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晉慈善會:慈善是很美麗的事

2021-02-11 澳門人

請多謝關注

德晉慈善會:慈善是很美麗的事

 

本會一直堅持在教育上的幫扶,才是真正惠及當地人;『只有幹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德晉慈善會總幹事蔣玥憙

 

德晉慈善會在主席陳榮煉帶動下,於2012年成立,致力踐行「匡老扶幼、興學育青、扶弱保康、關愛社國」創會宗旨,促進社會和諧共融,助力澳門和國家慈善公益事業發展;慈善會會務圍繞澳門弱勢群體為主,如探訪長者、貧困家庭、關心兒童需求等。

從江縣副縣長崔樂、縣扶貧辦副主任李鵬

向德晉慈善會總幹事蔣玥憙、

中聯辦副處長級助理梁錚陪同下

致送錦旗以讚揚其善舉



 該會總幹事蔣玥憙認為,慈善會未來發展應創新多元,除保留恆常助人活動,還應將善舉伸延至「灰色地帶」和經濟條件較差的團體、家庭,如內地貧困山區;該會針對貴州省從江縣作為澳門特區對口扶貧對象,擬定有關扶貧計劃,並在澳門中聯辦牽頭下,陳榮煉主席親自帶隊到從江縣擺黨村考察,希望深化慈善事業發展,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

 

撥款從江惠及貧困學子

 

蔣玥憙指出:「知識改變命運,扶貧先扶智,只有讓清貧山區孩子在具條件的學校讀書和升學,才是一條真實、可行的扶貧之路;當他們有知識、有能力,才能回饋社會、國家」。期間,該會在擺黨村設立「德晉慈善助學金」,捐出15.55萬人民幣,助力貧困地區孩子在各個教育階段「有學上,上得起」,受惠學生達115人。

中聯辦副主任姚堅(左四)表彰德晉集團、

德晉慈善會疫情期間的貢獻

 當時慈善會到從江縣探訪,見到國家北京扶貧辦幹部奮戰在基層一線,腳下是泥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在脫貧攻堅戰大顯身手,融入貧困縣、貧困村等,他們默默耕耘,獻身扶貧事業,放棄舒適環境的一線城市,紮根鄉村艱苦奮鬥,付出的一切均教人欽佩。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該團隊由從江縣黨村返澳後,將訪問期間的構思付諸實際行動,經陳榮煉商議後,於2020年7月正式啟動向從江捐贈的百萬助學金項目,向22個貧困村270名學生發放本年度共計人民幣36萬元助學金,以教育扶貧助力從江實現脫貧。

捐贈抗疫生活包予澳門智耆之友協進會,

向該會會長劉玫瑰、理事長都廣生了解,

關懷其會員疫情下的生活情況

德晉慈善會向特區政府捐贈十萬個口罩

 

慈善會一直心繫內地教育發展,上月,團隊一行人回訪從江擺黨村,期望制訂「系統化」幫扶計劃,並注重物質與精神幫扶並舉,實現扶貧與扶志、扶智的有機統一。通過助學、教育等方式讓學生認識貧困原因,找到解決辦法,從而「立鴻鵠志,做奮鬥者」,推動當地教育等事業發展。

 

捐助內地9所德晉學校

 

另外,該會自2015年起,在雲南、湖南、河南貧困地區捐助9所德晉學校,項目受惠師生逾3700人次,成為該會一大重點工作。該會每年均組織成員回訪學校,與師生交流並了解實際需求,包括積極推動貧困學生助養計劃,他們的學習環境。「大家的鼓勵,一直都是我們工作動力的來源,每次回訪內地德晉學校都受到師生熱情接待。記得有一次回訪,1位老師表示,『有德晉慈善會的關懷,學校將發展得更快,成為人人羨慕、嚮往的學校。』正因為這些鼓舞,使德晉慈善會及我更有動力,不斷優化對老師學生的幫助」,蔣玥憙感歎說。


中聯辦致函德晉集團,

感謝在疫情期間作出貢獻

湖北省慈善總會予德晉慈善會感謝信

貴州省從江縣聯絡澳門對口幫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予德晉慈善會感謝信

 

同時該會積極為內地德晉學校教師與學生創造條件提升自我,推薦老師代表前往重慶培訓詩詞和功夫,先透過師資培訓讓當地教師學習武術、詩詞,繼而影響下一代,讓山區貧困地區學子有平等的學習機會,並於2019年12月的回歸表演上,邀請德晉學校優秀師生來澳表演,藉此讓老師學生走出家鄉,擴闊視野,學習交流,將所學帶回學校。讓孩子明確自己目標,明白努力學習就能改變命運,亦寄望孩子學會感恩,有能力時要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將愛心延續。

 

最後,蔣玥憙發自內心說:「其實做慈善是件很美麗的事,慈善不似做生意般需要經營,只要你夠喜愛就會樂在其中,也會變成一種習慣。或許人們會覺得做公益給人感覺就是付出,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收穫大於付出,熱心參與到公益事業發展,讓心靈得到凈化和輕鬆快樂;做慈善需要熱情和激情,更需要理性、方式方法和與時俱進,未來,該會因應時態發展和社會需求,貫注創新和新思維構想於慈善助人項目,為慈善文化可持續發展繼續努力。」

