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要去火星當總統?盤點三大玩家,2020太空競賽超出想像|海外頭條

2021-01-10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為創業邦原創報導,作者若卡,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我們面對的現實是,地球的資源每分鐘都在消失。

上世紀60年代,蘇聯和美國展開最後一次太空競賽,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但自那之後太空探索的進展已經停滯了幾十年。

空間技術進展緩慢有多重原因。也許美國宇航局被官僚主義和政治所束縛,也許人類沒有意識到發展太空之旅的緊迫性。

然而這一切即將再次發生轉變,太空競賽正在進行。

本期推介An Idea的文章《2020太空競賽的重要性超出想像》(The Space Race 2020 Is More Important Than You Realise),作者Trisha Kumar。

更直白地來說,你可以想像,只有世界上最富有的1%的人才能進入太空。

億萬富翁們目前正在建立私人太空公司,以便將人類送上軌道,並最終徵服太空。

在我們面臨資源過度開發的時候,利用太空所提供的無限資源可以減輕地球的負擔。

這些億萬富翁已經在地球上建立了自己的帝國,現在他們正在尋求開拓太空之路。

作者簡單介紹了目前在競賽之中的三大玩家。

1. 傑夫·貝佐斯:藍色起源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是目前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在2000年創立了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

這家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太空公司的任務是建造主要的基礎設施,這將使子孫後代能夠在太空中拓展人類的生活。

貝佐斯的主要目標是開發月球,使人類在未來的「太空殖民地」生活和工作成為可能。

他的計劃包括建造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和發展高效的空間基礎設施。

該公司的想法是,未來幾代人將把地球留給「輕工業」使用,而重工業由於會產生汙染和廢物可以在太空殖民地進行。

像「新謝潑德」號、「新格林」號和「藍月」號這樣的火箭都是藍色起源公司的可重複使用的亞軌道飛行器。

它們由液化氮驅動,這是最難使用的燃料之一,但也是我們擁有的性能最高的火箭燃料。

它的價格非常便宜,貝佐斯決定現在就習慣它,因為他相信這是人類最好的選擇。

作者認為,藍色起源之所以有優勢,是因為貝佐斯有很多錢。他每年都會拋售亞馬遜股票,將收入再投資到藍色原點。

每年投入10億美元,就會使該公司處於增長的有利地位。

對比來看,NASA2020年度預算是226.29億美元,政府開支的0.48%,而藍色起源的年度預算是1700億美元。

到目前為止,藍色起源已經進行了13次成功的試飛,一系列未來目標雄心勃勃,包括太空旅遊、月球探索和最終建立人類太空殖民地。

不過,藍色起源會繼續面臨來自長期競爭對手SpaceX越來越大的壓力。

與此同時,它的火箭「新謝潑德」(New Shepard)也在與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展開太空旅遊的競爭。

2. 埃隆·馬斯克:SpaceX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於2002年創建了這家公司。馬斯克和貝佐斯在確保太空中無限資源的重要性方面有著相似的觀點。

但對於馬斯克來說,他有一個到達火星的任務。

他的目標是通過提供快速、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將人類送上火星,並在2024年開始在那裡建立人類文明。

馬斯克表示,火星是地球最適宜居住的鄰居行星,如果我們的星球發生任何不測,它將是人類的下一個最佳選擇。

自2002年以來,該公司經歷了3次失敗的火箭發射,這不僅讓他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讓人們對他們的能力產生了質疑。

2009年,一切都改變了。第一枚火箭「獵鷹9號」成功進入軌道,此後SpaceX取得了很大進展。

這讓埃隆·馬斯克非常樂觀。儘管美國宇航局預測人類最早會在2050年登上火星,但馬斯克堅信我們可以更早地做到這一點。

不過,作者表示多年的測試和幾起事故給SpaceX的預算帶來了很大壓力。

幸運的是,該公司被選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探月計劃成員,並獲得了幾家大型企業集團的資金支持,這使公司重回正軌。

