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公元1150-1200
產地:挪威
材質:海象牙、或鯨齒
收藏:1831年購自T AForrest
這組棋子,大部分用海象牙雕成,少數則是鯨齒材質。儘管一些棋子已丟失,但從組成的棋子可以看出共有四副。已知存世的共有93顆,11顆在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博物館,剩下的82顆存於大英博物館中。在1831年4月11日,蘇格蘭古董協會上被展出之前的某個時間,它們在蘇格蘭外赫布裡底群島的路易斯島上的烏伊格(Uig)附近的某個沙丘中的一個小石室被發現,故名「路易斯棋」。寶藏的發現過程仍然籠罩在謎團中,有故事傳聞說是被沙丘上放牧的牛挖出來的。據推測,它們很可能屬於一個從挪威前往愛爾蘭的商人,由於某種原因把他埋在了沙丘裡。
記錄顯示,這些棋子被發現時,其中的一些底部與棋盤接觸的地方仍留有紅色的痕跡。因此可以推測當時的棋盤應該是白色和紅色相間,而不是今天慣用的黑色和白色。不過現在都褪成了奶油般的淺棕色。它們總體狀況非常完好,好像也沒用過幾次。
公元一千二百年左右,位於今蘇格蘭西北邊陲的路易斯島乃是當時挪威王國的領地,作為北歐世界的核心,使用挪威語,在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方面與挪威密切相聯。由於諾斯文化(Norseculture)在當地的統治地位,使棋子的造型深受諾斯文化影響,尤其是士卒棋子,明顯借鑑了北歐傳說中狂暴戰士(Berseker)的形象。
這些主要的棋子都個性鮮明,包括正襟危坐的國王和王后、持權杖的主教、坐在馬背上的騎士以及持長劍與盾牌的士卒,另外還有19枚兵。它們比現在常見的棋子略大,例如,國王高約八釐米,恰好能被握在掌心。
國王是政權中的最高統治者,往往俘虜了國王就等於贏得了戰爭。路易斯棋子中的每個國王都坐在華麗的寶座上,膝蓋上橫放一把寶劍。兩種特殊的武士守衛著國王,其一我們很熟悉——騎士,跨在馬上,行動迅捷,多才多藝。
棋盤上最能代表歐洲宮廷的則是王后。在伊斯蘭社會中,統治者的妻子不能拋頭露面,與之相反,歐洲王后則充當了公眾人物的角色,享有身為國王智囊所帶來的尊崇地位。在歐洲,女性也可以繼承土地和權力。因此,伊斯蘭棋盤上的國王身邊伴隨的是男性謀臣,而歐洲棋盤上的國王身邊坐的是王后。路易斯棋子中的王后們都呈坐姿,右手託腮,望向遠方。
十九枚兵是唯一沒有以人形表現的棋子,僅僅是一小塊直立如墓碑的牙板。在中世紀歐洲,它們代表被粗暴地強徵充軍的農民。他們處於社會底層,在他人眼裡沒有身份,能夠被隨意替換,因而這裡的步兵沒有任何身份特徵。
人類下棋的歷史已超過五千年,西洋棋在棋類大家族中較為年輕,似乎是在公元五百年之後創始於印度。在此後的幾百年裡,它被傳播到了中東,接著傳入了基督教盛行的歐洲。它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吸收一些當地風俗,並作出相應改變。在中東,因為伊斯蘭教對人像的避諱,所有棋子的形象都變得十分抽象;歐洲的情況則剛好相反,棋子的形象被精雕細琢。路易斯棋子不但展示了特定的人物形象,也反映了中世紀時蔓延於整個北歐,從冰島、愛爾蘭直到斯堪地那維亞和波羅的海的權力遊戲的結構。
到了11世紀末期,西洋棋在歐洲貴族中間已經非常流行。這些在當時純粹以娛樂為目的而製作的路易斯西洋棋棋子,組成了現存單體數量最多的文物群。按照現代象棋規則,要容納這些棋子所需要的棋盤的長寬,應設為82釐米。
相信哈迷們應該還記得,2001年首部哈利.波特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羅恩和哈利下的就是路易斯西洋棋的複製品。而路易斯西洋棋也因這部電影而逐漸成為遊客到大英博物館的打卡點之一。
而近年,路易斯西洋棋再一次成為公眾的焦點,2019年6月3日,愛丁堡的一家人在抽屜裡發現了一顆棋子,覺得此物不同尋常,遂拿到倫敦的蘇富比拍賣行鑑定,結果嚇了一跳,此物正是路易斯西洋棋遺失在外的5顆棋子之一,儘管棋子有些破損,最終還是於2019年7月2日以73.5萬英鎊的價格被一位匿名買家拍下,創下了中世紀西洋棋拍賣的記錄;據說,這家人的爺爺是一位古董商,於1964年花了5英鎊的價格從另一位古董商手上買下了這顆棋子,當時也並不知情,就把他放在抽屜裡了,他的女兒即這家人的母親,覺得這枚棋子有魔力,就把它精心包好藏在抽屜中,由此譜寫了一段傳奇,從1831年發現之後,4套棋子中有一枚騎士4枚士卒謎樣的流失在外,各位有心人可要記住本貼中的路易斯西洋棋的造型哦!說不準哪天……以上信息由愛博文傳收集整理,如涉及版權請聯繫愛博文傳!