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鹿茸!

2021-03-04 五味學苑

來源

本品為鹿科動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習稱「花鹿茸」,後者習稱「馬鹿茸」。夏、秋二季鋸取鹿茸,經加工後,陰乾或烘乾。

別名

鹿茸、鹿茸片、血鹿茸、黃毛茸、青毛茸、九女春

產地

花鹿茸主產於吉林,遼寧、黑龍江、河北、四川等省亦產,品質優。馬鹿茸主產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等省區,東北產者習稱「東馬鹿茸」, 品質較優;西北產者習稱「西馬鹿茸」,品質較次。

採收加工

梅花鹿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馬鹿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現藥用鹿茸主要從人工飼養中獲取。分鋸茸和砍茸兩種方法。鋸茸夏秋二季鋸取鹿茸,經加工後,陰乾或烘乾或真空冷凍乾燥等。砍茸一般用於老鹿、病鹿、傷殘鹿。將鹿頭砍下,再將茸連腦蓋骨鋸下,刮淨殘肉,繃緊腦皮,進行煎燙、陰乾等加工。

性狀鑑別

花鹿茸

呈圓柱狀分枝,具一個分枝者習稱「二槓」,主枝習稱「大挺」,長17~20cm,鋸口直徑4~5cm,離鋸口約1cm處分出側枝,習稱「門莊」,長9~15cm,直徑較大挺略細。外皮紅棕色或棕色,多光潤,表面密生紅黃色或棕黃色細茸毛,上端較密,下端較疏;分岔間具1條灰黑色筋脈,皮茸緊貼。鋸口黃白色,外圍無骨質,中部密布細孔。具二個分枝者,習稱「三岔」,大挺長23~33cm,直徑較二槓細,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縱稜筋及突起疙瘩;皮紅黃色,茸毛較稀而粗。體輕。氣微腥,味微鹹。

二茬茸與頭茬茸相似,但挺長而不圓或下粗上細,下部有縱稜筋。皮灰黃色,茸毛較粗糙,鋸口外圍多已骨化。體較重。無腥氣。

馬鹿茸

較花鹿茸粗大,分枝較多,側枝一個者習稱「單門」,二個者習稱「蓮花」,三個者習稱「三岔」,四個者習稱「四岔」或更多。按產地分為「東馬鹿茸」和「西馬鹿茸」。

東馬鹿茸

「單門」大挺長25~27cm,直徑約3cm。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黃色,鋸口面外皮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細孔,質嫩;「蓮花」大挺長可達33cm,下部有稜筋,鋸口面蜂窩狀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質較老;「四岔」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稜筋及疙瘩,分枝頂端多無毛,習稱「捻頭」。

西馬鹿茸

大挺多不圓,頂端圓扁不一,長30~100cm。表面有稜,多抽縮乾癟,分枝較長且彎曲,茸毛粗長,灰色或黑灰色。鋸口色較深,常見骨質。氣腥臭,味鹹。

飲片 花鹿茸

花鹿茸尖部切片習稱「血片」、「蠟片」,為圓形薄片,表面淺棕色或淺黃白色,半透明,微顯光澤;外皮無骨質,周邊粗糙,紅棕色或棕色;質堅韌;氣微腥,味微鹹。中上部的切片習稱「蛋黃片」,切面黃白色或粉白色,中間有極小的蜂窩狀細孔。下部習稱「老角片」,為圓形或類圓形厚片,表麵粉白色或淺白色,中間有蜂窩狀細孔,外皮無骨質或略具骨質,周邊粗糙,紅棕色或棕色。質堅脆。

馬鹿茸

「血片」、「蠟片」為圓形薄片,表面灰黑色,中央米黃色,半透明,微顯光澤,外皮較厚,無骨質,周邊灰黑色,質堅韌,氣微腥,味微鹹。「老角片」、「粉片」為圓形或類圓形厚片,表面灰黑色,中央米黃色,有細蜂窩狀小孔,外皮較厚,周邊灰黑色,無骨質或略具骨質。質堅脆。氣微腥,味微鹹。