它還不止於此。SpaceX仍有短期目標,為其帶來額外收入。

他們的技術不僅能使地球間的旅行速度更快,公司還打算將他們的星鏈(Starlink)送入軌道,在世界任何地方提供網際網路覆蓋。他正在建立自己的網際網路。

就在前兩天,馬斯克的星鏈服務條款中要求用戶同意「地球上的政府對火星上的活動沒有權威或主權」。

也就是說,馬斯克可以說是商業圈第一個敢於宣誓火星主權的人,有網友稱,馬斯克這是要當火星第一任總統的節奏。

3.理察·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維珍銀河

布蘭森是維珍集團的創始人,他在2004年創建了維珍銀河。

維珍銀河的主要願景是進入太空旅遊行業,瞄準私人客戶。

從本質上講,客戶將接受3天的培訓,然後由火箭將他們送往太空邊緣。

他們將有幾分鐘的失重狀態,體驗地球外生命的瞬間,然後火箭將帶他們穿過大氣層,降落在跑道上。

經過幾次測試和兩次成功的試飛,理察·布蘭森本人準備最早在明年進行首次飛行。

通過維珍銀河的炒作,以及它是三家太空公司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的事實,它已經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一些客戶。

目前已經有超過600人預訂了一個座位,僅僅一個座位的價格就在20萬到25萬美元之間。

儘管在過去的三個財政季度裡,維珍銀河的收入損失了數百萬美元,但它對自己的使命充滿信心。

該公司相信自己的架構是安全的,而且系統在過去的十年中已經經過了密集的測試。

因此,這些高智商、掌握更多話語權的人在思考未來,他們深刻理解了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地球資源是有限的。

為了推動人類進步,我們需要保護地球。否則,我們的後代將面臨配給的負擔和痛苦,而地球的資源繼續消失。

馬斯克和貝佐斯意識到,我們這一代人實際上無法建立他們想像中的太空帝國,這需要未來幾代人來解決。

然而,要讓他們這麼做,我們就必須為未來的企業家創造一個可以使用的基礎,把他們的想法變成現實。

貝佐斯說,1994年,如果沒有交通、網際網路、計算機和電信系統等現有的基礎設施,他是不可能創辦亞馬遜的。

因此,太空企業家如今無法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是進入太空的巨額開支。通過提供基礎設施來降低成本,我們可以為人類最終進化成多行星物種奠定基礎。

