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人期待70多年 萬佛塔重立八婺大地

2020-12-22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1月3日訊 萬佛塔曾經是金華城的象徵,是三江六岸上的一顆明珠。20世紀40年代在戰火中被拆除,成了金華人心中的痛。

  70多年過去了,不少金華人都在期待萬佛塔重建的那一天。

  2014年8月底,萬佛塔復建項目動工以來,金華人都在數著日子,萬佛塔什麼時候能建好?前天,錢報記者從金華市婺州古文化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得到了一個好消息:萬佛塔重開了。

  重量級設計團隊操刀

  再現昔日「萬佛」盛況

  萬佛塔雕飾華麗,譽滿東南,歷來被譽為「浙江第一塔」,它矗立婺江北岸已近千年,見證了八婺大地的風華與滄桑,是高聳在金華百姓心頭的城市桅杆,充分展示了金華府「氣壓江城十四州」的雄偉氣勢。

  2014年,萬佛塔復建工程啟動後,項目方專門赴京,請到中國古建泰鬥梁思成的關門弟子、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郭黛姮親自操刀設計,著名的杭州雷峰塔重建工程正是由郭黛姮擔任總設計師。

  復建的萬佛塔高99.99米,全塔設計布局3700多塊佛像磚雕,以及7000多個佛龕,以再現昔日「萬佛」之盛況。塔身為外九層內八層的六邊飛簷造型,主體為鋼混結構,採用了藻井、月梁、壁雕等宋式建築造型元素。

  萬佛塔塔剎部分由剎座、寶頂、傘蓋、相輪組成,形態也是參考了各地宋塔和萬佛塔地宮出土文物。

  為使萬佛塔內部裝飾成為其點睛之筆,2018年,金華市城投集團邀請到中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創建人及學術帶頭人張綺曼為萬佛塔內部裝飾操刀。北京人民大會堂國賓廳、毛主席紀念堂、民族文化宮、北京飯店、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大型室內設計項目,均出自張綺曼之手。

  萬佛塔內部裝飾中,採用了不少傳統建築的絕藝絕技,比如浮雕壁畫運用的銅鏨刻工藝,距今已有3000餘年歷史。

  撞鐘祈福

  一覽全城美景

  據了解,萬佛塔內部1~13層設有小型電梯和兩路步行樓梯,15、16層安裝祈福大鐘,最高一層為17層。

  萬佛塔地宮總面積1900多平方米,用於文物精品、複製品等的集中陳列展示,講述古城的文化傳承和萬佛塔的前世今生。整體格局呈3個圍圓形態。地宮外圈的雕刻中,可以看到諸多的金華元素。如十八羅漢木雕就是出自東陽籍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陸光正之手,創作參考蘭溪籍唐末五代著名畫僧、詩僧貫休所創作的《十六羅漢圖》。

  伎樂天銅雕中還出現了八詠樓、尖峰山、萬佛塔、金華佛手等金華地標和元素。

  地宮頂部的飛天女神,由敦煌藝術院的老師現場手繪而成,形態非常逼真。

  參觀完地宮和一層後,可乘電梯前往萬佛塔15層祈福撞鐘。這裡也是金華城絕佳的觀景制高點,可以360度俯瞰全城美景。

  而15層的鎮塔之鐘,為青銅鑄造,總重11.8噸,鍾高3.6米,鍾底裙邊最大直徑2.2米,鐘面主體刻有銘文和《心經》。為了在塔的頂部吊裝這口大鐘,項目方專門請來了專業的超高大吊機,臨時增設高空導軌,橫躺著才將大鐘送入15層塔身內部。

