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多謝關注
德晉慈善會:慈善是很美麗的事
本會一直堅持在教育上的幫扶,才是真正惠及當地人;『只有幹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德晉慈善會總幹事蔣玥憙
德晉慈善會在主席陳榮煉帶動下,於2012年成立,致力踐行「匡老扶幼、興學育青、扶弱保康、關愛社國」創會宗旨,促進社會和諧共融,助力澳門和國家慈善公益事業發展;慈善會會務圍繞澳門弱勢群體為主,如探訪長者、貧困家庭、關心兒童需求等。
從江縣副縣長崔樂、縣扶貧辦副主任李鵬
向德晉慈善會總幹事蔣玥憙、
中聯辦副處長級助理梁錚陪同下
致送錦旗以讚揚其善舉
該會總幹事蔣玥憙認為,慈善會未來發展應創新多元,除保留恆常助人活動,還應將善舉伸延至「灰色地帶」和經濟條件較差的團體、家庭,如內地貧困山區;該會針對貴州省從江縣作為澳門特區對口扶貧對象,擬定有關扶貧計劃,並在澳門中聯辦牽頭下,陳榮煉主席親自帶隊到從江縣擺黨村考察,希望深化慈善事業發展,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
撥款從江惠及貧困學子
蔣玥憙指出:「知識改變命運,扶貧先扶智,只有讓清貧山區孩子在具條件的學校讀書和升學,才是一條真實、可行的扶貧之路;當他們有知識、有能力,才能回饋社會、國家」。期間,該會在擺黨村設立「德晉慈善助學金」,捐出15.55萬人民幣,助力貧困地區孩子在各個教育階段「有學上,上得起」,受惠學生達115人。
中聯辦副主任姚堅(左四)表彰德晉集團、
德晉慈善會疫情期間的貢獻
當時慈善會到從江縣探訪,見到國家北京扶貧辦幹部奮戰在基層一線,腳下是泥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在脫貧攻堅戰大顯身手,融入貧困縣、貧困村等,他們默默耕耘,獻身扶貧事業,放棄舒適環境的一線城市,紮根鄉村艱苦奮鬥,付出的一切均教人欽佩。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該團隊由從江縣黨村返澳後,將訪問期間的構思付諸實際行動,經陳榮煉商議後,於2020年7月正式啟動向從江捐贈的百萬助學金項目,向22個貧困村270名學生發放本年度共計人民幣36萬元助學金,以教育扶貧助力從江實現脫貧。
捐贈抗疫生活包予澳門智耆之友協進會,
向該會會長劉玫瑰、理事長都廣生了解,
關懷其會員疫情下的生活情況
德晉慈善會向特區政府捐贈十萬個口罩
慈善會一直心繫內地教育發展,上月,團隊一行人回訪從江擺黨村,期望制訂「系統化」幫扶計劃,並注重物質與精神幫扶並舉,實現扶貧與扶志、扶智的有機統一。通過助學、教育等方式讓學生認識貧困原因,找到解決辦法,從而「立鴻鵠志,做奮鬥者」,推動當地教育等事業發展。
捐助內地9所德晉學校
另外,該會自2015年起,在雲南、湖南、河南貧困地區捐助9所德晉學校,項目受惠師生逾3700人次,成為該會一大重點工作。該會每年均組織成員回訪學校,與師生交流並了解實際需求,包括積極推動貧困學生助養計劃,他們的學習環境。「大家的鼓勵,一直都是我們工作動力的來源,每次回訪內地德晉學校都受到師生熱情接待。記得有一次回訪,1位老師表示,『有德晉慈善會的關懷,學校將發展得更快,成為人人羨慕、嚮往的學校。』正因為這些鼓舞,使德晉慈善會及我更有動力,不斷優化對老師學生的幫助」,蔣玥憙感歎說。
中聯辦致函德晉集團,
感謝在疫情期間作出貢獻
湖北省慈善總會予德晉慈善會感謝信
貴州省從江縣聯絡澳門對口幫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予德晉慈善會感謝信
同時該會積極為內地德晉學校教師與學生創造條件提升自我,推薦老師代表前往重慶培訓詩詞和功夫,先透過師資培訓讓當地教師學習武術、詩詞,繼而影響下一代,讓山區貧困地區學子有平等的學習機會,並於2019年12月的回歸表演上,邀請德晉學校優秀師生來澳表演,藉此讓老師學生走出家鄉,擴闊視野,學習交流,將所學帶回學校。讓孩子明確自己目標,明白努力學習就能改變命運,亦寄望孩子學會感恩,有能力時要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將愛心延續。
最後,蔣玥憙發自內心說:「其實做慈善是件很美麗的事,慈善不似做生意般需要經營,只要你夠喜愛就會樂在其中,也會變成一種習慣。或許人們會覺得做公益給人感覺就是付出,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收穫大於付出,熱心參與到公益事業發展,讓心靈得到凈化和輕鬆快樂;做慈善需要熱情和激情,更需要理性、方式方法和與時俱進,未來,該會因應時態發展和社會需求,貫注創新和新思維構想於慈善助人項目,為慈善文化可持續發展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