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時制致自殺激升?歐美擬明年取消,中國曾實施六年

2020-12-22 澎湃新聞
1

夏時制可能正在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潛在威脅?

11月2日(美國時間11月1日凌晨2時),美國民眾迎來了一個重要時間——夏令時的結束。

然而,美國從1967年開始實行的夏時制,如今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生物鐘揭秘者麥可·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稱:「夏令時破壞了人體的晝夜節律,有害健康,應該取消!」一項實施近十年的研究為他的這一想法提供了支持。研究表明,實施夏時制以來,睡眠、交通事故、心臟病,甚至抑鬱症的增加,都與夏時制有關。有的醫生甚至把這些夏時制相關的病人,叫做「夏令時病人」。呼籲取消夏時制的聲音,一直不絕。

在美國,聯邦法律允許各州全年保持標準時間,但目前只有夏威夷和亞利桑那州的大部分地區選擇這樣做。此外,加利福尼亞、佛羅裡達等28個州正醞釀由州議會立法改變現在的夏時制制度,有些要求廢除夏令時,也就是全年使用常規時間,有些則要求全年實施夏令時,即全年撥快1小時。但不管怎麼改,都需要國會批准,因為這涉及到修改國會1966年通過的《國家時間法》。

歐洲議會也在今年3月表決通過,將從2021年4月起取消這一自1916年實施至今的夏時制,讓歐盟成員國自行決定實施何種時間制度。支持做出這一決定的主要因素是「對健康有著負面影響」。

中國從1986年到1991年共實施了六個年度的夏令時,是最晚實行,也是最快取消的國家。

全世界有近110個國家每年要實行夏令時,而取消夏令時的國家,已有近30多個國家。

美國夏時制於11月1日凌晨2時結束,標準時間延後一個小時。圖為麻州一名員工調整大鐘的時間。

2

全球多達半數的人的睡眠障礙與夏時制有關?

夏時制,即每年春天的某天將時鐘撥快1小時,秋天的某一天再將時鐘撥慢1小時,換言之,一年之中,有一天只有23個小時,另一天則有25個小時。

這個主意最早是1895年由出身英國的紐西蘭昆蟲學家和天文學家喬治·哈德森(George Hudson)提出來的。1916年4月30日,當時的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首先嘗試了全國範圍內的夏時制。

此後,許多歐美國家採用了這一方法,美國和俄羅斯最早在1910年代開始嘗試,70年代後在全國範圍有規律的執行,但是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的國家,也就是大多數亞洲和非洲國家都沒有搞這一套。目前,全球有大概20億人受夏時制影響。

近些年,在「夏時制」出現已經100多年後,美國、歐盟和俄羅斯出現了越來越多反對聲,很多人認為,對現代社會來說,「夏時制」是否能實現其最大的好處——節省能耗——並非定論。很簡單的道理,夏天固然早關燈節省了電力,但冬天多燒一個小時暖氣還是要付出成本。

更重要的是,醫學專家對於每年兩次改變時間對人體生物鐘的影響有了越來越多認知。

美聯社的報導指出,至少一項研究發現,將時鐘恢復到11月的標準時間後,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尋求抑鬱症治療的人有所增加。更多研究表明,春季夏令時開始時可能更具危害性,它與更多的交通事故、弱勢人群的心臟病發作案例聯繫在一起,而且可能導致因生物鐘節律變換而引發的更多潛在健康問題。

首先,是現代人特別關注的睡眠質量問題。

芝加哥西北大學醫學院的睡眠研究員Phyllis Zee博士說,這種人為的時間變化會擾亂睡眠時間表,這是一個越來越凸顯出來的問題,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患有睡眠障礙。

數據統計顯示,美國約有1/3的成年人每晚睡眠時間少於醫生建議的7個小時,而超過一半的美國青少年在工作日晚上的睡眠時間沒有達到醫生建議量:8小時以上。

美國還有一項研究發現,在春季轉換為夏令時之後的第一周,全球青少年的平均睡眠時間比前一周減少了約2.5小時,在隨後為夏令時覆蓋的6個月中,許多孩子的睡眠時間再也沒有回覆到夏時制轉換前的水平。