  不過,這一次開放,僅限萬佛塔地宮及一層。想參觀的市民,可以關注「婺州文旅」微信公眾號,每日可線上預約,上限200人,分時間段預約。

  萬佛塔地宮裡的寶貝

  萬佛塔自古以來就是金華的驕傲,在歷史上,排在南京大報恩寺塔之後,古稱「江南第二塔」。

  在參觀萬佛塔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萬佛塔的故事。

  這座塔始建於宋嘉佑七年(即1062年),因每塊磚頭上都雕有佛像,俗稱「萬佛塔」。在清道光年間加蓋到13層,能俯瞰整個金華城,可算是當地標誌性建築。

  抗戰時,萬佛塔不幸毀於戰火。

  到了1956年12月31日,解放軍駐金華某部要在塔的原址上建醫院,整修場地時,一名士兵突然發現地下有石頭地宮。

  部隊馬上停止施工,將這個發現層層上報給上級政府。省文物局的專家連夜趕到金華。

  1957年1月1日下午1點,萬佛塔地宮挖掘工作開始,一直到1月2日中午12點,大家不眠不休。

  在用鋤頭挖開了地宮上方1.3米的硬土之後,施工人員看到了有一個小洞的石蓋。吊走石蓋之後,1.5*1.7米見方的地宮就呈現在人們眼前。石坑分兩個部分,一邊是一隻放在石座上的鐵箱,一邊是一尊石經幢,鐵箱裡面放著精美的幾件文物,鎏金觀音像就在鐵箱裡。鐵箱邊上還放著一個箱蓋,石經幢旁也擺放著密密麻麻一百多件文物。

  因為當時金華還沒有博物館和保存能力,這些文物做了簡短展出,和金華百姓匆匆打了個照面之後,就被送到杭州,其中最珍貴的一件「五代鎏金觀音銅造像」還被送到北京,如今不僅是國家一級文物,更是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最精美的觀音造像。

