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三國真相:關公不用青龍偃月刀!赤兔馬並非絕食而死?

2021-02-10 軍武次位面

三國裡的關羽為什麼這麼強?因為他是個穿越人物!


在中國民間文化中,關羽可能是最為大眾所崇拜的「神」了。得益於《三國演義》的生動描寫,關羽成為「忠義」形象的化身,歷代統治者均大力提倡。據統計,歷史上有16位皇帝23次為加封關羽,爵位由侯而王,由王而帝,乃至關聖大帝。

▲馬來西亞的關帝廟

 

清光緒五年(1879年),關羽得到的最後一個封號,是長達 26字的「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可謂榮寵非凡,獨步古今。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共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有關帝廟3萬餘座,民間對關公的崇拜超過了孔子,各行各業都要拜關公成為中華文化圈內的獨特現象。

▲在關羽的影視形象中,以老版《三國演義

中陸樹銘的扮相為最佳

關二爺不光聲名遠播,要說形象更是不差——身長九尺,美髯長鬚,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騎著赤兔馬,舞動偃月刀,那可真稱得上是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放到現在,絕對是硬漢加帥哥,不知道會贏得多少女性的青睞。

不過,以上這些描寫都是來自於小說《三國演義》,那麼歷史上真實的關羽是否就是這樣呢?本著軍迷愛較真的本性,軍武菌對比了一下文學作品《三國演義》和正史《三國志》,結果發現,關公的BUG還不少!

首先來說說關公的兵器——青龍偃月刀,《三國演義》中描述這把大刀重達八十一斤(相當於今天的一百斤),如同麥克阿瑟的菸斗和邱吉爾的雪茄一樣,斬殺了不少敵將的青龍偃月刀與關公的形象溶為一體,成為關羽的標籤之一,所以後世也稱青龍偃月刀為「關刀」。但歷史上的關羽,真的就用的這種大刀嗎?

▲漢代環首刀

其實在三國時期並沒有這樣一種形制的兵器,三國時代普遍使用窄而直的刀,長1米左右,刀背堅厚,單側開刃,環首可纏布條於手腕,防止刀從手中脫落。但這一看就是單手用的刀,而非「關刀」。事實上,這種寬刃大刀的製造工藝在漢末三國時代還很不成熟,所以是造不出來的。

「關刀」這種長柄大刀最早出現在冶鐵技術更加發達的宋代,也稱為「掩月刀」,後來演變成「偃月刀」,偃月也就是半月的意思,繪圖見於宋代《武經總要》一書。三國和北宋相差了七百多年,也就是說關公用「關刀」,比八旗軍用AK還要穿越。那麼為什麼《三國演義》要說關羽用的是長柄大刀呢?這與《三國演義》的成書時間有關,《三國演義》寫於明代,而羅貫中是文學家而非史學家或軍事專家,所以只能參考明代已有的兵器來寫。

那麼關羽用的到底是什麼武器呢?現有史料中並沒有具體描述,但可以從一些細節來推斷。《三國志》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述:「(關羽)策馬刺(顏)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既然動作是「刺」,顯然用是矛一類的兵器,而非大刀。至於那個「斬」,很可能是關羽隨身佩帶著上面提到過的那種環首刀,顏良落馬後,關羽再下馬將其斬首。

關羽不可能使用「關刀」的另一個證據是馬鐙——長柄大刀必須使用雙手才能揮舞起來,馬上作戰,要想騰出雙手就得先保證人能在馬上坐穩,如果沒有馬鐙的話,即使有馬鞍,一樣會很容易從馬背上出溜下去。但在三國時期,馬鐙還沒有出現。

▲漢朝雖然已經出現單馬鐙

但只是用來方便上下馬,不算真正意義的馬鐙

在中國境內,最早的雙馬鐙實物,是在遼寧出土的北燕馮素弗墓的三角形鎏金銅裹木質馬鐙,時間是公元四世紀初的十六國時期。另一件是南京象山東晉琅邪王氏墓葬群七號墓出土的一件裝備雙鐙的陶馬,時間是東晉永昌元年(322年)左右。由此大致可以推斷,馬鐙最早產生於東晉時期,至少金屬制馬鐙是這樣。

▲其實這個形象很穿越

 

