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隻中國龍」之諸城暴龍
我可不是霸王龍
-——
諸城暴龍
June 20, 2020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白居易
如果你一直在關注中國古動物館的「每天一條中國龍」活動,一定能發現到今天就是最後一隻恐龍——也是本活動壓軸的中國恐龍與大家見面的日子。興不興奮?激不激動?別急,還有一點非常有趣:它是中生代恐龍帝國在中國最後登場的恐龍之一。本活動介紹的49種中國恐龍,是按照屬名的拼音順序排序的,沒想到這最後推介的恐龍,竟然真是最後「登場」的。巧不巧合?
活動進行到現在,已經介紹過的恐龍既有原始暴龍類的五彩冠龍、華麗羽王龍,又有進步的暴龍科成員勇士特暴龍;既有沉冤多年的竊蛋龍,又有掉落陷阱的泥潭龍;既有愛「K歌」的青島龍,又有體型巨大的山東龍;既有體型如火雞的伶盜龍,又有御風而行的奇翼龍;既有四個翅膀的小盜龍,又有五彩繽紛的彩虹龍;既有脖子比例最長的馬門溪龍,又有被稱為「中華第一龍」的祿豐龍……那究竟什麼樣的恐龍才能安排在最後,作為壓軸出場的「嘉賓」呢?
猜猜我是誰?(來源:網絡)
前面推文裡不只一次地提到,中國已經發現命名了322種恐龍,並且還在以每年新發現約10種的速度增加之中。「每天一隻中國龍」也只是介紹了來自中國大江南北的恐龍的一小部分,這一小部分到今天也還差最後一隻了。
這壓軸「嘉賓」到底是一隻龐然巨物,還是一位「致命殺手」?到底是來自山東的龍骨澗,還是出自四川的「恐龍窩」?您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它的「廬山真面目」了?讓我們一起大聲讀出它的名字:諸城暴龍。
「每天一隻中國龍」活動的最後一隻恐龍正是來自中國山東的諸城暴龍(Zhuchengtyrannus)。
諸城暴龍的化石骨架(來源:網絡)
諸城暴龍的化石發現於山東諸城。諸城以發現世界最大的恐龍墓地而聞名,出土了白堊紀晚期的大量恐龍骨骼化石,且聚集成片,為洪水泛濫平原環境下的特異埋藏。這裡發現的恐龍以鴨嘴龍類為主,最典型的就是前面介紹過的山東龍(見2020.6.4推文),但也包括諸城暴龍、中國角龍(見2020.6.16推文)等其他恐龍類型。
諸城恐龍化石的挖掘現場(來源:網絡)
諸城恐龍動物群的復原圖(來源:網絡)
諸城暴龍目前已發現的化石是一個接近完整的右上頜骨以及一個左齒骨的前中部,兩者來自於同一個體。它的齒骨略小於北美洲暴龍的某些大型標本,但明顯小於著名的暴龍標本「蘇」(如果你是恐龍迷,一定知道「蘇」就是世界上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具雷克斯暴龍化石)。研究人員根據目前已發現的標本,推測諸城暴龍的完整身長約10~12米,臀部高度約4.1米,重約6噸。
諸城暴龍的頭骨(來源:網絡)
諸城暴龍與人的對比(來源:網絡)
諸城暴龍是一種雙足行走的大型肉食性暴龍類恐龍,生活在8400~72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它的後肢發達,前肢短小且只有兩根手指,與原始的冠龍(Guanlong)、羽王龍(Yutyrannus)親緣關係較遠,與進步的特暴龍(Tarbosaurus)、暴龍(Tyrannosaurus)親緣關係較近。在分類上,它屬於蜥臀目、獸腳亞目、暴龍科、諸城暴龍屬,目前只有一個模式種:巨型諸城暴龍(Zhuchengtyrannus magnus)。屬名「Zhuchengtyrannus」意為「諸城的暴君」,tyrant是暴龍科的學名常見字根;種名「magnus」在拉丁文意為「巨大的」,意指這恐龍的巨大體型。
諸城暴龍生活場景(製圖:上海睿宏)
諸城暴龍是白堊紀末期的東方大地的頂級掠食者,同地區的任何一種恐龍都可能成為它的「盤中餐」,即使是體型超越暴龍、棘龍等肉食性恐龍的山東龍,見到它也不敢掉以輕心。
諸城暴龍咬住山東龍(來源:網絡)
諸城暴龍是目前國內發現命名的最大的暴龍科成員,它的化石現收藏於山東諸城恐龍博物館。有誰能想得到,諸城暴龍曾在山東平原引頸咆哮,見證了世界中生代恐龍帝國的餘暉!
這就是我!諸城暴龍!(繪圖:陳瑜)
點開有驚喜!
馬上打開「物種博物館」小程序,
開始你的生命探索之旅吧!
本周六晚19:30直播課堂
微信掃碼登錄
或者電腦網頁登錄
https://live.polyv.cn/watch/1466813
(直播間名額有上限,不用報名,先到先得)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進行刪除。
活動策劃
指導單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
主辦方:中國古動物館
協辦方:睿宏文化院士專家工作站
北京微創博志教育·W博士玩科學
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科普委員會
點擊以下文章標題,可直接閱讀哦!
作者:孔明智
校審:王原、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