這個願景很宏大,跨越了幾代人。但就像貝佐斯所說,大事始於小事。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SpaceX確定載人飛行日期,馬斯克的瘋狂與務實 | 海外頭條
    編者按:《海外頭條》是創業邦推出的海外欄目,服務於廣大創業人群,為他們提供專業、有啟發性和實用性的海外訊息。外媒報導稱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首次載人飛行初步將於5月7日進行。1月份,SpaceX已經完成了載人飛行前最後一個大的技術測試。2002年.馬斯克創立了SpaceX公司,該公司一系列的太空探索計劃使得人類殖民火星成為一種可能。
  • 新龜兔賽跑:馬斯克與貝索斯的太空競賽
    沒有人希望登月是人類與太空最後的聯結,但太空這個一說起來就覺得浩瀚無邊的領域,要想取得大的突破,燒錢必不可少。因而很長一段時間,與太空有關的計劃都由NASA和美國政府主持發展。今天,在付得起錢的前提下,藍色起源、SpaceX、維珍航空能夠提供普通人去太空旅行的服務,這一切離不開以上提到的企業家們。在《新太空競賽》和《下一站 火星》兩本紀實作品中,兩位分別就職於數字商業新聞網站Quartz和華盛頓郵報的記者記錄了以馬斯克和貝索斯為代表的企業家們,在太空旅遊商業和私人化上所做的鬥爭與決策。
  • 馬斯克宣誓火星主權!SpaceX制定條款:火星移民將不承認地球法律...
    2002年,馬斯克創立太空技術探索公司SpaceX,主營三大業務:星艦(Starship)、龍飛船(Crew Dragon)以及星鏈衛星(Starlink Satellite),開始為他的「火星移民夢想」做準備。從官網來看,星艦包括太空船和重型火箭兩個部分,作為一個可重複使用的運輸系統,它負責將機組人員和貨物運送到地球軌道、月球或者火星。
  • 印尼總統邀請SpaceX在該國建立發射場,馬斯克的目標是月球和火星
    執行「Crew-1」任務的獵鷹9號火箭及「龍」太空船近日,印度尼西亞海事與投資事務協調部告訴彭博新聞社,印度尼西亞總統約科·維多多(Joko Widodo)邀請SpaceX評估是否可以在該國建立成一個火箭發射場
  • 馬斯克尬舞開啟新一輪太空競賽,我們如何實現太空漫步?
    2020年7月23日12:41分,「胖五」火箭以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推動「天問一號」開啟漫長的奔火(星)之旅,在海南島碧藍的天空中,「胖五」留下了三道耀眼的光柱、燃料撕裂空氣的聲音和蛟龍般的尾跡雲……問候的送到要在202天以後,2021年2月10日,「天問一號」將到達火星近火捕獲點,在無盡的宇宙黑暗中,中國將點亮自己的「小燈」。
  • 太空狂人馬斯克的「火星自由夢」,真能實現嗎?
    這是緣於11月初,馬斯克的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向參加Starlink(星鏈計劃,衛星網際網路服務)項目的內測用戶發送了一封內含服務條款的邀請測試郵件,條款中的第九條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意味著,如果用戶同意這個條款,在有生之年踏入火星之後,無論是通過SpaceX還是通過其他的飛船登陸火星,都要承認火星的自治主權,也就是用戶要從一名有國籍的地球人變身成為「火星人」。這消息一傳出,瞬間在輿論場上「炸開了鍋」。
  • 星鏈計劃深度剖析:馬斯克明星光環之下,深藏美國精英的太空野心
    這個結論究竟是否準確在這裡不多說,但是有個問題更值得思考:馬斯克究竟為啥要搞星鏈計劃?在這種「合作」中,馬斯克可以藉助多方力量來推動自己殖民火星的計劃,包括全球市場、美國政府,而反過來對馬斯克相關技術受益最大的卻是美國政府,或者說是太空軍和NASA。這一切都被精巧包裝在「火星殖民計劃」的光環之下,所以說馬斯克可能真的想殖民火星,但他絕不是為了全人類。
  • 馬斯克狂想最新季:生前清空房產,死後葬於火星
    馬斯克計劃兩三年後親自進入太空,生命結束後將埋在火星上。生於地球葬於火星,「將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從新冠肺炎疫情聊到自動駕駛,從個人財富聊到人工智慧,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依舊是那個腦洞大開、恃才傲物又心懷天下的馬斯克。劃重點 | 馬斯克精彩觀點:a.基本上mRNA可以治癒一切,它就像一個電腦程式,可以對其進行編程以執行所需的任何操作。
  • 火星移居要來了?馬斯克將打造1000艘飛船,運送10萬人到火星!
    如今人類已經把探索的重點放到了火星上,說起對火星情有獨鐘的粉絲,那不得不說特斯拉的創始人馬斯克,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火箭狂人。就在上周,馬斯克接受採訪時聲稱,自己將會在2~3年內乘坐宇宙飛船去往宇宙,人類或在6年內就可以登陸火星了。
  • 馬斯克:第一座火星城市將採用玻璃穹頂
    11 月 20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SpaceX 公司執行長埃隆 · 馬斯克(Elon Musk)有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即要把人類變成多行星物種。他最近表示,火星城市的設計將採用玻璃穹頂。