馬鐙出現前,騎兵頂多能使用單手兵刃,放箭也很困難,除速度快以外,戰鬥力其實還不如步兵,所以那時候的「騎兵」只是乘馬機動,到了戰場後還要下馬作戰。所以關羽的真實作戰姿態很可能是一手挽韁繩或扶馬鞍,雙腿夾緊馬肋部,一手夾持長矛的樣子,雖然不那麼拉風,但絕對實用。

這裡不妨猜想一下,如果馬鐙存在,而當時也能造出長柄大刀,那麼關二爺的戰鬥力肯定爆表,這也是很多有關三國的遊戲中,給關羽配上青龍偃月刀,武力值就上升很多的原因。在最新的一款三國遊戲《三國志2017》中,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就能對目標造成武力371.3%的普通傷害!夠厲害吧?

除了青龍偃月刀以外,關羽的另一個標籤是赤兔馬,這匹駿馬在《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倒是都有記載,《三國志·呂布傳》中說呂布「有良馬曰赤兔」,但呂布敗亡之後,就沒有記載了,而在《三國演義》中,赤兔馬被曹操送給了關羽,在敗走麥城後絕食而死。

難道赤兔馬也是BUG嗎?還真是,問題出在這匹馬的年齡上。馬的壽命一般為30到35歲,通常只能使用到20歲,這相當於人類的五六十歲。下面就來算算赤兔馬的年齡。赤兔馬最初歸董卓所有,公元192年,董卓被呂布所殺,此時的赤兔馬已經成年,所以實際年齡大約是6歲,關羽被孫權所殺是在220年,這前後有28年,再加上6歲,也就是說關羽死時的赤兔馬已經34歲,接近「馬生」的盡頭了。

34歲的赤兔馬相當於接近百歲的老人,早已經不能騎乘了。就像關羽不會領著百歲老兵去作戰一樣,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將,關羽顯然也不可能騎著一匹瀕臨自然死亡的老馬上陣,而是應該另有坐騎,赤兔馬伴隨關羽被擒然後絕食死去,應該是小說家為了渲染「忠義」而做的演繹。

▲西安碑林中的關平像

關羽的第三個BUG是他的兒子,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有三子,關平、關興和關索,但《三國志》中只記載了關興和關平,關平隨父一同被殺,關興襲承了關羽的爵位,然後傳於關統,再傳於關彝。關於關羽後代的問題,南朝史學家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時,引用晉代史學家王隱所著的《蜀記》,認為關羽實際上已經絕後——蜀漢滅亡後,在「水淹七軍」中被關羽殺掉的龐德之子龐會為父報仇,盡屠關氏一門。

▲讓關羽絕後的龐會在遊戲中的形象

裴松之所處的年代距離三國不遠,可信度較高,而且龐會報仇既有動機,更有實現的條件,無論從哪方面講,都合乎邏輯。不過,對於普遍崇拜關羽的廣大群眾來說,一代武聖居然無子孫傳於後世,怎麼也說不過去啊。

於是,在民間傳說中,關羽就憑空多了個兒子關索,但無論哪種傳說,從稱呼到年齡俱是漏洞百出,即使是在《三國演義》中,當蜀漢後期缺少將才時,關索又神秘消失,不見於描述了,這是不是有點問題呢?所以,嚴肅的史學家都不認為關二爺有個三兒子。

▲廖化的遊戲形象

最後再來說說關公的著名跟班,蜀中無大將時充當先鋒的廖化。《三國演義》中廖化原是黃巾軍餘黨,流落為匪,欲投關羽卻因「黃巾賊」出身而被拒,後來又投劉備,被派到荊州協助關羽,經歷過關羽北伐、劉備伐吳、諸葛亮北伐、姜維北伐,在蜀漢滅亡後憂憤而死。從黃巾起義一直到蜀漢滅亡,這位非著名人物幾乎貫穿了整個三國歷史,同時代的很多謀士名將雄主,都被他熬死了。

▲廖化的影視形象

那麼廖化究竟活了多少歲?按《三國演義》的記述,廖化如果算15歲參加黃巾軍,那就大概活了快一百歲,放到現在,也是比較罕見的壽星了。當然,這是小說裡的說法,但實際上廖化到底活了多大歲數,是一個說不清楚的問題,只能根據一些其它細節來估計。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公元261年,廖化看望宗預時(蜀漢後期重臣),宗預曾說過「吾等年逾七十」,也就是說這年二人的年齡在七十一到七十九之間,而廖化病逝於264年是有確定的,所以廖化應該在七十四至八十三之間,但肯定沒有九十歲。

