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俄天然氣項目傳來「捷報」!澳大利亞在華市場或被搶走

2021-01-08 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周三(1月6日)晚上新華社最新報導稱,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永清-上海)江蘇段線路第七標段今天(6日)已經正式開工,這標誌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南段沿線各省線路工程已經全面進入建設階段。

據悉,該管道南段將途徑河北、山東、江蘇和上海等地,計劃將於2025年正式建成投產。該管道投產之後,日輸氣量將比現有的輸送能力提升近3倍,超過5000萬立方米。這不止能實現「北氣南下」,而且也對國內能源安全提供了新的保障。

報導指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分為北、中、南三段進行建設,其中北段(黑河-長嶺)和中段(長嶺-永清)已經正式投產通氣。在全線投產通氣後,該管道每年最大的輸氣能力可以達到380億立方米。

這是什麼概念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為9656萬噸,折合1352億立方米,380億立方米的輸氣量已經相當於我國2019年進口的28%。也就是說,屆時俄羅斯天然氣有望佔據中國天然氣市場近3成的份額。

這很可能是澳大利亞等中國目前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國不想看到的。作為中國天然氣最大的供應國,2019年澳大利亞對華供應的LNG(液化天然氣)佔中國LNG進口總量的50%,佔天然氣總進口量的近31%,穩坐中國最大天然氣供應國的寶座。

而一旦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全線投產通氣,那麼俄羅斯將有望成為澳大利亞在華天然氣市場的最大競爭對手。隨著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增加,澳大利亞在華市場份額也很可能會被搶佔,屆時其在中國市場最大供應國的地位也很可能會不保。