相關焦點

  • 期待已久!尖峰山下的疊墅、排屋 終於來了……會成為金華人居新...
    萬佛塔夜景 黃鳴 攝浙中總部經濟中心大樓夜景。鍾成攝在老金華人的心目中,金華高度的代表之一或許是尖峰山。無論是它極具辨識度的山形還是金華山上「八婺儒宗」的文脈悠長,都使得它成為一種象徵。「金華人一天看不見尖峰山,就要掉眼淚的。」
  • 小布說節氣|小雪:初雪尚遠,但金華人的這些美味,就要上桌了!
    小布已陪伴大家走過了一輪又一輪二十四節氣,在時光流轉中,感受八婺大地的美麗變換、金華鄉土人文的溫度,以及人們對生活的熱愛。這次我們推出《小布說節氣》,一起來聽聽,金華各地鄉音中的二十四節氣,看看金華人對節氣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 堪比五臺山普陀山聖地,原來世界第一佛塔就在呼市
    「這個佛塔是真正的如意寶。你們要特別珍惜。朝拜這個佛塔,和朝拜五臺山、普陀山等聖地的功德是一模一樣的。」  「這個佛塔的裝藏特別準確、特別殊勝。我們國家像這樣的塔子兩三個有,但是裝藏這樣準確的,世界第一!加持特別大!五臺山所有寺廟的全部寶貝加在一起,加持和這個佛塔是一樣的!」  「這個佛塔見了見解脫,摸了摸解脫,轉了轉解脫,拜了拜解脫!
  • 亞洲三大佛教遺蹟之一,寺內保留2千多個佛塔,緬甸熱門的旅遊地
    萬千佛塔下的蒲甘味道,遊走於異域風情的蒲甘大地,村落、佛塔、寺院雜亂有序地林立,馬車的行為是其中飄揚的沙塵,這就是蒲甘的味道。蒲甘寺院中最大的美麗和保存最漂亮的阿難陀寺向世人展示了蒲甘初期佛塔風格的結束和中期的開始。
  • 佛塔究竟做錯了什麼?
    點擊此連結了解寺院最新動態:【五 臺 山 八 功 德 水 西 來 寺 「反 對 佛 塔 拆 除」 事 宜 最 新 近 況 通 告!本寺法脈傳承清淨,上妙下清大和尚於2003年來寺,並發下宏願重興古道場,安僧弘道,續佛慧命,護國利民,廣渡有緣。寺院勝跡眾多,如二聖對談石、古窯洞、佛腳印、獅蹄印、龍爪印、古塔林等,且保護完好。八功德水(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饑渴、長養諸根)全世界只有兩處,印度一處因遭受外道破壞目前已經乾涸,唯有本寺僅存一處。
  • 小李說旅遊:帶你走入萬佛塔
    那麼萬佛塔的具體旅遊方針是怎樣的呢?下面小李就帶大家來詳細的看一看把。萬佛塔它的地理位置處在了那邊焦山的一個頂峰位置,整個的建築面積大概在583平方米這樣,萬佛塔具有著一定的江南風格,它有著七級八面,上面有天宮下面則有地宮。
  • 西夏黑水城佛塔的神秘女屍,發現時已被囚禁700多年,她究竟是誰
    而在當地,更流傳著一個十分神奇的故事:傳說,這裡的佛塔之中曾經將一名女子囚禁了700多年,只是,卻沒有任何人真的了解這位女子的生平。當他們看到黑水城的佛塔群,立刻便眼紅了,直接暴露了自己的強盜作風,將佛塔裡面的珍貴文物全部偷走。
  • 從中國佛塔歷史還原一個真實的「中國製造」
    早期佛塔誕生歷史早在公元前1500至前600年佛教出現以前的吠陀時期, 印度就有一種為藏納聖賢遺骨而建造的陵墓或墳冢,佛教創立之後,以這種特別的建築物安置供奉佛陀舍利,佛經記載,釋迦牟尼涅槃火化後,信徒修建了最初的十座窣堵波,八座藏舍利,一座安置裝納舍利的罈子,一座存放火葬堆的灰燼
  • 祈福|護國息災,共業可轉 | 參建寶篋印佛塔護國消災
    出自《百緣經》佛還列舉出由於造塔所得的十種殊勝果報:(一)不生於邊國,(二)不受貧困,(三)不得愚痴邪見之身,(四)可得十六大國之王位,(五)壽命長遠,(六)可得金剛那羅延力,(七)可得無比廣大之福德,(八)得蒙諸佛菩薩之慈悲,(九)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十)得往生十方淨土。
  • 日本寺院的佛塔建築
    佛塔就是由此演化而來。當初,佛塔非常簡單,只是用石塊或者磚頭將土堆堆砌而成。隨著時間的推移,佛塔逐漸增高,並開始分為幾層。另外,還出現了木結構的佛塔,這應該是由中國傳入的。這種木結構的佛塔是在飛鳥時代經朝鮮傳入日本的。對此,甚至許多佛教徒都一無所知。佛塔下面安放著釋迦牟尼的遺骨。釋迦牟尼的遺骨稱為佛祖舍利,因而佛塔正確的稱呼應為「佛祖舍利塔」。
  • 金華人為什麼不吃金華火腿?原因很簡單,並非你想的那樣
    據史料考證,始於唐朝,陳藏器編纂的《本草拾遺》中有記載:「火腿,產金華者佳」,距今已有1200多年,明清時期,用豬後腿醃製成火腿的保存方法廣為盛行,幾乎家喻戶曉,以浙江金華火腿最為有名,被列為宮廷貢品。相傳,金華火腿名字來由與宋高宗趙構有關。義烏籍名將宗澤,將家鄉的特產「醃腿」獻給朝廷,趙構見其肉色鮮紅似火,讚不絕口,賜名「火腿」,故又稱「貢腿」。
  • 金華當地著名特產,被稱為「浙江三寶」之一,金華人卻不怎麼愛吃
    首先在很久以前因為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又沒有現代化保存手段,在浙江很多地方都習慣用醃臘幹制的方法來保存食物,所以就有了寧波鹹蟹,紹興黴乾菜和金華火腿,但是如今交通便利,隨著老百姓養生意識的提高,這種高鹽高油的醃製食品,已經不太符合金華人的口味了,金華人還是喜歡新鮮的食材。
  • 這座山峰,金華人一天不見就要掉眼淚!你有多久沒爬了?
    在金華,有一座山,她不高,卻在千百年以來,讓外出遠行的金華人有「一日未見,就要落淚」。她是金華人心中故鄉的符號,是金華這座2200年古城的自然地標。她是位於山麓下的浙江師範大學這所名校校徽上的標誌。她就是金華人心中不可替代的「最美山峰」——尖峰山。
  • 佛教世界七大奇蹟——尼泊爾的布特勒佛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布特勒佛塔(尼泊爾)斯圖帕即佛塔的英文名稱stupa之音譯,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以東約八公裡處的博拿佛(Bodnath),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據說該塔藏有古佛迦葉佛的舍利,已有1200多年歷史。其他連結:佛教世界七大奇蹟 ——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
  • 金華人為什麼不愛吃金華火腿了?原來與金華二頭烏小豬有關
    據史料考證,始於唐朝,陳藏器編纂的《本草拾遺》中有記載:「火腿,產金華者佳」,距今已有1200多年,明清時期,用豬後腿醃製成火腿的保存方法廣為盛行,幾乎家喻戶曉,以浙江金華火腿最為有名,被列為宮廷貢品。相傳,金華火腿名字來由與宋高宗趙構有關。義烏籍名將宗澤,將家鄉的特產「醃腿」獻給朝廷,趙構見其肉色鮮紅似火,讚不絕口,賜名「火腿」,故又稱「貢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