 

                  

                  

                  

                  

                  

                  

                  

                  

                  

                  

                  

               

相關焦點

  • 德晉慈善會湖南助學響應精準扶貧
    【2020年11月27日-星期五-澳門新聞】德晉慈善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姚文衷帶領一行,由澳門中聯辦副處長級助理張康擔任隨團顧問,於本月23至26日期間前往湖南省進行慈善助學及考察,通過實際行動支持改善當地的教學生活環境,期間分別獲湖南省委統戰部、省教育廳、株州巿委統戰部、淥口區委統戰部、區教育局及一眾師生等盛情接待。
  • 德晉慈善會關愛社會國家發展創新多元
    德晉集團在疫情期間向湖北省捐贈2000萬元港幣、德晉慈善會則爭分奪秒全球各地搜購23萬個口罩捐贈湖北省和特區政府,與國家、澳門齊心抗疫。8年來,德晉慈善會在慈善路上努力前行,所獲成績得到社會各界肯定和認同。為更好回饋社會,慈善會繼續團結熱心力量,未來工作將著重發展本澳慈善事業,讓澳門愛心之火燃燒得更旺盛。
  • 2016凱斯慈善耶誕園遊會圓滿順利
    凱斯教育機構已於2016年12月11日舉辦<凱斯慈善耶誕園遊會>。
  • 【德晉集團】7個部門 多職位種類 轉工/搵工機會 睇啱即申請!︱4月26號
    德晉集團成立於2007年,作為紥根澳門的領導成員,願景旨在成為優秀的綜合娛樂企業,向世界出發,持續增值並回饋澳門,不斷為慈善出力。為實現願景,集團明確設定「德晉使命」,就是要致力建立智慧型的德晉管理及凝聚人心的德晉文化;以德晉為家,為眾持份者提供致勝平臺;完善VIP 服務配套,創造最佳客戶體驗;同時,知人善用、培育人才,讓德晉之家得以持續發展。目前,德晉團隊不斷創新求進、追求卓越,擴展世界網絡,為股東帶來理想回報,為員工謀福祉,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 最虛偽的「慈善家」?拿「慈善」當擋箭牌,幹出「猥褻兒童」的事
    新城控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振華被當作白手起家的成功樣本,但他更願意被稱為「慈善家」。他樂於向世人展示,自己奔走於慈善事業一線和山村孩童親密無間的樣子。王振華鼓勵小學生,只要多讀書,善於獵取知識,就可以實現造房子、救死扶傷、創造發明等所有夢想。但王振華一定沒告訴他們:不論我們多麼努力,這個世界的惡都不會完全消除。
  • J&NINA 16 SS│伴夏之花,用美麗做公益
    J&NINA也將會把展演四天營業額10%捐贈給桃園復興鄉三光國小,甚至大方的邀請合唱團的小朋友至中國深圳的新品發表會演出 ,把臺灣最美的聲音與精神發揚光大。郭總監說: 慈善已然是臺灣文化的一部份,這是一個自然且理所當然要做的事,在近日社會事件令人躁鬱惶惶下,仍願臺灣人秉持先人如玉蘭花樸實親切勤勉的精神建造美好和諧、鄉裡有愛的環境、偏鄉教育的平衡而繼續努力
  • 蔡志祥 | 孝道與宗教慈善:新加坡義安城的濟幽法會與潮人族群傳統的再造
    他們「譴責封建迷信、疏遠與政府禁止的秘密會社結合的遊神、中元等祭祀活動」,墳山組織、祖先祭祀和宗教慈善成為上層精英與草根民眾結合的有效工具。為旅外鄉人解決養生送死,是 20世紀中期以前華人社團的重要任務。這些團體也因此控制了很多墳山。在社區發展的步伐中,很多墳山需要遷徙、在地的先人靈魂也無可避免地受到幹擾。
  • 做慈善的另一種選擇:慈善信託
    1月28日,光大信託再次與四川省欣鑫慈善基金會聯合設立「光信善·欣鑫慈善專項慈善信託」,作為醫療器械實物類慈善信託,將首期價值100萬元的醫療器械送達相關醫療機構。慈善信託則沒有這樣出資金額限制,門檻較低,理論上1元錢就可以設立慈善信託。據中國慈善聯合會發布的《2019年慈善信託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設立十萬元及以下級別慈善信託69單,佔比58%,其中,有55單信託財產規模不到50萬元,還有規模最小的「千心千元意定監護慈善信託」出現,其受託財產僅為5000元。
  • 公益人物:記鶴壁市慈善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馮吉祥
    五年來,受助群眾達21.68萬人次;他還作為一位指揮者和實施者親力親為策劃慈善活動,無論大小事,他總是走在前,幹在先。   2015年年初,馮吉祥接受市慈善總會的邀請,在換屆大會上被選舉為副會長兼秘書長。他謝絕了企業的高薪聘請和優厚的工作待遇,無怨無悔、全身心地投入慈善事業。家中老伴兒和孩子都很理解並支持他,照顧下一代子孫和生活瑣事也都由老伴兒包攬了。
  • 關注│中山慈善萬人行 臺商神童團搶眼
