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徵程丨奔跑在中國馬拉松賽道上的非洲人

2021-02-23 剝洋蔥people


在中國馬拉松賽道上,非洲人奪冠似乎成了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他們面目模糊,很少有人能夠記得他們的名字,大多數人提起他們,代號「老黑」。


黑人運動員們在雨中奔跑。新京報記者羅芊 攝

文|新京報記者羅芊 編輯|蘇曉明

校對|陸愛英

本文約5731,閱讀全文約需12分

 

發令槍響,阿莫尼的徵程開始了。

 

他是一名馬拉松運動員,穿著一雙淺藍色泡沫涼鞋,從非洲來中國跑馬拉松,一個月之內拿了3個冠軍、一個季軍以及一個第五名。

 

這雙涼鞋是在家門口花了16衣索比亞比爾(約人民幣4元)買的,劣質的金屬搭扣已經生鏽,完全沒法固定鞋帶,穿這雙鞋跑步,和穿拖鞋沒太大區別。

 

過去的22年裡,阿莫尼在衣索比亞長大,這個國家被人稱作「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全國唯一的鐵路,2014年已經停運。

 

吸引他來中國的,是這裡數量繁多的馬拉松賽事,以及頗具誘惑力的獎金。去年,中國田協備案的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已超過328場,冠軍獎金動輒萬元人民幣。

 

近些年,成千上萬的「阿莫尼」帶著憧憬遠赴中國,他們奮力奔跑,試圖通過一場場馬拉松改變貧瘠的命運。由於語言不通,幫助非洲運動員們來中國跑馬成了一門生意,馬拉松經紀人通常在國內和非洲的教練交流,選取好的苗子,幫他們墊付所有的開支,讓他們來中國比賽,等運動員獲獎後,拿回所有花費,並抽取獎金的15%作為酬勞。

 

在中國馬拉松賽道上,黑人選手總是遙遙領先,他們咬牙、衝刺、拿獎,卻鮮少有人能夠記得他們的名字。大多數人提起他們,覺得面目模糊,「長得都差不多,像個跑步機器」。

 

是機器嗎?阿莫尼不認同,「機器靠電,而我用的是血」。

阿莫尼(右)在中國跑馬拉松。受訪者供圖


幸運兒

 

11月19日,清晨6點,江西瑞金天蒙蒙亮,雨水落下來,阿莫尼和他的同伴開始照常訓練。

 

中國南方冬季溼冷,儘管很不適應,這些非洲運動員仍然需要冒雨熱身,兩個小時後,他們將在這個城市,跑一場半程馬拉松比賽。

 

阿莫尼戴起運動衛衣上的帽子,哈一口氣,緊握拳頭,腳尖著地,沿著公路按照自己的節奏慢跑。這是瑞金第一次舉辦馬拉松比賽,獲得冠軍的男、女選手分別能獲得獎金15000元人民幣。獎金誘人,主辦方也沒有想到,「一下子來了70多個外籍選手,有37個都是非洲人,他們被經紀人從南京、鄂爾多斯、廣州、上海等不同的地方帶來」。

 

比賽頭天晚上,選手們陸續到達,坐在酒店大堂吃飯,烏泱泱的非洲選手坐了4桌,有些運動員一進門,入座的運動員便起身握手、撞肩,他們很多都是朋友,有些在非洲就認識,有些是來中國比賽遇見的。

 

能來到中國比賽,他們是心懷感激的。

 

東非選手有長跑天賦,他們身材比例好,上半身短,手腳頎長,四肢展開像一隻黑色的大鳥。活躍在中國馬拉松賽道上的黑色面孔,大多來自肯亞、衣索比亞、烏幹達、坦尚尼亞等東非國家。

 

阿莫尼就出生在地廣人稀的東非,在那裡,跑步是一項全民運動,「就像桌球在中國一樣普遍」。他從小喝牛奶,主食是玉米、小麥、土豆,學校離家十多公裡,每天傍晚,都要穿越綠色叢林,光腳踩在泥地裡跑回家,第二天清晨,再跑去上學,循環往復。

 

在那裡,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為專業運動員。一位專業的長跑教練一次只帶30個學生,年滿12歲周歲的孩子,將迎來人生的第一次篩選,只有最優秀的苗子,才能被教練選中,進行系統的長跑訓練。

