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市立醫院重症醫學科:從「患者」身上學到的要還給「患者」

2020-12-14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劉芳

ICU的門,是生死門,無事便是最好的消息, 從「生不如死」到「早日康復」,這是重症醫學科每天狀態最真實的寫照。她說:「ICU醫生做得是有意義的事。在這裡,對生命會有更多感悟。」在重症醫學科一幹就是26年,守著生命最後一道防線,每時每刻都在拼盡全力,她是曲彥,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重症醫學科負責人。這裡是青島市市立醫院重症醫學科團隊,每天都在和死神殊死搏鬥,可以稱呼他們為「救命超人」。

從「最早」到「最優」,見證市立ICU的成長

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抗爭,與死神搏鬥。每天都像一場經歷「大考」,心裡的弦,總是緊繃著,這是重症醫學科的常態。從1995年初,青島市市立醫院成立綜合ICU,到如今的重症醫學科,從4張床位發展成現在兩個院區近60張床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成為山東省重點專科,兩屆青島市A類學科,並且是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的委員單位。醫師協會常委單位。承擔三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同樣也是培養青島大學博士、博士後「糧倉」儲備地。當年年輕的曲彥醫生經領導推薦做綜合ICU的負責人,到如今成了重症醫學科的「掌門人」,26年來,沒有一刻放鬆過,始終追求著「沒有遺憾的治療」,踐行著自己當年作為醫學生發過的誓言「性命所系,生死相託」。26年來,她從死神手中搶下的人不計其數。在她的帶領下,這支青島市最早成立的ICU隊伍將患者生存率保持在90%以上,成功率逐年提高。

選擇了重症醫學科,就是選擇了「責任」

重症醫學科是集危重症於一體的科室,也是創造生命奇蹟最多的地方,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擾了大家原本平靜的生活。曲彥是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擔任了青島市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診療重症專家組組長,參與全市會診,同時作為市立醫院的醫學專家,她集多重身份於一身。危急時刻,既要抽調醫生去湖北,又要顧及青島市的一線救治工作。兩批次援鄂共抽調近10人遠赴湖北。同時,重症醫學科的危重症病人絲毫未減,在人員緊缺,情況危急的情況下,曲彥帶領團隊幾乎是兩個月每日每夜的奮戰,既兼顧病房常規病人,也圓滿的完成了負責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曲彥和她的團隊做到了「不辱使命」。

要把從「患者」身上學到的寶貴經驗還給「患者」

被問及最多的就是,「曲主任,重症醫學科又忙又累,每天精神都高度緊張,精神壓力這麼大,你有沒有想過換個科室」。她說「我從患者身上得到了許多寶貴經驗,我要把這些經驗都用在治療患者身上」,簡簡單單一句話,卻承擔了生命之重。儘管ICU醫生又苦又累,但曲彥喜愛這份工作。曲彥主任的快樂,不僅來源於她親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蹟,也因為她見證了中國ICU發展的歷程。

ICU醫生是沒有休息日的,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工作日,哪怕今天結婚,明天也要回醫院上班。手機也要保持24小時開機並且不能靜音,一旦負責的病人發生危險,就算是在家睡覺也要火速趕到病房。因此,對ICU醫生來說,睡個安穩覺有時也是奢望。今年年初,曲彥主任「升級」做了奶奶,小朋友現在半歲了,她還沒有見過一面,她說:「疫情結束,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去看看自己的孫女」說到此刻,她聲音有點哽咽,一直以來,她放在家庭上的精力少之又少,但幸而家人們支持、理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為重症醫學科的「領頭羊」,她欣慰地看到,團隊越來越強大。未來她最希望的還是,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ICU隊伍當中。

