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提煉生活場景發揮合理想像,讓現場感為應考作文加分

2020-12-23 人生底色看語文

作文要有畫面感,這是比較高的要求。如果要求再高一點,就是要寫出現場感。

什麼是現場感?不問概念只談效果: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作文和生活有統一之處,但是作文絕不等於生活。生活經歷豐富的人,文筆不一定吸引人。把生活經歷變成文字,或者說把生活現實變成以文字的形態呈現,需要有轉化能力。

就算能說會道的人,要把口語轉化成文字,也需要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來幫助實現。

一篇作文,我們所看到的,呈現在眼前的六七百字,只能算是冰山的水上部分。水面之下,內容更多。

一個月之前,有私信問:為什麼讀了那麼多網上材料,還是寫不好關於疫情的作文?

的確,這是普遍的問題。各位遭遇此種情形沒有?

若是沒有一定的材料加工能力,往往是讀得越多,越難下筆。這就好比一臺機器,在沒有放到生產線上時,不但不能把原料變成產品,本身也不過是原料的一種。

人的頭腦和機器不一樣,飄渺無形的觀念材料,比現實的物質材料加工起來更難。

思想觀念,飄渺無形,確乎無處下手;同樣若善於加工,縹緲無形更可以成就神來之筆,體會左右逢源的感覺。

寫作的體會,那種爽勁兒,沒有辦法完全講述給你們聽。只求啟發大家,自己去行動,去體會。

這一講,我們還是先拿疫情來說事兒。

那期間,我們大多數人悶在家裡,現在請諸位想一想,如果真的要求你們寫出有現場感的疫情期間的故事,是否能做到?

或許有人要說,沒有親臨抗擊疫情一線,怎麼能寫出現場感?這不是難為人嗎?

呵呵,如果你想到了這樣問我,那我必須提醒你,上文要求是「寫出有現場感的疫情期間的故事」,並沒有要求大家直接寫疫情。

現場感,沒規定非得是疫情的現場。認真看一下引號內的文字,而後你豁然開朗:對呀,那些關在家裡的日子,如果寫得生動,不就符合要求嗎?

這一次你可想對了!上一篇文章不是剛說過,「疫情」可以看作故事發生的背景。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一切故事都和疫情有關,卻未必是疫情的本身。

比如這樣一個故事:

張三家老鼠跑丟了,不久後,村中鼠疫蔓延。他辛災樂禍地看熱鬧,等到自己家人,也中招病倒,更是不管不顧,開始指責同村某人家,要為鼠疫負責,要賠償損失。

各位想一想,這個故事,到底是鼠疫的故事,還是張三的故事?

準確的說,這就是鼠疫流行背景下張三的故事。

除了壞榜樣張三的故事,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更有著體現情懷的故事。

這些故事要寫出現場感,就離不開具體的寫作手法。

怎麼來寫呢?我來教大家,聽好了,都是乾貨,最好記筆記:

五種常見的表達方式要搭配好。要有詳有略,要有細節,要以情動人,要動靜結合,要由物及人……

怎麼樣,以上的乾貨,是否受用?

指導的句句沒錯,作文照舊寫不好。所以要理論加實踐,創設情境。

剛才瀏覽地區新聞,說三兩天之後,某醫院要進校園為高考考生體檢。

這讓我聯想到疫情期間,經過高速路口,要排著長長的隊伍接受檢測。還有更近的,我所居住的小區門口,那段時間也是要測體溫的。

進出門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要被攔住看證件,而後毫不客氣,不是腦門就是手腕,準得挨一槍,人人都不免。