    苗君平/攝影 廣東中山市2日舉行「慈善萬人行」活動,中山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等單位也參加;會長施育舒說,雖然過完年剛開工都很忙,但聽到是慈善公益活動,很多臺商還是放下手邊工作,趕快參與。施會長表示,中山臺商會從事公益,不落人後,每年都組隊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今年該會捐贈10萬元人民幣,平時也常到老人院、育幼院,從事慰問活動,在中山市慈善活動中享有盛名。
  • 記錄平凡英雄,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發起「說出你身邊的慈善事」故事徵集
    即日起,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發起「說出你身邊的慈善事」故事徵集活動,徵集時間從2020年4月起到12月。如果你身邊有: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暖心故事;脫貧攻堅的先進典型故事;普通人(集體)不平凡的愛心故事,歡迎與我們分享感動。一、 徵集原則:故事內容真實、感人,有動人細節,真情實感。
  • 周茂健|慈善根植於心
    2007年,已退休的周茂健進入江蘇無錫市濱湖區籌建慈善基金會,義無反顧地接過了重擔,開啟了自己的慈善生涯。他希望能為濱湖的慈善事業做些事,他請求兼任基金會理事長一職,並且不拿一分錢報酬。周茂健參加無錫市慈善總會調研匯報會為了將人人可慈善理念深入人心,周茂健大力支持慈善文化進社區,每年都組織開展各類慈善公益活動十幾場,讓濱湖區的慈善文化氛圍越來越濃。
  • 華潤信託穆國超:慈善信託激活公益慈善資產管理 助力「永續慈善」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慈善信託累計初始規模達到 29.6億 慈善信託助力公益慈善事業發展金融界:自 2016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頒布和 2017 年《慈善信託管理辦法》的實施,慈善信託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悉,請您談談目前慈善信託現狀?
  • 【慈濟論壇】學者齊聚 盼慈善永續發展
    (攝影者:呂孟玲,地點: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會,日期:2014/11/01) 因應慈濟大學二十周年、慈濟技術學院二十五周年紀念,所舉辦的「第三屆慈濟論壇」研討會,隨著11月1日由慈濟大學副教授何日生所主持的第四場專題「慈善組織的永續發展」而接近尾聲。
  • 市慈善基金會郭中良慈善基金成立
    今天,「 市慈善基金會郭中良慈善基金」籤約儀式在市行政中心1421會議室舉行。郭中良是近海鎮的一名退退休教師,曾兩度患癌的他,用二十餘年時間綠化造林,種植面積達到3800畝,被稱為「綠化愚公」。事業做大後,郭中良長期致力於慈善公益事業,堅持每年春節、重陽節慰問老人,他還先後資助了20多個貧困家庭孩子的成長成才,兌現著「種樹育人、美化家鄉、回報社會」的承諾。此次,郭中良和女兒又決定設立「啟東市慈善基金會郭中良慈善基金」,每年捐贈人民幣30-60萬元,連續10年,合計捐贈總數為500萬人民幣,專項用於資助貧困學生、殘疾人、貧困地區三農項目、公益性養老機構、孤寡老人、生活困難老黨員等。
  • 慈善新趨勢:慈善信託正在中國實踐「本土化」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慈善需求不斷擴大,但參與慈善的途徑,高度集中在「捐贈+資助」模式,眾多慈善(公益)組織在社會創新時,面臨資金困難和持續運作難的問題。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慈善信託,在實踐中嘗試解決上述問題,與此同時撬動國內慈善活力,讓更多人參與慈善事業,進而成為慈善新趨勢。
  • 慈善信託與慈善基金會孰優孰劣?
    而慈善信託雛形來源於中世紀英國的用益制度,但就慈善信託而言,受託人是信託財產的完全所有人,並沒有受益人在衡平法上享有財產權問題。對於判斷一個慈善信託而非其他性質的信託,更多的是看它是否具有慈善目的。  基金會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和《慈善法》進行設立,如果是家族慈善基金會,在2016年9月1日之前,需要在民政部或省級民政部門登記為非公募基金會。
  • 詩詞禮讚「鄭」慈善——2019年「鄭州慈善日」點燃全城詩情
    10月16日是鄭州慈善日,今年鄭州慈善總會募得愛心款3.8億元,再創鄭州慈善募捐歷史新高,比2018年多出1.2億元,見證鄭州慈善的魅力與能量。 助力脫貧奉厚意,授漁扶困事群親。 政德主導向高遠,個企捐資振氣神。 號角乘風奏金響,復興圓夢值良辰。
  • 公益慈善鏡鑑: 零報酬的慈善信託 是怎麼運作的
    目前的捐贈總體有三種途徑:法人慈善組織、非法人慈善組織和慈善信託。慈善信託在我國屬於新生事物,此前稱為「公益信託」,於2016年9月1日被寫入《慈善法》,並採取地方民政局和銀保監局「雙備案」措施,有實物類、資金類和諾貝爾式三種設立形式。近期成立的4單疫情防控類慈善信託囊括了這三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