀態和心理,還是比較了解的。
  • 到底是天賦重要還是努力重要?戴建業:努力才是可以改變的方向
    到底是天賦重要還是努力重要,戴建業老師這樣解讀:「天賦肯定重要,但天賦改變不了,努力才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方向。比如李白的才華可能是超過杜甫的,但杜甫最後的成就可能和李白旗鼓相當,李杜齊名。李白寫詩真的是一派天然,他幾乎是脫口而出,而杜甫依靠的卻是艱苦的讀書破萬卷的努力來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創作水平的。在我看來,努力最重要。」上次和菲菲在小區「一戰成名」之後,她真的改變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