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棋界第6位棋後:奇布爾達尼澤

2020-12-11 騰訊網

1992年11月24日上午,上海西郊賓館翠園廳的舞臺上張燈結彩,花團錦簇;臺下人頭攢動,鎂光閃閃,92「開開杯」世界女子西洋棋冠軍候選人賽的閉幕式正在進行。當瑪婭·奇布爾達尼澤以第三名上臺領取紀念杯和獎金時,觀眾掌聲之熱烈超過了前兩名出線者蘇珊·波爾加和約謝裡阿妮。輕妝淡抹的瑪婭脈脈含笑地向公眾致意,不失雍容華貴的風度。掌聲表達了人們對這位棋壇女傑的敬意。

瑪婭·奇布爾達尼澤,1961年1月17日出生在喬治亞共和國。這裡,背靠樹林蒼翠的高加索山,面臨波濤洶湧的黑海,前世界冠軍加普林達什維莉、世界冠軍挑戰者亞歷克山德莉婭、阿赫梅洛芙斯卡婭、約謝裡阿妮等世界棋壇中叱吒風雲的女將均在此誕生。在這塊「凝聚著棋魂」的沃土上,小瑪婭8歲就由哥哥教會下棋,不久她的啟蒙老師已被她在棋盤上殺得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了。

於是,當農藝園林師的父親親自帶奇布爾達尼澤步入少年宮西洋棋小組的門檻。又是不久,她在小夥伴中脫穎而出,少年棋手中已無人可與之匹敵了。

有一次,她去地方報的編輯部,有人贈送她一張世界女子冠軍諾娜·加普林達什維莉的像片以示鼓勵,誰知她隨手在像片下寫道:「瑪婭——未來的世界冠軍。」周圍的人驚訝不已。

蘇聯著名教練、大師米哈依爾·希紹夫說:「瑪婭是棋界中的佼佼者,她有絕對高超的棋才······。我在40年來的教棋生涯中,尚未遇到過如此才華橫溢的女孩。」

這個女孩與眾不同之處是她有一種無法遏制的下棋願望,而且這種願望與日俱增。1973年,年僅12歲的瑪婭榮膺蘇聯中學生女子冠軍。這是她個人棋藝事業上的首次重大勝利。

次年,在羅馬尼亞布拉索夫城舉辦的有30名女棋手參加的國際循環賽中,瑪婭力挫群芳,提前3輪穩居榜首,並獲國際大師稱號。緊接著,在喬治亞共和國首府提比里西舉行的蘇聯、南斯拉夫傳統的團體對抗賽中,鑑於蘇聯最強女棋手都有其他賽事而無法分身,瑪婭便臨時受命上陣與南斯拉夫成人冠軍進行對抗。比賽結果,小瑪婭竟連下4城,此時她年僅13歲。1975年,14歲的奇布爾達尼澤晉升為女子西洋棋特級大師。

蘇聯西洋棋學派領袖鮑特維尼克認為,一個棋手實力的強弱或能否取得成功,取決於4個要素:(1)特殊的棋藝才能,包括空間感受力、歸納能力、良好的記憶和快速準確的計算性品質,以及相互的恰當配置。(2)棋手的性格,不僅是一般運動員所需具備的求勝心、意志力、隨機應變和揣摩對手心理等諸方面的性格,而且是棋手的教養程度和自我控制能力。(3)強壯的體魄。(4)賽前的充分準備。

對照前兩條,奇布爾達尼澤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的。關於後兩條,需作一些說明。

奇布爾達尼澤曾參加在維爾紐斯舉辦的一次男子國際循環賽。這種比賽對男子大師來說也是嚴峻的考驗,當比賽進入尾聲時,有人問她身體怎麼樣,她回答說「還不累。」說完就坐到了棋案旁。除了意志和拼搏精神以外,她的體魄健壯,能打持久戰也是有利條件。

說到賽前準備和訓練方法,瑪婭除了具有棋藝天賦和獨立思考能力以外,還在於有出色的教練的指點。西洋棋在蘇聯被視為「國棋」,蘇聯政府把西洋棋當作促進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從眾多選手中發現天才棋手僅是第一步,還必須為這些棋才配備專門教練,組織其訓練並提供其物質資助。在這樣的背景下,瑪婭於1976年幸遇名師——國際特級大師(西洋棋的四種等級稱號)埃瓦爾·古菲爾德,開始了棋藝道路上新的飛躍。