喬治·哈德遜於1895年首次發明並提出夏令時間。

明尼蘇達州費爾蒙特市的一名睡眠醫學醫師蕾切爾·齊格勒(Rachel Ziegler)說:「改變一個人的睡眠時間表對健康產生的影響,可能遠比想像中的更大,其中受其負面影響最大的是青少年和睡眠習慣較差的人。有了夏時制,我們在春天失去了一個小時的睡眠。這種喪失會導致大多數人喪失睡眠和嗜睡,並可能持續數天至數周。」

其次,心臟問題。

研究表明,長期睡眠時間不足會增加人體壓力激素的水平,從而導致心率加快和血壓升高,並引發炎症。於是,在春季進入夏令時的第一天,就會出現急性心臟病患者增加的現象。血液傾向於在早上更快地凝結,心臟病發作通常在早晨就是這個原因。

密西根州皇家橡樹市博蒙特健康醫院預防心臟病學和心臟康復主任巴裡·富蘭克林說,已患有心臟病的人因夏令時調節發病的風險最大,而這些人的發病風險在秋季時間改變後,才能夠恢復到正常水平。

最後,交通事故。

許多研究發現,在春季夏令時開始後的一段時間內,交通事故發生率會出現短暫高峰,這種現象的直接原因是司機反應敏捷度普遍下降,而這往往又是因為睡眠不足所致。德國研究人員2020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夏令時開始後一周,德國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有所增加,而秋季將表撥回去之後,這一數字卻沒有增加。

不過,也有研究得出不同結論,因為夏時制不只是轉換時的這兩周,而是中間的8個月時間,所以全年算下來,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總體有所下降。

美國一份發表於2004年的研究論文分析了1998年和1999年的縣級數據,結果顯示,如果全年都實施夏時制,而非僅在中間8個月中施行,由於白天更多,更多人在照明條件好的情況下通勤,那麼全美每年行人死亡人數將減少171,或者說在上午5:00-10:00和下午4:00-9:00將減少所有行人死亡人數的13%,與此同時,機動車乘員死亡人數每年將減少195,上述兩個時段減少3%,加在一起,可以少死366人。

研究人體晝夜節律的生物學家認為,夏令時對健康的不良影響來源於一點:它導致人們的社交時鐘,即工作和學習時間表,與人體內部的24小時體內時鐘突然不匹配。

生物鐘是在分子水平上滴答作響的人體節奏,通過相對規律性地暴露在陽光和黑暗中,生物鐘逐漸被固定下來,它調節身體功能,例如新陳代謝、血壓、以及促進睡眠和提高反應靈敏性的激素。生物鐘被打亂與肥胖、抑鬱、糖尿病、心臟問題以及其他疾病都有關聯,而要將其調節回來所需要的時間又會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幾乎感覺不到,有些人則可能持續好幾個月,然而表卻又被調回去了。

1918年,美國國會大廈的時鐘被拔快1小時,這象徵著美國首次夏時制的開始。

3

「夏令時病人」

俄羅斯醫學科學院的資料顯示,變換時制使得每5個俄國人中就有1人在一兩周內感到身體不適,季節性地強制改變生物鐘節奏對大多數人的健康有不良影響,甚至會導致增添新的病症,如人體內循環失調引起的精神抑鬱、血壓突然升高、心肌梗塞等。

與此相關的一個典型案例發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該州格蘭德艾蘭(Grand Island)市有一名患有癲癇病的少年艾薩克·福塞特(Isaac Fausett),從2010年開始,他在每年夏時制轉換的時候就會犯病,他的母親米歇爾•福瑟特(Michelle Fausett)說,最終神經科醫生終於注意到了二者之間的關聯模式,他們認為導致病發的原因就是時間改變。

米歇爾說:「夏時制將睡眠時間推遲一個小時之後,他的身體內就發生了巨大變化,這與晝夜節律有關,生物鐘在癲癇發作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因為晝夜節律是一種自然的睡眠-覺醒的循環周期。」

