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區筆架山下,一座新體育館正在崛起,隆隆作響的施工聲中,仍有人記的被拆除的深圳體育館。
深圳體育館曾是深圳的地標。
1985年,深圳體育館落地,設備之先進,功能之齊全,超過首都體育館和上海體院館。
此時的深圳人口不到百萬,有人稱體育館6000座位實在太多。
體育館建成後獲獎無數,還為深圳拿下第一個魯班獎。
2016年,華西三公司將這塊象徵「工匠精神」的獎牌,捐贈給深圳博物館永久收藏。
01
深圳體育館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到來。
1986年11月,轟動全國的第四屆「力士杯」健美賽在這裡舉辦。
比賽現場像會議一樣安靜,全場觀眾凝神屏息,鴉雀無聲,只有照相機的咖咖快門聲。
數十位女子穿著比基尼登場,秀身材,擺造型,場內坐著有六千名觀眾,812名中外記者湧入體育館。
比賽還沒結束,國外媒體在報紙上發出評論:中國民眾的思想解放越來越大膽。
從初賽到決賽,七場比賽,原本10元、15元的門票被炒到200元。體育館內外,1000多個望遠鏡瞄著場中央。
這場比賽,最後被央視評選為當年的全國十大新聞之一。
1986年中國加入國際健美聯合會,為了「與國際接軌」,國家體委規定,參加第四屆全國健美比賽的女運動員,必須穿三點式泳裝。
規定一出,舉國譁然,人們聲討歐美腐朽沒落的文化正在侵蝕中國,沒有一個城市敢接這塊「燙手山芋」。
兩難之下,國家體委找到深圳,時任深圳市體委群體處處長陳均儒後來回憶到:「內部討論了幾次,後來體委領導拍板,搞就搞,特區嘛,還是要敢闖。」
此時的中國還沒有專業健美運動員,參賽者多是武術、舉重、體操運動員出身,還有工人、服務員和學生。
然而就在申辦期間,東莞舉辦的一場全國健美邀請賽卻惹出了麻煩。很多參賽選手的父母堅決反對,比賽期間,甚至有群眾報警舉報東莞正在上演黃色活動。
1986年夏天,第四屆「力士杯」健美賽排除萬難,終於在深圳如期舉辦。
根據運動員體重,比賽分為輕量級和中量級。
22歲哈爾濱軸承廠工人孫恆身材勻稱,肌肉線條分明,可惜冠軍實力太強,最終屈居輕量級亞軍。
除個人賽外,她和同工友宋國儒一起搭檔混雙,遺憾再次惜敗,獲得兩個亞軍。
27歲陳靜獲得輕量級和全場兩項冠軍,在嘗試健美前,她曾是四川省專業雜技演員。
比賽的焦點是東道主錢躍蓮和丈夫冷高侖。冷高侖曾是1983年第一屆「力士杯」70公斤級冠軍,夫妻二人最終獲得混合多項冠軍。
冷高侖和錢躍蓮
賽後,全國各地掀起了健美熱潮,很多人記住了冷高侖,有人稱他為中國健美第一人。
不過體操王子李寧才是那個時代的全民偶像。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李寧一人承包3枚金牌,2年前世界盃賽場,更是拿下男子體操7枚金牌中的6枚。
高光之下,李寧的離場卻顯得尤為悲涼。
1988年,漢城奧運會,李寧傷病復發,未獲一枚獎牌。十年艱辛,一朝淹沒,中國英雄從此成為「罪人」。機場工作人員看到李寧,揶揄說:哪裡不好摔,跑到奧運會上摔。有人給他寄刀片和繩索,紙條上寫著:體操「亡」子,上吊吧。
奧運會後,李寧宣布退役。
1988年12月16日,李寧在深圳體育館召開告別體壇演唱會,唱了一首《揮一揮手,難說再見》。
02
同樣難說再見的,還有此時的深圳。
1988年,蛇口招商大廈九層一個普通會議室裡,三位專家和蛇口青年進行了一場座談會。即興對話中,「淘金」一詞成為爭議焦點,青年人來到深圳,究竟為了謀生賺錢,還是應該為了祖國命運奮鬥。
此時的蛇口,每天都充滿了爭論,沒人想到這場對話會引起巨大風波,震波從南傳到北,從國內傳到海外……
風波之中,理想和現實需要一個明確的答案。
1992年,一輛綠色專列駛入深圳火車站,一位88歲的老人走下專列,他說,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
這一年,這座年輕的城市按下了加速鍵,人們奔跑在深南大道兩側,聽聞夜晚炸石的聲音;也有人在體育館前揮舞留念,目送港星的往來。
