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擺脫過剩執念,停止自我否定,要做最頂級的自律

2020-12-27 Q我的家常事

做好的生活,就是懂得「斷舍離」。

近些年,「斷舍離」風靡全球。但人們對它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於居所、物品等外在事物的表層上。

真正要斷舍離的,其實是我們的心。

1、無能為力的事,當斷。

現實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誰不想十全十美?可是有些事情我們終究是不能控制的。

世間最無能為力的事,莫過於生離死別。

2015年1月16日下午16時55分,著名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於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病逝,年僅33歲。

她是家中獨女,父親是武漢音樂學院副教授姚峰。

從2011年被查出患上乳腺癌到去世,短短4年時間。女兒離世,父母悲痛欲絕。

中年喪子,無論對誰來說,都是一生中的重大打擊。

姚貝娜在病床上提出過,一旦去世,就把遺體捐獻出去。去世前一周,姚貝娜的父親代表她籤署了眼角膜捐獻協議。

為了支持女兒,姚峰與妻子也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

總有一些事,我們是無能為力的。

結局無法改變時,不妨告訴自己,當斷。唯此,生活還能繼續。

2、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

大家應該都知道謝霆鋒、張栢芝、王菲的感情糾葛。

2000年,在電影《花樣年華》的慶功宴上,謝霆鋒牽手大自己11歲的王菲。

2003年,王菲和謝霆鋒分手。從此以後,謝霆鋒與王菲的感情暫時畫上了句號。

2004年,王菲和李亞鵬順利步入婚姻殿堂。

2006年,謝霆鋒在巴拉望群島,包下整個島來為張栢芝製造求婚驚喜。

2012年,謝霆鋒、張栢芝正是選擇離婚。

2013年,王菲、李亞鵬在烏魯木齊離婚。

2014年,王菲、謝霆鋒複合。

兜兜轉轉十幾年,謝霆鋒還是和王菲走到了一起。

作為謝霆鋒前妻的張栢芝通過經紀人微博表示:從開始到現在柏芝都真心祝福霆鋒及王菲的戀情。

王菲的前夫李亞鵬也備受關注,李亞鵬曾在微博開口,首次就「鋒菲」複合作出回應,「孩兒她娘,祝福你,加油!」

中國人講究緣,相識是緣,相聚是緣,看著舒服,叫有眼緣。

紅塵中,男男女女,分分合合,總有情深緣淺,亦會有佳偶良緣。

有緣的人,無需多言,不用揣摩,如清風自在,蝴蝶自來。

生命中與你無緣的人,當舍。此處若無緣,他處或有良緣。

3、心中煩欲與執念,當離。

不惑之年的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空有一身抱負與文才,卻只能謫居此地。

在失敗與無奈中,換作他人,或許縱慾聲色,自暴自棄。

可是,他是蘇東坡。

他認認真真地去種田,麥子、豆子、青菜、瓜果甚至茶葉,吃穿用的,他都種上了。

吃不起牛肉,他便發明出了「東坡肉」。

偶爾和朋友去划船遊江,寫出了千古名篇《赤壁賦》

他不得意,不失意,友人感嘆生命短暫,他卻安慰要珍惜這一時一刻的清風明月,便是我們的所得與難得。

蘇東坡心裡不煩嗎,他不覺得冤屈嗎,他對事業沒有更高的追求嗎?