 

選進了隊伍並不意味著絕對安全,為了不掉隊,還在青春期的孩子們每天訓練兩次,每次一到兩小時,每周的訓練量在100公裡左右。

 

教練不同,訓練方法不盡相同,唯一相同的事情,是常人難以忍受的訓練強度。阿莫尼每周有近三分之一的訓練量在最大攝氧量的80%以上,也就是說,每周有近30公裡,他都在以接近短跑的速度在訓練長跑。

 

他的教練曾經告訴他,「對於專業馬拉松運動員,成績每提高一秒,背後都需要付出血和淚」。

 

從訓練到參賽又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阿莫尼今年22歲了,練習長跑整整十年,今年才剛開始參加全程馬拉松比賽,他有很多朋友,近30歲才開始跑全馬比賽。

 

在這個盛產長跑名將的國度,脫穎而出實在是太不容易了,這裡有上萬人以跑步為生,每年十幾場馬拉松比賽,場場都有上千名專業運動員參賽,最終只有8名選手可以拿到獎金。

 

大量過剩的運動員們,開始想著出國參賽謀出路。

 

一場全程42.195公裡的馬拉松比賽,一般人大約需要走上4萬至6萬步,中國經紀人挑選黑人男子運動員的標準在2小時17分左右,也就是說,要來中國跑馬拉松的運動員,每分鐘要跑300多米,整整跑兩個多小時。

 

目之所及,能站上中國賽道的,都是被命運垂青的幸運兒。

冒險者

 

從上海到瑞金,阿莫尼坐了10個小時的動車。

 

為了節約成本,運動員一般不搭飛機。阿莫尼去瑞金比賽的車票頭天晚上才定,已經沒有票了,經紀人帶著他和兩名女運動員在餐車上擠了十個小時,「能坐上餐車已經很好了,遇到暑假和假期,都是站票」。

阿莫尼在動車上,吃中國乘客給他的蘋果。新京報記者羅芊 攝

 

非洲運動員願意吃這些苦,他們喜歡來中國跑馬——相較於歐洲國家,這裡賽事繁多,氣候溫暖,10月28、29日那個周末,全國同時舉辦了22場馬拉松比賽,十一月份,每個周末全國都有十幾場比賽開跑。這樣一來,這些非洲運動員,在一個月籤證有效期內將跑4-5場比賽,前八名都能拿到獎金,跑一次冠軍相當於他們在國內工作好幾年的收入。

 

在衣索比亞市區,如果想擁有一座自己的小房子,大約需要12萬人民幣,如果做一名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約為2000人民幣。

 

阿莫尼一直盼著來中國。

 

八月的一天,阿莫尼的教練接到馬拉松經紀人歐辰的電話,邀請阿莫尼來中國比賽。不出意外,十月份他將以上海為大本營,前往蘭州、河南、陝西、浙江、江西、江蘇參加6場馬拉松比賽。

 

一場屬於阿莫尼的「冒險」就這麼開始了。

 

10月19日夜裡11點40分,這個黑人小夥子在衣索比亞首都登機,他只帶了兩套換洗衣服,背一個破舊的帆布背包,身上穿著一件淺灰色運動衛衣,掉了一隻扣子。

 

由於浦東機場路途遙遠,機場內轉機難度不高,按照經紀人歐辰的計劃,阿莫尼將自行在上海浦東機場直接轉機,飛往蘭州參加後天早晨的比賽。

 

16個小時的漫長飛行後,10月20日下午3點40分,他乘坐的航班ET684降落在上海浦東機場,阿莫尼第一次踏上了中國土地。

 

經紀人歐辰打來電話,用英語告訴他,「你的機票已經買好了,五點五十齣發去蘭州,九點十五到達,在機場裡轉機就可以」。

 

他完全沒有聽懂,從小到大,這個非洲男孩只會說阿姆哈拉語,英語只聽得懂一句「hello」,機場人來人往,他只會眨巴著眼睛,羞澀地露出一口白牙。

 

他誤以為歐辰會來機場接他,一直站著,仰著脖子傻等,歐辰卻以為他已經搭飛機走了。

 

夜裡九點多,工作人員在蘭州機場沒有接到阿莫尼,歐辰才知道,這傢伙出事兒了。

 

