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英國出現變異新冠毒株引發廣發熱議。
12月19日,英國政府確認出現新冠病毒變異。最新報導顯示,英國早在9月份就檢出了這一變異毒株。目前,各國已展開病毒測序,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體的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
中國疾控中心昨天也明確回應:中國沒有發現變異新冠病毒輸入,將繼續高度關注。
此外,張文宏在央視《相對論》欄目中也針對變異病毒進行了解讀。
英國新冠病毒變體傳播指數由1.1升至1.5
其實英國早在9月份就檢出了這一變異毒株。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21日表示,報告顯示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體傳播力增強,傳播指數從1.1上升至1.5,英國正在確定其中多少影響來自於病毒變體本身,以及感染此種變體後的個體行為差異。
伯明罕大學的微生物基因組專家Nick Loman教授說,直到12月8日,在一次疫情防控會議上,新毒株才真正引起了與會專家們的高度警惕。
會議上展示的新冠病毒進化樹中,英國東南部確診增速較快的肯特郡有近半的確診病例是由該變異新毒株導致的。很快倫敦等地也開始呈現類似趨勢。11月,倫敦有約1/4的確診病例感染的是這種新毒株,而到了12月中旬,這一數字已有約2/3。
△藍色線條表示變異新毒株的檢出比例在這三周的英國迅速上升(圖自《衛報》)
70%?
英國政府「新毒株傳染力高70%」的表態或許是根據疫情增速數據計算得出的。
因為目前還無法準確給出該突變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病毒的傳播力和致病性。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昨天表示,這個結果確實是數學模型推演的,因為沒辦法在人群中去實際測算,只能用模型來推測。但它也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提示,在人群中也可以看到變異新冠病毒傳播增強的跡象,也有一些實際數據。比如,最近七八周,在英國,特別是中南部的發病率,每周大概提升4倍,而新的變異毒株所佔比例也大幅提升,這從一個方面也佐證了變異新冠病毒傳播能力增強。另外,病毒現在發現的變異主要是在它的刺突蛋白上發生變異,刺突蛋白非常重要,因為在病毒侵入人體後和人細胞結合時,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位、區域,特別是在受體結合區域(RBD)也有基因變異,這就更令人擔心。
英國的變異病毒傳播了多遠?
除了英國的北愛爾蘭,該變體已傳播到了幾乎英國各地,主要集中在倫敦,東南部和英格蘭東部。
Nextstrain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也出現了來自英國的該變異病毒。
不過,英國政府當地時間21日稱,位於伊比利亞半島南部,與西班牙接壤的英國海外領土直布羅陀已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感染病例。對此,直布羅陀首席大臣法比安·皮卡多當天向議會表示,尚不確定目前是否存在有關病例,來自英國本土的航班仍可進入直布羅陀,但要求旅客提供新冠病毒檢測陰性證明。西班牙政府當天宣布從22日起加強對直布羅陀的邊境管控,據了解,目前平均每天約有14500人在兩國間跨境流動,其中三分之二為西班牙公民。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21日表示,南非也發現了另一種新冠病毒變體,與英國出現的變體不同。雖然在同時期出現,仿佛彼此有所關聯,但卻是不相關的變體,南非方面已向世衛組織通報了一些研究的初步結果。
這種變異以前發生過嗎?
是的,發生過多次。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歐洲早在2月就出現過病毒突變(D614G),而且其隨後成為新冠病毒在全球傳播的主導形式。
這次變異的原因?
新冠病毒每月平均發生1-2次突變,而這次是屬於異常的高度變異。
科學家們推測此B.1.1.7亞型可能源自某個長期慢性感染新冠的患者。因為免疫系統較弱,人體就成了病毒變異的溫床。不同突變的病毒在人體內展開競爭,一口氣冒出大量突變,完成了快速的突變和進化。
△圖自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網站
對疫苗會有影響嗎?