一定是有的,不然也不會說出「黃州如在井底」這樣的話。

但是,他沒有任自己被這些煩欲、執念所牽制,而是選擇斷舍離,選擇活在當下。

生活中的大多數煩惱,不過是得不到、愛不得、做不了。握緊雙手,只是空空的虛無。張開雙手,你就擁有了一整個世界。

心中煩欲與執念,當離。

斷、舍、離,是治癒人生的一劑良藥。

無能為力的事,斷;無緣的人,舍;心中煩欲與執念,離。

不管年齡如何,不管健康與否,都請讓「當下」的自己獲得自在的人生,充實地過好「當下」。

相關焦點

  • 當斷、當舍、當離
    想不通的事情,當斷。在這紛紛擾擾的人世間,我們總會遇到一些讓自己想不通的事,比如付出善意之後,為什麼卻得不到回報,信任一個人,為什麼受傷的是自己。當我們總是拿這些事情去折磨自己,就很難活得開心自在。其實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符合常理,有些事既然想不明白,就別再去想了。與其深究,不如放下。沒有緣分的人,當舍。
  • 愛情裡的「斷、舍、離」,讓你的愛情輕裝前行
    其實,在感情的世界裡,同樣需要「斷舍離」,確切的說應該是「斷、舍、離」。何為「斷」在愛情裡,最容不下的就是「曖昧」,所以和以前的前男友或者前女友就不要再有任何聯繫了。斷:任何讓你不舒服的事物或人,只要肯扔掉,就會變得舒服;如果不扔掉,就會一直不舒服。舍:凡是讓你煩心的事情或人,既已成過往就不要再執著,放下執念,內心才能回歸安寧。離:面對不喜歡的工作就換一個喜歡的,面對不愛的人就離開,人這輩子,不能「湊合」過。
  • 「斷」「舍」 「離」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佛經裡說人間的最苦是求不得和愛別離。人類執著於生命中酸甜苦辣的事物,是因為它是我們的人生,人的一生十之八九有太多的不如意和心酸。面對親人的離去,我們無能為力,面對與愛人的離別心縱有萬般不舍,也默默送上祝福。
  • 當斷,當舍,當離!
    當斷,當舍,當離。1,斷,即斷絕不需要的外物。滾滾紅塵,物慾橫流,身陷令人目眩神迷的誘惑之中,許多人難免控制不住雙手和內心,得到了,還想得到更多,得不到的,便不擇手段獲取。最後到頭來,看似擁有,實則空無一物。古語說「嗜欲深者,其天機淺」,被欲望左右的人,常常容易陷入煩惱,生活總是糾結於得失之中而不幸福。斷絕一切不需要的,是根本幸福生活的開始。
  • 放下執念,做減法人生
    無能之事——當斷;生命中無緣之人——當舍;心中凡欲執念——當離;目之所及,皆是過往,放下執念,才能回歸安寧。如今的社會,太多的欲望,太多的誘惑,讓我們的心蠢蠢欲動。人生的種種苦惱,總混雜在我們對物質的追求和對物品的執著中。所有煩惱皆因欲望而起,一切都為庸人自擾。
  • 夜讀丨斷,舍,離
    無能為力的事,當斷 古人說,知己不怨人,知命不怨天。人力有時盡,不是所有事情都能人定勝天。 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事情發生,卻無能為力做些什麼。與其繼續糾結,不如輕裝前行。 漢代有個人叫孟敏。有一天他背著瓦罐去街上賣,結果一不小心把瓦罐給摔了。但是他倒好,頭也不回地往前走。
  • 《斷舍離》中最勵志的一句話,不足30個字,卻道出成年人的痛處
    在人與物的關係中,我們佐證了斷舍離的重要性,東西只有在使用的時候才有價值,這就要求我們放棄對物品的執念、放棄所謂的捨不得,讓物品流入更需要它們的人手中,去發揮更大的作用。《斷舍離》是日本山下英子創作的家庭生活類著作,她推出的概念: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 1881TPWS 讀書會8月份「斷 舍 離 打掃你的靈魂」邀請函
    1881興趣小組 — 8月份讀書會活動邀請《 斷
  • 無能為力的事,當斷則斷,當舍則舍
    大學畢業時男孩執意要回自己的老家發展,說是家中的獨子,父母含辛茹苦把他養大不容易,要陪在父母的身邊。女孩不捨得這份戀情,畢業後跟著男孩回到他老家發展。結婚後,女孩漸漸發現現實生活跟理想生活相差的越來越遠。最為要命的是她發現回娘家成為她最奢侈的事情。每次媽媽打來電話說想女兒了,男人都因路遠,工作忙為藉口讓她失望的掛斷電話。
  • 《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短短25個字,卻道出最聰明的活法
    「斷舍離」的概念其實很簡單:斷:斷絕想買回家但是不實用的東西,舍:捨棄家裡破爛不堪的那些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在遊刃有餘的自由空間。《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短短25個字,卻是中年人最聰明的活法書中最走心的一句話,也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範鬱的執念,當離」。每個人讀都會用不同的感受,也是中年人最聰明的活法。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而最頂級的自律,是懂得克制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而最頂級的自律是這兩個字,那就是……克制!