關於關羽的BUG其實還能找出一些,限於篇幅這裡不多講了。不過,看到上面這些,你會不會對關羽和《三國演義》感到了一點點失望呢?但是請注意,《三國演義》畢竟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只要大體無誤,為了讓故事更加精彩、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作者在歷史的空白處加以想像加工,甚至更改一些事實,也是無可厚非的。

▲幾乎所有人都有過想改變三國歷史的衝動

《三國演義》產生於明代,距離三國時期有一千多年了,隔了這麼久,老羅同志不免要參考許多傳說,也要加上自己的創新,所以「三國演義」並不完全是歷史上的三國,而是百姓們喜聞樂見,想要看到的三國!

正像一千人個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三國——也許你不想看到關羽敗走麥城,夢想著「興復漢室」;也許你願意率領東吳大軍北伐,橫掃六合;或者打一場「人民戰爭」,統率黃巾軍一統天下……。那麼現在,你將擁有一次在手機上改變三國歷史的機會!

雖然我們不可能真的穿越,但在遊戲裡可以!就在幾天前,我們非常熟悉的光榮《三國志》系列強勢回歸了!《三國志2017》以三國志11為藍本改編,是日本光榮特庫摩正版授權的手遊,也是光榮三國志系列史上第一個登陸中國大陸地區手機端的遊戲。在劇情上,玩家不僅能夠體驗「忠於原著」的歷史體驗,從黃巾起義開始,一直到討伐南蠻,還有其他更多超越歷史,風格迥異的劇本供大家選擇!

《三國志2017》真實還原攻城略地畫面感,具象化的攻城體驗能讓你身臨其境,猶如真實參與了一場亂世之爭。軍械輔助、計策加成,武將搭配等條件因素,在無數變化中影響輸贏,大大增加戰鬥策略性與可玩性,由張靚穎扮演的貂蟬也將在遊戲現身,是不是很期待呢?《三國志2017》已經於8月30日正式發布,趕緊下載吧!在三國的世界裡尋找屬於你的光榮!

點擊閱讀原文連結即可下載遊戲哦!

