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核心價值,還在嗎?

2021-02-20 香港港真

1

 

香港修訂逃犯條例的風波已經持續了近4個月,暫時還看不到停歇的跡象。

在這個過程中,暴徒除了堵路、縱火、破壞港鐵站、向警察扔汽油彈之外,更塗汙國徽、踐踏國旗、毆打內地記者、敵視一切講普通話、掛國旗的人。

這些人之所以如此明目張膽,背後有一個重要的心理機制就是:香港太重要了,無可取代,內地離不開香港,因此無論香港怎麼鬧都沒事,內地不敢把香港怎麼樣。

 

筆者近期多次去香港,感覺這也是香港自上到下不少人的心理密碼。內地不少人,恐怕也是這麼看問題的。

 

確實,香港之於國家,至今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香港迥異於內地的法律體系、法治水平、金融系統等,更為國際社會所接受,在幫助國家吸引外資方面,香港因此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特別是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香港目前仍舊享有的獨立關稅地位,使得很多內地商品可以從香港轉口,很多海外禁運的高科技產品也可以從這裡進口到內地。此外,香港也是內地極為重要的貿易夥伴和內地公司上市融資的首選地之一。

 

可以說,香港就像一個電源轉換插頭,一頭連著內地,一頭連著西方世界,把電壓不同、制式不同的兩邊聯通起來,自身也因此得以發展,這就是香港所謂的超級聯繫人角色。

不過,香港發揮這種角色的前提是自身是一個誠實的掮客,能同時得到兩邊的一致信賴。

 

以前,這根本不成問題:香港的主要體制制度是由英國人塑造的,這讓西方世界放心。

回歸前,因為同文同種,加上港英當局的克制,內地相信香港至少不會損害自己的利益;回歸後,香港成了國家的一部分,享受大量優惠政策,獲得的信賴自不待言。內地從政府到民眾,長期以來都有一種一廂情願的認識,那就是我們待香港這麼好,它自然也把我們看成一家人。

 

然而,修例風波以來香港發生的事情,漸漸破壞了這種感覺:國徽被塗汙,香港輿論無動於衷;國旗落海,海港城說一星期才能掛回去;黑衣人圍堵機場,禁錮毆打的是內地記者,對西方人就溫和很多;多間中資機構遭到打砸,在港內地學生因為國慶掛國旗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伴隨著類似事件的增多,內地人的情緒也漸漸從最初的震驚、氣憤轉換為漠然和看笑話——愛鬧就鬧吧,反正亂的是香港,大不了不去就是!

 

這種情緒的積累,讓很多內地人對香港的超級聯繫人地位漸生疑慮,扶持深圳取代香港的呼聲慢慢多起來。

當然,深圳在很多方面還不能和香港比,然而,如果香港局勢惡化到某一步,求人不如求己,這恐怕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上趕子不是買賣,一個地方的好如果不能為你所用,談論它又有什麼意義?無論你再條分縷析香港的優勢,當它一而再地挑戰你選擇站在你對立面時,它也就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而已。

 

這就好比你愛上了一個各方面都優秀的人,覺得他各種好,但這個人不但不愛你,而且嫌棄你處處針對你,在這種情況下,他再好都和你沒關係,任何理性的人都會選擇放棄,而轉向那個條件沒那麼好但和自己更情投意合的人。

 

而更重要的是,只要內地和西方世界存在差異,同時彼此之間又有聯繫起來的客觀需要時,就一定會有地方來充當轉換器和中介人,滿足這種需要,如果不是香港的話,就一定有別人。

從這個意義上講,香港更需要內地,內地則未必非香港不可。

 

說白了,到香港的西方人只是把這裡當作和內地打交道的基地,他們看重的不是香港本身,而是香港和內地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失去內地信任的香港,在外部世界眼裡的價值必定大打折扣。

失去了香港這個中介,西方就不和內地打交道了嗎?並不會。

 

內地人這幾個月以來的這些心理變化,香港人不知道也不關心,他們依然繼續著過去的心理定勢:我很重要,我向你表達訴求,你必須接受;你如果不接受,我就要拳腳相向,就要打、砸、搶、燒、鬧,造成什麼後果我不管,那都是你逼的。至於你的關心和訴求,那都是不合理的,我根本不需要理。

 

近年來,人們用「巨嬰」指心理滯留在嬰兒階段的成年人,這類人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同理心,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裡,認定所有人都得圍著他轉,一旦發現不如己意,就會情緒失控,產生過激的非理性行為,像嬰兒一樣,試圖通過哭鬧、喊叫、肢體衝突等極端方法來使周圍的人屈服或退讓。

 

現在的香港,就像一個巨嬰。

 