無論是做人還是處事,也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要有一顆忍耐之心,懂得克制,以律己之心克制自己的欲望,自始至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平和心。這樣才能抵制欲望的侵害,做到真正的自律,贏得自由的人生。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而最頂級的自律是這兩個字,那就是……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而最頂級的自律是這兩個字,那就是……克制!無論是做人還是處事,也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要有一顆忍耐之心,懂得克制,以律己之心克制自己的欲望,自始至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平和心。這樣才能抵制欲望的侵害,做到真正的自律,贏得自由的人生。
  • 如何用穩定健康的自尊,擺脫自我懷疑否定,成為被機遇善待的人?
    綜上所述,長此以往,就會導致第5種因素:5.習得性無助導致的「低自尊」自我否定慣性。我為了擺脫讀書時期,因為同學們無意的起鬨,導致的「外貌焦慮」,整整走了十幾年的彎路。那期間,我總因為自己沒有傾城傾國的外貌,就極端地否定自己擁有的一切優點,放大自己的缺點,不斷否定和過度消費來彌補。回憶一下,大家都有太多相似的經歷。所以一個普通人的成長曆程,一個女孩的生活中,會經歷太多太多的「低自尊」時刻,還不自察。平白無故,徒增了許多煩惱和自我成長的阻礙。
  • 開學前,從頭髮開始斷、舍、離
    開學前,我要把拖了幾個月要做的整理給完成,來一次斷舍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切從頭開始,我的整理和斷舍離從頭髮開始。頭髮已及腰,但頭髮比較易斷,一直掉發比較嚴重,想剪但是捨不得,也因為心情有點喪今天終於到理髮店給剪了。剪成了齊肩發,剪的時候理髮師還說捨得嗎?我說不然呢,對啊不捨得我就拔腿就跑了。
  • 最頂級的自律,就是做到斷舍離
    學會斷舍離,才能回歸簡單孩童時期是內心最簡單澄澈的階段,隨著年歲增長,人們背負越來越多的「無用包袱」,即使每一步都沉甸甸,人們依然不願扔掉他。不曾想,越是捨不得扔掉的東西,反而給自己帶來更多麻煩。最好的自律,是斷舍離我有一個大學舍友,每周都會整理自己的衣櫃。每一次,她都會把衣服全部擺出來,再將不經常穿的衣服捐掉。那些捐出去的衣服,有很多是嶄新的。
  • 夜闌心語|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
    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能在這句歌詞中看到自己的經歷:隨著年齡增長,我們交往的人也越來越多,但終究有些人敵不過歲月的考驗,走著走著就離開了,能一路走下來的,也就知己二三。原來,長大後的人生,是做減法的過程。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欲執念,當離。心的通透,不是因為沒有雜念,而是在於明白取捨。
  • 「我肯定做不到」,孩子總是自我否定?要教孩子「正確歸因」
    即使是做對了,也會覺得是運氣好。其實孩子這種表現就是一種自我否定的行為,因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才會十分害怕出錯。孩子總是會覺得自己是做不到,對於自己的能力沒有十分的把握。其實孩子這種自我否定的情況存在於普遍的家庭當中,許多孩子都會有這種表現,因為不相信自己或者總是覺得自己做不到,往往就會表現出不自信,陷入自我否定的感情漩渦。他們的大部分表現都是不敢嘗試。導致他們一遇到問題就馬上退縮,遇到挫折就肯定會覺得自己是做不到的。
  • 《斷舍離》中最精闢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道出成年人痛點
    斬斷心中的執念,慢慢做減法,發現生活的自在。也許,這就是越來越多的人愛上斷舍離的原因吧。書中最經典的一句話,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短短25個字,卻道出成年人的痛點:「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
  • 《斷舍離》9句經典語錄,教你放下執念,過極致的人生
    有時候何不放下執念,也放過自己,過得開心一點呢?最近朋友向我訴苦:「最近生活過得很糟糕,房東虎視眈眈要漲房租,公司經濟不景氣要裁員。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漂亮的衣服買不了,喜歡的東西也買不了。最慘的人生就是像我這樣,沒錢也沒有快樂!生活真是太難了!」我只能勸勸朋友想開點,畢竟在今年這個特殊階段,沒有誰過得很容易。
  • 《斷舍離》最經典10句話:不糾爛事,不纏爛人,才能讓生活更高效
    斷舍離是通過立足當下和新陳代謝原則,梳理自己與物品的關係,先從觀念上認識現狀,停止自我否定,構想居所具體布局,然後通過雜物整理了解當下自己的真實需求,進一步構築令自我愉悅的生活狀態。生活節奏太快,煩惱和雜亂,一本《斷舍離》幫我們理清生活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