還是要例子,帶講解的例子,好讓爾等舉一反三。

相關焦點

  • 初中語文:名言警句摘抄大全,多記點,給作文加分!
    語文是我們從上小學開始就學習的一門學科,語文學習的知識點是非常複雜和廣泛的,所以就需要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通常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才是提升學習成績的關鍵。而那麼多種學習方法,只有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作文也是我們從小寫到大的,從一開始的看圖寫話,到高年級的時候,寫一些議論文說明文之類的作文,學生的寫作水平是在不斷上升的,同時寫作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除了平常的上課之外,課後也得尋找提高自己寫作水平的方法,否則的話,光靠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想要寫出優秀的作文,是遠遠不夠的。
  • 高考作文寫作能力的提升措施
    教師需要加強學生對於素材積累的意識, 素材積累要滲透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 讓它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準備積累本進行好詞好句的摘抄, 不下達詳細的摘抄任務, 只規定大致方向, 如品質類、社會熱點類、名人故事類, 規定每天摘抄的字數, 從高一開始, 層層遞進, 不斷累積, 鼓勵學生一直堅持到高三。這樣學生就可以擁有自己的素材積累本, 在寫作時充分發揮他的優勢。
  • 初中生,語文有三怕;一怕周樹人,二怕寫作文,三怕文言文!
    說白了,就是學生作文!不管再如何好,也是學生級別的東西!而真正的積累,絕對不能依靠著這個學生級別的模板!必須要學世界名著!這才是大師級別的內容!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我們現在的學生優秀作文,即使學會了一萬篇,也絕對不如真正學會理解一篇名著的價值高,如變色龍、歐也妮葛朗臺、羊脂球等等!學習,只是個手段而已、絕對不是目的!我們是需要孩子們學會真本事!
  • 初中作文高分的秘訣
    初中階段作文在語文試卷中佔了約42%的分值,對孩子的作文水平要求越來越高,但是孩子在寫作文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審題不深,思索不嚴謹   審題不細不嚴,不假思索就下筆,本來能寫出一篇出彩的作文,結果因為思考不夠深入,寫出來的作文膚淺,甚至是偏題,作文不及格。
  • 人民日報力薦:初中語文作文萬能「開頭+結尾」,寫作妙語連珠
    人民日報力薦:初中語文作文萬能「開頭+結尾」,寫作妙語連珠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需要積累的學科,當然作為語文的半壁江山的作文也離不開積累。作文的積累無外乎兩種,一是積累好詞佳句好短,這些好詞佳句好段可以放在作文的每個段落;二是積累好的作文開頭和結尾,雖然這個開頭和結尾只能放在固定的位置,但是它的作用也是相當巨大的。
  • 高考作文中常見的3個素材,每個都是經典,能助你作文得高分!
    提到作文的寫作,很多同學都在為素材發愁,好的素材能夠為文章加分不少,在寫作中合理地使用一些經典素材也能夠提升文章的檔次。 高考臨近,學生們都在忙著備考,其中,語文作為每次考試的第一門,深受學生重視,而語文考試中對分數影響很大的就是作文。
  • 語文作文素材積累:優美句子+名人名言,小學初中都適用,快列印
    語文作文素材積累:優美句子+名人名言,小學初中都適用,快列印作文從小學開始就是語文試卷中的重頭戲,小學階段作文分數為30分,初中階段作文分數大都為40分,而進入高中作文的分數高達60分,從這也就能進一步證明作文的重要性
  • 中考語文,備考2020,作文看似可以自由發揮,其實高分自有定數
    作文的命題,看起來開放度是非常高的,我們2019年北京市的中考作文題目為例:自由度看起來頗高,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半命題作文,一個是限定了範圍的全命題作文,雖然在命題的形式上有所不同,文體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甚至引導大家關注的領域也不一樣。但是在不同的背後,卻能讀出一致性、那就是貼近生活,書寫家國情懷。
  • 怎麼學好語文?想寫好作文就要看作文書嗎?
    學生到了初中階段,大多數學生感到作文不會寫了,小學時流水帳一般的敘述,在中學評價標準面前,能過了及格線就很吃力了,學生家長們也不是理解:孩子在小學語文成績很好啊,作文有的時候還打滿分呢,怎麼到中學就不會寫作文了?
  • 雲南省中考語文作文題——肩膀 老師評價:非常好!
    上午11點,語文考試結束鐘聲敲響;11點20左右,考生陸續走出考場。記者隨機採訪,學生普遍感覺語文考題相對簡單,發揮不錯,尤其作文不算難;多位資深初中語文老師表示,這次省考作文題出得相當好。今年雲南省中考的語文作文題目是命題作文:肩膀雲南省名師工作坊坊主、昆明市語文學科帶頭人、雲南省財大附中副校長趙玲老師表示,自己是上午11點多和若干同事一起看到題目的。大家覺得這個題目出得非常好!首先題目不難。今年雲南省60多萬學生參考,題目要兼顧各地的學生。
  • 作文是帶鐐銬舞蹈,努力在規則框架內發揮到最好,才能舞得更美
    總有同學抱怨,考試作文限制的太多,會影響發揮。聽起來是蠻有道理的,大略想想也是那麼回事兒。社會生活無比廣闊,為啥一道作文題要對大家作文限制的那麼死呢?儘量把限制條件弄得少一些,多給考生點自由不好嗎?詩句隨感情變化換韻,一、三句詩排在前面,二、四句詩低格排列,空一格錯落有致,一三句詩短一點,二四句詩長一點,此為建築美來;再如「金柳」「柔波」「星輝」「軟泥」「青荇」等詞藻,皆既形象又具有柔美感,可那是繪畫美;像《再別康橋》這樣的詩,不就是到著鐐銬跳舞麼?