尚未有證據顯示該變異病毒會導致更高的死亡率,或會影響疫苗和治療藥物效果。
但劍橋大學治療免疫學和傳染病研究所的古普塔教授表示:「如果我們讓它有發生更多突變的機會,那就得開始擔心了……這種病毒可能正走在逃逸疫苗的路上,它已經朝著那個方向邁出一步了。」
如果病毒真的產生疫苗逃逸突變體,我們將不得不像對待流感疫苗一樣,需要定期更新新冠疫苗。不過所幸科學家認為新冠疫苗還是能比較容易作出調整的。
防控級別爆表
從12月20日開始,英國將包括倫敦在內的「重災區」的防控級別提升至「四級區」。
這是一個爆表的等級。
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Matt Hancock)20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正導致首都倫敦與英國東南部地區實行最高等級第四級封鎖的變異新冠毒株,可能已失去控制。
為了避免再次全國性封鎖,英國本來實行一種「三級」警戒系統,也就是讓不同地區按不同嚴重等級來防控。顧名思義「三級」系統就只有「三個級別」——中等、高等、很高等。而這次冒出來一個第四級,竟是新加的——「極高」。
生活在「四級區」裡的人,除了購買生活必需品的必要出行之外,都要儘可能留在家中。一般不允許與家庭成員以外的人聚會,也不能隨意進出「四級區」。
但恐慌疊加上本周就是英國傳統節假日,導致很多人選擇連夜逃離倫敦這個四級區。
幾乎可以肯定,那些在最後期限前想盡辦法離開「四級防控區」的行為必然會讓這種變異病毒進一步擴散。
地廣人稀的威爾斯緊挨著四級防控區。為阻止人群湧入,威爾斯宣布從19日午夜開始實行全境封鎖。
目前全球已經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布了英國旅行禁令。
記得今年早些時候,英國在「科學抗疫」名義下,一直不鼓勵民眾戴口罩,稱沒有足夠科學證據支持。結果從1月到7月,大概半年時間裡,英國民眾都沒有得到正確的防疫指導,不重視戴口罩。
而這一次,正如新冠病毒基因組學英國聯合會的尼克·洛曼教授所呼籲的:對病毒的了解雖然還並不多,但「難道還要等幾周甚至幾個月實驗出結果,才採取行動嗎?」
△英國每日新增確診曲線,從1月23日至12月20日
英國的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曲線現在幾乎是在垂直爬坡中,眼看疫情在冬天迎來了新一波惡化。今年夏天解封時,人們所預想的最糟糕情況就這樣真實發生了。英國人這次是要過一個不那麼踏實的「年」了。
中疾控:中國沒有發現變異新冠病毒輸入,將繼續高度關注
目前我國沒有發現變異新冠病毒輸入情況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昨天表示,國家疾控中心非常關注在國際上發生的病毒傳播、變異,包括傳播特徵的變化,所有信息我們都高度關注。對於英國發生的情況,最近一段時間我們一直在關注英國公共衛生署和科學機構,以及國際上一些重要公共衛生組織、國際專業機構組織對變異病毒的認識分析,披露和呈現的數據。同時,對於病毒變異情況,我們也利用國際基因資料庫進行一些分析,做一些研判,對它的傳播風險、在全球進一步擴散的情況,包括未來是否會成為主流毒株等認識,包括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做好防範,都有認真研究和考慮。
從我國所獲得的病毒序列來看,不管是輸入人員、貨物還是冷鏈產品等,從各種途徑獲得的病毒,都沒有發現我國已有變異病毒輸入。當然,我們還會繼續高度關注,密切監視病毒的活動情況。
如何加強「外防輸入」工作?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一方面,我們要嚴密關注英國和歐洲,甚至全球變異病毒傳播的情況;另一方面,也要再進一步檢視現在的防控措施。我國多個月以來所採取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各項措施,可以非常有效預防境外病毒輸入,特別是能非常有效應對輸入病毒之後引起的進一步傳播。針對英國這次出現的變異病毒,還要在哪些環節,哪些措施上進一步加強,我們正在進行研究和評估。
變異新冠病毒出現,在境外冷凍鏈食品防範上,還需要做些什麼?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馮子健表示,因為最近發生了多起經過進口貨物和國際運輸工具汙染引起的疫情傳播,我們已經在這方面加強了很多防控措施,包括入境之後的檢疫檢驗,包括對產品進行消毒,採用進口貨物專門倉儲條件,對接觸進口貨品、進口交通工具的人員進行防護,加強對他們的核酸檢測等。這些措施已經得到加強,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張文宏:面對變異毒株,要警醒!
張文宏昨晚在央視《相對論》節目中針對英國出現新冠肺炎變異毒株進行回應:「所有的快速傳播的病毒經過一撥一撥的選擇,它都會變得傳播得更快。然後接下去我們人類勢必會採取更為果斷的阻斷措施,迅速地把它R0值打下來。再接下來建立自然的群體免疫或疫苗的注射,使得我們的疫情最終得到控制。所以對於這個消息的播出,我個人認為應該是給我們非常大的警醒,對於疫情廣泛蔓延的各個國家,我們必須採取比較堅決的措施。」
原標題:《別慌 | 關於新冠病毒變異,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