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回眸 · 社會救助篇」從「貧有所救」到「弱有眾扶...

2020-12-22 瀟湘晨報

進入新時代,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回顧「十三五」,這是社會救助領域具有裡程碑、劃時代意義的五年。

社會救助是保障基本民生、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的兜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多年來,長寧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對標超大城市「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以「不斷滿足困難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目標,努力做到精準救助、高效救助、溫暖救助、智慧救助,實現「弱有眾扶」的長寧模式。

「弱有眾扶」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其一是「弱」,聚焦群眾關切,變「救貧」為「扶弱」,關注各類處於生活窘迫和發展困境的群體;其二是「眾」,充分發揮多元主體的作用,多維度救助各類弱勢群體,開展一些接地氣、聚民智、可持續的有益探索,建立相應的「弱有眾扶」的機制,逐步實現社會救助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由解決絕對貧困向解決相對貧困轉變。

回顧過去這五年

長寧社會救助事業的發展舉市矚目

改革理念初顯成效

創新活力充沛

作為上海唯一的全國社會救助綜合改革試點區,長寧區以「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為總要求,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用心用情用力推進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創新,做實做深做細各項社會救助工作,積極探索構建「弱有眾扶」的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從2016年到2020年,長寧區各類社會救助共惠及242.15萬人次,救助金額7.85億元,呈逐年遞增趨勢,平均年增長率約8.5%。目前,長寧區共有民政救助對象5727人,佔全區戶籍人口1.01%,其中低保對象4325人。

從創新化理念到標準化實施,長寧區一步步建立起了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大格局,在救助體制機制完善,救助服務模式建設、民政政策理論研究等多個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四醫聯動」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獲評上海改革開放40年標誌性首創案例和上海民政創新發展典型案例一等獎;

「社區救助顧問」獲評首屆上海社會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十佳創新項目;

《藝潤童心》特殊困難家庭青少兒「藝術護照」文化關懷服務品牌榮獲上海市民政系統第三屆「優秀文化品牌」稱號;

《關於強化兜底保障、堅持改革創新構建「弱有所扶」社會救助體系》研究項目榮獲「上海市民政科研成果轉化獎」一等獎;

《上海市超大城市相對貧困精準幫扶研究——從「貧有所救」到「弱有眾扶」的長寧模式》研究論文獲評2020年民政部政策理論研究三等獎。

長寧區社會救助工作的改革創新也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民政部唐承沛副部長專程赴長寧調研社會救助綜合改革試點成效,給予高度評價。

民政部救助司司長劉喜堂、民政部專家評估組先後在調研考察中充分肯定長寧區社會救助改革創新工作。

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瞭望》新聞周刊、民政部門戶網站、《中國民政》、上海電視臺、上海廣播電臺等平臺對長寧區社會救助改革創新、實現「弱有眾扶」的舉措和經驗,予以數十次宣傳報導。

體制機制不斷優化

融合發展充分

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在困難群體的生活、住房、就業、醫療各方面發揮整體合力,持續推進「9+1」社會救助制度體系。出臺《長寧區關於實施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的意見》、《長寧區臨時救助工作實施辦法》、《長寧區關於社會救助領域監督檢查的意見》,規範救助內容,明確救助對象範圍,不斷強化制度約束,健全監督檢查機制。

創新實施「四醫聯動」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模式,「十三五」期間,長寧區年均醫療救助費用提高為原來的近3倍,保障人次將近達到原來的15倍,有效解決困難群體不敢看病、看不起病的難題。

構建由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家庭、支出型家庭、特殊困難家庭組成的社會救助「四圈」防線,「十三五」期間,救助信息庫的目標對象從原有以低保家庭為主的約6000人,拓寬至3.5萬人,從佔全區戶籍人口的1.0%擴大至6.0%,有效實現救助資源的「按需救助」。

建立長寧精準幫扶信息系統,落實好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工作機制,實現各救助職能部門由「碎片化」到「整體化」的轉變。通過救助家庭「一戶一檔」,形成「可統計、可分析、可回溯」的精準救助「大數據」,推動困難群眾精準識別、精準管理和精準幫扶,促進社會救助向智慧化發展。

