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師資隊伍是一流教育的保障。近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出臺了《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
杭州在全國率先提出,區、縣(市)政府出臺公務員獎金政策時,必須同時間、同幅度考慮中小學教師,率先實現教師平均工資收入高於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此外,每年認定100名「杭派」名師、20名「教育家型」名師,杭州市財政分別給予一次性20萬元、50萬元的獎勵。
每年認定40名「杭派」名校長、10名卓越校長,杭州市財政分別給予一次性40萬元、100萬元的獎勵。
據了解,1月初,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印發《浙江省教師教育攀登計劃(2019—2022年)》,十大主要舉措支持教師教育,從源頭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細讀攀登計劃,有這兩個重要信息:
第一,師範類招生將有重大改革。
深化師範專業「三位一體」招生改革,鼓勵多種方式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從教潛力,選拔樂教適教的優秀高中畢業生就讀師範專業。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專業原則上都採用「三位一體」方式招生,鼓勵面向中學的師範專業也逐步將「三位一體」招生方式作為主渠道。
第二,諸多舉措表明教師這個職業將更有前景,師範類將更熱門!
(全文如下,滾動查看)
師德養成教育計劃
將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準則作為師德養成教育重要內容,提升師範生和教師的職業認同和社會責任感。加強師德養成研究,創新師德課程與教學模式,構建沉浸式、體驗式師德養成載體,建立中小學優秀教師師德案例庫,將師德課程、師德踐行、師德宣傳相互貫通,引導師範生對師德先進事跡的感召體驗、弘揚傳播。
師範院校支持計劃
將師範院校建設納入高等教育強省戰略,保障師範專業在各類評優培育計劃中的入圍比例與其在本科專業總數中佔比大致相當,對師範生佔比大於40%院校在省高校人才、學科和專業等建設項目中給予傾斜支持。
加大對教育學科與學位點建設的支持,推動若干院校的教育學科爭取達到國家一流學科建設標準。加大對師範專業建設的支持,力爭有一批師範專業進入國家一流專業建設計劃。
建立符合教師教育學科特點的師範院校評估考核機制,全面實施師範專業認證,完善師範生培養績效考核機制。
實施「網際網路+教師教育」創新行動,構建適應人工智慧未來發展需要的教育教學條件和環境,提高師範生信息素養和信息化教學能力,推進教師教育現代化和智能化。
引導和鼓勵相關高校與國(境)內外高水平大學合作建立教師教育機構。
教師培養層次提升計劃
積極支持有關院校增設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和教育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逐年擴大教育碩士和教育博士招生規模。
支持高校與國(境)內外高校聯合培養教育碩士、博士工作,探索開展六年一貫制碩士層次複合型高中教師培養試點,積極鼓勵在職高中教師提高學歷,加快提高高中教師具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比例。擴大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培養規模。
師範生生源優化計劃
加強輿論宣傳,營造吸引優秀畢業生踴躍報考師範專業氛圍。深化師範專業「三位一體」招生改革,鼓勵多種方式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從教潛力,選拔樂教適教的優秀高中畢業生就讀師範專業。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專業原則上都採用「三位一體」方式招生,鼓勵面向中學的師範專業也逐步將「三位一體」招生方式作為主渠道。通過「三位一體」及定向培養方式招生的師範生不納入對高校的相關考核統計基數。切實提高初中起點學前教育本專科專業生源質量,優化教育專業碩士、博士生源。
實踐教學改革深耕計劃
全面落實《浙江省教師發展學校建設實施方案》和《浙江省高校師範生教育實踐規程》,進一步完善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高校與中小學校共同參與、協同實施的教師培訓實踐環節和師範生教育實踐新機制,全面開展教師發展學校等級建設和規範化管理,探索建立教師發展學校激勵政策。
以教師發展學校和企業實踐基地為依託,加強實踐指導教師隊伍建設,保證師範生教育實踐生均經費。加強師範專業教學實驗和教學技能實訓場所與設施設備建設。建立師範生教育實踐全程信息化管理和評估系統。
教師教育師資隊伍提升計劃
積極鼓勵支持師範院校引進國(境)內外具有影響力的教師教育學科領軍人才和青年學術英才,優化教師教育師資結構,提高教師教育師資的國際化水平。
加強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師資隊伍建設,每個師範類本科專業學科課程與教學論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或高級職稱的不少於2名。
完善教師教育師資分類考核評定製度,在專業發展、職稱晉升、出國(境)進修和崗位聘任等方面制定與其工作特徵相適應的條件,鼓勵教師教育教師全身心投入師範生培養。