性味歸經

甘、鹹,溫。歸肝、腎經。

性能特點

本品甘鹹性溫,入肝、腎經,藥力峻猛,為血肉有情之品。既峻補元陽、大補精血,又強筋健骨、調理衝任,還能通過溫補而託瘡毒。

功效

壯腎陽,益精血,強筋骨, 調衝任,託瘡毒。

主治病證

(1)腎陽不足之陽痰滑精,宮冷不孕。

(2)精血虛虧之筋骨無力、神疲羸瘦、眩暈耳鳴,小兒骨軟行遲、囟門不合。

(3)婦女衝任虛寒、帶脈不固之崩漏、帶下過多。

(4) 陰疽內陷,瘡瘍久潰不斂。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衝服,1-2g, 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溫熱峻烈,故陰虛陽亢、實熱、痰火內盛、血熱出血及外感熱病者忌服。宜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以免傷陰動血。

藥理

本品有促進生長發育、促進蛋白質和核酸合成、增強骨髓造血功能、增強免疫功能、抗疲勞、延緩衰老等作用。

相關焦點

  • 【中藥講堂】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沒食子
    沒食子,中藥名。為沒食子蜂科昆蟲沒食子蜂的幼蟲寄生於殼鬥科植物沒食子樹幼枝上所產生的蟲癭。寄生於殼鬥科植物沒食子樹幼枝上所產生的蟲癭。
  • 每天學一味中藥,陽起石!
    (《局方》陽起石丸)5、治衝任不交,虛寒之極,崩中不止,變生他證:陽起石(火煅紅,別研令極細)60克,鹿茸(去毛,醋炙)30克。上為細末,醋煎艾汁,打糯米糊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前、空心米飲下。(《嚴氏濟生方》陽起石丸)6、治丹毒:陽起石(燒,研末),新水調塗腫處。
  • 每天學一味中藥,香薷!
    上一味,搗羅為散,每服6克,水一盞,煎服七分,不去滓溫服,不拘時候。(《聖濟總錄》香薷散)②治霍亂吐利,四肢煩痛,冷汗出,多渴:香薷60克,蓼子30克。上二味粗搗篩。每服6克,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日三。(《聖濟總錄》)③治小兒白禿,發不生,汗出:濃煮陳香薷汁少許,脂和胡粉敷上。(《子母秘錄》)④治口臭:香薷一把,以水一鬥煮,取三升,稍稍含之。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蔓荊子!
    炒蔓荊子:篩淨灰屑,除去殘存萼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黃色(1976版山東中醫學院中藥方劑學記載為炒至焦黑,搓去外皮用),略噴清水,放涼。藥店一般都是炒蔓荊子,藥性比生品緩和。其用必佐補中藥以治頭痛最效,因其體輕力薄,藉之易於上升也,倘單恃一味,欲取勝於俄頃則不能。 用於風熱頭痛常與防風、菊花、石膏配伍;頭風頭痛與藁本、川芎應用;治風邪目赤腫痛、頭目昏暗常與菊花、川芎、決明子配伍。
  • 【藥學習】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0096-藥墨
    2014年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0096-藥墨(八寶藥墨)
  • 每天學一味中藥,卷柏!
    ❹人體救命通道, 用中藥艾條灸一穴通七經,怕冷的人必灸!❺每天學一味中藥,黃皮核!❻入秋養生三妙招:早搓手,午曬背,晚泡腳!❼偏頭痛反反覆覆?道醫簡單一招就能緩解!❾每天學一味中藥,葫蘆茶!
  • 每天學一味中藥,桂皮!
    ❹每天學一味中藥,橘核!❺冰糖和它一起吃,咳嗽、咽炎、喉痛自然好,趕緊為家人收藏!❻每天學一味中藥,相思子!❼藥王孫思邈養生十三法,常做這些姿勢,從來不生病!❽每天學一味中藥,關黃柏!❾《道醫望氣斷病法》,這老祖宗的眼睛不是一般的「毒」,一眼看出這是個死而復生的人!
  • 每天學一味中藥,凌霄花!
    ❹每天學一味中藥,荷葉!❺體虛之人不適合刮痧,應該「通三關」,一樣可以通絡排毒!❻每天學一味中藥,苦丁茶!❼你身上藏著粒「速效救心丸」,轉發一次,救人無數!❽舌頭是疾病的"照妖鏡",舌頭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❾每天學一味中藥,枇杷葉!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柴胡
    由於柴胡的傳奇故事,自古以來,柴胡便成為中藥寶庫中不可缺的一味解表良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