多方力量踴躍參與

人文服務充足

創設「社區救助顧問」制度

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探索建設預防型、發展型救助服務體系,推動實現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十三五」期間,設立救助顧問點197個,配備救助顧問300多人,救助功能上不斷完善,建立陪伴式、長效式、全程式結對幫扶機制。

建立社會力量充分參與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

出臺《長寧區關於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工作的實施方案》,鼓勵多方社會力量,結合自身優勢參與開展社會救助工作。形成了諸如「愛心傳遞」義務家教、特殊困難家庭青少兒「藝術護照」文化關懷服務、「陶教寓樂·關愛睏境兒童」服務、「困境兒童臨時照護」服務等人文服務品牌項目。

黨建引領救助有作為

在「凝聚力工程」基礎上,進一步推進黨建引領社會救助,積極組建黨建共建服務聯盟,建立健全宣傳培訓工作機制,創新搭建困難群眾與潛在困難人群發現渠道,打造共建共治的社會治理格局。通過社會救助工作重心的下移,使民眾在鄰裡守望中形成「自助+互助」救助文化,促進社會融入。

【來源:長寧民政】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未來五年,東興區是什麼樣?區委書記...
    為此,「最內江「特開設【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專欄,邀請內江各縣(市、區)主要負責人、市級部門相關負責人等暢談「十三五」以來,甜城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展望「十四五」的美好藍圖。回眸「十三五」,東興區有哪些變化?展望「十四五」,它又將規劃怎樣的藍圖?
  • 克拉瑪依檢察:扶危濟困、救急救難,打造司法救助社會治理新格局
    ,加大了對「因案致貧」「因案返貧」「因案增貧」等貧困當事人的救助力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10月30日,克拉瑪依市人民檢察院與克拉瑪依區人民檢察院採取聯合救助,向未成年人歐某某發放救助金1.14萬元,實現了「應救即救」。 「感謝你們及時伸出援手予以救助,讓我們的孩子可以儘早得到心理治療,感謝檢察官」。發放救助金時,申請人歐某某的母親緊握著檢察官的手連連致謝。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守住困難群眾民生底線——甘肅做好...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守住困難群眾民生底線——甘肅做好兜底保障工作綜述冬日裡,記者走進臨夏州綜合福利院特困老人院,院落乾淨整齊,房間寬敞明亮,老人們有的曬太陽,有的看電視,有的下棋……處處充滿著祥和安寧。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⑤」「十三五」時期雲南鄉鎮快遞網點覆蓋...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11日,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現代產業發展專題發布會在昆明舉行。會上,雲南省商務廳副廳長李翌在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現代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十三五」時期雲南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9.8%。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老有所養 病有所醫 弱有所扶 哈密市初步...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十三五」期間,黨和政府把養老、醫療、保險等民生服務列為中心工作,以人人享有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為目的,大力推進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是哈密市醫保局「十三五」期間推進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截至2020年8月底,全市醫療保障各險種參保人數達56.5萬人,較2012年增長63.7%,參保繳費率在99%以上,貧困人員參保繳費率達100%。貧困人員參保後住院看病,通過「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制度,報銷比例均超過了90%。
  • 【回眸「十三五」】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
    【回眸「十三五」】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 2020-10-28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眸十三五】文化強市號角響徹恩州大地!
    【回眸十三五】文化強市號角響徹恩州大地!「十三五」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間,我市的文化旅遊體育事業取得較快發展,不斷增強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5年來,我市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日益完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完成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實現市、鎮、村三級圖書館(服務點)資源共享、通借通還。目前,全市建有特級文化站3個、一級文化站8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74個,農家書屋195家。
  • 弱有眾扶!10月1日起深圳率先啟動「公益信託」制度
    日前,深圳市殘疾人聯合會、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促進身心障礙者信託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10月1日起將率先為身心障礙者構建公益信託制度和服務,打造「弱有眾扶」社會治理體系。而專業服務機構應登記註冊為商事主體或社會組織,應當具備較強服務能力、能夠提供貼切身心障礙者需求的專業服務,並依據信託文件,為受益人提供醫療、康復、特殊教育、就業、託養、養老、文體、基本生活照料、殯葬、遺囑、法律等個性化支持服務。專業服務機構的業務範圍及收費標準應向社會公布,並接受身心障礙者信託各方和社會的監督。
  • 回眸「十三五」,高新(江海)這樣走過!發展令人振奮……