  • 馬斯克:我本人可能兩到三年內上太空 死後葬在火星
    來源:新浪財經特斯拉和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上周接受德國傳媒巨頭施普林格CEO馬蒂亞斯·多夫納(Mathias Dopfner)採訪時表示,他本人可能在「兩到三年內」乘飛船去太空,並預計將在六年內看到人類登陸火星。
  • 中美資本誰能制霸太空?123家民企逐鹿,國版「馬斯克」在哪?
    人類對太空總有無盡的想像,這想像中包裹著利益、權力、技術以及欲望。馬斯克把仰望的星空從夢想轉化為行動,他創立的SpaceX已經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將衛星送上太空。仰望星空的不止有馬斯克,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有藍箭航天的張昌武、有零壹空間的舒暢、星際榮耀的彭小波,他們正在展示中國民營航天力量。2020年,國家間的太空競賽進入2.0時代,商業公司走上臺前。
  • 馬斯克與美國的太空競賽
    埃隆-馬斯克的公司準備在必要時單獨行動。星際飛船將在名為 "超級重型 "的第一階段上空發射。在低地球軌道上加滿燃料後,這枚怪物火箭將轟然駛入通往月球的軌道。星際飛船不需要地球門戶做任何事情,它直接進入月球表面。 兩個項目都有資金方面的障礙。美國宇航局的 "阿特米斯 "號需要額外的200億美元左右才能在2024年的最後期限前完成,其中包括本財年的16億美元。
  • 深度解讀:警惕馬斯克及星鏈計劃,美國已開啟太空資源「爭奪戰」
    這個結論究竟是否準確在這裡不多說,但是有個問題更值得思考:馬斯克究竟為啥要搞星鏈計劃?星鏈計劃可以保障美國航母編隊和全球各地的海外基地實現高效的通信,美軍可以藉此提升自己對海洋的控制能力——要知道地球表面七成以上是海洋,而海洋中九成五以上基本都屬於無信號地帶。如果通信被解決,那麼海洋的戰略地位必定會迅速提升。 如果這件事還不能讓你警醒,那我接著說。
  • 太空狂人馬斯克:SpaceX6年內送人類上火星,或許只需4年
    在大多數人眼中,火星移民是一個非常荒誕的計劃,太空狂人馬斯克則不同,他移民火星的夢想非常執著。 馬斯克曾提出要將100萬人送上火星之,希望在月球上首先建立起人類的根據地,並且馬斯克已經準備好了人類到達火星生活之後的相關法律框架,聽起來非常的瘋狂。
  • 太空人太空生活6個月,身體發生變化,馬斯克火星移民會實現嗎?
    太空人太空生活6個月,身體發生變化,馬斯克火星移民會實現嗎?火星移居看似是一個非常荒誕的計劃,但是面對地球日益惡劣的環境,我們還是選擇了接受這項計劃,提出是有矽谷鋼鐵俠之稱的馬斯克。馬斯克的火星移民在馬斯克提出要將100萬人送上火星之後,一直在為自己的目標努力著,希望在月球上首先建立起人類的根據地,並且埃隆馬斯克已經準備好了人類到達火星生活之後的相關法律框架,聽起來非常的瘋狂。最近根據外媒的報導,一個對於馬斯克計劃非常不利的消息傳來。
  • Space 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飛船承載馬斯克「火星殖民」野心
    在馬斯克恢弘的太空計劃中,這僅僅是向前邁了一小步。龍飛船和獵鷹9號的組合只是他「火星殖民」野心的雛形,在他的規劃中,升級版是Starship火箭,這個專為未來星際飛行打造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不僅能夠往火星、月球運送多達100噸的有效載荷,也能夠載客100多人。而龍飛船只能將7人和6噸貨物送入空間站。
  • Space 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龍飛船承載馬斯克「火星殖民」野心
    在馬斯克恢弘的太空計劃中,這僅僅是向前邁了一小步。龍飛船和獵鷹9號的組合只是他「火星殖民」野心的雛形,在他的規劃中,升級版是Starship火箭,這個專為未來星際飛行打造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不僅能夠往火星、月球運送多達100噸的有效載荷,也能夠載客100多人。而龍飛船只能將7人和6噸貨物送入空間站。
  • 太空漫遊逾兩年 特斯拉電動跑車終抵火星
    SpaceX創始人馬斯克(Elon Musk)的私人紅色跑車在太空漫遊兩年多後,最近終於抵達火星。 這是馬斯克的2008款特斯拉(Tesla)紅色電動敞篷跑車,在2018年跟隨獵鷹重型火箭發射升入太空,進入軌道繞行太陽,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部被送入太空、繞行太陽的汽車。 特斯拉和SpaceX都是馬斯克創辦的公司。這部跑車以前是馬斯克開著去上班的座駕。2018年升空的時候,駕駛座上坐著一個假人Starman。
  • 天才還是瘋子,總在推特上惹麻煩的馬斯克到底在想什麼?|海外頭條
    編者按:《海外頭條》是創業邦推出的海外欄目,服務於廣大創業人群,為他們提供專業、有啟發性和實用性的海外訊息。作者:若卡沒人能否認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是一個商業天才,他創辦的特斯拉(Tesla)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也許將對整個人類和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