10月1日香港多處發生暴亂,目的就是要讓慶祝國慶的內地政府和民眾難堪,一些香港媒體也用「剃內地眼眉」這樣的話語來描述此事,然而實際情況是絕大部分內地人沈浸在國慶氛圍裡,根本沒有關注到此事。這純屬自嗨,是香港誤判和拔高自身重要性的一個典型例子。

事實上,對中國整體而言,香港再亂,也不過是茶杯裡的風波,大部分人已經沒那麼在乎香港了。

2

 

持續地亂下去,真正受損失的只會是香港自己。而一個日益虛弱的香港,更加不可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李光耀生前就說過:「香港之所以能獲得「一國兩制」的優待,是因為內地看重香港在經濟上的重要性。」而如今,香港的經濟在製造業離開、又沒有高科技接力發展的情況下,過度依賴地產和服務業,前景堪憂。

筆者經常去香港,感覺哪怕是那裡的精英階層,對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機會和變革也大多不甚了了。可以說,香港在很多方面已經被大陸趕超,但並不自知,仍然孤芳自賞,看不到自己的問題。逼急了就會強調香港無形的優勢,也就是核心價值。

近些年,香港社會經常提及核心價值,到底什麼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每個人的說法不一樣,但無外乎自由、民主、法治、人權、平等、公正、多元、包容這些方面。很多香港人以此為榮。

但此次暴亂,可以說讓這些核心價值碎了一地,更可悲的是,很多香港人不但不覺得惋惜和憤怒,反而千方百計地加以辯護。

 

首先,香港已經成了一個是非顛倒的地方,很多人陷入到集體性的瘋癲狀態而不自知。

這幾個月觀察香港的事情,讓筆者經常對自己的觀察和判斷能力產生懷疑,原因就是屏幕上清清楚楚地顯示暴徒在攻擊警察,欲置其於死地,警察被迫還擊,第二天外媒和香港媒體卻異口同聲地譴責警察濫用暴力,對暴徒的行徑隻字不提;

暴徒在地鐵內大肆破壞,毆打無辜職員,媒體視而不見,卻指責警察在地鐵裡施放催淚彈,然後就有「途經」的市民說催淚煙讓他感到不舒服;暴徒手段殘忍,無所不用其極,很多市民不但不譴責,反而千方百計替他們辯護:這些年輕人甘願冒坐牢的危險,那做的事一定是對的。

 

縱觀香港媒體的報道和反對派的各種聲明,可以說詭辯的一應手段全都用上了,什麼含糊其辭、模稜兩可、偷換概念、倒果為因、虛假論據等等,發揮得淋灕盡致。

有了這些神邏輯的加持,就沒有什麼價值是不能打碎和摧毀的,暴徒做下再駭人聽聞的事情,都有人從匪夷所思的角度費盡心機進行辯護。

 

其次,香港的自由和包容,已經不存在。

暴徒不接受任何不為他們喝彩的人:老人在機場不接傳單,被指罵圍攻;有人拍攝暴徒照片,招來毆打;有小巴從暴徒設置的路障穿過,整部車子被燒毀;港鐵拒絕載暴徒離開,遭到報復,一大半車站被破壞,職員無故遭到毆打;警察因為處在抗暴第一線,個人資料被人肉搜索,子女家人遭到威脅詛咒,宿舍被放火,更有暴徒恐嚇警員「禍必及妻兒」……

 

第三,香港人標榜的「專業精神」,已蕩然無存。

所謂「專業精神」,就是任何情況下都貫徹專業本身的要求,不摻雜個人感情好惡。港劇裡的那些醫生警察,示範了什麼叫真正的「專業精神」,這也是香港成功的核心要素。

然而,暴亂使得香港在這方面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公務員違反政治中立原則參與大罷工,醫護人員冷漠對待受傷警員不予醫治,海關入境處人員直接參加暴力行動,學校教師攻擊詛咒警察子女,政府出資的媒體聲討侮辱政府……

 

第四,香港的法治,正在面臨考驗。

法律有自身的專業性,但也不外乎人情,如果太偏離社會大眾的感受,恐怕是有問題的。過去幾年來,因為「警察抓人,法官放入」情況多次發生,很多人對香港的法治水平已經產生了疑慮。此次暴亂發生近4個月了,還沒有一個被抓的暴徒走完了法律程序,多個參與暴動的頭面人物依然大搖大擺,想去哪去哪,行動不受任何影響。

長此以往,會給暴徒傳遞做壞事不受懲罰的信息,香港的整體利益固然受損,法官自己的飯碗和尊嚴最終也將不保。事實上,這種苗頭已經出現了:法院發出的機場和港鐵的禁制令,暴徒早都置之不理了。

 