相關研究表明,類似的「夏令時病人」,據估計每年有將近十萬人,但他們不會被認為與時間的調整有關。而且這很可能是一種全新的「時間引發的流行病」,它的發病時間雖然短暫,但卻影響了成千上萬人,並且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的確有研究表明,就睡眠方式而言,動物和人的癲癇發作率會增加。這些因素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不同的人。2018年,福塞特前往州議會作證,希望內布拉斯加州議會投票決定停止跟隨其它州的做法使用夏令時。他說:「時間的變化實際上會影響人們的壓力水平,這對健康不利。它可能會引發許多心臟病、癲癇和入睡困難。」

德國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連大學的晝夜節律專家蒂爾·羅納伯格(Till Roenneberg)和美國西北大學的Zee在今年進入夏時制時曾共同發表一篇文章,主張出於生物學節律的需要,不再實施夏令時,全年採用標準時間。文章說:「如果我們想改善人類健康,就不應該與人的生物鐘作鬥爭,因此,我們應該放棄夏時制。」

而早在2014年,英國政策研究所的專家梅爾希爾曼便在向議會提出的建議中指出,如果全年推行正常的時間制,秋冬季下午的採光時間就會多出一小時,這有助於增加人們體內維生素E的含量,並會促使人們增強體育鍛鍊,「很難找到一個能對所有人的健康和福利都有好處,且沒有成本的辦法,現在我們就有了一個」。

當然,反對意見也是存在的。美國《大眾機械》——這雖然不是一本醫學專業雜誌,但的確是一份老牌的嚴肅科普讀物——今年刊載的一篇文章指出,人們誇大了夏時制對健康造成的損害。

文章還談到,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的一篇新論文發現,改用夏時制後犯罪率下降了7%,其中未能實施的搶劫犯罪據估計為受害者節省了5900萬美元,還有些犯罪雖然不直接涉及錢,例如強姦,但估算下來,也可以節約社會成本高達2.46億美元,估算成本中涉及醫療費用、起訴費、警務費用等等。原因則很簡單:犯罪容易在黑暗中發生。

由於爭論很多,到底是不是廢除夏令時或者做什麼樣的改動,各國發現情況越來越複雜了。

1918年,美國夏令時結束時的海報

4

俄羅斯兩次更改夏令時,

原因都是健康因素

俄羅斯的情況更有意思。

從2011年開始,俄羅斯停止使用冬、夏時制轉換。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下令,當年夏令時結束後不再將鐘錶調慢一個小時並永久使用夏令時間。梅德韋傑夫解釋說,頻繁調整時間打亂了人體生物周期,讓人感到壓力,容易生病。有研究顯示,對於俄羅斯來說,永久使用「夏令時」可以使不同地區的居民多獲得部分陽光。

剛開始永久使用夏令時的時候,60%以上的俄羅斯人對此表示支持。但隨著時間推移,很多人又覺得這樣不好,因為俄羅斯大部分地區緯度較高,冬季時天亮得比較晚,此時仍然使用此前的夏令時,人們就必須摸黑起床上班,給生活造成了一定困難。以莫斯科為例,夏天清晨4、5點鐘天就亮了,而冬天要8、9點鐘天才亮,冬天時,人們早晨出門上班時戶外仍然是一片漆黑,有人抱怨「像生活在極夜」。

於是,普京2012年重新執掌總統權力後就表示恢復「冬令時」,當年9月一份相關法律草案就被提交至國家杜馬,不過直到2015年6月國家杜馬才終於開始正式討論變更時制的法案,並確定從當年10月26日起,俄羅斯從永久使用夏令時變為永久使用冬令時。

一些俄羅斯專家認為,永久使用冬令時對人們健康來說是件好事。俄羅斯梅契尼科夫醫科大學學者指出,這樣俄羅斯人冬天就不必在天還沒亮時就外出上班了,居住在北方的居民在這一點上感覺更加明顯。

可是,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當年10月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有35%的受訪者希望使用冬夏時制轉換,33%的受訪者希望永久使用冬令時,19%的受訪者希望永久使用夏令時,還有高達13%的人表示,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真是眾口難調。

5

中國取消夏令時的來龍去脈?

