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數控:當好中國製造最強「大腦」

2020-12-16 新浪科技

來源:中國科學報

來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袁一雪

長久以來,中國的數控系統企業始終在夾縫中求生存,因為數控技術壟斷,市場一直被日本、德國等一線數控企業牢牢把控。

高檔數控系統作為高檔數控工具機的「大腦」,是決定其性能、功能、可靠性和成本的核心關鍵部件。

國外對我國國防工業急需的高檔數控系統,至今仍封鎖限制。

為擺脫這種狀況,「十一五」期間,國家啟動「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04專項」)。

中國科學院瀋陽計算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院瀋陽計算)主持承擔並完成了重點任務「數控系統」中的一系列相關課題。

雙過程11軸雷射葉片微孔冷數控工具機

由點到面的改變

作為中科院瀋陽計算高檔數控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總工程師,於東經歷了「04專項」課題從立項到取得數次階段性成果的過程。

在他眼中,我國自主研發的數控工具機控制系統不斷突破不是「妙手偶得」,而是厚積薄發的必然結果。

中科院瀋陽計算在上世紀90年代曾走在國內數控系統研究的前列,然而隨著數位化時代來臨,國產數控系統面臨著升級壓力。

「過去數控系統採用封閉式結構,系統控制輸出端以模擬信號或脈衝信號為主。隨著數控工具機工藝控制要求的提升,傳統的接口方式無法滿足高精、高速和高效率的要求,數控系統開放式、數位化勢不可擋。」於東告訴《中國科學報》。

針對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基礎軟硬體平臺受制於國外廠商的現實問題,中科院瀋陽計算憑藉自身多年技術積累,依託中國科學院技術優勢,以總線技術為突破,推進解決基於國產CPU晶片的數控系統硬體平臺、實時作業系統軟體平臺建設等一系列技術難點,將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建立在自主可控的基礎之上。

於東介紹道,中科院瀋陽計算以研發具有原創性的技術和產品為突破,建立了開放式數控系統支撐技術創新平臺,形成主要產品的自主開發能力,建立起較為完整的數控系統研發和配套能力,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在「04專項」實施過程中,中科院瀋陽計算還進一步推進產品在航空航天等領域示範應用,深化示範效果,確保技術與裝備自主可控,為中國建設航天強國提供基礎支撐。

數次核心技術突破

於東介紹,在「04專項」中,中科院瀋陽計算基於總線控制核心技術與國產「龍芯」CPU數控系統硬體設計和批量製造技術,研製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現場總線協議,建設了開放式數控系統軟硬體平臺,並主持制定了開放式數控系統系列化國家標準。

不僅如此,他表示,中科院瀋陽計算科研團隊還針對傳統數控系統在速度、精度、多軸聯動方面存在的差距,通過將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文俊開創的數學機械化方法與數控技術融合,對運動控制過程進行建模,研製出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當的運動控制算法庫,在關鍵技術指標方面達到國際主流系統水平,如柔性加減速控制、納米級插補、程序預讀、5坐標刀具補償等。

其中,核心算法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同時,研發團隊還對標國外主流產品,建立了高檔數控系統功能分析資料庫,逐項進行對標開發,實現了功能指令集的覆蓋。

他們還針對高速、大型數控工具機的配套需求,通過主持實施「數控系統功能安全技術研究」課題,為我國工具機行業第一項國際標準IEC/TS 60204-34:2016的制定提供了支撐。

於東告訴《中國科學報》,在數次核心技術突破後,研發團隊繼續攻堅克難,解決了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在航空領域應用的多個難題。

他們以S型試件加工為驅動,通過在龍門同步、5軸RTCP功能、多通道及複合加工等方面的關鍵技術突破,實現「藍天數控」與5軸聯動橋式高速龍門加工中心、基於AB擺五聯動航空結構件強力銑削加工中心、自動加工單元等數控工具機配套。

此外,基於產品開放性,研發團隊還研製了雙通道、11軸葉片類微孔超快雷射加工數控系統,其中一個通道5軸聯動實現葉片加工控制,一個通道6軸聯動實現雷射打孔與檢測,實現了發動機葉片打孔國產數控技術的突破。

提高中國製造話語權

於東介紹,如今,在「04專項」的支持下,瀋陽中科數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院、所共同投資公司)的「藍天數控」產品已經和精密車削中心、高速車削中心、車銑複合加工中心、基於AB擺5聯動航空結構件強力銑削加工中心等十餘種型號的高速、精密、多軸、龍門、複合等高檔數控工具機進行配套應用。

「國產高檔數控系統的推廣與應用,使得國外數控系統在龍門加工中心、臥加等高檔數控工具機的配套應用價格下降。」

於東表示,國產「龍芯」CPU數控系統的建立,確保了國產高檔數控系統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此外,他還提到,基於數學機械化方法的運動控制方法研究,為在數控系統領域開發原創性技術與產品奠定了基礎。