相關焦點

  • 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重症醫學科: 要把從「患者」身上學到的寶貴...
    這裡是青島市市立醫院重症醫學科團隊,每天都在和死神殊死搏鬥,可以稱呼他們為「救命超人」。從1995年初,青島市市立醫院成立綜合ICU,到如今的重症醫學科,從4張床位發展成現在兩個院區近60張床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成為山東省重點專科,兩屆青島市A類學科,並且是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的委員單位。醫師協會常委單位。承擔三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同樣也是培養青島大學博士、博士後「糧倉」儲備地。
  • 直升機跨城救援 萊州危重患者50分鐘飛抵青島市立醫院
    11月17日,上午10點05分,隨著陣陣呼嘯聲,一架橘黃色救援直升機在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區二期綜合樓樓頂停機坪緊急降落,機上搭載一名來自萊州的危重患者,現場等待的救護人員將患者緊急轉至ICU。飛機從起飛到降落僅用時50分鐘,為患者後續救治贏得寶貴時間。
  • 青島市市立醫院:腦卒中中心全流程「綠色通道」提高救治水平
    面對這個「時間就是大腦」的疾病,青島市腦血管病質控中心主任、青島市市立醫院副總院長、腦科中心主任譚蘭教授指出,在發病3-4.5小時內,通過溶栓或介入取栓早期開通血管,是決定腦卒中患者生死存亡的關鍵。因此,要用最快的速度、最完善的流程、最精準的團隊技術,挽救腦卒中病人的生命,提高腦血管病人的治癒率,並最大限度保護患者的身心健康。
  • 不足2克膠囊大小 青島市首例無導線起搏器在市立醫院成功植入
    半島網6月30日訊 6月19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成功完成青島地區首例無導線起搏器Micra植入。開啟了青島市無導線起搏器治療心律失常的新時代,標誌著市立醫院心律失常診治水平邁入了國內先進水平。青島市市立醫院心臟電生理中心主任,心內二科主任李賓公、本部心內二科(心臟電生理科)副主任何濤經過縝密的方案分析,同患者和家屬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後,決定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 青島市立醫院心理醫生騷擾女患者 醫院:留黨察看 降崗位等級並調離
    央廣網青島7月10日消息(記者王偉)7月9日,青島市市立醫院針對心理科醫生涉嫌騷擾女患者一事作出處理決定,該醫生被留黨察看二年;降低崗位等級並調離臨床工作崗位。7月2日,有微博網友發帖反映稱,青島市市立醫院一心理醫生向其患者發送不雅信息,患者多次對其表示方案但仍未能阻止該醫生言語騷擾。7月3日,青島市市立醫院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消息,表示已責令當事醫生停職、配合調查。醫院已成立調查組,對有關情況進一步調查核實,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 青島市市南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再獲殊榮
    據悉,這也是康復醫學科繼2018年、2020年連續兩屆通過青島市醫療衛生C類重點學科審批後取得的又一殊榮。2000平方米康復場地 擁有先進康復醫療設備市南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成立於2007年,從場所、人員到設備、規模以及學術各方面都處於本市較高水平。
  • 煙臺山醫院康復醫學科:讓患者生命更有質量
    康復訓練,改善患者生命質量11月,初冬的陽光灑在煙臺山醫院康復醫學科物理療法訓練區,顯得格外溫馨。一位患者正在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上肢大關節的運動能力和軀幹平衡訓練。48歲的陳先生於今年3月份突發腦幹出血,在當地醫療機構進行手術後,6月份慕名來到煙臺山醫院康復醫學科。
  • 青島市市立醫院在全國三級綜合公立醫院中喜獲第67名
    全國公立醫院考核,怎麼考?合理性:全國共有2398家三級公立醫院分為九類進行考核,根據系統計算的分數情況,各醫院等級劃分為ABC三等。其中,綜合醫院的評價等級細化為九級。詳情參見下表:市立醫院「高考」成績單總成績A+:在全國1153家三級綜合公立醫院中,青島市市立醫院名列第67名,省內排名第4。位居全國前5%,躋身全國考核等級A+。
  • 青島市立醫院啟動線上問診送藥上門
    特殊時期為避免線下就診,2月2日起,青島市市立醫院啟動線上問診,除有輕度發熱症狀的青島市民可通過市立醫院「網上發熱諮詢門診」進行實時在線問診諮詢外,其他穩定期慢性病患者與輕症患者還可通過市立醫院設置的線上診療,足不出戶與醫生進行線上問診諮詢、複診續方,選擇藥店送藥到家。
  • 青島市市立醫院專家:放下歧視與偏見,癲癇並非不治之症
    這些年他一直堅持藥物治療,吃了很多藥但病情並沒有明顯好轉,小夥子正值大好青春,面臨成家立業的關鍵時期,家長焦急萬分,四處求醫,經過多方打聽,慕名找到青島市市立醫院副總院長、腦科中心主任譚蘭教授。近年來,青島市市立醫院腦科中心神經內科在癲癇的治療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譚蘭教授帶領團隊以疾病為中心,積極地集中優勢資源,打破傳統學科之間的壁壘,率先在膠東半島設立癲癇診療中心,大大提高了癲癇患者治療效果和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在該領域確立了國內領先的地位。
  • 青島市市立醫院25名醫護籤下遺體捐獻申請
    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急診科總護士長位蘭玲說,她和急診科的同事們發起成立「急診生命+」志願服務隊,就是希望讓生命多一種寬度,留下無限的可能。現場捐獻器官讓生命延續11月5日上午8時許,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門診大廳內,九月器官捐獻愛心崗前,已經聚集了20多名身著工作服的醫護人員。青島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在這裡現場辦公,為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申請表》的醫護人員做諮詢、登記等服務。