    回眸「十三五」,高新(江海)這樣走過!梁雲峰 攝這是乘風破浪的五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導下,高新區(江海區)砥礪前行,奮發有為,推進黨的各項事業發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多項突破,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階段性成果,城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躍上新臺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 砥礪奮進又一程——仁和區「十三五」發展回眸
    砥礪奮進又一程——仁和區「十三五」發展回眸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1-01-06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回眸「十三五」」有「面子」也要有「裡子」
    「十三五」時期,福清市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龍江流域綜合治理、城市精細化管理等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完善城市功能,人居環境更加舒適,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基建換新貌「十三五」期間,福清市深入實施道路暢通工程,全力推進道路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12月20日,濱海大通道一期工程主體工程完成建設,至此,福清濱海大通道一期工程即將全線通車。
  • 「回眸十三五」遵義農業:春上黔北花枝俏
    細數時過境遷的時代印記,這些年,遵義農民最高興的事兒,是站在二十年前「四在農家」的幸福門坎,遞望到今天的全面小康。從「富、學、樂、美」早出發,到今天「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從「八大農業」結構調整,到今天鄉村振興「四新一高」新跨越,「糧倉」變「錢倉」,成為遵義農業初心使命徵程的生動詮釋和演繹。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②」雲南省「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
    供圖「十三五」以來,雲南省民族地區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取得哪些成效?11月27日,記者從雲南省政府新聞辦、雲南省發改委舉辦的「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專題發布會獲悉,雲南省已累計完成「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9.9萬人普通話培訓,創建普及普通話示範村(行政村)701個;共發放語言扶貧定製手機20000臺,39萬人通過手機APP學習普通話、認讀常用漢字。
  • 雲南舉行「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發布會
    原標題:11月27日雲南舉行「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 系列發布會·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專題  11月27日,雲南舉行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請中共雲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雲南省民族宗教委黨組書記、主任拉瑪·
  •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 | 秀美浠城強勢崛起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 | 秀美浠城強勢崛起 2020-12-21 2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0億元彩票公益金「十三五」期間救助35227名貧困大病兒童
    「十三五」期間,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紅基會」)國家彩票公益金貧困大病患兒救助項目(以下簡稱彩票公益金項目)累計使用10億元彩票公益金,救助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大病患兒35227名,其中救助白血病患兒25422名,救助先心病患兒9805名。
  • 德州持續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 墊付4561.7萬元救急難
    孟靜到醫院走訪事故傷者「感謝咱們公安交警部門,這救助基金真是救命錢,救了俺父親,幫了俺全家。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就是依法籌集用於墊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喪葬費用、部分或全部搶救費用的專項基金。我市於2014年正式啟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十三五」以來更加秉承「救急難、保平安、求穩定、惠民生」的工作思路,持續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制定管理辦法,簡化資金使用程序,規範社會救助基金的管理運作模式。
  • 回眸「十三五」,雨花區交出這張亮眼「成績單」
    回眸「十三五」,雨花區交出這張亮眼「成績單」 2020-12-21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眸「十三五」丨優先發展教育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回眸「十三五」丨優先發展教育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2020-12-20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
    12月15日,雲南省「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2019年全省豬、牛、羊、禽肉總產量406萬噸,全國排名由2015年底的第11位提升到第7位。鮮切花生產面積、產量位居全球第一,天然橡膠、咖啡、烤菸、核桃、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連年保持全國第1位,甘蔗、茶葉面積和產量穩居全國第2位。第一產業增加值由2015年的2056億元,提高到2019年的3038億元,全國排名由第14位提升到第1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