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周三(1月6日)晚上新華社最新報導稱,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永清-上海)江蘇段線路第七標段今天(6日)已經正式開工,這標誌著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南段沿線各省線路工程已經全面進入建設階段。
據悉,該管道南段將途徑河北、山東、江蘇和上海等地,計劃將於2025年正式建成投產。該管道投產之後,日輸氣量將比現有的輸送能力提升近3倍,超過5000萬立方米。這不止能實現「北氣南下」,而且也對國內能源安全提供了新的保障。
報導指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分為北、中、南三段進行建設,其中北段(黑河-長嶺)和中段(長嶺-永清)已經正式投產通氣。在全線投產通氣後,該管道每年最大的輸氣能力可以達到380億立方米。
這是什麼概念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為9656萬噸,折合1352億立方米,380億立方米的輸氣量已經相當於我國2019年進口的28%。也就是說,屆時俄羅斯天然氣有望佔據中國天然氣市場近3成的份額。
這很可能是澳大利亞等中國目前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國不想看到的。作為中國天然氣最大的供應國,2019年澳大利亞對華供應的LNG(液化天然氣)佔中國LNG進口總量的50%,佔天然氣總進口量的近31%,穩坐中國最大天然氣供應國的寶座。
而一旦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全線投產通氣,那麼俄羅斯將有望成為澳大利亞在華天然氣市場的最大競爭對手。隨著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增加,澳大利亞在華市場份額也很可能會被搶佔,屆時其在中國市場最大供應國的地位也很可能會不保。
文 | 陸爍宜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審 | 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