他一邊打車趕往機場,一邊打阿莫尼電話,只聽到來回重複的一句,「您撥打的用戶已關機」。

 

落地六個小時後,阿莫尼手機早已沒有電,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辦,不敢走動,乾脆在附近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他太累了,睡著了。

 

夜裡十二點,歐辰趕到機場,從國際到達區域開始找,指著阿莫尼的照片問了很多人,他們都擺擺手說沒看見。

 

正準備報警時,歐辰發現機場長椅上,一個瘦小的黑人雙手抱著自己的腿,蜷成一個逗號,人流熙攘,唯獨他安靜得像一隻毛茸動物,那是阿莫尼。

沒買到坐票,兩名女性非洲運動員太累了,在走道上睡覺。受訪者供圖


掘金者

 

支撐阿莫尼跑向終點的,是對獎金的強烈渴望。

 

為了準備比賽,這些黑人運動員們提前兩三天便注意飲食,吃土豆、胡蘿蔔、魚,只吃6至8分飽,不輕易吃肉,拒絕油膩。每天清晨六點,他們會自由訓練一個半小時,下午四點,再訓練一小時,風雨無阻。

 

10月22日,蘭州靖遠半程馬拉松賽,這是阿莫尼中國首賽。

 

他沒有想到,自己在中國跑的第一場比賽就能拿冠軍。衝向終點線時,風從耳邊呼嘯而過,漂亮的樹影,歡呼的人群,紅色半圓形氣球拱門掠過頭頂,裁判按下計時器,「很累,卻很享受」,那是勝利的滋味。

 

一切都很順利。

 

一周後的嵩山少林寺男子全程馬拉松,他以2小時28分02秒的成績再次奪冠。那是一個大晴天,北方的天空高遠遼闊,少有雲彩,太熱了,他跑得比平常慢了將近十分鐘。

 

在這裡,人們注意到了這個男孩不尋常的跑鞋。

阿莫尼的跑鞋,金屬搭扣已經生鏽。新京報記者羅芊 攝

 

「快看,他贏了全馬,穿著涼鞋跑贏了全馬」,許多跑友拿起相機,對著他的「戰靴」拍照。

 

套在阿莫尼腳上的是一雙淺藍色泡沫涼鞋,劣質的金屬搭扣已經生鏽,很扎眼,記者們圍了上來,迫切地想知道涼鞋背後的故事,但阿莫尼一句話都聽不懂。

 

後來,通過翻譯,我們得知,阿莫尼的馬拉松裝備只有兩件:一雙價值16衣索比亞比爾(約人民幣4元)的泡沫涼鞋,以及一隻價值15衣索比亞比爾的塑料手錶。

 

靠著這兩樣裝備,他一個月之內在中國拿了3個馬拉松冠軍、一個季軍以及一個第五名,獲得獎金共計48000元。

 

這48000元,20%用來繳納個人所得稅,15%需要支付給經紀人作為酬勞,遵循自願原則,阿莫尼會將2%給在衣索比亞的教練,他只能拿到獎金的63%,也就是30240元,扣除往返機票和在中國的花費,只剩下2萬元不到。

 

這是一個黑人運動員每場比賽都獲獎才能拿到的錢,阿莫尼很知足,他說,「不管獎金多少,能賺錢我就很開心」。

 

如果運動員發揮不好,經紀人也不會讓運動員空手而歸。阿莫尼的經紀人歐辰解釋,做經紀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情味,本質上,這是一門互相信任的生意。非洲運動員來中國參賽充滿不確定性,籤證過不了,機票誤了,無法適應中國的環境,沒跑出好成績,這些都會導致經紀人虧本,最好的情況是,運動員順利拿了獎金,改變命運,經紀人也賺了一些錢,皆大歡喜。

 

「運動員和我的關係,更像是朋友,如果阿莫尼出了意外沒發揮好,我也會給他一些錢讓他回家,我虧一些錢,不能讓運動員空手回非洲,他覺得我人好,以後也會介紹他的朋友來我這裡」。

 

並不是所有來參賽的黑人朋友們都是全職運動員,在肯亞,國家鼓勵長跑運動,國家公務人員去國外參加馬拉松比賽,可以帶薪休假,和阿莫尼一起參加瑞金馬拉松的運動員珊迪,就是一名女警察,她張開雙手比劃,說自己在肯亞的家裡,掛著一桿一米長的槍。