從這一年開始,娛樂演出成為深圳體育館的名片。
每年有幾十場演唱會在這裡上演,港星來到內地舉辦個人演唱會,深圳體育館是當之無愧的首選。
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黎明,當年的「香港四大天王」都在這裡留下了足跡。
劉德華演唱會 深圳體育館
明星火爆,演唱會門票也隨之水漲船高。低時兩三百元,高時七八百元,但體育館演唱會內,依然座無虛席。
狂熱的觀眾經常跨過觀眾席的擋板,和歌手們握手、合影。
郭富城演唱會結束後,兩位女粉絲不願離去,在更衣室哀求安保人員,讓她們在郭富城坐過的椅子上坐一會兒。
躁動的背後隱藏著混亂,狂飆突進的繁華終將付出代價。
1993年,深圳體育館前濃煙滾滾,深圳市召開焚化毒品現場會,現場焚燒83公斤毒品。
焚燒毒品
同年,兩朵碩大的蘑菇雲從深圳北部升起,清水河倉庫發生爆炸,方圓五百平方米內幾乎夷為平地,國貿大廈玻璃被震的粉碎,附近午休的人從床上被高高彈起,又重重落下。
爆炸之後,沒人知道倉庫內存了什麼東西。有人說:深圳人犯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常識性錯誤。將危險品倉庫與油罐等放在一起,無異於在油桶邊放上了火柴。
二十年多年過去,大爆炸的痕跡早已消失不見,唯有一個叫做清水河的傷口隱隱作痛。
2019年7月8日,一聲巨響,深圳體育館1600多噸的屋蓋轟然坍塌,瞬間塵土飛揚,坍塌的屋蓋猛烈地撞擊地面,碎落的石塊射向四方。
數名施工人員被困,獲救後,3人因傷勢過重死亡。
致命的坍塌本可避免,無奈縱有工人提醒風險,施工方仍執意不改方案。
體育館外,施工圍擋掛滿警示板,安全禁令佔據最大篇幅。
博物館內,魯班獎閃閃發光,優良的施工質量曾是深圳體育館的驕傲,如今永久的掩埋在人為事故中。
03
2003 年 8 月,中美籃球對抗賽在深圳體育館舉行。
作為中國男籃新一代的領袖,姚明在賽場上大殺四方。此時的姚明,地位和影響力與日俱增,他意識到歷史和命運對他的挑戰,一年後的雅典奧運會,姚明在板凳席怒砸毛巾的畫面被全世界轉播。
和男籃對抗美國職業籃球明星隊不同,女籃面對的是真正的WNBA球員。儘管輸掉了比賽,主帥宮魯鳴仍然稱讚球隊的拼搏,此時的宮魯鳴不會想到,12年後他將率領中國男籃重回亞洲之巔。
姚明和隋菲菲獲男女最佳表現獎
籃球只是深圳體育館的一抹激情,真正讓球迷瘋狂的是足球,很多年內,這裡都是深圳足球的主場。
2002年11月10日下午,深圳體育館,深圳平安對陣天津泰達。
常規時間內,雙方一球未進,直到傷停補時階段,深圳平安隊獲得一個點球,球進後全場歡聲雷動。
歡呼聲中,一位名叫「我為伊狂」的網友坐在場邊,神情略顯迷茫。隨著平安保險的戰略轉移,深圳平安隊即將易主。球場另一側,球迷拉起「勝也愛你,敗也愛你,離開深圳不愛你」的巨型橫幅。
走出體育館,我為伊狂連夜寫出萬字長文《深圳,你被誰拋棄》,在人民網上貼出後,文章如一枚深水炸彈,引爆了這座城市的集體情緒,人們批評城市治安惡劣、環境捉襟見肘,政府效率低下,要求加快改革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令人沒想到的是,此篇網文開創了政府對話網友的先河。時任深圳市長于幼軍與「我為伊狂」談了整整兩個半小時。談話結束時,我為伊狂說,市長講話消除了他的許多疑惑,他對深圳未來充滿信心。
于幼軍(右)與我為伊狂(中)見面
那個賽季,深圳隊獲得甲A聯賽亞軍,這是球隊在甲A時代的最佳成績。當年12月,深圳市足球俱樂部被健力寶集團全資收購。
2018年8月,深圳市體育中心貼出公告,深圳體育館即將被整體拆除。
拆的理由很充足,體育館容量太小,配套功能落後,將新建體育館用於舉辦WTA年終總決賽。
2020年,推土機隆隆進場,清除了深圳體育館最後的殘骸。
深圳騰飛的重要歷史見證,消失在慶祝深圳特區40周年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