瑪婭早年偏重於戰術,雖然殺法犀利,但缺乏一流大師的局面性弈法。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在1976年之前,她下的是「兒童棋」,經古菲爾德整整兩年的悉心教授,她一步步接近了頂峰。1976年底,瑪婭獲區際賽並列第二名,接著在候選人賽中先後擊敗了亞歷克山德莉婭、阿赫梅洛芙斯卡婭和庫什尼爾等人,奪得了向世界冠軍的挑戰權。在這一個接一個令人疲憊不堪的系列性大賽之間,瑪婭同時還摘取了1977年全蘇女子冠軍的稱號。

1978年,爭奪世界女子棋王桂冠的一天來臨了。面對穩坐女皇位置達16年之久的加普林達什維莉,瑪婭敢打敢拼,毫不膽怯,終以8.5分比6.5分的優勢獲勝,時年17歲,成了世界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西洋棋史上的那些美女棋後)。

此後,在4屆世界冠軍對抗賽中,奇布爾達尼澤皆衛冕成功。除1981年對亞歷克山德莉婭那次以8比8打平保持稱號外,後3次都是大獲全勝,1984年對列維京娜(8.5比5.5)、1986年對阿赫梅洛芙斯卡婭(8.5比5.5)、].988年對約謝裡阿妮(8.5比7.5)。

奇布爾達尼澤成了世界冠軍後,經常參加男子比賽。在1984年新德裡舉辦的國際特級大師比賽中,她以唯一女棋手的身份技壓群雄,勇冠三軍,使世界棋壇為之轟動。當時,這位提比里西醫科大學4年級的學生說:「我在比賽時無論逢到何種情況都能傾心專注於棋盤,對男棋手尤其如此。我認為採取這樣的態度,就會忘卻自己的對手是異性。」古菲爾德則說:「我於1976年開始擔任她的教練,但W知道兩年以後,她就反過來可以當我的教練了。男棋手和她對陣以後,將睡不好覺。他們不能沒有這樣的感覺,女子也和男子一樣,甚至比男子下得更好。」1988年她獲得了男子國際特級大師稱號(當年她的上半年等級分為2550,下半年為2655),這是她的鼎盛階段。

奇布爾達尼澤是6屆奧林匹克棋賽冠軍隊一號選手,其中4次獲頭臺金牌。鑑於她屢建殊勳,1978年被評為蘇聯功勳運動健將(同時被國家獎勵汽車與住房),1984年至1987年獲女子西洋棋奧斯卡金像獎。

奇布爾達尼澤的棋風特點是「能迅速而精確地計算變著,在解決難題和支配時間上有最高的實踐性,不犯大錯誤,能冷靜地防禦困難的甚至是無望的局面,在臨場比賽時表現出絕對的沉著,創作上有較深造詣,技術上無可指責」(引自國際棋聯女子委員會主席亞歷克山德莉婭的評論)。

她保持世界冠軍稱號13年,直至1991年失冕於謝軍。本文開首提到的那次候選人賽,從賽前預測直至最後一輪結束前,一致被看好的她落選了。棋界甚為惋惜,她的知音謝軍動情地說:

「瑪婭的實力極強,去年我從她手中奪走冠軍,實在是幸運的,那時她正處在國破家裂的非常時期。今年初她又開始重新崛起,在男子國際特級大師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令人敬佩。目前,國內時局的動蕩仍然困擾著她,如果能自我調節到過去的頂峰時期,蘇珊·波爾加也不會比她強。瑪婭的修養也極高,她的精神氣質與自控能力,我們年輕人在兩三年內是學不會的。°