  • 淺談場景融入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精確分析寫作要求,為學生把要求的內容構建出來,讓學生在寫作時把自己的思想融入進去,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還能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培養自己的語文核心素養,從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以達到教學目標。本文針對場景融入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做出探究。
  • 2020高考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有效方法,學會高考作文就不難
    1.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重要性新材料作文作為教育改革背景之下誕生的新的作文模式,考查的重點是學生審題立意的能力。過去的材料作文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當中對所給材料進行有效把握,同時要求學生在寫作中引用所給材料。但是新材料作文就沒有了以上限制,顯現出開放性強和寫作角度多元化的特徵。
  • 高考語文作文萬能開頭
    一、高考語文作文萬能開頭結尾原則一:首尾相應結構嚴謹  例:  1、(開頭)在城市盡頭,沒有繁華的街市,閃亮的霓虹;在城市的盡頭,只有破舊的棚戶區,有飽經生活風霜的生命;在城市的盡頭、有他們這樣一群人。(結尾)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
  • 初中和高中語文的區別
    1.選文上的區別:初中語文的選文較簡短,到高中不僅長度加長,深度也明顯增加,有時甚至要從哲學、人生的角度來解讀,因此不能再以初中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須在個性化體驗、感悟和審美上加強。   2.文言文的區別:初中的文言文大多為淺顯的、有哲理性、有情節的小故事、寓言、短詩、散文,而高中的文言文則是長篇人物傳記和論述文章等,需要有較強的閱讀和翻譯能力。   3.作文的區別:中考作文一般只要求不少於五六百字,而高考作文要求在800字以上。從中可以明顯看出初中作文和高中作文在思維廣度和深度上的區別。
  •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考試提升卷,家長:堪比當年初中試卷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考試提升卷,家長:堪比當年初中試卷!現在的三年級語文考試試卷,難度較二年級增加不少,尤其是閱讀理解題。不少家長看到三年級的提升試卷後表示,這難度堪比當年讀初中時的語文試卷難度。雖然二年級到三年級難度跨度有點大,但是真有30年前初中語文難度那麼大嗎?我們通過試卷中的試題,可以看出一二。先看試卷的第1題,讀拼音,寫詞語,這題沒難度。第2題,選擇加點字的讀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項。這個題型我記得從初中開始到高中以及高考都是一道較容易出錯的題,因為字的讀音非常相近,很容易出錯。
  • 初中語文,記敘文人物形象鮮活有訣竅,學會外貌描寫就這麼簡單!
    人物描寫有哪些我們還要寫作文,寫作文也涉及到人物形象。好多同學的批語經常是:人物形象不鮮明,個性不突出。那麼如何把人物寫的生動形象個性鮮明呢?這就先要清楚,人物描寫的手段都有哪些?都有哪些呢?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當然還可以有細節描寫。如果我們能用好這前面的4個,就足矣。
  • 培養語文思維,把語文學習滲透到3個生活場景中,保證每天都練習
    數學是為了我們了解科學更好地來計算,構建我們對解決問題的系統、結構、邏輯性,語文也是為了指導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語言文字的運用,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在生活中溝通、表達的問題。我們用學習語文的能力,讓語文思維滲透到生活場景中,利用點點滴滴的日常,我們就能建立起語文思維了。
  • 三年級語文期末作文押題,透過語文要素看命題範圍
    在上一個版本的語文教材中,八個單元對應著八個語文學習園地,語文學習園地裡有對應的八篇習作,以前複習就是複習每一單元的語文學習園地的作文就行了,而現在部編版教材出的作文題總給人出人意料的感覺。因為雖然大部分單元也有安排的作文,但是考試的時候這些作文會發生「變異」,其實不管怎麼變,都離不開本冊書的語文要素。
  • 初中語文,扣住時代主題站到立意制高點,厚重大氣的作文更受青睞
    一篇優秀的作文,不僅僅是詞句華美,表達順暢,更要反映現實生活,彰顯時代主題,湧動鮮活的生活氣息。這樣的要求,對於初中生們來說是不是有些難?從平常的視角去想,確實不容易,但並非做不到。下面舉一篇例文:作為材料作文,標題自擬是優勢也是得分點,切不可忽視。若能擬出精彩標題,定能加分。「爺爺的麥田」,這標題好不好?要看文章的內容,但起碼一條,不會和別人撞車。從文章的第1段,完全看得出本文的選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