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世界上最簡單的運動之一,常走路可以使身體更加健康。
據說每走一步,可推動人體50%的血流動起來,活血化瘀;
與大多數的運動相比,走路是一項不劇烈的運動,所以,科學的走路並非如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怎樣才能既保持身體健康,又有利於促進體內各種生理和化學過程?
走路時關節和骨骼的摩擦, 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消耗熱量。那麼,走路有什麼好處?讓我們來看看。
一、走路的好處?
1、增強記憶力
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開始退轉。步行能夠增加記憶力。每天早上走路,記憶力會越來越強。
2、打開經絡
長期坐在辦公室,沒注意身體,經絡僵硬了,全身會有小疙瘩。堅持步行,疙瘩就少很多。
3、疏通脈搏
經絡不通,脈搏自然僵硬,全身都很緊張。每天下午步行半個小時,可以使全身放鬆。
4、身心輕安
身心不適多來自於氣血不通,氣血不通的原因是經絡不通。通過走路,氣血通暢了,身心就自由了。
5、增強肌肉力量
生活沒有規律,所以全身肌肉僵硬而沒有彈性,缺乏力量感。通過步行,增強肌肉力量,強健腿力,關節也會靈活。
6、通暢血液循環
經絡和脈絡不通,人血液不通暢,就容易得病。步行能夠打通經絡,增強人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7、減少五臟疾病
五臟六腑需要運動。步行可以增強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進胃腸有規律蠕動,增加食慾和五臟六腑功能。
8、緩解三高
有的人患有「三高」,醫生們開了很多藥方,沒有大的效果。試試走路吧。
9、增強視力
看書,用電腦,發微信過多,會感到視力退化。據有關專家測試,每周步行三次,每次一小時,連續堅持4個月者,與不喜歡運動的人相比,前者視覺與記憶力均佔優勢。
二、走路要注意什麼?
1.保持良好的走路姿勢
一個良好的步行姿勢意味著背部和臀部肌肉可以得到最大的鍛鍊,走得快,燃燒的熱量就更多。
正確的走路姿勢應抬頭挺胸,眼睛直視前方,軀幹自然矯直,身體重心稍向前;上肢和下肢協調,步調適中,兩足落地有節律感。保持正確的走路姿勢能夠使身體鍛鍊得更加健康。
2.不能走得太快
走路速度是每秒兩步。事實上,它是運動時間的量化,大約每秒鐘兩步。
鍛鍊應該是漸進有序的,剛開始鍛鍊的人可以走半個小時,然後逐漸延長時間。
如果是快速走路,心率應保持在每分鐘120至140次,與輕微出汗的身體是適當的。
不過對於年齡稍大的人群來講,他們走路的速度需要稍微放慢些。
3.選擇一個好的環境
外出走路時選擇環境也很重要。在環境的選擇上面應該儘量選擇安靜,綠化較好的環境。
安靜的環境,會讓人徹底放鬆,消除心中的焦慮,並且跑起步來也能更加的專心,更有益於健康,而且心情也會舒適很多。
【微語:世上只有一個真理,忠實人生,並且愛它】
(注;部分文章與圖片來自於網際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