香港人念茲在茲的核心價值,之所以經受不住一場暴亂的考驗,原因就在於這些價值是英國人強行輸送的,香港人只是照做,只理解字面意思,對其內在機理、邏輯、代價和限制條件一知半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正常情況下沒問題,一遇挑戰就露餡了。

 

3

  

前一陣有人提到香港的烏克蘭化。其實烏克蘭最大的悲哀,還不是顏色革命導致的民生下滑,而是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盲目選邊站造成的國將不國狀態。民生問題是過得好不好的問題,盲目選邊站直接威脅到烏克蘭的生存,克裡米亞的丟失和東部三州事實上的獨立狀態,就是對烏克蘭反俄親西方的最大懲罰。

 

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其地位和烏克蘭完全不同,但從發揮的作用看,確實有其相似之處。基辛格早都指出,烏克蘭要自保,就不能選邊站,而要成為溝通俄羅斯和西方的橋梁。而橋梁,本來就是香港固有的角色,將這個角色發揮好,香港才能長治久安。這不是喜不喜歡的問題,而是現實邏輯使然。

將香港看成是西方對抗內地的前線,賣力表演,甚至為此沾沾自喜,這種短視行為會毀了香港。最終,香港不但得不到想要的東西,還會失去已經擁有的。

本文並不代表我們平臺立場,本平臺宗旨為盡可能,在符合法規下,為用戶提供更多元,更多角度香港信息。

相關焦點

  • 香港科大校長:學術自由是大學的核心價值
    榮膺「亞洲一哥」,香港科大卻相當年輕。這所成立於1991年10月的大學,去年剛剛過完20歲生日。從香港清水灣畔名不見經傳一躍成為世界知名的國際化研究型大學,香港科大的崛起被視為亞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史上的奇蹟。與廣東毗鄰、發展迅速的香港科大,正是廣東高等教育國際化路線的絕佳觀察樣本。近日,香港科大校長陳繁昌、副校長翁以登一起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 促進西漢社會核心價值觀念的形成,你了解嗎?
    促進西漢社會核心價值觀念的形成,你了解嗎?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小王歷史解讀,今天就跟大家來聊聊:促進西漢社會核心價值觀念的形成,你了解嗎?一定社會的思想政治教育總是要為鞏固一定社會政治制度、維護社會政治的穩定服務。
  • 漸漸遠去的香港核心價值
    近年來,關於核心價值的話題經常在香港社會引起熱烈討論,然而對於什麼才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卻始終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
  • 香港核心價值 法治遠高民主
    (記者 李自明)香港反對派策動的違法「佔領」行動,已嚴重侵蝕香港的核心價值--法治。
  • EOC的核心價值及投資機遇
    EOC六大核心價值一個數字貨幣核心價值無非兩點,其一要有價值依託和應用場景;其二要有流量保證和生態布局。那麼EOC滿足嗎?比如即將上線EOC2.0中質押借貸板塊,礦工可以獲得即時貸款,貸款額最高可達其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資產價值的 65%。 此類貸款可以以穩定幣 EOC USD(USDR)的形式發行,其價值與美元掛鈎為 1:1。 USD 得到了數字資產的全面支持,其鑄造和燒錄由 EOC Chain控制。
  • 京東的核心競爭力還在嗎?
    當快遞半日達的服務不是京東的專屬,京東的競爭壁壘還存在嗎?      今年818期間,蘇寧快遞承諾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武漢、西安、瀋陽10座城市實現半日達服務。「418」到「818」,借力大促活動,蘇寧快遞不斷提速,帶給消費者極致物流體驗。      蘇寧快遞速度有趕超京東之勢,讓京東引以為傲的物流核心競爭力還能維持多久?
  • 畢馬威、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數據——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核心驅動」 研討會
    2019年5月20日,由畢馬威中國及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數據——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核心驅動」 研討會召開,來自近20家中資銀行機構的70多位嘉賓參加。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董事長江先周先生,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副總裁陳永德先生,畢馬威中國香港主管合伙人韋安祖先生,畢馬威中國香港管理合伙人劉麥嘉軒女士與到場的各位銀行同業一起探討了以「數據」為視角,商業銀行在數位化轉型中如何有效開展數據治理,深入數據應用,挖掘數據價值,保障數據安全等主題。
  • 還在忽略核心訓練嗎?核心訓練的新思路,你確定不試試?
    這種在地面上仰臥、側臥訓練的動作當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想讓我們的訓練更具功能性和價值轉移性,那麼站立類的核心訓練方法絕對是我們要考慮的,因為對於核心功能的挑戰往往是在我們站立狀態下會遇到的——單手拎重物、站立將重物從身體的一側轉到另一側等等。
