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成拳之感悟
心意拳奉嶽飛為祖師傳至李洛能創立了形意拳,形意拳傳到王薌齋創造了大成拳。大成拳創立於民國年間,創拳之初有好友問一代宗師王薌齋大成拳是現代武術還是傳統武術?王曰:大成脫胎於形意,以深厚的傳統文化作為鋪墊,又吸收了國外拳術,是中西合壁的拳法。但若論歸納分類的話理應稱為傳統武術。所以大成拳與傳統武術能推手聽勁又能與現代搏擊打打拳,兩邊都能玩上能交流切磋。大成拳不是為擂臺比賽而創的拳,在街鬥中才能更具有優勢能有更好的發揮作用。
-
論大成拳功法
站樁可以防身自衛,大成拳有七步功法,當站樁有一定基礎之後,可以進一步的學習試力, 摩擦步等其她六步功法。這些功法中,又以試力和摩擦步為重點,看似動作緩慢,訓練方法非常獨特。通過這種緩慢的練習,讓肌肉產生記憶, 達到內外協調一致,也就是武術裡面的內外六合,全身高度協調統一。
-
什麼是「大成拳」,特色是什麼?
什麼是「大成拳」,特色是什麼?大成拳是「造勢」拳,是對「神形意力氣」的合理分布拳。大成拳主張「自然力」、「呼吸彈力」、「宇宙之力」。大成拳是「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的,是恢復「本能」發力的,是「禪拳不二、拳道一如」的靜修拳法,是上升到「抒發感情,利國利民」與時同進的教育領域之學科。
-
雷雲 | 大成拳訓練法探微
正因如此,大成拳的訓練要慎之又慎,必須懂法且得法,方可入其三昧之境。雙手變化在這範圍裡,不計姿勢之好壞,更不重式之繁簡與順序, 須體察周身內外得力不得力。守平庸,莫好奇, 非常都是極平常,研究學術不外今古與中西。這種運動真稀奇,因為世人多不知,不用腦不費力, 並不消磨好時日。
-
略談大成拳跼部力的練法
練拳的人,都在大談特談什麼是技擊整體力,咱們就來說說大成拳的局部力是怎麼練的。當一項簡單行為上升到理論高度的時候,本來不起眼的也變得有力量,傳承的力量。我們簡單的認為,整體力就是一動無有不動,這是錯的。樹,必有其根;房,必有其基。
-
大成拳的「爆炸力與引爆力」的結構
大成拳的「爆炸力與引爆力」的結構空氣為「炸藥」,間架為「碎石」,敵方來力、自我情緒、其他外來力為「引爆力」
-
淺論大成拳之「搭手」說
「搭手」是大成拳最重要的訓練環節之一,只練習養生不求技擊者可以不練「搭手」,但要想整體把握大成拳全過程,研習中國拳術之全部、全面把握中華民族這一古老、科學、的文化,還是應該研究大成拳「搭手「的學問。搭手是技擊的不二法則,大成拳的技擊實際上就是搭手。技擊時通過搭手來贏人,站樁、試力所得出的力都是為了搭手所用。站樁、試力、搭手訓練是大成拳獨有的、是大成拳的長處,在技擊時一定要運用自己的長處,不能丟下自己的長處去砍磚頭兒、去掄胳膊。王選傑先生曾說過「搭即是斷、斷即是搭,搭斷不二」,可以看出選傑先生對搭手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
-
獨樹一幟的「大成拳」
它吸收了"形意拳和心意拳"的篤整之力,「太極拳」的沾、粘、連、隨柔化之力,「八卦掌」靈活多變的身形和步法,「少林拳」立禪功及冷、彈、脆、快、硬的各種力量,拳擊的靈活步法和高位護頭的間架,並吸收了儒、釋、道三家之長以及國內外各名拳精華熔為一體綜合而成,故名大成拳。
-
解密大成拳
也致使現在的大成拳傳人將原本簡單的站樁弄得面目全非,畸形發展。研究大成拳的站樁必須獨立思考,突破層層的虛假與誤導,方能得到一套真實的站樁方法。本文就對大成拳的幾個關鍵,也是站樁的幾個關鍵點進行科學分析,以幫助學習大成拳的朋友科學認識大成拳和站樁。
-
大成拳中的動與靜
本人自小喜愛武術,二十年前,從山西運城尋蹤到湖南邵陽,拜在大成拳第三代掌門張禮義先生門下,系統學練大成拳。 多年來蒙恩師親切教導,自己勤學苦練,對大成拳的學練也有些感悟。由於經常要作一些動作表演,對大成拳中的動與靜的鍛鍊皆有注重,由此更加體會到大成拳是動靜相兼的拳術,是一種動靜互相補益的功夫。
-
我所習練的大成拳之三種炮拳
王選傑先生拳照王薌齋先生所傳之大成拳技博大精深,造就了多位技藝精湛且風格各異的名家高手。筆者有幸先生師從於王選傑、姚宗勳、劉龍諸先生,對三位先生所傳之三種不同風格的炮拳印象尤深。姚先生的炮拳三角相挾、力均相爭、渾圓爆炸;劉先生的炮拳的驚炸之透力;王先生炮拳的渾厚摧堅之力,雖均體現了王薌齋前輩拳學之真義,但因每人心理、生理條件及習拳之歷史環境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風格且各有秘練之法。以下談談在站技擊樁有一定基礎後,練出這幾種炮拳的應用效果。
-