近代中國曾數次實施夏令時,但卻都歷時甚短。

1919年,民國政府在上海和天津曾短暫地實行了一年夏令時。香港曾於1941年4月1日至1979年10月21日期間,在夏季時段實施夏令時間。在日軍侵華時期的幾年間(1942年至1945年),被侵略的中國地區曾全年實施夏令時,當時香港時間與日本本土時間實際上一致,1980年後不再實行。

但實施時間最久影響最為深遠的則是1986年至1991年,中國在全國範圍實行了六年夏令時。每年從4月中旬的第一個星期日2時整(北京時間)實施到9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夏令時)。除1986年因是實行夏令時的第一年,從5月4日開始到9月14日結束外,其它年份均按規定的時段施行。夏令時實施期間,將時間調快一小時。1992年4月5日後不再實行。

中國實行夏令時的建議最早由北京能源協會的竇莘元提出。他給中央的報告中提出,實施夏令時,可每年節約能源近20多億度電。1986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發出《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夏令時的通知》,通知動員全國人民為節約能源而早睡早起,並要求全國各部門做好宣傳和安排工作。

具體做法是:每年從四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時間),將時鐘撥快一小時,即將錶針由2時撥至3時,夏令時開始;到九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夏令時間),再將時鐘撥慢一小時,即將錶針由2時撥至1時,夏令時結束。在夏令時開始和結束前幾天,新聞媒體均刊登有關部門的通告。值得注意的是,夏令時中出生的人,生時須減去1小時。

1992年,在實行夏令時六年後,國務院辦公廳宣布從1992起暫停實行夏時制。

至於暫停的原因,官方給出的原因是,「自1986年起實行夏時制以來,在一些地區收到了節約照明用電的效果。但是,由於我國南北溫差大,東西時差大,全國又統一執行北京時間,因此,實行夏時制在西北、西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地區收不到節電效果。

而且,實行夏時制也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和鐵路運輸等行業的工作帶來許多不便。」其後雖有各方人士,上書尋求再度實施夏令時的可能,但歐美各國實施夏令時以來的各種弊端,則使國內再度實施這一有爭議的制度變得不可能。

