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月 11 日,長沙生態動物園,小朋友隔著玻璃和動物互動。圖 / 記者謝長貴
上一次去動物園是什麼時候,你還記得嗎?你印象最深刻的又是些什麼呢?是小浣熊在地上翻肚皮?是看到猴子在吃蔬果?還是 ……
這些都只是作為遊客的我們看到的動物園,可在飼養員的眼中,他們看到的和我們看到的不一樣。
3 月 9 日,瀟湘晨報迎來第 19 屆讀者節,我們將主題定為:" 你 · 我 · 它——拒食野生動物,構建生命共同體 "。現在讓我們跟隨飼養員走進一個不一樣的動物園。
3 月 10 日,因為天氣不錯,長沙生態動物園內迎來了不少遊客。
園內,可以看到獅虎長廊裡,東北虎、孟加拉虎、白虎等 " 大貓們 " 都在悠閒地享受陽光。它們有的在木架上打盹,有的在清理自己的 " 虎皮大衣 ",有的則在巡視領地。
雖然,這只是園內一角,但這樣的愜意充滿了整個動物園。愜意的背後,是飼養員的各種小心思和努力。
居住
" 小平房 " 搖身一變 " 泳池大別墅 "
長沙動物園(老園)在運營了 54 年後完成了它的使命,2010 年 9 月 27 日,長沙生態動物園正式對外開放。
加上 " 生態 " 二字的動物園有了很大的改變,從居住環境來說,以老虎獅子為例," 它們的外運動場就比在老園時增加了 10 倍甚至 20 倍 "。生態動物園負責人介紹,之前在老園時,因為環境限制,獅子、老虎們的籠舍雖然也有內室和外室之分,但是外室的面積也就十來個平方米,並且還是水泥地面。去動物園觀賞時,只能看到它們在籠舍裡無聊地走來走去。
現在的獅虎長廊裡,動物們的外室面積擴大到了近 200 個平方米,地面也鋪設了草地等綠植,並且搭設了棚架,建了水池,老虎們可以在外室的場地裡展示更多的動作,比如在棚架上攀爬、遮蔭、打盹休息,或者在草地上翻滾,又或者可以和同一個籠舍的小夥伴們吼上幾嗓子,打鬧玩耍一下。
寬闊的車行區,更成了動物們的天下,它們成了那裡的主人,觀賞的遊客則坐在遊覽車裡,成了匆匆過客。車行區裡的動物都是放養狀態,又分為猛獸區和食草區,其中,猛獸區又分為孟加拉虎區、東北虎區、白虎區、獅區、豹區、狼區、熊區。
在食草區,長頸鹿們的居住環境也從以前的兩間籠舍變成了兩棟籠舍和幾個很大的室外運動場。" 一棟籠舍就有 200 多個平方米,即使到了冬天,長頸鹿在室內也有足夠的空間,並且室內還有地暖,可以讓習慣了熱帶氣候的長頸鹿安全過冬。" 該負責人表示,除了長頸鹿,河馬、大象、猩猩等動物的籠舍都比以前更好。工作人員對動物的籠舍都進行了丰容,儘可能增加一些爬架等等器具,符合動物們的生活習性。
食物
簡單地餵食變成 " 尋找美食行動 "
為了讓動物們保持天性,除了在居住環境上儘可能讓它們施展天性,在飲食上,動物園也在不斷進行嘗試調整。
" 我們試過給猛獸進行活禽餵養,這對於訓練它們的捕食、狩獵能力確實有一定的幫助。" 該負責人說,但是他們也經常接到遊客投訴、建議,說捕食活禽太殘忍,畫面太血腥。飼養員們就換種方式,比如說把食物裝在紙盒裡,藏在室外場地的樹上、棚架上,讓它們自己去尋找食物。對於獅子、老虎這些食肉動物,飼養員們一直是餵食新鮮牛肉、雞肉、羊肉和豬肉等等,還會進行魚肝油、鈣片、微量元素等食劑的補充。
對食草動物,飼養員們一直是採用新鮮草葉和乾草等交替餵食。" 給長頸鹿的樹葉有女貞,我們園裡就種植了一些。等到冬季,沒什麼新鮮樹葉時,就給它們採購乾草葉,比如桑葉等。"
繁育
有些小幼崽要上 5 到 8 個月 " 幼兒園 "
長沙生態動物園繁育了不少老虎。" 以前在老動物園,我們沒有專門的產房,生態園裡就有,並且有專門的育幼隊伍。" 該負責人說,他們一旦發現老虎、獅子等猛獸有交配的情況,就會按照相關動物的孕期來做繁育的準備。
到孕期差不多快結束時,就會密切關注它們。" 老虎到了產前,情緒會變得暴躁,食慾也會下降,有可能會不吃東西。" 該負責人說,當老虎出現這樣的情況時,飼養員就會把它轉移到產房裡,產房裡有監控,可以 24 小時關注它的生產情況。如果老虎媽媽出現棄崽,或者不會餵養等情況,育幼員就會進行人工幹預,把虎崽抱出來照顧。負責人說,有些老虎是第一次當媽媽,所以沒有經驗,但是到了第二胎、第三胎的時候,它可能又會照顧小虎崽了。
專門的育幼隊伍會對小虎崽進行餵食、餵水、排尿、排便等照顧。對於虎崽而言,育幼中心就像小朋友上幼兒園一樣,生活到 5 至 8 個月大小了,它們才能從育幼中心 " 畢業 "。
醫療
給它們看病少不了食物引誘
動物們生病也是常有的事,飼養員也要注意觀察動物們的變化,發現有反常現象要及時給動物們進行檢查,讓獸醫給它們進行治療。
該負責人說,之前園裡的大猩猩紅寶就發過一次燒,當時飼養員發現它有點不太對勁,和平時不一樣,不怎麼愛動,飼養員叫它也不怎麼搭理。後來飼養員用食物把它引到室內,在治療籠裡給它進行了紅外線測溫。" 猩猩跟人的體溫差不多,當時我們就發現紅寶發燒了。" 獸醫為紅寶進行了相應治療,對猩猩也可以採用吃藥、打針、輸液等治療方法。他介紹,平時飼養員會對靈長類動物進行訓練,發現它生病時也會用到平時訓練的內容,比如叫它的名字,食物引誘或者食物獎勵。
瀟湘晨報記者黎棠長沙報導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