轉自中國西洋棋協會

相關焦點

  • 西洋棋界第6位棋後:奇布爾達尼澤
    1975年,14歲的奇布爾達尼澤晉升為女子西洋棋特級大師。蘇聯西洋棋學派領袖鮑特維尼克認為,一個棋手實力的強弱或能否取得成功,取決於4個要素:(1)特殊的棋藝才能,包括空間感受力、歸納能力、良好的記憶和快速準確的計算性品質,以及相互的恰當配置。(2)棋手的性格,不僅是一般運動員所需具備的求勝心、意志力、隨機應變和揣摩對手心理等諸方面的性格,而且是棋手的教養程度和自我控制能力。
  • 西洋棋界第5位棋後:加普林達什維莉
    西洋棋是運動,是搏擊,在搏擊時不冒險不僅難以取勝,而主要一點,也會令人覺得乏味。」這是諾娜的自白。憑藉這股自信和勇氣,這位六十四格上的女鬥士一步步登上了世界女子棋壇的巔峰。繼三獲全蘇冠軍之後,她於1962年把世界冠軍的稱號從貝科娃手中奪了過來,時年21歲。此後她4次順利衛冕,保持世界棋後的冠冕長達16年之久。
  • 西洋棋界第10位棋後:斯坦芳諾娃
    1993年14歲時,獲保加利亞全國男子冠軍賽第7名。1992年入選國家女隊,自此參加了各屆奧賽,並數度代表保加利亞男隊參加奧賽。15歲時成為女子國際特級大師,此後實力增長很快,堪與男棋手比肩。2002年晉升男子特級大師,成為世界上第九位獲此殊榮的女棋手。
  • 西洋棋界第10位棋後:斯坦芳諾娃
    1979年4月19日出生於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第十位女子世界冠軍(稱號保留時間: 2004-2005年)。擁有男子國際特級大師稱號的女子國際特級大師(西洋棋的四種等級稱號)。曾就讀於索非亞大學經濟系的斯坦芳諾娃能夠流利地說英語、西班牙語和克羅埃西亞語。她對自己的性格評價是意志頑強,目的性很強。這也造就了她兇狠的棋風和頑強的戰鬥力。
  • 西洋棋界第8位棋後:蘇珊•波爾加
    棋史上第八位女子世界冠軍(保持稱號時間為1996-1999年)(西洋棋史上的那些美女棋後)。 1992年參加女子世界冠軍候選人九強循環賽,前10輪9勝1和,最終以不敗紀錄獲第1名進入決賽。1993年與前世界冠軍挑戰者約謝裡阿妮爭奪挑戰權,在優勢的情況下被追平,兩次加賽又不分上下,最後抽籤定勝負而失利。1994年女子世界冠軍候選人十強循環賽再次出線。1995年與奇布爾達尼澤爭奪挑戰權時,以5.5:2.5獲勝。
  • 西洋棋界第8位棋後:蘇珊•波爾加
    棋史上第八位女子世界冠軍(保持稱號時間為1996-1999年)。1992年參加女子世界冠軍候選人九強循環賽,前10輪9勝1和,最終以不敗紀錄獲第1名進入決賽。1993年與前世界冠軍挑戰者約謝裡阿妮爭奪挑戰權,在優勢的情況下被追平,兩次加賽又不分上下,最後抽籤定勝負而失利。1994年女子世界冠軍候選人十強循環賽再次出線。1995年與奇布爾達尼澤爭奪挑戰權時,以5.5:2.5獲勝。
  • 西洋棋史上的那些美女棋後
    瑪雅.奇布爾達尼澤這個名字對於中國的廣大棋迷來說應該非常熟悉。1991年謝軍就是從她的手中接過了西洋棋后冠。謝軍曾這樣評價奇布爾達尼澤——理論素養好,基本功紮實,修養極高,有很強的自控能力。諸宸也曾說過——在女棋手中,她非常佩服奇布爾達尼澤的風度和棋品。 第七位棋後 謝軍
  • 西洋棋界第16位棋後:譚中怡
    2016年獲得西洋棋奧林匹克團體賽冠軍,2017年獲得世界女子西洋棋冠軍賽冠軍,現重慶市青年聯合會委員。成為繼謝軍、諸宸、許昱華、侯逸凡之後中國的第五位世界棋後,也是西洋棋歷史上第16位女子冠軍。是中國目前唯一一位雙數棋後。
  • 西洋棋界第16位棋後:譚中怡
    2016年獲得西洋棋奧林匹克團體賽冠軍,2017年獲得世界女子西洋棋冠軍賽冠軍,現重慶市青年聯合會委員。成為繼謝軍、諸宸、許昱華、侯逸凡之後中國的第五位世界棋後,也是西洋棋歷史上第16位女子冠軍。是中國目前唯一一位雙數棋後。(女子世界冠軍史上,中國似乎對單數情有獨鍾,謝軍第7位棋後,諸宸第9位棋後,許昱華第11位棋後,侯逸凡第13位棋後,居文君第17位棋後。