文 | 黃絨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CC周刊」(ID:cancer-weekly),原文首發於2020年11月2日,原標題為《夏時制致自殺激升?歐美擬明年取消,中國為何實施六年即中止?》,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原標題:《自殺激增?全球20億人受影響,就因這1小時……》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夏時制致自殺激升?歐美擬明年改標準時間,中國為何實施六年即取消?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生物鐘揭秘者麥可·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稱:「夏令時破壞了人體的晝夜節律,有害健康,應該取消!」一項實施近十年的研究為他的這一想法提供了支持。研究表明,實施夏時制以來,睡眠、交通事故、心臟病,甚至抑鬱症的增加,都與夏時制有關。有的醫生甚至把這些夏時制相關的病人,叫做「夏令時病人」。呼籲取消夏時制的聲音,一直不絕。
  • 中國實行「夏時制」,每年省電相當於3個三峽,為何僅6年就取消
    1986年至1991年,我國曾全面推行"夏時制",每年4月中旬至9月中旬將時間人為調整1小時,這一措施的初衷是為了節電節能。考慮到當時中國的人口,假設每個人每天早起一小時,晚上早睡一小時,那麼每人每天節約一度電,大約相當於三峽大壩一年發電量的三倍。但是夏時制在這個國家實行了僅僅六年之後就被廢除了。
  • -夏令時,夏時制,起源,換算 ——快科技(驅動...
    為了充分利用日光、節約能源,歐美的大多數國家都實行了夏時制。我國也曾實行過幾次短暫的夏時制。事實上,世界上很多國家在實行夏時制的問題上都有過反覆,關於其利弊之爭更是沒有停息過。富蘭克林早起散步產生靈感夏時制,通常也叫夏令時。關於夏時制想法的來源,大家一般都追溯到班傑明·富蘭克林這位大名鼎鼎的美國人身上。
  • 2018年夏時制結束
    也就是說,夏時制結束的周日這一天有25小時。那麼,瑞士與中國北京時間的時差就變回了7小時。這個時間其實是正常的格林威治時間。施行夏時制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夏季日光照射時間,從而達到節省能源的目的。在10月底換回正常冬季時間的這天,對於我們的生物鐘是最理想的一天。
  • 那些年,我國也實行過夏時制
    看到這條消息,不禁想起,30多年前,我們國家也曾實行過6年的夏時制呢。而對我們這樣一個泱泱大國來說,全國同一個時間整齊劃一地進入夏時制,實在是一件難度極大也很折騰的事。那一年報紙和電視、廣播電臺等媒體對實行夏時制首日的情況都作了大量報導。感覺實行夏時制帶來的衝擊和不便最多也最大的的是鐵路部門。實施夏時制期間,所有列車的調度工作每年都要改動兩次,工作量巨大啊。那時候坐飛機的人少而又少,估計航班時間調整起來還是比較容易,影響面也不大。
  • 夏時制那些鮮為人知的趣事
    因為夏季太陽升起得早,人們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提前開始一天的工作學習,所以也叫 Summer Time,中文翻譯為夏令時、夏時制。1895年,一位出生在英國的紐西蘭昆蟲學家首次提出日光節約時制,因為他下班之後的時間是用來捉蟲子的,他覺得如果把時鐘調一下,夏天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於是他把這個想法提交給了惠靈頓哲學公會,為此還得了一枚勳章。
  • 30年前全國實行的夏令時,為什麼被取消了?專家表示:那是添亂
    也就是說,夏時制剛出現的時候,是不被接受的。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國家才意識到夏時制的作用。1916年,德國首次實施了夏時制,隨後英、法等國也開始實行,希望在戰時節約能源。等到1918年,美國也引入了夏時制,但這種措施的利弊一開始就頗有爭議,等到一戰結束後,夏時制便被這些國家廢止。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二戰時美國繼續實行夏時制,但沒有幾年,便又取消。
  • 30年前全國實行的夏令時,為什麼被取消了?專家:那是添亂
    那麼,我國當年為什麼要實施夏令時呢?最初是我國交通部某研究所一位研究員發表文章說,仿照西方實行夏時制,可讓中國每年節約7.5億度電。該意見被採納了。至於這樣為什麼能節約用電,也容易理解。只要將時間人為提前1小時,人們的作息時間跟著變化,起得早,睡得也早,按理說可以節約晚上的照明用電。
  • 30年前全國實行的夏令時,為什麼被取消了?有專家認為那是添亂
    那麼,我國當年為什麼要實施夏令時呢?最初是我國交通部某研究所一位研究員發表文章說,仿照西方實行夏時制,可讓中國每年節約7.5億度電。該意見被採納了。 至於這樣為什麼能節約用電,也容易理解。只要將時間人為提前1小時,人們的作息時間跟著變化,起得早,睡得也早,按理說可以節約晚上的照明用電。
