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廣靈|剪紙,大號,木頭人偶,還有更多趣味民俗等你來體驗

2021-01-14 玖榮千慧

晉善晉美,遇見廣靈。

這裡是恆山東麓,太行以北,

獨特的地形山水

造就了廣靈獨一無二的民俗文化。

今天,

小編就帶你體驗一把廣靈花樣繁多的趣味民俗!

廣靈剪紙

「鏤金作勝傳荊俗,翦彩為人起晉風。」

山西剪紙,早在唐朝便被詩人李商隱吟詠稱頌。

時間的長河跨過千年,歷史的色彩仍舊鮮豔,

記錄他們的便是工藝。

廣靈剪紙俗稱「窗花」,作為中國剪紙三大流派之一,廣靈剪紙是手工藝傳承的重要代表。

廣靈剪紙以其鮮豔的色彩、生動的造型、纖細的線條、傳神的表現力和細膩的刀法獨樹一幟,自成一派,奠定了剪紙行業的至尊地位, 被譽為「中華民間藝術一絕」。

2008年,廣靈剪紙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也是很想低調,但是實力不允許

廣靈剪紙作為當地最具實力的產業之一,2008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廣靈大號

廣靈大號是廣靈獨有的一種器樂,號筒如倒扣的甕一般,當地人也稱這種號為大甕號。

廣靈大號相傳是明末清初有名的大臣魏象樞所制。

明崇禎年間,蔚縣名人魏象樞與廣靈人易向南同朝為官且相互交好,後來滿清入關,魏象樞做了清朝官員,易向南隱退回鄉。

易向南的夫人故去時,家貧無力操辦喪事,恰逢魏向樞回鄉,看到故友的窘迫之狀,便依照當時宮廷上朝所用禮儀朝號的形制特點製成了與之相似的大號,大號發出的聲音低沉、悠長,他動用多名下人組成依仗隊送別故人之妻。

後來大號便成了廣靈和毗鄰的蔚縣獨特的民間祭祀樂器,流傳至今。

廣靈跑馬驢

跑馬驢多作為秧歌隊伍的一部分出現,但它那優美的舞姿,生動有趣的表演,極受歡迎。

木頭人偶

廣靈木偶戲,古時又被叫做傀儡戲,起源於唐代初年的廣靈縣八角地村,形成於唐太宗年間,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最初的木偶雛形像古人用的麻油燈,故而稱之為「燈樹子」。到了清朝順治年間,廣靈八角地木偶戲達到了鼎盛,逢年過節時期每個村子裡都會演木偶戲。於是,「燈樹子」更名為八角地木偶戲。

「木偶戲以晉劇和廣靈秧歌為主要唱腔,表演中的一招一式都是取自戲劇。

舞獅表演

舞獅是廣靈常見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

車船,秧歌等表演

廣靈秧歌又名"優歌",它是流行在廣靈、渾源以及河北省的淶源、蔚縣、易縣一帶的地方戲曲,由當地的蹦蹦戲、民歌以及北路梆子劇種之影響發展壯大而成。

據清朝乾隆十九年撰寫的《廣靈縣誌》記載:"春場在先農壇。是日,設春筵用優歌。"由此可見,廣靈秧歌的形成年代,起碼也在乾隆十九年以前,甚至在清初康熙年間就有其雛形。

廣靈燈籠

燈籠又稱燈彩,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工藝品,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

廣靈縣的古燈籠,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工藝品,經過歷代燈彩藝人的傳承,現已成為獨特的藝術品。

廣靈古燈往往會以鐵絲、布料、木材為原料,手工編織糊制而成,外觀古典,製作精良,樣式已達上百種,是稀有的傳承品。

種類:直桶燈、收腰燈、開景燈、宮燈、福祿壽喜燈、旋轉宮燈等。

好啦,介紹了這麼多,是不是很心動,來廣靈,體驗一把獨特的晉文化,絕對不虛此行哦!