初識大成拳之功效
初識大成拳之功效中國大成拳 童孝貴因大成拳匯集了形意、八卦、太極、少林、鶴拳等拳種之精華,並有創始人王薌齋老先生在實戰中創新了七步功法,養練合一、空洞無我、 渾元闊大之自然全拳。我才想起大成拳總則裡面的這一段話:本拳之所重者,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修煉。統而言 之,使人體與大氣相結合,分而言之,以宇宙之 原則原理以為體,養成神圓力方,形曲意直,虛 實無定,練成觸覺活力之本能。以言其體則無力不具,以言其用則有感皆應。
-
意拳(大成拳)樁法要義
相遇即緣分,想交流可點擊我頭像,看簡介樁功在意拳(大成拳)中的功法訓練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王薌齋先生在晚年將意拳(大成拳)只稱為「站樁功」,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不少意拳(大成拳)習練者並不明白應該如何站樁。意拳(大成拳)站樁的練習要求做到松靜和諧,形、意、氣、力缺一不可。但是在站樁的練習過程中如何做到形、意、氣、力的和諧統一,如何通過練習達到一吸一呼之間產生一松一緊的彈力,有四個要點。
-
練大成拳有感
大成拳不只是一種強身健體的武術,大成拳還是觀察、修正自我的微妙法門,練大成拳可明心見性,大成拳即道。道德經第一章有言「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 以觀其徼。」有人這樣解釋:取名於無名,就好比天地未判之初始。取名於有名,乃是萬物化生之根本。所以,通常要無所趨求,以便觀想那無以名狀的微妙;時常又要有所趨求,以便觀想那成名化物的極限。這兩方面是同一行為體的不同顯現,同樣深及於行為體的幽深內殿。
-
【大成拳】我來談談站樁
要想學好大成拳你必須學會拳理,如果拳理你不明白,那你站樁就等於是瞎站。薌老先生說:「理法如橋,過河拆橋」。本人是王選傑先生的晚年隨身弟子,我記得我入門後先生沒有再收過徒弟,先生作古後,吩咐我隨於永年先生繼續深造,後拜於永年先生為師習練大成拳,多次得到王玉芳師姑的指導,才使我對大成拳拳理得以明白。大成拳宗師王薌齋先生在拳譜中說:「功夫須從上坐下,不可以以下坐上。」這句話闡明了大成拳的宗旨。
-
關於大成拳 | 課程體系 | 站樁功效
大成拳更廣泛採集養生術之精華,發展出養生體療健身法——大成拳養生樁。宗師王薌齋先生打破武林門派之分,將拳道不傳之秘公諸天下,光大武德;更將養生健身之術普及民間強身治病,造福民眾。大成拳養生樁,通過各種不同樁架姿勢,以不動中的內在運動,喚醒先天本能,啟動身體整體、全面導引之術,有效幫助人體扶正扭曲的筋骨,疏通逆亂的氣血,恢復人體強大的自愈功能,從根本上對多種疾病有顯著療效。
-
意拳(大成拳) 輪軸力
用筆者的授業恩師王玉芳大師的話來說:「站樁是意拳(大成拳)的立拳之本。」這些樁也是人體周身擰裹螺旋擺動的前提條件。輪軸力的基礎力量通過站樁使身體初步具備以後,還需進行試力訓練。 ,或由前後的滑四力轉換為由下向上的鑽拳呼叫力,即由前後力變為上下力,如此周而復始而形成的螺旋,為基礎的縱向輪軸力。
-
論大成拳的功法
中國大成拳 張少波我學大成拳這些年,有幸能與師兄弟們一起得張禮義師父閉關教導,雖不出色,但小有心得, 深知練大成拳沒有套路,只能通過每天定時站樁、試力、步法、發力、推手、實作等功法進行身體與心理的訓練,以求發揮出人體潛在的固有體能,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
大成拳精華功法
多年來,筆者因為協助師傅王建民先生創辦山東省德州市大成拳研究會,同時推廣大成拳法,所以,經常接到一些求學者的來信來電,諮詢各類問題,其中提出最多的要算是入門的途徑。 試力 當樁功有了一定基礎,能夠在站樁時感覺到力的存在後,即可轉入試力訓練。試力乃大成拳關鍵性的訓練內容。薌老在《大成拳論》裡曾言:「此項練習,為拳中之最重要,最困難之一部分工作。」又言:「蓋試力為得力之由,力由試而得知,更由知始能得其所以用。」
-
王薌齋遺著《大成拳論》——(十七、結論)
習拳最貴明理和精神有力。換言之,有無獸性之篤力也。果能如是之力篤,再加之以修養,鍛成神志清逸之大勇,自不難深入法海博得道要,至通家而超神化之堂奧也矣。夫所謂通家者,不僅精於一門,而於諸般學術,聞其言便知其程度何似,是否正軌,有無實際,觀其作法,一望而知其底蘊,或具體或局部,或具體而微,用何法補救,自能一語道破,所謂環中,以應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