 

相對於全職運動員而言,她的參賽壓力並沒有更小,「發令槍響了,我就要盡力往前衝,這是我的第二職業,我想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如果沒有拿到獎金,我會很不開心」。

江西瑞金,阿莫尼結束了一場半程馬拉松比賽。受訪者供圖

異鄉人

 

江西瑞金,是阿莫尼的第五站。

 

在中國生活近一個月,這些異鄉人有太多要適應。

 

許多食物他們不認識,也不敢吃,最喜歡的,是中國的黃燜雞米飯,那是接近家鄉的味道,有雞塊,切成厚丁的土豆,取一些湯汁放在米飯上,一口接一口,美味極了,幾乎每一個來中國的非洲運動員,都對黃燜雞米飯豎起大拇指。

 

因為怕嚇到別人,他們不敢用手抓飯吃,看見別人用筷子,自己也努力學,實在學不會,就右手拿勺子餵飯,左手拿著筷子試圖夾起配菜,一塊雞肉夾起,掉下,再夾起,吃得艱難。

 

除了緊張的比賽,一個好的運動員還需要學會休息和放鬆。

 

曾經有一位運動員,因為精神太緊張了,在上海前往長春的火車上精神失常,上廁所不關門,焦躁地在車廂裡跑來跑去,以為火車上的人都要拿槍打他,到了濟南,經紀人一不留神,他便跳下火車在鐵軌上奔跑,用跑馬拉松的速度,從濟南站跑到了濟南南站。

 

他赤著腳,誰也不管,只顧昂頭跑步,一邊跑一邊把護照扔了,被警察攔下來時,腳底板血紅血紅,全是綻開的皮肉。

 

事後,經紀人才知道,「這位運動員全家人都靠他一個人跑馬拉松養活,壓力太大了,崩潰了」。

 

家人,是黑人運動員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點亮他們的手機屏幕,你會發現,大部分人都把家人設為了手機屏保,有人長時間在外參加比賽,每年只在祖國呆2-3個月。比賽頭天晚上,免不了和家裡人通話,電話那頭咿咿呀呀的孩童聲,總問,「你什麼時候回來」「給我帶了什麼禮物」。

 

沒有比賽時,來自各個國家的黑人運動員開始學會湊在一起休息,拿出非洲帶來的小吃,一塊兒看電視、聽音樂、互相按摩肌肉。膽子大的人會結伴去附近超市買東西,男生最愛買的是充電寶,女生喜歡花花綠綠的老北京布鞋。

 

這群異鄉人中,衣索比亞人是一個比較孤獨的群體,他們不會說英語,如果同胞都回國了,他們有時一整天都不說話。

 

阿莫尼就面臨著這樣的情況,同胞回國後,整個隊伍裡沒人能聽懂他說話,他總是一個人呆著,大家在房間裡用英語聊天,大笑,啥也沒聽懂,他也跟著笑。累了,就打開手機裡存的那325首家鄉音樂,戴上耳機,把聲音開到最大,一聽就是一下午。

 

最近,他學會了幾個新單詞,good,fast,fighting,運動員教他的,都是些讓人雀躍的詞。

志願者在為阿莫尼打傘。受訪者供圖

奔跑者

 

11月19日,早上8點,瑞金的雨越下越大,發令槍響,阿莫尼的右腳跨了出去。

 

他什麼都沒有吃,支撐他的,是頭天晚上喝的一罐運動飲料,這個穿著螢光色背心、藍色短褲的黑人選手逆風跑著,不一會兒,臉上都是水珠。

 

開跑前十分鐘,近20名非洲男子運動員穩在第一集團,他們用力擺動雙臂,腳尖著地,前腳彎成「弓」字形,後腳繃直,遠遠看去,眼前是一片流線型肌肉寫成的「久」字。

 

阿莫尼個子很小,他不做領跑的那一個,但從不掉出第一集團,天太冷了,他的手凍僵了,有鼻涕掉出來,只能揮起手臂擦去。

 

最後,阿莫尼獲得了第五名,前面四個,都是非洲人。

 

到終點後,所有人都凍得發抖,有記者脫下自己的毛衣給選手穿上,問他們「為什麼明知道拿不到獎還不停下來」。對方的回答是,「馬拉松是一種信念,這種信念就是告訴自己不要停下來,要一直往前跑」。