完善教師教育師資「雙向掛職」制度,支持高校與中小學、企業緊密合作,協同建立教師教育師資共同體。
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改革深化計劃
實施中小學教師培訓機構標準化建設,推動教師培訓、教研、電教和科研部門資源整合。實施教師培訓者能力提升計劃,提升教師培訓基礎能力。鼓勵師範院校與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協同開展教師培訓,鼓勵建立跨區域培訓聯盟,鼓勵引進省內外優質培訓資源,充分發揮長三角合作優勢,有效提升我省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整體水平。加強教師培訓需求診斷,優化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模式,提升培訓的精準化、智慧化。實施新教師規範培訓制度,完善校本研修的管理制度和服務體系建設。結合浙江教育信息化推進目標,實施新一周期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實施「雙名雙特」和「浙派教育家」工程,著力培養浙江基礎教育領軍人才和教育家型教師。
中小學教師海外研修計劃
完善中小學教師和教師培訓者海外研修、訪學制度,實行中小學教師參加經批准實施的出國(境)學習交流,不計入當地和個人年度因公臨時出國(境)批次限量管理,出訪團組、人次數、經費單獨統計,加大中小學教師國(境)外交流研修力度。拓展優選海外研修基地,實施研修內容和模式定製化,強化研修考核。將海外研修與交流傳播我省的教育經驗相結合,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浙江走出去戰略。
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計劃
鼓勵各地各高校結合實際和教師教育改革發展方向,積極開展教師教育創新實踐,集中攻關,著力破解教師教育改革難點,推進我省教師教育重大改革目標的有效落實。
實施「一流師範專業建設」「一流教師教育課程建設」「教師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師範專業教育實踐改革」「師範生協同培養改革」「人工智慧+教師教育」「一流教師培訓機構建設」等創新實驗區建設。鼓勵各地各校先行先試、大膽突破、形成經驗、推廣輻射,鼓勵多所學校或與部門、行業企業及中小學校形成聯盟,協作創新。
教師教育「短板」補齊計劃
建立健全鄉村教師培養與發展支持服務體系,探索實施到崗退費政策,繼續通過定向招生方式為山區、海島及薄弱地區農村學校培養小學全科和中學緊缺學科教師,積極支持薄弱地區教師培訓機構培訓能力提升,促進鄉村學校教師隊伍專業發展。
適度擴大幼兒園教師培養規模,加大幼兒園園長、鄉村幼兒園教師、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培訓力度。加強特殊教育教師培養培訓,注重普通學校中資源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全面實施職教師資素質提升工程,鼓勵各地通過定向招生委託培養方式補充緊缺專業職教師資,支持相關高校探索中職與本科、本科與碩士一體職教師資培養模式,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完善非師範畢業生的「教師教育+職業技能」入職培訓制度,規範職教師資下企業實踐管理。
那麼,此次《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還有哪些亮點?多少分多少位能考上師範類專業?一起來看看!
(滾動查看)
教師與醫生、公務員一樣,一直以來被大家視為就業的鐵飯碗。而近年來,針對教師、師範類專業學生的類似的政策越來越多,也預示著未來師範類專業將會更加火爆!
那麼,對浙江考生來說,多少分能考上師範類專業?
2019師範類專業錄取情況
◤
2019一段錄取情況:
2019二段錄取情況:
2019三段錄取情況:
網頁學英語
Study English
英語
安娜·卡列妮娜記事
天生是active(活躍的),非常地attractive(有吸引力的),是貴婦representative(典型的),丈夫是conservative(守舊的),死於輻射radioactive(放射性的)。
貪吃的機修工
有一個mechanic(機修工),剛去完picnic(野餐),去餐館ethnic(民族特色的),肚疼去clinic(門診部),儀器是supersonic(超聲的),且都是electronic(電子設備),查出病chronic(慢性的),有病變organic(器官的),感到了panic(恐慌)。
老子寫道德經
老子管理library(圖書館),工作只是temporary(臨時的),
常寫作品literary(文學上的),很少打動contemporary(同代人)。
編排:溫州群芳教育培訓學校(qunfangjiaoyu)
(本文來源自浙考一點通。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文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轉載目的在於學習分享與傳遞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相關內容。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求關注
教育/政策/心理健康/家庭教育
學習思想,改變觀念;學習方法,改變效率;
文章精挑細選,望得而學之,樂而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