文 | 陸爍宜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審 | 凌明

相關焦點

  • 關鍵時刻,中俄堅定站在一起,俄計劃對華煤炭出口取代澳大利亞!
    1月7日,有媒體援引日媒文章報導稱,俄羅斯計劃啟動新的合資企業和管道項目,將煤炭、天然氣和石化產品輸送給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中國。其中一個項目投入運營後,預計到2023年俄對華煤炭出口量將翻近一番,達到6300萬噸。日媒評價稱,這足以取代中澳關係惡化後的澳大利亞對華出口。
  • 澳大利亞「算盤落空」,俄羅斯計劃: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翻一倍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對清潔能源的推廣,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天然氣買家之一。數據顯示,哪怕是在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仍穩步上漲。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前9個月中國天然氣進口量累計達到7373萬噸,同比增長了3.7%。而作為中國天然氣最重要的供應國,澳大利亞、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國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 加大對華出口!中俄衝刺2000億美元目標,澳洲訂單突然暴跌
    中俄貿易衝刺2000億美元目標 自中俄天然氣管道項目建成後,俄羅斯對華出口的天然氣就一直在持續增長。天然氣合作是兩國貿易中的成功典範,中國國內對天然氣的需求強勁,而俄羅斯豐富的天然氣資源恰好能滿足我國對天然氣的進口需求。
  • 俄羅斯天然氣公司決定明年對華供應的天然氣將增加一倍
    【文/觀察者網 李煥宇】俄羅斯對華輸氣管道「西伯利亞力量」是我國為獲得穩定多元的天然氣氣源取得的重要成果。自去年12月開始供氣以來,俄羅斯已經取代烏茲別克斯坦成為我國第三大氣態天然氣供氣國。到明年,俄氣的份額還將迎來一次躍升。
  • 日媒:俄設想對華煤炭出口增加一倍,取代澳大利亞
    資料圖(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眼瞅著有機會加強對華能源出口,俄羅斯啟動新的合資企業和管道項目,將煤炭、天然氣和石化產品輸送給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其中一個項目設想將俄對中國的煤炭出口增加一倍,這足以取代與中國關係惡化的澳大利亞的對華出口。中俄領導人去年底同意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推進雙方合作,其中就包括能源項目。中國領導人表示,「真金不怕火煉。危難時刻,中俄關係的獨特優勢和寶貴价值愈加凸顯」。
  • 最新:俄羅斯天然氣年產量或增至1.4億噸!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來源:金十數據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3日最新消息,俄羅斯能源部門近日通過了一項《能源戰略》計劃,打算在2035年時,將液化天然氣(LNG)的年產量提升至8000萬-1.4億噸。據悉,俄羅斯此前的計劃為到2035年每年生產7000-8200萬噸天然氣。去年12月,中俄共同開發建設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正式通氣。按照此前我國與俄羅斯籤訂的合同,"西伯利亞力量"項目下俄羅斯將對我國中石油供氣30年,每年向中國出口380億立方米天然氣。
  • 中俄關係再進一步!2000億目標將達成,俄羅斯或支持90個中俄項目
    多個國家之間的交易合作項目都由於疫情的原因被迫終止。但是與經濟的蕭條發展不同的是,中國有俄羅斯的交易合作項目越來越多,雙方關係越來越緊密。據當地時間12月3日,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在接受採訪時,對中俄未來的交易發展保持積極良好的態度,米舒斯京還提到了希望雙方能夠加快實現此前定下了兩千億美元貿易目標。
  • 中俄天然氣管道南段工程開工,長三角地區將受益匪淺
    據新華社7月28日消息,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南段長江盾構穿越工程正式動工(永清-上海段),這也就意味著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未來供氣將迎來一個全新的階段。據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消息來看,這條線路的天然氣最遲將於2025年6月正式投產,屆時每年供氣數量將達到了189億立方米,而這條管道途經我國的9個省區市將受到極大的好處。據悉,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途經我國境內的距離越長3371公裡,而俄羅斯境內管道全長約3000公裡,目前經過中國的管道已經成功建造了1740公裡,並按照北段、中段和南段分時建設。
  • 中俄戰略夥伴合作氣衝雲霄
    為此,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永清-上海)江蘇段線路第七標段於1月6日正式開工,這標誌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南段沿線各省線路工程全部進入建設階段。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南段自北向南途經河北、山東、江蘇、上海,預計將於2025年建成投產。屆時,俄羅斯天然氣將直通上海,實現「北氣南下」,投產後日輸氣量超過5000萬立方米,比現有輸送能力提升近三倍。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正式投產運營俄羅斯天然氣即日抵達京津冀
    隨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以下簡稱中俄東線)吉林長嶺分輸站出站閥門徐徐開啟,歷時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在我國境內途經9個省區市,境內段新建管道3371公裡,利用已建管道1740此次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中段的建成投產,將有利於改善環渤海地區空氣品質,拉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完善區域能源結構;同時與已建的東北、華北管網、陝京管道系統及大連、唐山LNG、遼河儲氣庫等互聯互通,有效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應能力和調峰應急保障能力,提升供氣能力2700萬立方米/日,助力今冬明春北方地區清潔取暖。
  • 海外市場再傳捷報 埃及,我們來啦!
    海外市場再傳捷報 埃及,我們來啦!12月18日從埃及傳來好消息中車眉山公司整車產品首次籤訂埃及訂單填補了埃及市場空白!此次埃及市場70噸級平車訂單,從接到招標文件到投標僅剩7天時間。眉山公司充分發揮團隊管理優勢,項目團隊多次主動與客戶交流落實交貨期,配合客戶完成集採流程,最終以優良的方案、完善的服務和合理的報價贏得客戶信任順利中標。
  • 美國警告:將「懲罰」俄羅斯天然氣管道金主!中企正考慮停購美氣
    為了拿下歐盟天然氣市場,美國再次釋放警告信號。據新浪財經的報導,有知情人士稱,中國石油正考慮暫停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LNG)。據了解,美國是中國重要的天然氣供應來源之一,2017年美國LNG佔到中國進口量的15%。這對其他欲對華擴大合作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信號。
  • 已運來7130萬噸,俄羅斯積極恢復對華出口煤炭!對澳洲意味著什麼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能源消費大國,是能源出口大國的重要出口市場。不過,目前俄羅斯就煤炭出口問題有所憂慮。據新浪財經6月12日報導,2020年1-5月累計,俄羅斯煤炭出口7130.2萬噸,同比下降9.25%。其中,5月份當月煤炭出口1548.9萬噸,同比下降13.3%。
  • 搶走澳大利亞在中國生意?繼美法之後,加拿大也出手了
    澳大利亞現在處於完全被動的局面,在和中國關係破裂之後,又因為漫畫事件「名滿國際」,掛了整整半個月的熱搜,熱度依舊居高不下。在中俄等國家對其進行譴責之後,澳大利亞的形象可以說是狼狽不堪,國際地位也是一落千丈,但是實質上的傷害其實是經濟上受到的衝擊。
  • 中國對澳大利亞煤炭輸華正式實施禁令?外交部回應
    有記者問:中國官方媒體今天報導稱,澳大利亞輸華煤炭清關正受到限制,並稱中方對澳煤炭輸華正式實施了禁令。外交部可否提供更多細節?報導並援引官員消息稱,中方正放鬆對來自蒙古、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煤炭的進口限制。這些限制具體指什麼?汪文斌表示,我不了解你所說的情況,請向有關主管部門詢問。
  • 墨西哥天然氣過分依賴美國市場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華輿訊 據墨西哥《華文時報》援引《宇宙報》報導,根據由墨西哥能源部(Sener)制定的《2020~2024年國家天然氣綜合運輸和存儲系統綜合五年發展計劃
  • 敏感時刻,澳大利亞再次邁出危險一步
    今年開始,基於國際貿易規則框架,中國對澳大利亞實施了一系列貿易反制措施,澳方出口的牛肉、葡萄酒、大麥等都在制裁名單之列,這使得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因此遭受重大挫折。在此關鍵時刻,國際社會傳來一個消息,澳大利亞突然決定要對華出手。不過這也意味著,澳大利亞將踏入更為危險的境地中。
  • 2021年澳大利亞將批准超110億美元天然氣項目
    Wood Mackenzie的《澳大利亞上遊2021年展望報告》顯示,2021年至少有110億美元的天然氣項目有望獲得最終投資決定。這些項目以液化天然氣回填為重點,包括三個上遊FID——三井的懷特西亞、桑託斯的巴羅薩和伍德賽德的斯卡伯勒——以及供應東海岸市場的AIE港肯布拉液化天然氣進口終端。Wood Mackenzie的高級分析師丹尼爾·託勒曼說:「在今年盡一切可能勒緊褲腰帶之後,澳大利亞的運營商將打開他們的錢包並開始消費。隨著新一輪項目得到批准,積壓FID將開始清除。
  • 澳大利亞宣布啟動3.6GW太陽能制氫項目
    該項目除了為澳大利亞的出口市場和經濟做出重大貢獻外,還將提供數千個就業機會,由此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並幫助外國行業夥伴實現其綠色氫目標。」該公司表示,「太平洋太陽能氫」項目位置理想,靠近現有電網以及即將成為昆士蘭綠色氫聖地的格拉斯頓港口。
  • 中俄總理第二十五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
    ——加強全面協作,落實農業領域雙邊項目,擴大兩國農產品和食品相互市場準入,提高俄農產品對華供應量,開展農業投資合作、共同防控非洲豬瘟等動植物疫病。  ——中方將依法推進俄羅斯魚粉、魚油、水產品和活海鮮企業註冊登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