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山慈善萬人行 臺商神童團搶眼

2021-02-19 U臺說

臺商會的神童團(風調雨順)意外成為其他隊伍合照的亮點。 苗君平/攝影

 

廣東中山市2日舉行「慈善萬人行」活動,中山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等單位也參加;會長施育舒說,雖然過完年剛開工都很忙,但聽到是慈善公益活動,很多臺商還是放下手邊工作,趕快參與。


相關視頻請點擊

當天參加遊行的還有臺北市中山同鄉會、中山市臺灣同胞親屬聯誼會等單位,共有100多人,不少臺商還扶老攜幼,全家總動員,有一名年輕臺商夫婦,推著嬰兒車,帶著剛出生五個月的兒子前來。夫婦兩人表示,就是要讓下一代早日感受投身公益活動的氛圍。

施會長表示,中山臺商會從事公益,不落人後,每年都組隊參加慈善萬人行活動,今年該會捐贈10萬元人民幣,平時也常到老人院、育幼院,從事慰問活動,在中山市慈善活動中享有盛名。

中山市臺商會參加中山市慈善萬人行活動。苗君平/攝影


中山臺商會遊行隊伍前導是風調雨順神童團,由於陣頭在大陸比較少見,意外成為其他遊行人員合照取景的焦點,也將臺式廟會特色,引入萬人行的活動。

有臺商夫婦推著剛出生的嬰兒,來參加遊行活動。苗君平/攝影


今年共有2萬多名市民,和各界組成的220多支巡遊隊伍參加,不少隊伍刻意打扮,凸顯團隊特色,沿街遊行表演,彷彿是嘉年華活動,由於人數太多,隊伍行進非常緩慢,走走停停,但熱情不減,沿途還有學生揮旗加油,場面十分熱烈。

中山市慈善萬人行活動始於1989年,原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七舉行,2000年起改在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行。中山慈善萬人行是由中山市紅十字會組織發起,以「救死扶傷,扶危濟困,敬老助殘」為主題,每年參加人數與捐贈金額不斷增加,今年約有1億638萬元人民幣 。