  • 半島學生記者團走進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 續寫抗疫「心」故事
    暑假的尾巴,半島學生記者團來到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有幸採訪到了這些可愛的白衣天使們。 來到醫院後,接待我們的正是曾經參加過抗疫援鄂的醫護人員——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中心主任唐華平及副主任醫師李猛、副主任醫師郝月琴、護士長孫志萍、護士長孫文欣等人。
  • ...共同戰「疫」|吳大瑋:為何炎症風暴發生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身上...
    本期嘉賓:吳大瑋教授 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重症醫學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重症醫學科主任
  • 山東青島市立醫院推出線上線下智慧醫療服務
    網際網路新冠肺炎免費諮詢門診開診   1月27日,市立醫院網際網路新冠肺炎免費諮詢門診正式開診。醫院從急診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挑選出骨幹醫師組成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專業諮詢團隊,24小時在線免費提供發熱諮詢、新冠肺炎防控知識等專業諮詢服務。市民關注青島市市立醫院服務號,進入新冠肺炎諮詢門診,選擇圖文諮詢或視頻諮詢,選擇醫生即可免費諮詢。
  • 青島市市立醫院2名「防控戰疫先鋒」受國家級表彰
    ▲中國政府網  授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重症救治醫療隊等113個集體「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授予丁新民等472位同志「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追授徐輝等
  • 一醫一患一室 青島市市立醫院實施非急診預約掛號
    一、部分醫療機構的就診提醒(一)青島市市立醫院醫院全面實施非急診預約掛號和實名制就診,每位就診患者限一名陪同人員。患者需提前預約就診,來院時應攜帶身份證或醫保卡,全程正確佩戴口罩,在醫院入口、各診區及病房入口配合做好預檢分診工作,準確提供身份和電話信息。有以下情況的患者:體溫超過37.3度、有流行病學史;有呼吸道症狀,需到發熱門診/普通發熱(篩查)門診就診。
  • 「國際癲癇關愛日」青島市市立醫院腦科中心義診
    社會上依然存在對癲癇病的誤解和歧視,癲癇發作也給患者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嚴重影響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質量;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及其它診治費用也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同時,教育、就業、婚姻生育、駕駛傷害等問題也一直困擾著癲癇患者。因此,癲癇不僅僅是醫療問題,也是重要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癲癇列為重點防治的神經、精神疾病之一。
  • 青島市市立醫院:精準施策科學抗疫 做百姓健康守門人
    精準施策 建立科學感控體系疫情爆發初期,青島市市立醫院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連夜改建兩院區發熱門診,緊急籌備抗疫物資,兩天完成核酸檢測實驗室建設,6小時內發出首例陽性報告。
  • 為患者樹立重新生活的希望——進賢縣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
    「真正見識到了妙手回春,讓我重新樹立了生活的希望!」日前,58歲的患者胡某將康復過程及結果發到了病友圈微信群,大讚進賢縣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的神奇。進賢縣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是一支服務優質高效的團隊,科室擁有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各1名,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各2名,碩士研究生1名,12名治療師中擁有高級職稱的1人、中級職稱的5人,而11名護士則全部是從醫院各臨床科室挑選的骨幹護理人員。
  • 青島市市立醫院成功開展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術
    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骨關節科順利為一例外翻膝病人完成了膝關節外側單髁置換術,實施了小切口下對膝關節病變部位精確治療的部分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第二天,患者就可以下地自如行走。不堪忍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前來市立醫院本部骨關節科找到郭傳友主任求醫。精準施治 為膝關節「補牙」接診後郭主任詳細檢查病人,發現病人疼痛症狀主要集中在膝關節外側間室,左下肢有明顯外翻畸形。這些症狀都是單髁置換的適應症。雙下肢全長攝片和左膝內翻、外翻位攝片顯示,膝關節外側間隙消失,膝外翻畸形,果不其然印證了上述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