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攻關數控系統:數次核心技術突破,提高中國製造話語權

2020-12-23 新浪科技

來源:澎湃新聞

中科院攻關數控系統:數次核心技術突破,提高中國製造話語權

袁一雪/中國科學報

雙過程11軸雷射葉片微孔冷數控工具機

長久以來,中國的數控系統企業始終在夾縫中求生存,因為數控技術壟斷,市場一直被日本、德國等一線數控企業牢牢把控。

高檔數控系統作為高檔數控工具機的「大腦」,是決定其性能、功能、可靠性和成本的核心關鍵部件。國外對我國國防工業急需的高檔數控系統,至今仍封鎖限制。

為擺脫這種狀況,「十一五」期間,國家啟動「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04專項」)。中國科學院瀋陽計算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院瀋陽計算)主持承擔並完成了重點任務「數控系統」中的一系列相關課題。

由點到面的改變

作為中科院瀋陽計算高檔數控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總工程師,於東經歷了「04專項」課題從立項到取得數次階段性成果的過程。在他眼中,我國自主研發的數控工具機控制系統不斷突破不是「妙手偶得」,而是厚積薄發的必然結果。

中科院瀋陽計算在上世紀90年代曾走在國內數控系統研究的前列,然而隨著數位化時代來臨,國產數控系統面臨著升級壓力。

「過去數控系統採用封閉式結構,系統控制輸出端以模擬信號或脈衝信號為主。隨著數控工具機工藝控制要求的提升,傳統的接口方式無法滿足高精、高速和高效率的要求,數控系統開放式、數位化勢不可擋。」於東告訴《中國科學報》。

針對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基礎軟硬體平臺受制於國外廠商的現實問題,中科院瀋陽計算憑藉自身多年技術積累,依託中國科學院技術優勢,以總線技術為突破,推進解決基於國產CPU晶片的數控系統硬體平臺、實時作業系統軟體平臺建設等一系列技術難點,將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建立在自主可控的基礎之上。

於東介紹道,中科院瀋陽計算以研發具有原創性的技術和產品為突破,建立了開放式數控系統支撐技術創新平臺,形成主要產品的自主開發能力,建立起較為完整的數控系統研發和配套能力,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在「04專項」實施過程中,中科院瀋陽計算還進一步推進產品在航空航天等領域示範應用,深化示範效果,確保技術與裝備自主可控,為中國建設航天強國提供基礎支撐。

數次核心技術突破

於東介紹,在「04專項」中,中科院瀋陽計算基於總線控制核心技術與國產「龍芯」CPU數控系統硬體設計和批量製造技術,研製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現場總線協議,建設了開放式數控系統軟硬體平臺,並主持制定了開放式數控系統系列化國家標準。

不僅如此,他表示,中科院瀋陽計算科研團隊還針對傳統數控系統在速度、精度、多軸聯動方面存在的差距,通過將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文俊開創的數學機械化方法與數控技術融合,對運動控制過程進行建模,研製出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當的運動控制算法庫,在關鍵技術指標方面達到國際主流系統水平,如柔性加減速控制、納米級插補、程序預讀、5坐標刀具補償等。其中,核心算法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同時,研發團隊還對標國外主流產品,建立了高檔數控系統功能分析資料庫,逐項進行對標開發,實現了功能指令集的覆蓋。他們還針對高速、大型數控工具機的配套需求,通過主持實施「數控系統功能安全技術研究」課題,為我國工具機行業第一項國際標準IEC/TS 60204-34:2016的制定提供了支撐。

於東告訴《中國科學報》,在數次核心技術突破後,研發團隊繼續攻堅克難,解決了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在航空領域應用的多個難題。他們以S型試件加工為驅動,通過在龍門同步、5軸RTCP功能、多通道及複合加工等方面的關鍵技術突破,實現「藍天數控」與5軸聯動橋式高速龍門加工中心、基於AB擺五聯動航空結構件強力銑削加工中心、自動加工單元等數控工具機配套。

此外,基於產品開放性,研發團隊還研製了雙通道、11軸葉片類微孔超快雷射加工數控系統,其中一個通道5軸聯動實現葉片加工控制,一個通道6軸聯動實現雷射打孔與檢測,實現了發動機葉片打孔國產數控技術的突破。

提高中國製造話語權

於東介紹,如今,在「04專項」的支持下,瀋陽中科數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院、所共同投資公司)的「藍天數控」產品已經和精密車削中心、高速車削中心、車銑複合加工中心、基於AB擺5聯動航空結構件強力銑削加工中心等十餘種型號的高速、精密、多軸、龍門、複合等高檔數控工具機進行配套應用。

「國產高檔數控系統的推廣與應用,使得國外數控系統在龍門加工中心、臥加等高檔數控工具機的配套應用價格下降。」於東表示,國產「龍芯」CPU數控系統的建立,確保了國產高檔數控系統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此外,他還提到,基於數學機械化方法的運動控制方法研究,為在數控系統領域開發原創性技術與產品奠定了基礎。而國際標準的制定與發布,則標誌著國產數控技術走向國際,提高了中國製造的話語權。