相關焦點

  • 關注│臺商揪團 強攻陸母嬰產業
    (本報系資料庫) 上海臺商知名月子餐品牌廣禾堂董事長鍾宇富表示,母嬰產業是臺商的強項,將有多位臺商合資成立月子顧問公司,把相關行業的臺商整合起來,一起打團體仗,未來也可以從臺灣引進護理師等相關專業人士,把整個母嬰市場做大。
  • 臺商情報│創業創新 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
    第三屆「廣東優秀臺灣學子嶺南行」25日舉行開營儀式。
  • 關注│臺商注意了!大陸新版個人所得稅法今年正式上路 三大重點一次看
    大陸新版《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在今(2019)年1月1日正式上路,與新《個人所得稅法》同步施行,其中包括臺商最關注的境外所得課稅問題。
  • 臺商情報│東莞臺商撤退潮? 「沒有一半那麼多」
    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昨天說,大陸即將完成的「十三五」規劃,將會廣納臺商建議。陳德銘與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確定十月十六日起及月底,分別率領臺商代表團走訪西北及西南,考察一帶一路商機。據了解,此次考察規格高,除商務部官員陪同,各地皆由當地省級領導接待,每團臺商僅約廿人左右,將深入考察一帶一路城市。 林中森表示,藉由考察,臺商可了解一帶一路商機並評估風險,謀定而後動。
  • 岡山造勢湧10萬人 韓國瑜:打破高雄魔咒│聯合報臺商版1115曬新聞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昨在岡山造勢,現場十萬人高喊「人民作主」。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三山」造勢最後一場「岡山」場,韓國瑜在「夜襲」的軍歌中被義勇護衛隊保護進場,現場10萬人歡呼四起;韓國瑜致詞時直嗆「民進黨也不是高雄人的爸爸,為何每一次都要投民進黨! 」強調人民才是政黨爸爸,所有的政治人物、政黨都不能忘了初衷與對人民的承諾,做不好的,就要下臺。 3. 韓流外溢全臺?
  • 關注│臺商兩岸資金直通 有譜
    想把中國大陸的錢「搬」回臺灣的選擇增加了,大陸最近開放外資經常性項目下人民幣所得可原幣別直接匯出境外,不必先換成美元,法人與自然人均適用,在大陸有子、分行據點的多家臺資銀行與外銀陸續上線,方便大陸臺商與個人資金兩岸直通
  • 今日焦點│重慶臺商會長連任 將成立家扶中心
    李會長表示,協會秉持「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理念,宣導「大愛無疆,扶貧就困,無私奉獻」,幫扶貧困家庭及學生,捐建希望學校,捐贈善款達數千萬元,但總感覺沒有組織連貫與針對性,幾經思考,決心仿效臺灣家扶中心運作,在當地學習推廣。 臺灣家扶中心是臺灣除宗教團體之外,做得最好的民間社團法人慈善組織。該組織成立66年。
  • 臺商│呂正一:惠州臺協是大家庭 充滿朝氣與活力
    惠州臺協目前會員約有七百多家,但在惠州實際的臺商約有一千七百多家,臺胞約有上萬人,惠州面積遼闊,有三縣四區,加上婦女會、臺青會等,共有廿二個次團體,未來將串連舉辦活動,加強連繫會員感情,也鼓勵未入會的臺商,加入臺商會,凝聚向心力,使這個大家庭更壯大。
  • 臺商情報│常平「金饌食」 庭園風啖中華菜
    林益平/攝影庭園咖啡廳、庭園茶藝館多年以來一直是臺灣人所喜愛的用餐約會聊天場所,如今,東莞市常平鎮金河路上出現了一家庭園主題中餐廳「金饌食花園餐廳」,餐廳老闆廖鐸芳說,他引用閒適、無拘束的庭園餐廳概念,營造出「低消費、高享受」的用餐環境,推出地道「中華菜」,不但當地臺商朋友大為驚艷,就連當地大陸朋友也趨之若鶩。 為什麼稱之為「中華菜」?
  • 關注│大陸洪災傷經濟 臺商影響不大
    (中新社)長江、淮河流域近期飽受洪災之苦,當地臺商受洪災影響有多大?一名重慶臺商指出,僅經營農業的臺商有受影響,受災範圍為郊縣及農村;另一名武漢臺商也表示,對產業有影響,但災損不大。 重慶臺商協會會長黃光志表示,重慶是有災情,但受災範圍並不大,郊縣及農村影響較大,少數經營農業的臺商有受影響,黃光志說,他聽聞有臺商種的水梨被暴雨打落,但大多數臺商並沒有什麼影響。 另一名武漢的臺商則表示,現在水位正持續下降,武漢主城區已沒有淹水。
  • 臺中花博 5萬人擠爆│聯合報臺商版1104曬新聞
    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登場,圖為豐原葫蘆墩園區竹跡館特色建築。昨天花博第一天開放參觀,后里、外埔、豐原三個園區有上千民眾,在入口處等待「倒數」,想搶先感受臺中歷年最大國際性活動,估計全日遊客逾五萬人。 2. 「選票救藻礁」反空汙 選前三地接力遊行
  • 臺商│中山臺協會長 憂心美增稅
    圖/經濟日報提供 廣東中山臺協會長施育舒指出,美國新政府恐提高對大陸課稅,在大陸以美國市場為主的外銷型臺商將受到影響,不少臺商已在研究對策。 施育舒說,大陸生產成本逐年增加,多年來有部分臺商另往東南亞設廠,中山約有一半左右的臺商也在考慮是否前往東南亞另闢生產基地,但「南向」是對或錯短期內似乎看不出來。
  • 關注│廈門打造創業樂土 臺商按讚
    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在廈常住臺胞約12萬人,其中在廈工作檯籍員工2.3萬人,在廈接受教育臺生2400人,在廈臺籍高技能人才超過2000人。廈門全市共計評選臺灣特聘專家、專才195名,其中專家116名、特聘專才79名。
  • 關注│東莞陳燕木 協助臺商接班
    二代接班是所有臺商必定面對的課題,陳燕木也是臺企聯新世代新青年委員會主委,肩負培育和輔導臺商二代青年的傳承接班任務。每年會舉辦特訓營、講座活動等,讓二代了解國際局勢與產業變化。「接班不容易,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他以自身例子來說,經過三年過渡期,事業才全面交接給兒子。
  • 關注│深圳健保門診 臺商看病首選
    臺商健保門診受歡迎,本月在龍華新設一家新診所。
  • 危偉漢會見全國臺企聯及中山臺商代表
    12月8日,市長危偉漢會見全國臺企聯榮譽會長郭山輝、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程金中一行及中山臺商代表,雙方就共同推動中山新一輪發展進行交流。省臺辦副主任方濤參加會見。當天,危偉漢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成立27周年致以祝賀。「我們去年調整了馬鞍島的規劃,現在中山都很『熱』。這是我今天參加的第六場活動。」
  • 韓國瑜今起固盤高雄│聯合報臺商版1116曬新聞
    新北市經發局昨辦產業用地媒合會,共有280筆、120公頃土地資訊,在中美貿易戰情勢詭譎之際,臺商回臺參與。大陸每年罹癌人數持續增加。圖為AI實時檢測癌症設備。消息傳回大陸引起廣泛討論,除了對李詠於盛年之際驟然離去唏噓不已,也讓不少人更加關注越來越常見的罹癌問題。大陸國家癌症中心今年發布最新報告,2014年大陸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其中男性211.4萬例,女性169.0萬例,等於平均每分鐘就有七個人被確診為癌症。
  • 上海臺商好康相報 微信群寒冬送暖
    臺商徐正文集結500位志同道合的人士在上海發起好康抱抱群,利用微信建立群組,分享上海臺商及眷屬返臺便宜機票、好康優惠及公益活動資訊,建立不到一天,好康抱抱群的名額就爆滿,不僅在微信圈內造成話題,也引起媒體關注報導。大陸基本上以微信使用為主,超過FB的使用量,已成為華人的第一社群,每天微信同時在線人數有5億多。
  • 中山臺資企業已逾1000家
    中山臺商在推介宣傳中山、協助招商引資,推動中山與臺灣兩地經貿合作交流和兩岸和平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臺企項目佔中山外資項目總量三分之一據了解,1988年,第一家臺資企業落戶中山。經過30多年的發展,目前中山有臺資企業1033家,累計利用臺資52億多美元,實際利用臺資33億美元。
  • 關注​│就怕踩線 臺商催反滲透法施行細則
    (路透) 政府訂立的「反滲透法」法律要件空泛不明確,讓在大陸臺商無所遵循,心生恐懼,擔心在大陸參加活動時一不小心就觸法。海基會昨在高雄舉行「大陸臺商秋節座談聯誼活動」,據與會臺商轉述,有臺商在會中促請政府盡快公布「反滲透法」的施行細則,讓臺商有明確規則可循。海基會代理董事長許勝雄表示,會向政府反映、考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