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誠地說,剛翻開《往上看!》時,我滿腦子都是,「唉喲這是什麼鬼?」
並無誇張,換做是你,或許也會是這反應——幾乎每一頁都差不多,而且右邊都有一大團黑漆漆的線條,像是印刷機有了自主意識,學著人類鬧脾氣。
於是我擱了好幾天,才勉強願意細看這本書的內容,沒想到這一看,他媽鼻子就酸了。
《往上看!》是第二眼情人,它用無比溫暖動人的故事情節,在我心上殺出一條路來,直通到心底裡去。
*
那團黑漆漆的線條,其實是小女孩秀智的頭髮,她在一場車禍中失去了雙腿,只能每天趴在窗臺往下看。日復一日,樓下行人來來往往,匆匆走過。「我在這裡。誰願意都好——請往上看一看吧!」秀智在心裡喊道。
直到一個小男孩注意到了她,得知小女孩沒辦法下樓,只能看看路人的頭頂後,小男孩沒有猶豫,「唰」地躺了下來。
「要是,我這樣呢?」
哇,太帥了!我驚呼,簡直是甜蜜暴擊!更甜蜜的在後面——拎著菜籃的女人,背著通勤包的男人,穿著情侶裝的情侶,牽著小狗的男孩,有點禿頂的大叔... 紛紛加入,在女孩樓下躺成了一排。
我分明已經讀了又讀,可每到這幾頁,都如第一次讀到一般動容。
*
人們從《往上看!》中,讀到了最純粹的善和愛。
但又不止於此。
在我看來,《往上看!》更是教孩子、教我們去用包容的眼光看世界的書。
這個世界是很多元的,有像秀智一樣失去雙腿的人,也有失去手的人,有失明的人,有聾啞人,有毀容的人,有因小兒麻痺症而舉止不協調的人... 更寬泛地說,有很胖的人,很矮的人,臉上長了很多痘痘的人,禿頂的人,年紀大了而行動不便的人...
然而,我們是不是,很少在外面看到這些人呢?
這些人,或許也常常躲在自己的房間裡,望著樓下那些「黑色的頭頂」發呆。
因為偏見,被動或主動的,一座座隱形的高牆橫亙在人與人之間,好可惜。
仔細一想,這樣似乎會陷入某種惡性循環——因為街上很少有「不一樣」的人,所以當我們自己變得有點「不一樣」後,也不願意上街了。
更令人難過的是,關於「正常」的標準,越來越嚴苛。不想跟同事們當朋友聚餐交流,你不正常;辭去穩定的「好工作」去追年輕時的夢想,你不正常;作為男生不想上班而想做「家庭主夫」,作為女生事業心太強遲遲不結婚生子,你不正常... 大家都小心翼翼地藏起自己的「不一樣」,費勁地融入其他人。你有沒有陷入過這樣的煩惱呢?
《往上看!》觸動我的,正是這種包容心,不光是大家對秀智的,還有陸續效仿的路人。如果他們只是心想「這是在犯什麼毛病」,而沒有上前問發生了什麼,結局就沒那麼感人了。
*
《往上看!》是韓國繪本作家鄭震鎬的作品,溫暖、細膩,在讀者中廣受認可:
2015年,榮獲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最佳童書獎新人獎;
2016年,入選美國《科克斯評論》最佳童書;
2017年,入選美國銀行街教育學院優秀童書;
還入選了第71梯次中國臺灣「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
童書,或者說圖畫書的意義,不只是帶來歡樂和趣味,更在於讓人思考和成長。
《往上看!》,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