今年,開放式數控系統標準——GB/T 18759.3-2009《機械電氣設備開放式數控系統第3部分:總線接口與通信協議》等6項標準獲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等獎。「作為標準起草的組長單位,這是行業對中科院瀋陽計算等機構工作的肯定。未來的產業化道路還很長,中科院瀋陽計算將堅持不懈地努力,聯合國內同行在數控核心技術的方向上走得更遠。」於東說。

(原標題 高端數控:當好中國製造最強「大腦」)

相關焦點

  • 高端數控:當好中國製造最強「大腦」
    於東介紹道,中科院瀋陽計算以研發具有原創性的技術和產品為突破,建立了開放式數控系統支撐技術創新平臺,形成主要產品的自主開發能力,建立起較為完整的數控系統研發和配套能力,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數次核心技術突破於東介紹,在「04專項」中,中科院瀋陽計算基於總線控制核心技術與國產「龍芯」CPU數控系統硬體設計和批量製造技術,研製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現場總線協議,建設了開放式數控系統軟硬體平臺,並主持制定了開放式數控系統系列化國家標準。
  • 中國科學院瀋陽計算技術...
    【中科院攻關數控系統:數次核心技術突破,提高中國製造話語權】高檔數控系統作為高檔數控工具機的「大腦」,是決定其性能、功能、可靠性和成本的核心關鍵部件。國外對我國國防工業急需的高檔數控系統,至今仍封鎖限制。為擺脫這種狀況,「十一五」期間,國家啟動「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04專項」)。
  • 華中8型數控系統的研發背景及技術水平
    一、華中8型數控系統的研發背景及技術水平  數控工具機是裝備製造業最重要的「工業母機」,其技術水平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競爭力。基礎薄弱、缺「芯」少「腦」一直是「中國製造」的短板。數控系統作為數控工具機的「大腦」,是決定數控工具機功能、性能、可靠性及成本的核心部件。據統計,我國每年進口大量中、高端數控工具機,所需高端數控系統大量進口的局面更沒有得到很好緩解。
  • 中科院院士白春禮:針對當前「卡脖子」問題 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鳳凰網財經訊 11月25日——27日,《財經》年會在北京召開,本屆主題為「預測與戰略」,鳳凰網財經全程報導,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中科院院士白春禮在主旨演講中表示,要組織實施好重大科技任務,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針對當前的「卡脖子」問題,通過採取「揭榜掛帥」等方式,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制約。
  • 歷經十餘年攻關突破「卡脖子」技術,中科院光機所4項目獲上海科技獎
    作為科技成果產出大戶的中科院上海光機所4項目獲獎,另有1名科技人員獲表彰。界面新聞從該機構獲悉,此次評選中,陳衛標研究員領銜的「機載藍綠雷射海洋探測和傳輸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圖片來源:上海光機所他所開展的研究利用這一原理,歷經十餘年攻關,發明了光信號動態非線性壓縮、光子數可分辨探測、最大比分集多孔逕自適應陣列接收和匹配海水最佳透過率的太陽暗線藍綠脈衝雷射等核心技術,拓展海洋穿透深度,抑制太陽背景光和海面波動的幹擾,大幅提升了機載藍綠雷射海洋探測和傳輸技術在真實海況下的適用能力。
  • 中科院取得突破,新技術成國之利器!一旦普及,有望替代矽基晶片
    近年來,由於美國對我國晶片企業的持續打壓,令中國半導體產業技術自研、打破壟斷的決心更堅定。同時,「國家隊」也加大支援力度。其中,中國科學院便在美國針對華為的禁令生效後當即表示,要集結全院之力攻克光刻機等技術難題,幫助中國企業擺脫卡脖子的命運。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不僅要全面入局光刻機的製造領域,而且還兼顧了晶片設計和製造方面的技術攻關。得益於院內的濟濟人才,中科院在多年來掌握了不少晶片領域的核心技術。
  • 華中數控技術衝破封鎖線,期待更多從0到1的突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方琳「華中數控的技術突破是『逼出來』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汪海粟說,近年來,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加劇,針對中國企業的技術封鎖事件頻發,一些關鍵領域因未掌握核心技術而被「卡脖子」。
  • 【中國新聞網】「奮鬥者」萬米深潛海試:中科院發揮核心關鍵作用
    作為人類歷史上第4艘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為實現萬米海底作業目標,「奮鬥者」號在研製建造及海試電視直播過程中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理化技術研究所、聲學研究所、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力學研究所等單位,與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二研究所等單位密切配合、集智攻關,順利完成了鈦合金載人艙、固體浮力材料、高速數字水聲通信系統、自動控制系統、機械手等關鍵技術攻關工作,為「奮鬥者」號總裝集成提供了核心技術支撐,為實現「奮鬥者」號關鍵技術國產化目標做出突出貢獻。
  • 四項氣象現代化核心技術攻關任務通過評估
    12月1日至2日,四項氣象現代化核心技術攻關任務通過終期評估。高解析度資料同化與數值天氣模式、氣象資料質量控制及多源數據融合與再分析、次季節至季節氣候預測和氣候系統模式、多尺度氣象數值預報模式系統——這四項攻關任務直指中國氣象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關係到我國氣象核心競爭力提升。