  • 海事核心價值體系
    使命是海事管理機構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表明基本的履職目標、任務和責任。三、核心價值觀:航行安全、水域清潔,服務交通、奉獻社會。★核心價值觀是在系統內倡導、職工踐行、社會理解的價值追求,是全系統最核心的統一意志和行動標準。★航行安全、水域清潔體現海事工作人員內心價值追求和基本的責任擔當。
  • 核心價值行動讓國家氣質溢光流彩
    從個人、社會、國家三個層面,提純的「二十四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宏大嚴謹的國家價值體系、國家行動積極引領,也需要真誠執著、點點滴滴的小真、小善、小美、「微末的行動」,韌性的踐行。融化在生活細節中的核心價值光彩,讓公民有了發展自豪感、價值幸福感,也讓國家氣魄、國家氣質溢光流彩。
  • 香港公司做帳、審計、報稅是一個意思嗎?香港公司報稅的形式有幾種...
    香港公司做帳審計報稅的聯繫經營香港公司,用香港公司經營商業活動,那麼做帳、審計、報稅這三個步驟是缺一不可的,那麼香港公司的做帳、審計、報稅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你的企業核心價值觀為何沒價值?
    這次特殊的小組會議之後,我應邀做過兩次「公司的核心價值觀為什麼沒有價值」的專題演講。現把相關要點整理出來,以饗讀者。你的企業核心價值觀為何沒價值?每當我問及企業核心價值觀時,被訪的老闆們往往只介紹「結果」。掛在公司牆上的那十幾個字,而不主動告訴我這個結果是如何產生的。而我,總要不厭其煩地逼問老闆,公司的價值觀是如何提煉出來的。
  • 學校強化價值引領的核心是文化引領
    這三個文件是新時代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總體上突出了「四個注重」:注重提高政治站位,注重強化價值引領,注重解決突出問題,注重形成家校社育人合力。其中,「強化價值引領」的核心就是「文化引領」,即通過建設積極向上、奮發有為、團結和諧、富有特色的學校文化,引領學校內涵式發展。從2007年起,朝陽區走上了通過文化建設促進學校內涵式發展的道路。
  • 自我核心價值打開的正確方式——善於評估核心能力和競爭力
    錯誤地估計自己,放棄自己最核心的價值,人生會從此步入歧途,無法回頭。一、趙楠的故事:領導需要什麼?趙楠升職成了公司領導的首席秘書,大家都說是因為她家祖墳上冒了青煙。趙楠的個人條件其實很一般,雖然她會寫公文,但算不上才高八鬥;能喝幾杯酒,但絕不是千杯不醉;很有眼力見兒,腿腳也勤快,但像她這樣的人在公司裡一抓一大把。
  • 香港政治怎麼了:一位久居香港的北京人的看法
    不同於「中環價值」,2004年6月7日,在香港出現非典、政治和經濟陷入低潮之後大約一年,近300位來自香港42個不同專業、學術界人士在報章聯署《香港核心價值宣言》,提出:「香港在過去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港人不懈的追求造就了有香港特色的地方文化,而支撐這些經驗和文化的,是港人引以自豪,也與全球現代化文明接軌的一些體現香港優勢的核心價值。
  • 乘風·破浪|板材十大品牌-香港福林2019核心經銷商峰會圓滿成功!
    經銷商三亞旅遊合影-南海觀音為香港福林輝煌的財富未來祈福2019年5月27—30日,香港福林年度核心經銷商發展峰會在海南三亞盛大開幕,除了給客戶帶來一段豐富快樂體驗之外,還帶領大家跨出歷史性的發展一步,從板材走向定製時代
  • 中原證券獲評香港「十三五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獎
    中國證券網訊  近日,在香港舉辦的2017年香港國際金融論壇暨第七屆中國證券「金紫荊」獎頒獎典禮上,中原證券再獲殊榮,與北京汽車等企業同獲「十三五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獎。這已是中原證券連續兩年獲評該獎項。
  • 香港政治怎麼了:一個久居香港的北京人的看法(3)
    不同於「中環價值」,2004年6月7日,在香港出現非典、政治和經濟陷入低潮之後大約一年,近300位來自香港42個不同專業、學術界人士在報章聯署《香港核心價值宣言》,提出:「香港在過去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港人不懈的追求造就了有香港特色的地方文化,而支撐這些經驗和文化的,是港人引以自豪,也與全球現代化文明接軌的一些體現香港優勢的核心價值。
  • 興國之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文化最本質的規定性。一個政黨要有戰鬥力,一個國家要有凝聚力,一個民族要有生命力,必須有強大而牢固的核心價值體系,並使之成為這個黨、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
  • 赤松黃仙祠|黃大仙|香港普濟勸善的信仰核心!|香港古蹟「明信片」
    赤松黃仙祠|黃大仙|香港普濟勸善的信仰核心!|香港古蹟「明信片」赤松黃仙祠建於1945年,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享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