而國際標準的制定與發布,則標誌著國產數控技術走向國際,提高了中國製造的話語權。

今年,開放式數控系統標準——GB/T 18759.3-2009《機械電氣設備開放式數控系統第3部分:總線接口與通信協議》等6項標準獲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等獎。

「作為標準起草的組長單位,這是行業對中科院瀋陽計算等機構工作的肯定。未來的產業化道路還很長,中科院瀋陽計算將堅持不懈地努力,聯合國內同行在數控核心技術的方向上走得更遠。」於東說。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攻關數控系統:數次核心技術突破,提高中國製造話語權
    來源:澎湃新聞中科院攻關數控系統:數次核心技術突破,提高中國製造話語權袁一雪/中國科學報雙過程11軸雷射葉片微孔冷數控工具機長久以來,中國的數控系統企業始終在夾縫中求生存,因為數控技術壟斷,市場一直被日本、德國等一線數控企業牢牢把控
  • 全球TOP 10數控工具機用什麼系統?高端「工具機大腦」不可不知道!
    而數控系統被譽為是「工具機大腦」,工具機設備一切的加工指令和運動控制都由數控系統來給出,是其實現所有功能的關鍵核心。接下來,就來詳細了解下這充滿魅力的「大腦」吧~「工具機大腦」是如何運轉的?數控系統的構成一般來說,整個數控系統由三大部分組成,即控制系統,伺服系統和位置測量系統。具體主要有人機互動界面+數控核心+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驅動四個環節。
  • 中國製造2025: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概念股
    一次說清楚:2025中國製造計劃是什麼?都有哪些領域和股票?(4) 年年有好股,天天抓漲停 2025中國製造計劃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部分概念股 高檔數控工具機。
  • 五軸數控技術領先,科德數控如何補齊高端工具機短板?
    其中,高檔數控系統價值約佔高端數控工具機成本的20%-40%;銑頭單價從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整機價格一般也就在100萬左右,具有極高的附加值。科德數控數控系統產品為自主研發的「GNC系列數控系統」,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是中國首個「光纖總線式」高檔數控系統,對標以西門子840D為代表的國際高檔數控系統,各項性能參數達標率95.85%。
  • 浙海德曼:定位專特精 在高端數控車床領域打造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同時,非常感謝上證路演中心和中國證券網為我們提供這次與投資者網上交流的機會!  浙海德曼位於享有「閥門之都」美譽的浙江玉環,是一家專業從事數控車床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海德曼」品牌是浙江省名牌和浙江省著名商標。  公司自設立以來一直致力於高精密數控車床的核心製造和技術突破。
  • 華中數控走出國產工具機智能化新路
    面對國外技術封鎖,以華中數控為代表的中國民族數控產業走自主創新之路,「用中國大腦,裝備中國智能製造」,堅韌而巧妙地開闢了破冰之路。今年上半年,華中數控實現營業收入近5.91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57.17%。  變道求突破  數控系統集機、電、液、光、計算機、自動化控制等技術為一體,所涉知識密集、學科眾多,硬體、軟體要求高。自主研發高性能數控系統,談何容易?!
  • 工具機行業深度報告:國產中高端數控工具機揚帆起航
    但是由於中國工具機行業起步較晚,中國工具機企業在行業競爭中往 往是靠「量」來取勝,產品附加值較低,在核心技術方面與西方製造強國和日本之間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暫時還 未能在世界高端工具機市場取得優勢。因此,中國大陸工具機行業處於嚴重的貿易逆差狀態。
  • 高端製造與人工智慧領域「最強大腦」集聚杭州,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大會圍繞「高端製造與人工智慧深度融合」主題,結合浙江製造業發展情況,開展高水平院士專家報告會、專業論壇、青年論壇等,針對數位化製造、極端製造、綠色製造等前沿領域熱點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同時為浙江省「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建設提供有效參考,為區域經濟治理體系完善與發展提供重要依據。
  •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卡脖子」逼出創新路 高端數控工具機實現...
    五軸葉片銑削加工中心,是一種工件一次裝夾就可完成五面體加工的科技含量高、精密度高的高端數控工具機。由大連光洋科技自主研發的KTurboM3000五軸葉片銑削加工中心,最大加工長度為3米,售價只有750萬元,核心零部件包括CPU都是自主生產。  高端數控產業是製造業的基礎。5年前,中國高端數控工具機市場幾乎被幾大國外巨頭壟斷。
  • 發展高端數控工具機,華北工控高品質工控機可提供有效助力
    在工業4.0大背景下,中國製造業企業紛紛開始轉型發展,數控工具機作為裝備製造業的工作母機也迎來變革,網絡化、智能化的高端數控工具機尤其受到製造商的青睞。  01、中國高端數控工具機發展  高端數控工具機,其實質是先進位造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智能技術等的集成和深入融合的產物,是擁有自感知、自決策、自診斷、自適應、網絡通信、多軸聯動等多功能,可完成高速度、高精度作業的數控工具機,是智能生產系統的關鍵加工設備。
  • 科德數控擬科創板上市,募資近10億打造航空、汽車等高端數控工具機
    科德數控是大連光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中國本土專業化、自主化高檔數控系統和關鍵功能部件的高檔數控工具機製造商,其客戶下遊客戶主要為加工航空發動機、飛彈發動機的軍工企業,以及精密模具、汽車等領域的民用製造業企業。