  • 五軸數控技術領先,科德數控如何補齊高端工具機短板?
    除這兩家企業之外,文中還提到了另外一家工具機企業——同樣位於東北的科德數控。不同於其他兩家企業,科德數控對新技術一直十分渴望,不僅參與了29項「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即「04專項」)課題,解決眾多五軸數控工具機難題,其部分五軸數控工具機性能參數和國際頂尖品牌同類型工具機相比毫不遜色,甚至在定位精度等部分核心參數佔據優勢。
  • 格力入局的數控工具機,掌握「核心科技」有多難?
    2016年,在格力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製造高峰論壇」上,董明珠曾放出這樣的豪言壯語:兩年後,做出最頂級的數控工具機,為所有中國企業服務。其實不到兩年時間,也就是2017年,格力就造出了代表行業高端技術的五軸聯動工具機。2018年,格力又推出柔性製造工具機。
  • 用科技創新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
    加大創新力度,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等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中央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和行業發展的龍頭,擔負著全面創新的歷史使命。中央企業要在重塑中國產業鏈、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擴大國內需求、提升科技競爭力等方面發揮出骨幹作用,努力增強中國經濟內循環。」哈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斯澤夫強調。
  • 數控工具機核心功能技術等你來看~
    好馬配好鞍,為順應工具機設備的進一步升級,2021 ITES深圳工業展全新打造1號館-【數控工具機核心功能技術專區】,集結各路優質核心部件企業,為各行業專用設備製造提供先進核心技術。、質量和效率,精密關鍵零組件的產業特性與其他產業不同,技術本身就是核心競爭力。
  • 數控工具機核心功能技術等你來看
    好馬配好鞍,為順應工具機設備的進一步升級,2021 ITES深圳工業展全新打造1號館-【數控工具機核心功能技術專區】,集結各路優質核心部件企業,為各行業專用設備製造提供先進核心技術。
  • 中科院研發者回應5納米光刻技術突破ASML壟斷
    圖截自官網ACS官網消息一經發出,外界一片沸騰,一些媒體稱此技術可以「突破ASML的壟斷」、「中國芯取得重大進展」,「中國不需要EUV光刻機就能製作出5納米製程的晶片」。該論文的通訊作者、中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前告訴《財經》記者,這是一個誤讀,這一技術與極紫外光刻技術是兩回事。
  • 中國製造2025: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概念股
    一次說清楚:2025中國製造計劃是什麼?都有哪些領域和股票?(4) 年年有好股,天天抓漲停 2025中國製造計劃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部分概念股 高檔數控工具機。
  • 和鷹數控裁剪機的技術創新與質量把控簡探
    數控裁剪機是紡織服裝行業自動化生產線的核心設備,構造複雜、機電集成度高、控制難度大,在中國市場售價很高。在上海和鷹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之前,數控裁剪機的單價180萬元以上,全國每年的銷量只有數十臺,且全部為外資廠商壟斷,國產數控裁剪機更是受制於核心技術的缺失及配套產業不完善,難以打破這種局面。對這壟斷髮起挑戰的是和鷹。
  • 世界十大工具機數控系統生產企業
    世界十大工具機數控系統生產企業(排名不分先後)數控技術是關係到我國產業安全、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的國家戰略性高新技術。從手機、家電、汽車的製造,到飛機、飛彈、潛艇的製造,都離不開數控技術,是裝備製造業中的核心技術,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我國機械產品從「製造」到「創造」升級換代的關鍵技術之一。
  • 踐行「製造強國」戰略 數控刀具企業華銳工具擬科創板IPO
    作為製造業未來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圍繞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明確了九項戰略任務和重點,將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列為大力推動突破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指出要開發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及集成製造系統。以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為特點的現代切削刀具已成為現代製造體系中的關鍵執行部件,在機械加工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 華中數控走出國產工具機智能化新路
    面對國外技術封鎖,以華中數控為代表的中國民族數控產業走自主創新之路,「用中國大腦,裝備中國智能製造」,堅韌而巧妙地開闢了破冰之路。今年上半年,華中數控實現營業收入近5.91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57.17%。  變道求突破  數控系統集機、電、液、光、計算機、自動化控制等技術為一體,所涉知識密集、學科眾多,硬體、軟體要求高。自主研發高性能數控系統,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