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持續蔓延,或導致資本主義大蕭條時代重演。
據外媒BBC報導,如果到了夏季,限制新冠病毒擴散的封鎖禁令還在持續的話,全英國酒吧窖藏的近3萬噸優質啤酒,可能因無人消費而統統過期。
名為「純正啤酒運動」(CAMRA)的英國傳統啤酒釀造工藝保護組織執行長湯姆.史坦納表示,目前英國酒吧中主要是貯藏啤酒、巴氏殺菌啤酒、精釀啤酒、純麥啤酒,它們的保質期大約為六周到四個月。這意味著一旦封鎖禁令持續到夏季,大量在封鎖禁令實施前就已釀造入窖的啤酒都將因過期而被白白地浪費。
史坦納透露,全英國酒吧大約有39000間,每家酒吧平均窖藏啤酒15桶左右,每桶的容量為50升。由此計算,全英範圍酒吧啤酒窖藏總量大約為2.9萬噸。
據了解,一些英國酒莊主開始著手處理這些即將過期的啤酒,並轉而釀造蘋果醋來滿足英國人宅家期間對食物熱量過剩的問題。
無獨有偶,在4月3日,美國出現了牛奶過剩的現象。據外媒ABC報導,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們被迫傾倒數十萬加侖的牛奶。報導中解釋說,出現該現象是由於牛奶最大的供給源學校餐廳普遍處於關閉狀態,同時許多美國家庭在新冠大流行開始時就囤積了大量牛奶,現在對牛奶的需求不高等原因所導致。
來自西本德黃金「E」乳牛場的瑞安·埃爾貝說,他們接到了美國農民的電話。埃爾貝說,「我所知道的是,顯然,農民們不能用瓶子裝牛奶了,因為沒地方盛放那麼多賣不掉的牛奶了,於是只能倒掉」。
倒啤酒、倒牛奶是資本主義大蕭條時代的標誌?
很多70後、80後一提起倒牛奶,就會很自動的腦補出一張圖片:腦滿腸肥的美國資本家,將一桶又一桶的鮮奶倒入密西西比河,岸邊卻站著因為經濟危機挨餓的美國窮人。
它試圖要說明,當時英美等國的資本主義經濟體制會造成周期性的「生產過剩」。窮人因為經濟危機失業沒錢而挨餓,資本家卻寧可把牛奶倒掉也不送給窮人。於是,「倒牛奶」成了幾代人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殘酷現實的最直觀印象。
那為什麼不做做好事,把本該倒掉的牛奶送給窮人?因為那樣做會讓本來就萎縮到很小的牛奶市場更變得所剩無幾,留下的奶更是賣不出去,奶農的生活也就徹底無以為繼了,牛奶業就會徹底垮掉。
社會學者孫立平曾研究說:多少年來,將牛奶倒在河裡幾乎成了大蕭條的一個符號。只不過原來說牛奶是資本家倒地,是為了維持他們的壟斷利潤。而這些年有人查了當時的資料,發現牛奶原來是農民或農業工人倒的,目的當然也是為了維持可以有利潤的價格,至少是不願意在賠本的情況下再賠上汽油錢將牛奶運到城裡,是理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