 

在中國馬拉松賽道上,黑人奪冠似乎成了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他們面目模糊,很少有人能夠記得他們的名字,大多數人提起他們,代號「老黑」。

 

人們對「老黑」似乎存在一些誤解——「黑人跑步是為了賺錢,其他人才是純粹的自我挑戰」,甚至有人把他們比作「跑步機器」。

 

「機器靠電,而我用的是血」,阿莫尼深愛馬拉松運動本身,「每一次跑完馬拉松,我非常累,但每一次,我都享受其中」。

 

對於許多黑人選手而言,支撐他們跑到今天的,除了獎金,還有對馬拉松的熱愛。那天在坐的黑人運動員,年齡最大的已經38歲了,還在跑比賽。

 

他很耐心地解釋馬拉松的魅力,「跑步很簡單,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面,就可以跑起來,馬拉松就是一步一步的集合,如果你每天都做準備,會發現它根本就不難」。

 

他也鼓勵每一個人加入跑步的行列中,「你可以先試著每天跑一點,一個月之後會發現,精神狀態和之前不一樣了,你能看到自己一點一點的變化,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自信」。

 

比賽結束那天晚上,珊迪和經紀人聊天,才知道阿莫尼穿的鞋子只值人民幣4元錢。她很吃驚,讓阿莫尼回國後把這雙鞋和五塊獎牌一起掛在牆上,阿莫尼聽不懂英語,珊迪一手拿起涼鞋,一手拿起獎牌,拍在牆上,指著比劃,「這個,和這個一起,掛在牆上,一雙涼鞋五個獎牌」。

 

放下涼鞋後,珊迪豎起大拇指笑了,阿莫尼也笑了。

 

11月27日,這個只有22歲的男孩將登上返回衣索比亞的飛機,此前一天,他會參加鎮江半程馬拉松比賽,這是他此次中國馬拉松徵途的最後一站。

 

不出意外的話,人們將會看到一個瘦小的黑人運動員,從人民公園出發,沿著這座江南小城最美的風景線奔跑,他穿著藍色泡沫涼鞋,鞋帶一甩一甩的,跑一段路會低頭看左手手腕上的塑料手錶。

 

他的名字叫做Amogne Sendeku Alelgn。

洋蔥話題

為什麼馬拉松如此受歡迎?

點擊/回復以下 關鍵詞 查看往期內容

獄警|盲人大院|太極村|蘋果代工廠|消防隊長|22年殺人逃犯|自閉症|鄭州尬舞|蛐蛐江湖|肖全|鄉村毒品|池子|楊德武|綠皮火車|西單女孩|長沙老偷|最後一代火柴人|地鐵探傷員|視頻尋親|緬甸老兵2|緬甸老兵1|吉他少年|家暴死刑犯|村醫楊全鴻|文藝專列|聶母張煥枝|程青松|投海老人|高利貸|地鐵故事|大齡自閉症|少年沉江|雀聖|自閉症少年|託養中心|尖子生之死|研修生|陳滿|李利娟|法官遇刺|留學生|強制結紮男子|沒有性慾的人|劉金|李春平|生門|節育環|偷渡客|賣槍小販|種樹老人|家庭施暴者|愛滋男童|空鼻症患者