  • OPEN MIND:數控加工領域的智能製造之道
    圍繞用戶需求變化、行業發展趨勢、企業未來戰略等話題,已在機械製造和數控軟體領域擁有近二十年從業經歷的OPEN MIND中國區技術總監劉凱先生和OPEN MIND中國區總經理武琦先生分享了他們的觀點和思考。     「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3月5日,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智能+」。
  • 你對雷射切割數控系統了解多少?
    作為智能裝備製造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雷射切割裝備是集數控技術、雷射切割技術、逆變電源技術等高科技於一體的高端裝備。這其中,數控系統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雷射切割機為例,如果把它比喻成人體,那麼工具機是它的骨骼,伺服電機是它的肌肉,雷射器是它的心臟,數控系統就是它的大腦。這個「大腦」是用戶設計意圖和機械交流的中間環節。可以說,一臺雷射切割機性能強大與否,關鍵就在於其數控系統的準確性和自動控制的強大靈活性。
  • 華中8型數控系統的研發背景及技術水平
    一、華中8型數控系統的研發背景及技術水平  數控工具機是裝備製造業最重要的「工業母機」,其技術水平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競爭力。基礎薄弱、缺「芯」少「腦」一直是「中國製造」的短板。數控系統作為數控工具機的「大腦」,是決定數控工具機功能、性能、可靠性及成本的核心部件。據統計,我國每年進口大量中、高端數控工具機,所需高端數控系統大量進口的局面更沒有得到很好緩解。
  • 豐年資本領投PCB鑽孔領軍者維嘉數控,進口替代高端設備再布局
    加大技術研發及市場拓展資本助力產業快速發展維嘉數控符合豐年資本持續深耕高端製造產業投資的主線——進口替代和自主創新。2006年開始,中國已躍居全球第一大PCB生產國。作為工業最必要的一道工序,高精度數控鑽孔已經成為剛需,長期來看,市場規模仍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隨著中小PCB企業的利潤不斷收窄而退出市場,行業集中度將持續提高,擁有技術優勢、規模優勢、客戶優勢的龍頭企業將繼續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作為重點頭部企業的維嘉數控,也將迎來更大的機會。
  • 普拉迪啟動上市輔導:高端數控工具機遠銷歐美
    普拉迪成立於2008年,於2020年9月由「佛山市普拉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廣東普拉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普拉迪是一家高端數控工具機、智能裝備和自動化成套設備的研發、製造、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營產品有型材CNC複合加工中心、數控龍門加工中心、臥式工中心等數控工具機及航天航空、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等成套設備。
  • 以技術為先導 華銳工具深耕精密數控刀具中高端市場
    工具機被稱為「工業母機」,是裝備製造的重要基礎,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而刀具作為工具機的「牙齒」,其性能和質量直接影響工具機生產效率的高低和加工質量的好壞。我國的數控工具機以及配套的數控刀具行業起步較晚,基礎較弱,一直以來,國內中高端數控刀具市場一直被歐美、日韓刀具企業所佔據。一直以來,我國硬質合金刀具以中低端為主。2007年我國生產的1.65萬噸硬質合金中,有4500噸用於切削刀具生產上,數量上和日本相當,但製成刀具後的價值僅8億美元,遠不及日本的25億美元。
  • 崇左山東木工數控車床廠家
    我國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磨拋光機等硬脆材料高端精密加工設備自主研發生產,90年代逐步實現研磨拋光機的規模化生產,但國內產品與國外高端產品在精密控制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年來,隨著國家《中國製造2015》發展戰略的提出,國際高端精密加工數控工具機設備廠商已呈現向中國轉移的趨勢,一些國際性企業已在中國設立了子公司或計劃尋求合作夥伴。
  • 3300億,中國數控工具機市場份額世界第一,離全球頂級水平卻還很遠
    數控工具機,被稱為「工業母機」,從航天火箭推力發動機的製造,船舶螺旋槳,大型發電機轉子的生產,到整個國產工業體系的發展,都離不開工具機,它支撐著國家整個重工業,被稱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我國數控工具機發展主要經過了三個階段:1、上世紀50-70年代,主要發展以數控技術為核心的柔性製造技術的數控工具機2、上世紀70-80年代,主要發展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集成製造技術的柔性化製造系統3、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主要發展以虛擬技術為核心的敏捷化製造系統我國數控工具機的現狀: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國內企業不斷追求創新的背景下
  • 【周到上海】聚焦基礎研究, 打造流程製造 「工業大腦」,「上海...
    該中心聚焦前沿,通過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與流程製造的深度融合,研究物質轉化製造過程的智能優化調控機制,通過對流程製造過程機制的創新理解和認知以及調控方法的深化完善,系統解決高端產品性能、大規模資源能源優化以及柔性自主調控等前瞻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的重大科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