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還在持續,為更好地降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國際貿易合作比以往更加重要,在全球大量行業復產復工受阻、需求下降的大環境下,中俄貿易往來依舊強勁。俄總理米舒斯京表示對俄中貿易往來恢復正常水準充滿有信心,雙方將努力達成2000億美元的貿易目標。
中俄貿易衝刺2000億美元目標
自中俄天然氣管道項目建成後,俄羅斯對華出口的天然氣就一直在持續增長。天然氣合作是兩國貿易中的成功典範,中國國內對天然氣的需求強勁,而俄羅斯豐富的天然氣資源恰好能滿足我國對天然氣的進口需求。
據俄天然氣公司代表稱,冬季到來後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走高,俄公司連續兩個月為中國超額供應,11月供氣量超過預期13.6%。
在兩國天然氣投資合作項目滿一年之際,運輸天然氣達到38.5億立方米,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是中俄使兩國共同獲利獲益。
不僅是天然氣項目合作,在農業、工業、能源等多領域,兩國的合作也比過去更加緊密,據俄總理米舒斯京說,俄羅斯將提供必要支持,全力推動兩國在各領域多達90多個重要的投資項目,力求達到2000億美元的貿易目標。
澳大利亞出口銳減,訂單都去哪兒了
在能源供應上,澳大利亞也擁有豐厚的資源,澳大利亞的海上LNG船過去一直忙忙碌碌,但今年略顯尷尬,由於全球能源市場低迷,中國對澳進口減少,澳能源產業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打擊。
實際上對於中國來說澳大利亞進口的液化天然氣並沒有太大優勢,海上運輸成本無法和輸氣管道相比,管道的建設雖然前期投資多,但之後的運輸成本大大降低,事實上澳大利亞的天然氣正逐漸喪失中國市場。
據相關機構的能源數據統計,澳2019-2020財年對華出口液化天然氣2930萬噸,較上個財年增長了7%,不過從今年6月開始情況急轉直下,澳大利亞進口中國的天然氣訂單銳減,出口量減少23%。
在中俄貿易一片向好之際,澳大利亞也知道自己的訂單都去哪兒了,中俄雙邊貿易在9月份創下了788億美元的成績,在疫情持續籠罩全球的情況下,能達成高水平貿易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