相關焦點

  • 奔跑吧少女:快樂是我在馬拉松賽道上尋找的答案
    在半程馬拉松中獲得成績後,2019年,終於達到了全程馬拉松報名的最低年齡(20歲)的張蓓萱立馬報名了一次全程馬拉松(42.193公裡)比賽——在清遠舉辦的「2019時代中國清遠馬拉松賽」,對當時只跑過一次30公裡以上距離的她而言,「那是一次很差的體驗」。
  • 馬拉松賽道上的風彩
    美麗的賽道志願者賽道上時不時可以看到好多志願者的身影,他們是最辛苦的人,凌晨三點鐘,天不亮已經到達了現場,提前要進行準備工作,隨著一聲發令槍槍響,近6000名跑者一起湧入賽道,分批進準備起跑最酷跑者泡泡珊瑚此次馬拉松賽道,非常的漂亮,被譽為山海賽道,就是俗稱的有山有海,主辦方精心地為跑者打造了最完美的賽道,賽道上設置了1314圖案,以及520圖案,可以供跑者進行拍照留念
  • 小雨中在最美賽道奔跑 上海靜安女子半程馬拉松今晨開賽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風雨中,在最美賽道上奔跑,就是最美的風景。11月22日早上7時,隨著發令槍聲的響起,2020大寧資產杯上海靜安女子半程馬拉松,4800名運動員從大寧鬱金香公園門口起跑開賽。與前兩屆全部在公園賽道上賽跑不一樣的是,本屆比賽由公園跑向了城區,賽程也在原有10公裡跑的基礎上,升級到了半程21公裡。但出於防疫需求,賽事規模有所控制和縮減。圖說:2020上海靜安女子半程馬拉松從大寧鬱金香公園門口開跑。(張龍攝 下同)儘管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但選手們都冒雨及時趕到了比賽現場。
  • 北回歸線最美賽道 | 2019中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香港賽馬會...
    11月3日上午,2019中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香港賽馬會」廣州從化山地馬拉松賽(國際賽)在廣州從化溫泉風景名勝區正式開跑。500米+,賽道複雜多變,跑者在奔跑中是難以保持路跑時的配速,這樣對跑者的心肺能力、變速跑能力、主動休息的能力要求非常之高。
  • 馳騁在蘭州馬拉松賽道上的鳳翔英雄,為你們點讚!
    初夏六月,豔陽高照,渭北鳳翔塬上的三夏大忙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往西五百公裡,素有「金城」美譽的蘭州迎來了6月11日的國際馬拉松!來自世界32個國家和地區的四萬多名選手雲集金城,為愛奔跑,誼結金蘭!蘭州有一條河——黃河,一支煙——蘭州煙,一碗麵——牛肉拉麵,奔跑在亞高原的黃河兩岸,穿越積澱千年的歷史文化,呼吸溼潤清新的高原風,在勇氣與能力的磨礪中跑完42.195公裡,人生的旅途中從此多了濃墨重彩的一頁!我憶蘭州好,春風入夏時!從中山鐵橋上跑過,用雙手掬起一捧黃河水,用雙腳丈量母親河的距離,讓雍州大旗飄蕩在萬馬奔騰的生命躍動中,你好,蘭州!再見,一座見證我的信仰的金城蘭州!
  • 奔跑中國2020福州馬拉松舉行
    20日7時30分,2020福建農信福州馬拉松在五一廣場鳴槍開跑。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林寶金,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祝仕興、副秘書長水濤,省體育局局長林作明,省農村信用聯合社主任王非,市四套班子領導尤猛軍、陳為民、何靜彥、陳曄、陳春光、潘東升、李春、林治良出席起跑活動並為賽事鳴槍發令。
  • 11月22日,讓我們相聚在馬拉松,奔跑在畫卷裡!
    快跟上小編的步伐走進那些與賽道近在咫尺的衢城風光吧~出發:紫薇中路-須江路-白雲中大道-白雲南大道-衢江大橋從衢州城市展示館出發,一年一度的衢馬徵程由此開始。跑過白雲大道,跨過石樑溪,我們在初冬的輕寒中與衢時代創新大廈擦肩而過,一路向南直奔衢江大橋。
  • 新徵程 共奔跑——2021新年親子迷你馬拉松
    新徵程 共奔跑——2021新年親子迷你馬拉松 梁景行二(7)班
  • 2020西安馬拉松丨用熱愛這座城市的方式,盡情奔跑!
    西安馬拉松賽始於2017年,按中國田協A1類賽事標準執行,線路穿越千年古都著名地標,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包括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和全民歡樂跑3個項目。
  • 全城沸騰,日照馬拉松激情開跑!最美賽道上星光閃耀!