相關焦點

  • 關羽被殺後,他的青龍偃月刀與赤兔馬落到誰的手中?
    首先聲明一點,關羽的武器不是青龍偃月刀,坐騎也不是赤兔馬,這些都是羅貫中先生強加給他的英雄光環。關羽可以說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混得最好的人物,在世期間他跟隨大哥劉備南徵北戰,勇猛無雙,為蜀漢帝國的創建立下赫赫戰功,去世後又被後人不斷神話,成為「武的化身」,在某種程度上與孔子地位相當。
  • 赤兔馬為何會跟關公一起成神?
    關公得到赤兔馬後,斬顏良誅文丑,完成了當初對曹操的許諾。 之後,關公得知劉備消息,掛印封金,騎上赤兔馬,手提青龍偃月刀,護衛劉備二位夫人,離曹操而去。關公騎赤兔馬,過五關、斬六將,千裡走單騎。與劉備張飛在古城相會。
  • 赤兔馬一生到底有幾個主人,最後它又是為了誰絕食而死的?
    在《三國演義》中赤兔馬可能是最出名的一匹馬了。古人依據馬的頭部形狀,形象地將馬分為直頭、兔頭、凹頭、楔頭、半兔頭等幾種。所謂的赤兔馬的「兔」,應當是指馬的頭形。而「赤」應該指的是馬的顏色是棗紅色。赤兔馬最開始是董卓為了將呂布留在自己身邊而送給呂布的。呂布是三國時期的英雄好漢,赤兔馬也不是什麼無能的馬。
  • 關羽的專屬武器是青龍偃月刀?並不是!
    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關二爺大名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民間信奉的對象。 《三國演義》對關羽的描述: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三國演義》的第一回,說到劉關張得到鑌鐵一千斤,關羽打造青龍偃月刀,青龍偃月刀又有一奇名"冷豔鋸"。
  • 呂布死後赤兔馬活蹦亂跳,為啥關羽死後,它就絕食而死?
    三國時期,赤兔馬是真實存在的!在《三國志》中就曾記載呂布當時有良馬名曰赤兔,不過也僅僅是這個名稱的記載,對於赤兔馬最終的結局和事跡並沒有明確記載。而對赤兔馬描述最多的還是在三國演義中,所以我們今天主要以三國演義來討論。
  • 關羽死後,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去了哪裡?世上竟然有如此巧合之事
    看過三國的朋友們應該都認識關羽,關羽,三國時期的一代名將,五虎將之首,關羽的英雄事跡非常之多,著名的溫酒斬華雄、誅殺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等等非常多。關羽的一生非常精彩,一聽到關羽的名字,就會想起他的兩個標誌性裝備,使用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坐騎是赤兔馬,關羽能有這麼高的成就,這兩件裝備得佔一半的功勞。
  • 青龍偃月刀,一把有靈魂的神器
    全球數以萬座的關帝廟,每每可以看到青龍偃月刀威武的神影,規格大一些的關帝廟甚至還專門為青龍偃月刀建造一座刀樓,供人們焚香敬拜,祈求平安。武廟之冠,關公故裡山西運城的解州關帝祖廟崇寧殿前,矗立著三把青龍偃月刀,每把均重300斤,威武莊嚴,讓人凜然而生虔敬、肅穆之心。
  • 關公的青龍偃月刀、張飛的蛇矛,是真實存在的兵刃還是穿越神器?
    而關二爺的冷豔鋸也就是青龍偃月刀、張三爺的丈八點鋼矛也就是蛇矛,咱不妨來掰扯掰扯。首先來看關二的偃月刀。這刀什麼模樣呢?據成書於北宋年間的《武經總要》雲,是刀頭闊長、形似半弦月,背有歧刃、刀身穿孔垂旄,刀頭與柄連接處有龍形吐口,長杆末有鐏。老實說這種兵刃在古代實在稱得上是一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劈砍威力巨大。
  • 赤兔馬也雙標?呂布死時容光煥發,關羽落難卻絕食而亡
    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赤兔馬曾經是呂布的坐騎,也是三國時代第一名馬。戰爭的歲月不乏寶馬良駒,但是,赤兔馬依舊一騎絕塵,威名遠揚,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據傳言,赤兔馬日行千裡,夜走八百,實乃不世出之名馬。
  • 歷史上關羽的標配可真不是青龍偃月刀
    一部《三國演義》,讓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二爺形象深入人心,這柄重八十二斤的大刀,在關二爺的手中砍翻了華雄,砍翻了顏良,也砍翻了文丑,在過五關斬六將之時,其手下更是無可擋一合之將,美髯長鬚、紅棗臉、赤兔馬、青龍偃月刀這些超炫的標配也成就了關羽的超然入神之處。
  • 三國第一名駒赤兔馬,究竟與哪位名將堪稱絕配?
