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合肥迎來多輪大範圍強降雨,江河湖泊水位迅速上漲,雨情、汛情形勢愈發嚴峻。在合肥各地的防汛搶險一線,各級黨組織枕戈待旦、嚴陣以待,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吹響了防汛搶險衝鋒號。廣大黨員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則和先鋒模範作用,在防汛搶險的最前線,用黨性築起了一道永不垮塌的堤壩。合肥在線今日起開闢《防汛抗洪黨員在一線》專欄,聚焦這些奮戰在防汛搶險一線基層黨員幹部。
飄揚在合肥市包河區南淝河五裡廟段胡淺泵站堤壩上的黨旗
如果不是因為汛情,1992年出生的合肥市包河區同安街道五裡廟社區工作人員、黨員胡紫越,在這個周末,也許會陪著1歲的兒子,在南淝河岸邊玩耍,盡享弄子之樂。然而連日來,她作為500餘人應急先鋒隊的一分子,堅守在「母親河」南淝河堤壩上,跟隨大隊人馬一趟趟用柔弱的肩膀扛著此前從未接觸過的沙包,第一次蹚著到小腿肚的泥漿。
柔弱女子,遇難則剛
7月19日上午11時30分許,當記者冒雨在南淝河五裡廟段胡淺泵站堤壩上長長的扛運沙包的隊伍中,見到胡紫越時,她剛把一個沙袋扛到堤壩另一處四五百米遠的地方,這是她和其他隊員們一起在這裡堅守的第二天。
「都在這樣幹,都會累,但都在堅持著……」胡紫越邊抹了一把臉,邊向記者說道,她的臉上,雨水混合著汗水直往下滴。穿在身上的雨衣稍顯大些,這讓她顯得更為瘦小。
胡紫越是南淝河該段堤壩應急先鋒隊裡最為年輕的一名黨員,2017年才到同安街道五裡面社區工作,2016年的汛情她沒趕上。而作為一名城裡姑娘,她此前對於洪水、汛情的印象只停留在網絡報紙電視上。「這是我第一次親身經歷汛情。」胡紫越說,在城裡出生、長大的她之前連大片的泥漿都沒遇到過,而現在,嬌小的她已連天加夜地在風雨中、泥水裡摸爬了。
在堤壩上冒雨堅守的胡紫越
看著不斷變寬的河面,步步逼上來的河水,這位身高1米58、體重102斤的年輕媽媽,忘記了自己的弱小,甚至是性別。她說:「我們都在堅持!」
身後群眾的家園,我們來守護
南淝河五裡廟段胡淺泵站地勢低洼,連日來的強降雨致使這裡水勢猛,汛情大。
包河區同安街道黨工委18日起召集300餘名黨員、群眾、社區工作者,眾志成城,裝填30000多個沙袋,築起一道約2公裡的「紅色堤壩」。
據同安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19日上午,南淝河五裡廟段胡淺泵站水位已達到13.6米,已超過12米的警戒水位。他們決定將堤壩再加高60釐米,確保水位即使到了15米也不會破堤。
胡紫越是18日上午10時左右隨隊伍上堤壩的,一直幹到晚上九、十點鐘;19日凌晨四、五點鐘,又和隊員們一起來到了堤壩上。
家中1歲的孩子是胡紫越心底裡最柔軟的地方。在扛沙袋的時候,在感到疲憊的時候,她總會不經意間往河對岸瞥上幾眼,因為她的家就在對岸不遠處的一個小區裡。
對岸地勢高,暫時沒有受到洪水的威脅,這讓胡紫越稍微放心些。「在這種特殊的時候,我們也要讓群眾安心,我們的身後就是他們的家,越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越要拼,越要堅持。」有著8年黨齡的胡紫越最後說出堤壩上眾人的心聲。
【來源:合肥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