  • 西洋棋界第15位棋後:穆茲丘克
    6歲時,穆茲丘克又在歐洲少年錦標賽8歲組中奪得冠軍,並獲得了賽會的獎品一輛自行車和爸爸的獎品一塊她當時夢寐以求的手錶。「因為那塊手錶的激勵,我開始第一次認真地對待比賽,正是這份好勝心,讓我堅持在西洋棋的道路上走了這麼遠。當然,我會把這份好勝心繼續保持下去,去認真對待每一盤棋,去贏得我能夠贏得的每一場比賽。」10歲時獲得世界分齡組少年賽亞軍後,穆茲丘克就正式走上了職業棋手的道路。
  • 西洋棋界第1位棋後:維拉·明契克
    謝軍於1991年勇摘西洋棋「后冠」,一時舉世轟動。海內外新聞媒介爭相報導,東方姑娘打破蘇聯長期對棋壇的壟斷。然而這個「長期」究竟屬多少年?有說41年的,也有說64年的,這就牽涉到女子世界冠軍賽的歷史,特別是棋史上第一位女子世界冠軍維拉·明契克的國籍了。
  • 西洋棋界第9位棋後:諸宸
    擁有西洋棋女子特級大師和男子特級大師雙料稱號,是西洋棋史上第一位大滿貫世界冠軍。從天才少女,到美女棋後,後來卻又因遠嫁阿拉伯引發軒然大波。有人贊她嘆她,也有人詆她毀她。諸宸的生活,始終光環與爭議並存。如今的諸宸,已經遠離外界視線很久。
  • 西洋棋界第11位棋後:許昱華
    2006年,許昱華擊敗加裡亞莫娃奪取世錦賽冠軍,成為歷史上第11位西洋棋棋後,也是世界上惟一同時獲得奧賽、世界盃和世錦賽三項冠軍的棋手。1982年6歲開始學棋,進杭州棋院訓練班,由吳偉文、劉興發執教。
  • 西洋棋界第13位棋後:侯逸凡
    西洋棋特級大師,中國女子西洋棋隊隊員。1999年開始學習西洋棋,2003年進入中國西洋棋隊。2008年晉升男子國際特級大師,是歷史上晉升男子特級大師最年輕的女棋手。2010年獲得世界女子西洋棋錦標賽冠軍,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棋後。2011年成功衛冕,成為歷史上兩奪世界冠軍的最年輕棋手。
  • 西洋棋界第17位棋後:居文君
    居文君是西洋棋歷史上第17位女子世界冠軍,同時也是繼謝軍、諸宸、許昱華、侯逸凡和譚中怡之後,第6位登上世界棋後寶座的中國女棋手(西洋棋史上的那些美女棋後)。
  • 西洋棋界第17位棋後:居文君
    17位女子世界冠軍,同時也是繼謝軍、諸宸、許昱華、侯逸凡和譚中怡之後,第6位登上世界棋後寶座的中國女棋手。當時的小女孩肯定沒有想到,二十年後的今天,自己會因為那次選擇站上這項運動的世界最高領獎臺,成為上海首位西洋棋棋後!
  • 西洋棋界第12位棋後:科斯堅紐克
    2004年獲歐洲錦標賽冠軍,被授予男子特級大師稱號,成為歷史上第十位獲此殊榮的女棋手。2005年,以絕對優勢獲得全俄女子冠軍;「北烏拉爾杯」女子超級大賽第3名。酷愛任意制西洋棋(Chess960),2006、2008年美因茨西洋棋節任意制西洋棋兩屆女子世界冠軍,並位於該賽制等級分榜首。
  • 西洋棋界第12位棋後:科斯堅紐克
    2004年獲歐洲錦標賽冠軍,被授予男子特級大師稱號,成為歷史上第十位獲此殊榮的女棋手。2005年,以絕對優勢獲得全俄女子冠軍;「北烏拉爾杯」女子超級大賽第3名。 酷愛任意制西洋棋(Chess960),2006、2008年美因茨西洋棋節任意制西洋棋兩屆女子世界冠軍,並位於該賽制等級分榜首。
  • 西洋棋界第1位棋後:維拉·明契克
    謝軍於1991年勇摘西洋棋「后冠」,一時舉世轟動。海內外新聞媒介爭相報導,東方姑娘打破蘇聯長期對棋壇的壟斷。然而這個「長期」究竟屬多少年?有說41年的,也有說64年的,這就牽涉到女子世界冠軍賽的歷史,特別是棋史上第一位女子世界冠軍維拉·明契克的國籍了。
  • 西洋棋界第14位棋後:烏什尼娜
    機遇巧合下,烏什尼娜在7歲時由國際跳棋改學西洋棋,那時她還同時在學習繪畫和音樂。15歲時烏什尼娜摘下烏克蘭西洋棋女子U20組冠軍。20歲時憑藉過硬的實力進入烏克蘭國家隊。在公開賽中,烏什尼娜擊敗多為男棋手,被授予烏克蘭「榮譽體育大師」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