    《三國演義》中名駒赤兔馬,先後為呂布和關二爺所用,這兩位絕世名將的光輝戰績中少不了赤兔馬的身影。呂布在虎牢關能抵擋住關羽張飛的合擊,一定程度上得益於赤兔馬的耐力和敏捷性;關二爺能在一回合之內幹掉輕鬆擊敗徐晃的河北名將顏良和連退張遼和徐晃的文丑,更是得益於赤兔馬迅疾如風的速度,顏良甚至沒有反應過來,關二爺已經拍馬殺到,一刀將懵逼的顏良斬於馬下。
  • 繼青龍偃月刀出土後,張飛的丈八蛇矛也被專家挖出?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描述了宏偉的三國時代,時常被人們當作歷史來讀,但是《三國演義》畢竟不是正史,而是羅貫中所寫的一部小說而已,因此不免有許多虛假成分,儘管如此,《三國演義》也描述了許多三國歷史上的真實事跡,比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等。
  • 玉雕中,關公為什麼總戴個綠帽子?
    而綠衣常見,而綠帽不常見。綠帽子,恐怕也沒人願意戴。哪像趙雲,全白上場,戰場上這麼打眼,小心被暗箭射死!白袍去黑袍回,士兵就基本認不出主將了。 因為類似的東西,要很多年之後才有。玉雕中的關公 關公,頭戴官帽,雙眉緊蹙,威武剛正。線條剛猛簡潔,形象逼真。手持青龍偃月刀,以忠貞、守義、勇猛著稱。
  • 誰把關羽的武器換成了青龍偃月刀?
    之前科教授給大家分析過,關羽的拿手武器不是青龍偃月刀,而是曹操用來賦詩的「槊」。如果關羽沒用過青龍偃月刀,那這個「傳說」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還得從偃月刀說起。《三國演義》中寫道:「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
  • 三國英雄外傳 關羽篇
    三國英雄外傳 關羽篇(二)神龍護體之青龍偃月刀提到三國時的兵器,最有名的當數關羽的青龍偃月刀,英雄配寶刀,自是相得益彰。伏魔帝君關羽的兵器既名青龍偃月刀,自然與青龍有關。今天我們講的,就是關於青龍偃月刀的另一種傳說。 當年尚未成名的關羽愛打抱不平,秉持俠義二字,扶弱鋤強,能出死力。一次因路見不平,殺了本地二個豪強,逃走在江湖上,一路風餐露宿,盤纏早已用盡,只得沿途賣棗。
  • 使用青龍偃月刀的四大高手,長相極為相似,三個姓關,一個姓王
    提起青龍偃月刀,列位讀者自然第一印象便會想起《三國演義》裡的關羽關雲長,青龍偃月刀,赤兔馬似乎成了關羽的標配,換言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青龍偃月刀等於關羽,人刀合一為關羽爾,所以後世之人將青龍偃月刀也稱之為關刀。
  • 山西一明代關帝廟內樹木果實酷似青龍偃月刀
    果實形狀像傳說中的「青龍偃月刀」立在關帝聖君殿西側的仿製「青龍偃月刀」  枝杈上生長的莖葉,均為三片;落葉後結出的果實,形狀又與三國時期名將關羽所用的「青龍偃月刀」頗為相似。記者仔細觀察,眼前的片狀果實,一面輪廓呈弧度,另一面則像「3」的波浪形,還沒等記者回答,手捏稍鼓的果實根部的司拴河性急地說:「像不像關公的青龍偃月刀啊?我捏的就是刀把。」記者扭頭向關帝聖君殿望去,眼前的這片果實,還真與立在大殿西側的一把仿製的關公「青龍偃月刀」頗為相似。  「樹的樹葉也怪。」
  • 82斤青龍偃月刀,重量一稱大家卻哭笑不得,關羽無辜躺槍
    除了當時天下第一馬的赤兔馬,作為祖籍之外,他還有一把寶刀,那就是重82斤的青龍偃月刀。演義中的青龍偃月刀重達82斤,是出自天下第一鐵匠之手,而且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的,當時鐵匠為了讓鋼具有很好的柔性,極端鋒利,特意選在一個陰氣極重的月圓之夜,以求鍛鍊出最好的刀。在這個製造過程當中,可謂是集天地之靈氣,但是在最後完成之時,發生了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 呂布死,赤兔馬生龍活虎;關羽死,赤兔馬絕食陪葬!究竟為何!
    呂布死時,赤兔馬年盛力壯、奔騰如斯;關羽死時,赤兔馬壯志暮年、垂垂老矣! 這是將赤兔馬看做普通坐騎、平常馬匹時,最根本、最合理的原因。 首先聲明:1.《三國志》中對赤兔馬的描述僅限於「布有良馬曰赤兔」,再無隻言片語,真是惜墨如金。
  • 歷史上,關羽用的是長柄刀,並非青龍偃月刀,偃月刀出現在宋朝
    在三國時期,關羽使用的是什麼武器呢?大多數人會說,關羽斬顏良誅文丑,用的是青龍偃月刀啊。這個回答不太準確。關羽劇照關羽用青龍偃月刀,這個觀念來源於小說《三國演義》。《三國演義》裡寫到,劉關張桃園結義後,三人招兵買馬準備投軍報效朝廷,同時劉關張打造了各自的武器,劉備使用雙股劍,張飛打造了丈八蛇矛,關羽則使用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82斤。其實,偃月刀最早出現在宋朝,據《中國古代兵器》一書記載,宋代的長柄刀有屈刀。偃月刀、眉尖刀、戟刀等數種。關羽不可能用後世才出現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