    據悉,根據全國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2020日照馬拉松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參與人群來自日照市內常駐市民和來我市創業興業的新日照人。今年的日照馬拉松賽道上仍不乏「顏色不一樣的煙火謝謝賽道上默默奉獻的人一場完美的賽事少不了幕後諸多工作人員的付出數千名跑者的馬拉松情懷有更多人在用細緻服務支撐!
  • 「最美賽道」上的最美身影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最美賽道」上的最美身影 2020-10-07 14: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紐約馬拉松迎50周年,首屆冠軍竟然是消防員?80歲重回賽道奔跑
    當地時間1970年9月13日,首屆紐約馬拉松在紐約中央公園開跑。當時只有127位跑者,55人完賽,現場觀眾也寥寥無幾。 如今,紐約馬拉松已經成長為馬拉松六大滿貫之一,在全球都極富盛名。並且賽道途經紐約市全部五個行政區,並逐漸固定在每年11月第一個星期日舉行。 首屆紐約馬拉松似乎不像如今這麼受歡迎,據《紐約時報》資深媒體人回憶,民眾甚至不知道在中央公園在辦一場馬拉松,只知道是一場活動。
  • 春牛首馬拉松430配速員張帆:努力奔跑,揚帆追夢
    《中國馬拉松·領跑者》授予張帆紅色姓名款專屬刀旗就在幾年前,馬拉松對於張帆來說還只是在電視上觀看的比賽項目,從沒想過自己能去跑。參加工作後久坐不動,張帆的身體狀況亮起了紅燈。一旦帶上氣球,帶上配速號碼簿,就意味著肩負一種責任——你要帶領跑友跑完全程,甚至幫助他們實現PB(個人最佳成績)。」只要是擔任配速員的比賽,張帆從來不會在補給站過多停留,也因此和不少特色補給擦肩而過。跑「兔子」的過程中,張帆不是沒遇到過困難。2017年大連馬拉松,賽道折返時,遭遇強風,面對阻力,張帆和其他「兔子們」的配速依然不能改變。「因為你身後跟著一群人,他們都以你為參考。
  • 鹽城用奔跑和激情開啟2020新徵程
    相關市領導與全市黨員幹部、職工、學生、市民等6000多人用奔跑和激情開啟2020新徵程。    「十三五」以來,鹽城市共建成各類健身步道366公裡,全市總裡程達930公裡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對370個老舊小區健身設施提檔升級、新建96個鄉鎮多功能運動場地建設,打造出一張覆蓋市、區、街道、社區和居住小區的功能齊全、設施達標的全民健身網絡體系,城市「10分鐘健身圈」不斷提檔升級。
  • 福州馬拉松落幕 2020奔跑中國完美收官 中視體育匠心助力
    20日7時30分,2020福州馬拉松賽鳴槍開跑。作為「奔跑中國」馬拉松系列活動收官之戰,經過數小時的激烈角逐,最終來自青海的老將尹順金以2小時14分58秒奪得男子組冠軍,貴州選手楊花以2小時37分37秒的成績奪得女子組冠軍。
  • 3000+青春奔跑!海大首屆迷你馬拉松賽火熱來襲
    在這個全程10km的賽道上,處處充滿著運動員的熱情與活力。他們用汗水在賽道上書寫自己的熱血與激情,努力地證明著自己。9時許,各位長跑參賽者陸續抵達終點,完成比賽。參賽者在奔跑的同時,也能感受秋日海大的校園魅力。浩浩蕩蕩的隊伍在校園中穿梭,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為選手們鼓勁加油。揮灑著汗水,燃燒青春的熱量,在海大校園裡劃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實不相瞞,馬拉松賽道上的食品真的很安全→
    昨天上午7時30分2020廈門環東半程馬拉松賽在環東海域新城濱海旅遊浪漫線上激情開跑近7000名選手在美麗的「彩虹跑道」上奔跑選手們在賽場上盡情奔跑通過現場採樣、快速檢測,構築食品安全初級「過濾網」,從源頭上排查風險隱患。
  • 南靖:打造「最美馬拉松賽道」
    StartStopStartStop5日,鳥瞰南靖縣「最美馬拉松賽道」土樓旅遊公路梅蘆線景觀。據了解,被譽為「最美馬拉松賽道」的梅蘆線全長39公裡,貫穿田螺坑、塔下、石橋等6個中國景觀村落,讓馬拉松的愛好者能夠在盡情奔跑的同時還能欣賞到景區的旖旎自然風光。
  • 奔跑中國·2020西昌邛海溼地馬拉松賽將延期舉辦
    奔跑中國·2020西昌邛海溼地馬拉松賽將延期舉辦 2020-12-18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賽事| 2017深圳馬拉松 全民奔跑做健康快樂中國人
    世界上哪一個體育賽事參加的人數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