  • 他曾打破歐美壟斷!成為中國第一個桌球冠軍!可惜選擇自殺身亡
    明年是東京奧運會年,中國桌球隊將會對7枚金牌發起衝擊,中國桌球隊依舊是中國奧運軍團的奪金大戶,中國桌球隊的王者地位不可撼動,中國桌球出現過很多優秀的人才,男子選手有孔令輝,劉國梁,張繼科,馬龍等等知名人物,女子選手出現過王楠,張怡寧,陳夢,劉詩雯等優秀人才,甚至還出現了很多大滿貫的選手,中國桌球隊的人才濟濟,技術全面,其他國家的球隊儘管是很努力練球,
  • 曾全國推行的夏令時,後來為何會被取消?專家表示意義不大
    適用於別人的方法,未必適用於我們自己,這一點中國就體現的淋漓盡致。一. 夏令時的取消時間的發明與計算,可以說是世界與人類的一大突出成就,我們今天生活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根本無法想像到,如果沒有時間,我們該怎樣繼續生活。
  • 80年代實行的夏令時,每年節省電費超3個三峽,為何僅6年便取消了
    因為歐美的球賽一般在夏季賽的時候會比冬季還要提前一個小時,這導致球迷們看球賽的時候也要在夏季的時候早一小時守在屏幕前等待球賽。 而上世紀的80年代末,我國也一度在國內推行過夏令時制度。在當時的新聞聯播,廣播電臺,經常可以聽到「現在是北京夏令時xx:xx」這種報時字樣。
  • 美國夏令時啟動時間撥快1小時,超七成民眾盼取消
    美國在美東時間8日凌晨2時正式進入夏令時間(又稱日光節約時間),全美時鐘撥快一小時,但這一已經實施了54年的法令再度引發各界討論,美國民眾超過七成認為應該取消夏令時間。據《洛杉磯時報》報導,美聯社和美國民意研究所公共事務研究中心就夏令時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美國民眾普遍對夏令時持負面態度,71%受訪者希望能結束調整時鐘的做法,回歸到一個全年統一的時間;整體而言,40%受訪者傾向於全年實施一個統一的「標準時間」,另外31%受訪者支持全年施行「夏令時」。
  • 秩序與整潔的背後自殺率卻居高不下,窺探日本社會令人窒息的壓力
    日本疫情近日再度升溫,北海道、關東、關西的主要城市相繼單日新增確診激升,日本醫師會會長中川俊男召開記者會表示,日本很有可能迎來第三波疫情。疫情遲未平息之下,除經濟大受打擊外,部分日本民眾長期受同儕意識、服從觀念影響,因防疫壓力而導致心理狀態亮紅燈,有些人甚至走上絕路。
  • 法國即將進入冬時制 與中國時差7小時
    來源:海外網圖源:巴黎人報海外網10月25日電2019年10月27日凌晨3點,法國及其他大多數歐洲國家將正式進入冬時制,人們要把時鐘撥回2點,與中國的時差也將從6小時調整為7小時。據《巴黎人報》報導,目前全世界有近110個國家每年實行時制轉換。
  • 中國推行夏令時的意義在哪裡?為何僅6年就取消?
    時至今日,夏令時仍舊是多個國家每年為資源節約敲響的警鐘,風靡全球的夏令時也曾經出現在中國,它的推行對中國來說有什麼意義?而夏令時為何在中國僅僅存在6年就取消了?二、為何夏令時在中國只堅持了6年?而中國從1986年開始推行夏令時僅僅實行了6年,到1992年,國家就取消了夏令時,這是為何呢?為什麼別的國家可以一直實行,中國就不行呢?
  • 安省或將永久取消夏令時!終於不用調生物鐘了!
    目前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安省福特政府已提出法案,為結束安省人民一年兩度調整變更時鐘鋪平道路,從而在安省永久性地實施夏令時。 據680news報導,直到魁北克和美國紐約州也通過類似的立法,安省才會發生這種變化。目前一個由省議員提出的私人法案據說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通過二讀。
  • 世界羽聯宣布取消2020世青賽 明年賽事仍可能取消
    世界羽聯今天宣布,原定於2020年10月在紐西蘭舉行、後推遲至2021年1月舉行的2020年世界青年羽毛球錦標賽因疫情而被取消。  世界羽聯秘書長倫德表示,由於疫情的不確定性,再次往後推遲比賽並不現實。作為補償,紐西蘭將獲得2024年世青賽的舉辦權。
  • 蘭州水上巴士明日起運營時間更改為夏時制
    遊船票價將由30元/人恢復到60元/人中國甘肅網3月31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記者 徐靜雯)3月30日記者獲悉,隨著氣溫轉暖,晝間延長,水文情況逐漸向好,為了在即將到來的夏季更好地服務乘客出行,蘭州水運集團有限公司決定自
  • 亞排聯取消今年排球賽事,明年亞俱杯及亞錦賽將極有可能落戶中國
    近日,亞排聯宣布取消2020年所有排球比賽。亞洲排球協會(AVC)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宣布取消2020年亞洲排球協會所有高級賽事,並將所有亞洲未成年人錦標賽推遲到明年舉行。女排亞洲杯、沙排巡迴賽等,其他分年齡組的比賽顯示推遲到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