朝氣蓬勃、域美頤養、生態溼地

好吃又好玩的廣靈等你來

相關焦點

  • 塞外江南—山西廣靈
    還有的輔之以金色勾邊,由形似達到神似。如關公圖的幾幅剪紙,人物和馬的神態自然傳神,栩栩如生,體現了極高的表現力和藝術性。還有百虎圖等,以陽刻的方法展示百虎的形態,線條流暢自然,一剪一刀頗見功夫,構成了工筆畫的意境。
  • 趣味「童」行,福利多多!古鎮親子遊園會等你來打卡~
    古鎮親子遊園會等你來打卡~ 2020-12-04 1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旦淨末醜,全家邀聚民俗會
    民俗活動屬於幼兒園「節日教學」活動之一,目的讓小朋友們更多的了解和體驗傳統的民俗文化。202名老師,給孩子們準備了七個板塊18個遊園活動。小朋友們也系上大紅綢子跟著老師們扭了起來:「哈哈,我要騎著小毛驢逛民俗會嘍!」瞧!快來看,這栩栩如生的毛驢和旱船還有長長的舞龍,都是幼兒園的老師們純手工「打造」。
  • 本周六來五緣灣看花燈賞民俗鬧元宵 最長吊龍來「鬥陣」
    2月11日上午9點,由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湖裡區委區政府共同舉辦的第十三屆廈門元宵民俗文化節,將在五緣灣紅星美凱龍廣場熱鬧開場,邀您歡樂鬧元宵。  最長吊龍來「鬥陣」  民俗文化展演歷來是元宵民俗文化節的重頭戲。
  • 《百工圖》——廣靈的《清明上河圖》
    《百工圖》——廣靈的《清明上河圖》水神堂位於廣靈縣城東南一公裡的壺山上,它是集林、山、水為一體的自然風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清代當時廣靈各行各業組織的一個行業會首。當時,行業會首們聚在這裡,商討事業問題。裡面供奉的是在我國春秋時期各行各業的始祖。
  • 中國年·看西安|新城區「十二生肖剪紙展及民俗講座」走進幼兒園
    中國年1月7日上午,由西安市新城區委宣傳部、新城區文化和旅遊體育局、新城區婦聯主辦,新城區文化館、新城區文化館東尚分館承辦,東尚愛幼幼兒園協辦的「『中國年·看西安』新城區2020年多彩非遺魅力傳承——十二生肖(剪紙)展及民俗講座」活動在東尚愛幼幼兒園舉行
  • 把機械人偶當作職業的手工匠人:用木頭機關讓玩偶動起來
    成都人俞宸睿是為數不多的機關人偶裝置(Automata)製作家。在媒體公開報導中,俞宸睿是在成都的唯一一位專職機關人偶裝置製作家。利用各類機械原理,依靠一個個凸輪、連杆,來重塑機械之美。在裝置的舞臺之上,是靈活自如的玩偶;在裝置的舞臺之下,是旋轉不停的齒輪。
  • 傳承共享·記住鄉愁 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熱鬧上演
    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曾舒琪 謝瑩)傳統美食、非遺技藝、民俗體驗、獅王爭霸、古風巡遊……數不盡的特色民俗文化等你來體驗!19日上午10:00開始,媽媽的味道、傳統技藝展、民俗集錦展、文化遺產展、傳統傘藝展、嶺南服飾展、趣味猜燈謎、民俗新體驗等民俗文化展覽及民俗互動體驗系列活動準時開場預熱,吸引了一大批周邊居民前來參觀體驗。
  • 當青花瓷遇見剪紙
    與古代各類藝術品較難製作不同,剪紙工藝從材料到製作則顯得相關便捷和簡單。一張紙,一把剪刀或一個刻刀,即便未經過專業學習,亦可隨心而創作。因此,剪紙藝術的真正難度是在於它的設計與創新。正因為剪紙作品於製作工藝上相對簡單,故從清代、民國以來,剪紙藝術受到廣大百姓的喜愛,在東北城鄉各地甚至偏僻農村,均得以普遍流行。
  • 寶安民俗古韻悠長 千年文化傳承共享
    姚任等領導參觀傳統技藝展區,了解特色手工技藝剪紙、核雕、粵劇、粵繡、非遺美食,在青磚藍瓦間同臺亮相。12月19日至21日,為期三天的第二屆寶安區民俗文化節在新橋街道清平古墟舉行。千百年來,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民俗文化在這裡交融、碰撞、傳承與發展,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寶安民俗。
  • 旺狗迎新:一幅剪紙七種寓意!剪紙狗賀新春
    以下內容,今天中午11:45分直播的《經視1時間》將為你進行詳細報導!         今天的主角,就是來自剪紙之鄉—山西平遙的剪紙狗,這些惟妙惟肖的圖案,到底是怎麼剪出來的呢,來看今天的節目。     記者現在是在山西省平遙縣,身後就是有著兩千七百多年歷史的平遙古城了。
  • 元旦快到了,一起試試曼妙的雪花剪紙
    不論你身處南方還是北方,冬天怎能讓孩子沒有雪花玩呢!相信嗎?只需一張手工紙,一把剪刀,就能創意出各種千姿百態的雪花來了。  趕快來看看下面分享的雪花剪紙idea吧,一定會讓你和孩子大開眼界。大手小手一起來剪一剪,將曼妙的雪花裝飾家裡的房間,看,原來冬天可以這麼文藝十足:)  雪花剪紙花樣  畫出不同的花樣,就能剪出不同的效果的雪花圖案,是不是很神奇  先來試試,這入門級的圖案吧