  • 每天學一味中藥,鬼箭羽!
    ❺每天學一味中藥,乳香!❻養肝就是養命!萬萬不可錯過的養肝秘籍!❼「夜班族」,身體狀況與中藥調理!❽每天學一味中藥,樟腦!❾不是反對你吃水果,而是阻止你毀掉身體!
  • 每天學一味中藥,蒺藜!
    ❹每天學一味中藥,千裡光!❺常吃這七種食物,比人參還補!氣血足,身體好,健康無煩惱!❻倒春寒,三大方法預防傷肺的寒邪!振奮陽氣,驅散寒溼之邪!❼每天學一味中藥,車前草!❽咳嗽久了,心臟就廢了!只需吃一物,止咳又強心,遠離心臟病!❾道醫說,保養就是要養著,八種常用中藥,這樣吃最養生!
  • 【中藥講堂】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木槿花
    裡梅花(《嶺外代答》),朝開暮落花(《綱目》),瘧子花(《群芳譜》),籬障花、喇叭花(《中國樹木分類學》),白玉花(《福建民間草藥》),藩籬花、豬油花(《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打碗花(《江西中藥》),燈盞花(《湖南藥物志》),白飯花、白面花(《福建中草藥》)。乾燥花捲縮呈卵形或圓柱形團狀,長約3釐米,直徑約1.5釐米。底部有灰綠色的花萼,表面密生細小絨毛,邊緣5裂。
  • 每天學一味中藥,桑螵蛸!
    ❻每天學一味中藥,香櫞!❼女人脾虛不僅老得快,而且百病纏身!6個脾虛的信號,快看看你有嗎?❽三七聯手西洋參,保護心臟,效果翻番!❾每天學一味中藥,神曲!
  • 每天學一味中藥,胡黃連!
    ❹每天學一味中藥,浮萍!❺張仲景: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❻道醫,淺談常見的幾個養生誤區!❼每天學一味中藥,鵝不食草!❽最新!第四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方案發布!❾一冬最怕堵,一杯就管用!人人必備!
  • 每天學一味中藥,地龍!
    ❹每天學一味中藥,浮萍!❺張仲景: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❻道醫,淺談常見的幾個養生誤區!❼每天學一味中藥,鵝不食草!❽最新!第四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方案發布!❾一冬最怕堵,一杯就管用!人人必備!
  • 每天學一味中藥,卷柏!
    ❹人體救命通道, 用中藥艾條灸一穴通七經,怕冷的人必灸!❺每天學一味中藥,黃皮核!❻入秋養生三妙招:早搓手,午曬背,晚泡腳!❼偏頭痛反反覆覆?道醫簡單一招就能緩解!   今日熱點推薦,必看!勸告大家!每天一小杯, 可殺死體內癌細胞! 可排出身體10年毒素!轉告父母!50歲後,2味調料要減少食用,是傷骨利器,常吃小心骨頭變「脆」勸告大家!50歲阿姨高血壓10年卻從不吃藥,每天用它泡水喝,血壓很穩定提醒大家!兒子同學來家吃飯,我做4個家常菜,個個能撐場面,兩人都誇好吃勸告大家!
  • 每天學一味中藥,骨碎補!
    道醫古法中藥香包天然中草藥 無化學添加避邪驅瘟,化溼醒脾、聚香凝神⊙道醫問診諮詢,添加微信號:daoismm⊙投稿合作:89928269@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❶結緣:道醫秘制端午中藥香囊+端午闢邪符,避邪驅瘟、香體除穢!
  • 每天學一味中藥,石蟬草!
    ❺每天學一味中藥,崗稔根!❻中醫養生,水是最好的美容保養品!❼每天揉一次大腿內側,兩周後,奇蹟出現了!❽每天學一味中藥,防風草!❾黃芪泡水並不適合所有人,「五喝四不喝」!每天喝一杯,疾病都趕走!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楓香脂
    楓香脂,中藥名。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Liquidambar formosanaHance的乾燥樹脂。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檳榔
    每天夜晚,蘭香在明淨的月光下紡線,巖峰總是彈琴陪伴,就像蝴蝶離不開花朵。可是,在這甜蜜的日子裡,意外的事情發生了,蘭香姑娘的肚皮一天天鼓了起來。於是,風言風語瀰漫了整個山寨:「哼,還說像玉石一樣潔白無瑕哩!誰知,長尾巴山雞冒充鳳凰。」巖峰也怒氣衝衝地對著蘭香直嚷:「你,草鳩抹上紅泥會裝錦雀,算是我看錯了人!」蘭香痛苦地望著巖峰:「你真的不相信我嗎?」「以前相信你,現在不能受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