  • 市剪紙家協會會長張金石女士明後兩天來我館展示剪紙技藝
    10:30左右親臨遼陽民俗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為觀眾展示剪紙技藝,現場為大家講解剪紙的創作過程,觀眾還可以進行剪紙體驗,讓大家體驗到剪紙獨特的藝術魅力。張金石女士多次在我館舉辦現場剪紙技藝展示張金石,遼陽市剪紙協會執行會長,遼陽市民革婦女工作專委會委員,遼寧省剪紙協會副會長,遼寧省、黑龍江省剪紙聯誼會副秘書長,吉林省滿族剪紙研究會會員,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委會常務理事
  • 國慶•民俗自然陝西丨走波浪谷,觀大黃河 ,訪乾坤灣.編柳筐,學剪紙,唱紅歌.走抗戰路,感延安精神!盡在陝北民俗自然體驗營
    ► 歌聲中的陝北是這樣的: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 詩詞中的陝北是這樣的: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課文中的陝北是這樣的: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 菜譜上的陝北是這樣的:正宗的洋芋擦擦、小米涼粉、黃河鯉魚、燉羊肉……而這個國慶,我將帶領大家去發現和領略陝北除此之外的更多面的魅力
  • 弘揚傳統民俗文化,創新文化傳承方式,武漢天地工匠市集收官
    楚天都市報記者朱澤端午節小長假期間,由武漢天地、楚天都市報聯合舉辦的工匠市集引爆江城,帶給小孩和大人不一樣的民俗文化體驗。「大人在這裡找回了童年,小孩在這裡找到了父輩的童年。」家住徐東的王先生說。通過工匠大師「擺攤」、互動表演、現場體驗等方式,武漢天地工匠市集創新傳承和弘揚傳統民俗文化的方式,受到了市民的好評。大師「攤主」展示武漢民俗17日上午,武漢天地工匠市集在武漢天地文化廣場正式開市。
  • 源遠流長的孝感雕花剪紙
    孝感雕花剪紙,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荊楚大地民間藝術之瑰寶。始興於西晉,主要作為祭祀用品。唐宋,開始步入裝飾行列。至明清,伴隨刺繡盛行,作為刺繡「底樣」的剪紙藝術發展成熟,並被坊間廣泛應用。在孝感雕花剪紙研究所的檔案室裡,收藏著早年藝人們使用過的行頭:木製的花樣箱,大號的撥浪鼓,還有一本本泛黃的花樣冊。花樣冊裡,花鳥蟲魚躍然紙上,生活場景豐富幽默,勞動畫面惟妙惟肖。孝感雕花剪紙,廣泛來源於民間,蘊含著民族精神素質,為廣大人民喜聞樂見,與民俗民風緊密相連,鄉土風味極強。
  • 山西師大文學院民俗學社開展文明校園剪紙活動
    為積極響應山西師範大學「我的校園我做主」主題系列活動的號召,引導文學院學子樹立主人翁意識,建設文明校園,10月18日上午,山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民俗學社攜手「學雷鋒,送溫暖」小組共同舉辦「脈動青春,美動校園」剪紙活動。活動吸引400餘人前來參加。
  • 2020年北京市民體質促進民俗趣味運動會落幕
    人民網北京11月2日電 10月30日,2020年北京市民體質促進民俗趣味運動會在三裡屯街道工三廣場舉行。本次比賽是今年北京市民體質促進民俗趣味運動會的最後一站,社會體育指導員代表在活動現場講解並示範了體質促進項目,分析了每個項目對促進體質健康起到的作用。
  • 大同廣靈縣,最強高中,當屬廣靈一中!
    廣靈人口不算太多,到2020年的時候還不足20萬人,但是廣靈縣對於教育的重視,卻少有縣城能比得上。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廣靈縣實力最強的一所高中,廣靈一中。廣靈一中廣靈一中位於廣靈縣中心位置,學校創辦於1950年,是一所歷史悠久,實力雄厚的省級示範高中。
  • 北京市民體質促進民俗趣味運動會落幕:讓運動走向社區
    運動會現場 主辦方提供中新網北京11月1日電 由北京市體育局支持、北京市社會體育管理中心主辦的2020年北京市民體質促進民俗趣味運動會1日在三裡屯街道落幕,這也是今年該項賽事的最後一站。這項走進社區的運動會旨在讓社區居民通過積極參與體驗,對體質促進項目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運動會現場 主辦方提供2020年北京市民體質促進民俗趣味運動會自9月啟動以來,將體質促進項目和民俗項目以趣味運動會的形式在社區廣泛開展,分別走進了太陽宮地區、大紅門街道、大屯街道、六裡屯街道、三裡屯街道5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